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千座城市按时差“接力”关灯 超10亿人参与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0090327/Img263035169.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轨交2号线南京东路站内,“地球一小时”的公益广告灯箱引人注目。 张春海 现场图片


  明晚8点半,东方明珠等将“领衔”上海163幢大楼响应“地球一小时”

  千座城市按时差“接力”关灯


  明晚8:30-9:30,包括东方明珠、环球金融中心在内的一些地标性建筑将关闭华灯,参与“地球一小时”全球活动,“领衔”展示上海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
2007年该活动第一次举办时,参与者是220万悉尼市民。而今年,全球超过1000座城市的10亿人将在不同时区进行一场“关灯接力”。

  对这一小时,10亿个参与者也许有10亿份属于自己的熄灯计划。这些属于个人的“不插电”生活计划有一点是相通的:回归到没有过多灯光和电子的简单生活中,享受不一样的的周六“暗空”。

  这1小时灯光让位星光

  在人工照明制造的繁华夜幕里,仰望星空正在变成一件奢侈的事。“在上海,文明越是聚集的地方,灯光就越是璀璨,看不到星星。”上海天文爱好者启明星联盟理事郭纲告诉记者。

  城市里,不仅是随处可见的广告灯、霓虹灯、车灯蚕食了黑夜,照明灯也在以霸道的方式与星空争辉。“特别是一些高楼,为了在夜幕下突现自己,四个角都安装了高空探照灯。刺目的灯光直冲天空,使得星空黯然失色。一些路灯的光也漫射到天空中。”

  郭纲感叹,现在即使是大气透明度特别好的情况下,上海市区也只能看到两三百颗星星。而一位88岁的天文爱好者说,他年轻的时候在外滩就能看到银河。

  今年是国际天文年,主题之一是唤醒人们的“黑夜意识”。2007年,这项活动第一次在悉尼举行,据称那晚悉尼上空能看见的星星比平常多好几倍。因此,昨天在记者的调查中,相当多的市民提到,如果不下雨,希望能在这个时刻仰望到天空更多的星辰。

  上海明晚的夜景很特别

  明晚,包括“东方明珠”、环球金融中心在内的一些地标性建筑将“领衔”展示上海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在高楼林立的陆家嘴地区,市民和游客将看到一番特殊的夜景:在霓虹闪烁的楼群中,“东方明珠”、环球金融中心等将逐步褪下华丽的霓裳。此外很多大型商场以及酒店都将关闭景观灯,浦江饭店等酒店甚至关闭大堂等内部灯光,响应熄灯行动。“虽然这次上海预报有阵雨,周六当晚看到满天繁星的机会不大。不过当回归到古朴的昏暗时光,人们会更加有心情注意头上的那片天空。”郭纲说。

  在民间,这项活动得到了许多市民的支持。目前已有71个社区、15所高校、32所中小学校、幼儿园、百余家企业、163幢大楼加入“地球一小时 ”。晨报的“绿色伙伴”之一汇丰大厦将关闭其外围景观灯,所有分行关闭标志灯。“此外,我们还通过内部网登新闻、设置关于‘地球一小时’的屏保等方式,向同事们介绍了这一活动,得到了热烈的响应。”汇丰中国可持续发展执行官马德凯说。

  10亿人参与“接力”关灯

  与上海一样,大连、保定、南京、顺德等地的政府机构纷纷参加。与上海的“东方明珠”、环球金融中心相呼应,北京的新地标性建筑鸟巢、水立方和玲珑塔,大连的星海广场,南京的玄武湖、鼓楼、香港维多利亚港两岸也将加入“地球一小时”。

  在世界范围内,已有超过80个国家、1000座城市、10亿人承诺参与这一活动,今年,连联合国纽约总部及及世界各地的联合国机构也将把灯光熄灭。

  由于活动是在参与城市各自当地时间的晚上8点半开始,因此这场全球“关灯接力”其实从北京时间当天下午2点45分就将拉开帷幕。新西兰的标志性建筑摩天塔将率先熄灯,此后悉尼歌剧院、新加坡的鱼尾狮雕像、阿联酋的迪拜塔和阿拉伯塔酒店、哥本哈根大教堂、巴黎埃菲尔铁塔、尼亚加拉大瀑布灯等将依次熄灭平日璀璨的灯光。


 全球“暗空”生活计划

  即将到来的不插电一个小时,每个响应的人都在酝酿着这个特别时刻的生活计划,哪怕只是睡觉抑或是发呆。怎样让这60分钟难忘,晨报记者连线世界参与熄灭灯光的主要城市的部分居民,以及收罗了上海人的创意,让我们看看全球众人的“暗空”生活计划。

  [计划1]放孔明灯、找星星

  叶小姐在崇明工作,她告诉记者,即使是小雨天,她也会带着儿子去找星星,因为崇明天空通透,阴雨天也能看到一些星星。

  上海交通大学绿色之友协会本周二已举办不插电音乐会,周六还将在校园内放孔明灯以及组织观星的活动。

  [计划2]开社区派对,结识伙伴

  四季花城的王小姐表示,她将带着自己的孩子参与社区在熄灯期间举办的儿童环保涂鸦大赛等活动,使孩子在了解环保知识的同时,也结识更多伙伴。还有的小区居民甚至开始酝酿开一个社区派对。

  [计划3]用太阳能“蜡烛”开聚会

  有网友提到,在熄灯当天,他会把太阳能蜡烛拿到花园里晒上一天,于熄灯之时将蜡烛点上,和家人一起畅想绿色生活的未来。

  纽约人Maureen已经准备好了一堆环保蜡烛,在那个时刻点燃。蜡烛都是蜂蜡烛或者大豆蜡烛,蜡烛线是绵线,以保证燃烧所产生的气体不会污染空气。在十分安静的氛围中,她和家人玩牌、用精油按摩身体,感觉黑暗带来的浪漫和亲密。

  [计划4]拥抱身边的亲人

  有上海的网友说,他将利用这熄灯的一个小时,好好“环抱”一下自己的老婆,感谢她为自己、为家庭作出的贡献。此外,还有网友表示,现如今的都市人群都离不开电,电视、电脑的存在让我们很少有机会面对面地交谈,这次熄灯是家人聚会叙情的好契机。

  汇丰银行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她准备和丈夫一起在烛光下给孩子朗读英文童话,一家人分享一个故事。

  [计划5]漫步、观景

  Albert是一个热心公益环保活动的新加坡人。他告诉记者,在那一小时里,他会和朋友一起,在河滨公园漫步1小时,看一看新加坡一些标志性建筑熄灯后的景象。

  同济大学的傅同学也向记者表示,那天恰好是他22岁的生日,希望能邀请几个朋友,在晚上去绿地或者公园吹吹风,玩玩小时候的游戏,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

  [更大计划]国外组织以及论坛上建议:

  组织一次家庭棋盘游戏;

  安排一个用手电筒来照明的派对;

  在烛光照明下,给心爱的人手写一封信;

  出去散步,看看邻居们关闭了什么电器;

  证明给自己看:你完全可以在60分钟内不更新你的Facebook状态;

  孕育下一代。


 [记者手记]

  一小时的浪漫

  当“熄灯一小时”这个倡议出来后,肯定会有人不屑地说:“这是作秀。

  我可以理解他对 “作秀”的不屑。

  因为,当今社会充满了各种形式的作秀:出国考察是作秀,文化工程是作秀,财务报表是作秀……上面喜欢看,下面喜欢秀,以至于“作秀”几乎成了“克里空”的代名词。任何具备仪式感的东西,都难逃被百姓腹诽的命运。

  不过,我觉得,虽然我们作秀无数,惟独有一种秀我们是很少做的——那就是为了作秀而作秀。

  你看,我们常见的作秀,要么是为了博取老板的会心一笑;要么是变着法子为私人牟利……总之,我们的作秀是务实的,作秀是作秀,作秀又不仅仅是作秀。假若跟“熄灯一小时”一样,纯粹为作秀而作秀,我们反而不解:图啥啊?

  就冲这一点,我都建议您在明天晚上关灯一小时。

  老实说,看星星,单靠肉眼,在城市里能不能看到星星还真要撞运气;围着烛光和朋友谈心,毕竟,再破的咖啡厅里都知道放两根蜡烛。我就想享受把这一小时献给那种没有企图的感觉:想象着当这城市耗完最后一点电力后是什么样子——是不是像电影《微光城市》那样令人窒息;想象在远古的某个时刻,外滩仅仅是荒凉的滩涂,泛着蓝光的鱼群跃出水面……

  中国人活得很累,一方面我们无止境地在挑战自我,一方面我们又和各种虚耗我们的力量——庞大的家族、古老的历史、彷徨的未来、烦琐的官僚程序等做着斗争。大家都聪明,聪明得习惯于低头走路,小心翼翼看地上有没有石头,除了在谈恋爱的那段天雷地火的日子里,我们大概永远觉得没有时间抬头看天。浪漫?那仿佛生来就是奢侈和不可信任的,人世间能信赖的大概只有手机。

  我想,在熄灯的一小时里,我们大概可以回忆下什么是浪漫:当地球上1000座城市的人,仅仅为了提醒大家关注能源的匮乏、提醒大家关注对电力、灯光的滥用,仅仅为了这个看似飘渺的目的,而携手去做同一件事。这,就是浪漫。

  2009年3月28日晚上20:30-21:30,请您熄灭你家的灯光。

  不是说,当你在熄灯的那一刻,就自觉地成了浪漫的历史的一部分。

  您不过是一台上满了发条的闹钟,只是在那一刻,突然停止了惯性的鸣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