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响建国以来最大规模防空警报 上万人避难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dy/c/2008-09-21/51c739b38a93696c9586f665f0a84e7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移动防空警报车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dy/c/2008-09-21/U2598P1T1D16327913F23DT20080921111327.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昨日,闵行区龙柏社区的居民在防空警报拉响后进入避险所。 新华社现场图片

 

  “呜……”昨天上午10点起,1000余台警报器在申城鸣响,上海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防空警报试鸣正式举行。除浦东和虹桥国际机场等少部分地区外,全市市民首次在同一时刻感受到了划破长空的空袭警报声。伴随固定警报器和移动警报车队的警报声,散落在各区县的疏散演练人员随即进入民防避险所。

  相关人士透露,今后本市警报试鸣的范围将越来越广,“通常情况下,空袭往往发生在夜间,因此必要时将在下午和晚上试鸣。”

  演练现场:两居民不慎摔倒

  昨天,闵行区共有8所学校的5850名师生和18个居委会的5350名居民参加疏散演练,参加演练总人数逾万人。

  在闵行金汇华光城演练现场,10点一到,移动警报车队一边鸣响警报一边驶入小区。3分钟后,疏散演练的800余名小区居民和200余名学生分批从家里、工作场所或教室疏散进入地下民防避险所。演练过程中,有两位居民不慎摔倒,一旁的医务人员赶忙抬出担架,将受伤人员抬进地下避险所紧急抢救。

  与此同时,卢湾区东泰住宅小区“遭空袭”,顿时浓烟四起。100多名参加演练的居民听见空袭警报后,立即关好家里的电源、煤气,在社区干部和志愿者的引导下,井然有序地聚集到指定地点,然后跟着志愿者按预订路线小跑步至小区民防工程内。

  而在金汇华光城民防避险所内,医疗、小超市、阅览室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在避险所内,刚刚从紧张中缓过来的居民,或在阅读报纸,或在食用刚发下的食品。家住航华的64岁的张玲玲第一次参加疏散演练,她告诉记者,参加完演练才知道遇到空袭等灾害该往哪里躲、如何躲。学校带队老师谢老师则认为,虽然学生已经学过民防知识,但实战演练更加重要,“今后应该也必须让同学们多参加这样的演练活动。”

  10点23分,整个试鸣活动结束。昨天的警报试鸣,上海全市工作、生活、学习秩序井然,也未出现因试鸣造成人员恐慌等问题。

  移动警报车首度亮相

  昨天,移动警报车首度亮相。移动警报车车顶前后分别安装2个大电声喇叭,鸣响的警报声能覆盖周边800米的范围,声音洪亮,非常吸引眼球。

  据闵行区民防办负责人介绍,闵行现有的固定警报装置已经基本覆盖全区,但仍有“死角”,这主要是因为闵行的城市化进程非常快,而城市安装警报装置的密度大,农村相对较小,因此有必要通过移动车辆进一步传递警报声。

  闵行组建的这支移动警报车队,由15辆轿车、面包车组成,能保证该区9个镇、3个街道、1个市级工业园区各有一辆。一旦灾害发生,指挥中心就会通过网络将信息传递给车辆,移动警报车随即出动,让全区角角落落的居民都能听到警报声。

  今年新装200台警报装置

  近年来上海新建的高层、超高层建筑林立,警报拉响后,部分警报声会被大楼遮挡。“警报装置放置在大楼的7层或8层较适宜。”活动结束后,市民防办有关人士说,今年向汶川地震遇难同胞鸣警致哀时,民防部门发现本市部分地区警报声较弱,甚至存在盲区。“部分区域由于新建高楼大厦,警报声被遮挡。为此,今年来本市已新装近200台警报装置。”

  该人士说,按规定,今后每年的全民国防教育日 (每年9月的第3个星期六),本市都将组织防空警报试鸣。今后本市警报必要时将在下午和晚上试鸣,“因为空袭往往发生在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