谁是下一个郭晶晶?吴敏霞:2012永远在心中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无论郭晶晶怎样盛开,走下神坛是必然,好在24岁的吴敏霞和19岁的何姿已经含苞待放

刘恒林曾经半开玩笑地说:“我经常跟其他教练开玩笑,你们谁要,我把吴敏霞送给你。”

当年一手炮制出“亮晶晶”的周继红还暗示,能否成为郭晶晶的接班人,还要看她的努力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19222/1922236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何姿的艺术照。有人叫她“何美人”,但她更喜欢“郭晶晶第二”的称号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19222/19222362.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霞妹妹,吴敏霞训练中嫣然一笑。伤病,是他能否坚持到2010年的最大障碍



接下来是谁是偶像

7月份,跳水公主郭晶晶将第6次出征游泳世锦赛。但她一句“不知道会跳到什么时候”让人们浮想联翩。也许,人们应该习惯这样的假设:某场比赛后,郭晶晶仪态万方地出现,“今天是我的告别赛,我要感谢我的家人。”


好在,从当年的高敏、伏明霞,再到如今的郭晶晶,中国跳水队历来不缺少优质偶像。但接下来是谁呢?

她可以神态自若地说起兄长和母亲的相继离世,但谈及比赛中的失误,她却是一脸痛苦状:“那一刻,我恨不能扎进水底,太丢人了!”像师姐们一样,19岁的何姿留着俏丽的马尾辫,但长度却比其他人长。跳水时必须要把辫子对折再绑起来,否则在起跳和翻腾的时候,辫梢打在脸上,很疼。

这种疼痛的感觉,她好久都没有了。

1997年,从事体操运动的何姿被爸爸“骗”到了游泳池。随后,教练用一根绳子绑住她的腰,将她往水里扔。“我害怕极了,扯着嗓子喊救命,整个池子的人都能听到我的尖叫,”何姿说。

她没想到,回家后等待自己的是父亲激烈的批评。“整个池子就你一个人喊救命,怎么这么没有出息?游泳是为了让你活命,而不是丢命。”

逐渐地,哭喊声少了,在她入水后的喝彩声多了起来。爸爸也仿佛看到了改变孩子命运的希望。他带着她东奔西走,希望能找到一个收留何姿的地方。在无数次碰壁后,1999年,经一位师兄介绍,广西人何姿终于在广东队扎下了根。

直到现在,何姿对父亲都没有任何怨言,“我本来有哥哥,得白血病走了,这才有的我。妈妈在我4岁时就去世了,爸爸拉扯我特别不容易,自己还要赚钱工作。”

单亲家庭,小小年纪出来讨生活,让何姿过早品尝了世态炎凉。她希望能出人头地,给爸爸在北京买套房子。不用大,够住就行,“南方夏天热,冬天潮,不舒服。”

但她没有将想法表达出来,她每两周才给爸爸打电话一次,通话主题也很单薄,“说不了什么话,就是告诉他一切都好,训练很努力,让他多注意身体。他从来不来北京看我训练,也不会到各地看我的比赛。”她害怕自己无意间泄露出的只言片语,让远在广西的父亲担心。

何姿的运动生涯并不顺畅。她2006年10月入选国家队,师从胡恩勇,后者曾调教出奥运冠军孙淑伟等,当时组里还有秦凯等队员。刚一进队时,何姿非常不适应,觉得这里每一个人水平都特别高,“干什么都害怕!另外自己很差,差到出去比赛都觉得丢脸。”

在拼命追赶的过程中,何姿也被裹挟着推上了国际舞台:2006年12月多哈亚运会,她是女子1米板冠军,3米板亚军;2007年墨尔本游泳世锦赛上,她又赢得1米板桂冠。尽管一出手便获得满堂彩,何姿对自己的定位还是很清楚。“怎么可能去世锦赛?

那时候我没什么压力,就是觉得自己很差很丢脸,但比赛前看到其他国外选手真的很厉害,激发了我的斗志。我是属于那种遇到强手就兴奋的类型。”

这种思想也左右了她在对待奥运会的资格上,“1米板不是奥运会比赛项目,加上我刚进国家队,不可能这么快就能选拔上奥运阵容。如果真让我去参加奥运会,我反倒应付不了那些状况。”

但 “状况”说来就来。2007年6月28日,2008年北京奥运会跳水选拔赛(佛山站)女子双人3米板预赛,何姿与雅典双人跳台冠军李婷配对,在第二轮动作 201B(向内翻腾半周屈体)难度系数2.0,何姿竟跳成了401B(向后翻腾半周屈体)。两人就像对方一面镜子,空中动作整齐划一,却是相反方向。直到现场播报员说出“零分”这一残酷的宣判时,人们才意识到何姿失误了。

何妹妹

“ 那天,其实我站在板上的时候一直在想动作,因为跟训练不是同一个动作,比赛前临时才换的。可能是我不注意,也可能是太注意了,一直念着另外那个动作要领,在板上就错了。但我没有回过神来,在空中我斜着眼睛看李婷的时候,人都傻掉了。”“我觉得特对不起李婷,”她说,“只希望一直在水里待下去,永远不起来。 ”

脑子一片空白,何姿不记得那天是怎样离开的泳池,只知道自己关掉了手机,不接任何人的电话和信息,也没有出现在食堂里。“我要躲起来,隐身,谁都不要找我。太丢脸了!出现这样的低级失误,我不知道该怎样面对大家。”

这还只是她噩梦的开始。2008年3月19日,全国跳水冠军暨奥运选拔赛在合肥拉开帷幕。在女子1米板预赛中,何姿在第四跳走板时出现问题,直接跳到了水里。由于这个动作没有完成,裁判一致给出了零分,最后位列第四十位。

好在两天后,她赢得了3米板的胜利。但主要对手郭晶晶和吴敏霞没参加单人的角逐,只参加双人比赛。

何姿在博客里曾如此回忆第二个零分:“刚从水里起来并没有任何的感觉,每见到一个为我加油的朋友,我都想跟他们说,我完了。回到座位时,眼泪就一滴滴地流下来,我总以为我很坚强??其实一直是自欺欺人。

“回房间,不回任何信息,不接任何电话,包括爸爸。 只想悄悄地躲起来。不过现在想想,根本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现在才知道,自己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坚强。”两个零分,是何姿必须经历的成人礼。

从开始的丢脸,到后来的淡然。她知道,很多运动员都有过失误,也跳过零分,包括自己的偶像郭晶晶,也在1998年美国友好运动会上制造过零分一跳。

2008年底国家队再组建时,何姿被分配到了钟少珍教练组,队友包括郭晶晶和王峰两名老队员。近距离接触郭姐,何姿觉得她就像一个大姐姐。

“郭姐2月底才回队,再加上我们轮流外出比赛,我和她也就相处了两个月。训练时大家计划不一样,不在一起,都是岔开的,但碰到时也会聊天、开玩笑。训练中我要是遇到某个技术跳得不好,她也会在一旁看,给我参考建议。”

经过在国家队近三年的打磨,何姿承认自己的技术有了很大改进,听到别人夸奖“你的动作比以前漂亮多了”,会比赞她“美女”更开心。

7月份的罗马世锦赛上,何姿和郭晶晶并肩作战女子3米板,但是她拒绝把自己列为郭晶晶的接班人。

“我现在距离这个目标还太远了。每一天,我想到的就是好好训练,完善自己,因为在国家队训练的人都是高手,尤其是现在我和郭姐一个组。每次看她训练,我都特别羡慕,她的动作非常漂亮。我经常想,什么时候能跳到她那样呢。她简直是把女孩子该有的力度和柔美,都展示出来了。”

“世锦赛我没有压力,有郭姐在呢,我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我没有参加过3米板大赛的经验。在国际赛台上我还是一个新人,经验特别少,还有这半年多来我跟钟练之后,动作质量提高了很多,我还需要很长很长一段时间去修炼自己,这样站在赛场上才会更有自信。”

“我的特点是力量强,完成动作不吃力,没有难点动作,但也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动作。但和郭姐相比,我还差得远呢。”钟少珍也希望她能找到超越的目标。在6月份的集训中,她会指着郭晶晶对何姿说,“你看看她的幅度节奏,都协调,希望你能做到。”

国家队领队周继红也承认,何姿的确具备了将来取代郭晶晶王位的潜力,“何姿的内在力强(力量很强),跳难度动作毫不费力,但她的动作整体很粗,需要细细打磨,也需要时间和大赛经验的积累。”

当年一手炮制出“亮晶晶”的周继红还暗示,能否成为郭晶晶的接班人,还要看她的努力。

惊鸿一瞥

6月初,吴敏霞经常在跳水馆里与郭晶晶合练,两个人已经到了不用言语、只用眼神交流就可以默契的地步。

第一次牵手到现在,已经过了8年。

1998年,吴敏霞置身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队员中间,对跳水池边的郭晶晶充满了敬畏。看到她们完成了一个CHUA(水花压得好)的动作,她会将小手拍得通红。遇到大队员让买零食,她会屁颠屁颠地鞍前马后。

当时的奥运选拔分外残酷,就连她同宿舍的梁小桥、王睿也都加入到了与郭晶晶伏明霞并肩作战的集团军。最终,2000年奥运会,她留在北京观看比赛,在电视机前,她看到了郭晶晶最后时刻被伏明霞逆转,开始体会到这个项目的残酷。

她一直想问问郭姐当年参加悉尼奥运会时的事,“但她从来没有跟我们说过那段历史,仿佛那段历史被抹掉了。”

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一年以后,自己成为了郭晶晶的双人搭档,2001年她们联手拿下了福冈世界锦标赛冠军。那是吴敏霞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头衔。

随着彼此了解的增多,她开始更多地感知这个大姐大的魅力。

她知道,郭晶晶一直很迁就自己。除了个人技术略显青涩,频繁受伤也很让人头疼。按照主管教练刘恒林的说法,这个“玻璃美人”(队伍的公认评价)从脚踝、膝盖、大腿、腰、胳膊到脖子,全都是伤。“我的血色素不到10克,远远低于正常人的标准。加上肌肉质量差,恢复能力弱。别人一天可以恢复,我可能需要一周,稍微碰一下就酸痛,总是练练停停的,”吴敏霞说,“用我们跳水的行话来说,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三天不练全队知道,十天不练全世界都知道。”

刘恒林曾经半开玩笑地说:“我经常跟其他教练开玩笑,你们谁要,我把吴敏霞送给你。”

因为伤病不可避免会影响双人的训练和质量,吴敏霞总是很内疚,怕拖郭晶晶的后腿。但郭晶晶明确告诉她,没关系,先把伤养好,恢复好了,我们再好好地去训练,把动作多练点。

在比赛中,郭晶晶一直都是安排吴敏霞喊口令,“我来配合你。”

除了业务上的交流,郭晶晶和吴敏霞私下并没有太多的来往,出现在郭晶晶家里的,只有王峰、罗玉通、李婷等少数几个好友。毕竟不是一个教练组,训练计划和时间都不同。但郭晶晶会经常提醒她一些注意事项。比如2007中秋节比赛那天,她为吴敏霞在新闻发布会上解围;北京奥运会颁奖典礼即将开始,郭晶晶细心地为吴敏霞整理衣领。“这么多年来,我对郭姐只有感激。”当然,吴敏霞并不认为娱乐是郭晶晶的发展方向,“跳水才是她的专长。”北京奥运会获得女板单人铜牌后,吴敏霞做了一个深刻的总结和前景展望,大意是从头再来,再参加一届奥运会。

刘恒林深知弟子的伤病情况,给她解压说:这样吧,我们一年一年地去努力。“2009年我就把世锦赛和全运会当成全年目标,2010年再制定一个目标,看能不能坚持到2012年。”

目前在队伍中,吴敏霞已经熬成了郭姐之后的“老二”——霞姐。她是队中的学习委员,对小队员的亲和力似乎比郭晶晶更强一些。她会跟小队员谈学习的话题,还和王峰组织“如何控制体重”的队内大讨论。

有人说,现在的吴敏霞应该独当一面了,但她更希望,郭姐能留下来,因为她在,自己就有信心。

“我能坚持下来,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郭姐。正是她的鼓励,她的榜样作用,让我摆脱伤病的烦恼,坚持走下去。”

本命年的吴敏霞承认自己倔强如牛,虽然伤病让她不敢奢望未来,但2012年始终在她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