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调查:少林寺1.6亿重建天津“北少林”?
今日时事
2007-04-10 09:07:31
【编者按】
河南境内的千年古刹,最著名者当属少林寺、白马寺和大相国寺。近一段时间,这些佛门圣地都不安静,屡有大动作出现。少林寺要在天津重建“北少林”,白马寺则准备斥资5亿元进行扩建,并建造佛学院,而大相国寺干脆自筹资金搞扩建,欲再现古刹风貌,甚至试图以此拉动古城经济。这几座古刹的算盘打得怎样?本报《非常档案》栏目推出“古刹·江湖·欲望”专题,对此进行深度解读。
历史上,一直存在着“南北少林”之说,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南少林”即福建少林寺,“北少林”即嵩山少林寺。尽管民间一直存有争议,但作为禅宗祖庭的少林寺,对此始终没有公开声明。
然而,前不久,嵩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终于出面澄清:在少林寺所有的典籍中,从来没有看到过“南少林寺”字样,但“北少林寺”是有的。不过,那个“北少林寺”,不是指嵩山少林寺。少林寺计划用8至10年时间,完成北少林寺的恢复重建工作,并把它建成世界名寺。
释永信一番话,立即引起了舆论和学术界的强烈关注。那么,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南少林寺”?“北少林寺”又在哪里?释永信为何要恢复“北少林寺”?重建“北少林寺”的背后,又隐含着什么样的构思呢?
【福清市与莆田市的“南少林”公案】
这些年,有关“南少林”的消息满天飞,仅仅一个福建省,就有多达3个少林寺。如今,广为流传的说法,就是福建省的“泉州南少林说”、“莆田南少林说”和“福清南少林说”。
为了证明当地的少林寺就是“南少林”,福建省莆田市政府早在1992年4月25日就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宣称“南少林”就在莆田。然而,仅仅一年后,同在福建省的福清市又宣称,他们找到了少林寺遗址。那么,他们到底有什么依据呢?他们的依据能成立吗?
莆田市有关方面称,据《兴化府志》记载:莆田“南少林寺”原名“林泉院”,建于南朝陈永定元年(公元557年),比莆田置县早11年,较嵩山少林寺晚建61年。关于泉州少林寺,据《晋江县志》与《泉州府记》记载:泉州少林寺建于唐乾符(公元874~879年)年间,原名“镇国东禅少林寺”,今名“东禅寺”。至于福清南少林寺,在一些史书如《八闽通志》、《三山志》以及清乾隆皇帝钦定的《四库全书》中,虽然有“福清少林”字样,但创建时间却无详细的文字记载。
杭州师范学院教授周伟良是位少林学专家,他说,关于“南少林”一说,至今还是一段公案,依然没有定论。
“作为少林寺方丈,我的身份,不好去评论‘南少林’的事情……我只能这样说一句话——在我们少林寺所有的典籍中,我从来没有看到过‘南少林’字样。但是,‘北少林寺’是有的,不过,那个‘北’字,不是指我们嵩山少林寺。”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说。
【历史上究竟有多少“少林寺”?】
既然少林寺的典籍上,从来没有“南少林”的记载,那么,“北少林”又从何而来呢?中国历史上,又有多少“少林寺”呢?这还要从少林寺的中兴之祖雪庭福裕大和尚说起。
元朝初年,蒙古大军南下,荼毒生灵。为此,时任少林寺长老的雪庭福裕,日夜奔走,劝说蒙古人以慈悲为怀。后来,金政权统治的汴梁城被蒙古大军攻破后,并没有对城内居民实行大屠杀,这段真实的故事,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雪庭福裕救天下”。从此以后,他成为天下的总僧统,所有寺院都归他管,这是少林寺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当时,在他的领导下,分别在和林、蓟州(今天津市蓟县)、太原、长安、洛阳等地设立“五少林”,除蓟州的以外,皆不以少林寺冠名。如今,天津市蓟县北少林寺,是唯一以“北少林寺”冠名的少林寺。
其后,雪庭福裕的弟子奏请批准的少林寺护寺下院共有23所,皆在中原地区,也各有独立寺名,从未见到以“少林”冠名的。这段真实的历史,在1336年所铸造的大铁钟上,有明确记载。
为何取名“北少林寺”呢?释永信说,“北少林寺”是嵩山少林寺的分院,它在嵩山少林寺的北边,所以称它“北少林”,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正式承认它。“除此之外,我们正式承认的还有位于三门峡熊耳山的‘空相寺’,它是我们嵩山少林寺的‘下院’。”释永信说。
【天津市蓟县“北少林”风光不再】
天津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高文山说,北少林寺自古有之,地处天津市蓟县境内的盘山东南麓。盘山历史悠久,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曾被列为全国十五大名胜之一。
高文山说,在元、明、清三代尤其是元朝时期,由于确立盘山北少林寺地位的雪庭福裕大和尚被元朝皇帝封为国师,北少林寺影响日隆;同时,由于元、明、清三朝的首都都在北京,而北少林寺距离北京很近,地理、政治地位极高。
进入清代,皇帝朝拜东陵,必经盘山,在北少林寺下建起了行宫——静寄山庄,皇帝还亲自下旨经营盘山,整修寺院,所以,最后创下了康熙皇帝两次幸临,乾隆皇帝三十一次常住的记录。当时,甚至出现了“南少林寺在嵩山,北少林寺在蓟州”的说法。
然而,就是这么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寺院,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侵略者烧毁,如今只留下一些遗迹。今天的北少林寺遗址,位于蓟县盘山东南山麓官庄镇北少林村附近的一片开阔地界。北少林村在蓟县属于贫困村,村民年均收入仅为2600元,除了山上的果树,旅游收入已是他们养家糊口的“命根”了。
该村村民徐文说,重建北少林是所有村民的共同愿望,2003年初,他还专门起草了一份“请愿书”,由18户村民联名画押,托付释永信带到北京,希望得到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的支持。
“这项旅游资源的开发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如果北少林寺恢复如初,我们的年收入至少可以提高到5000元左右。”徐文说。
【少林寺决心重建“北少林”的文化播种】
和当地老百姓的想法一样,释永信时时刻刻都在思考着重建“北少林寺”。其实,早在2002年底,释永信就开始了他的蓟县之行,考察环境。2003年,释永信又两次专程赶到蓟县,希望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
释永信向当地承诺,由他本人筹资恢复北少林寺的昔日旧貌,并将派出专门的武僧团,到这里发展少林功夫,将少林禅武精髓带到这里,使具有1500多年历史的少林寺禅武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2004年1月,释永信第4次赶赴天津,并与天津市政府有关负责人直接交流。公务繁忙的释永信,为何热衷于“北少林寺”的重建?
“这些年,少林寺发展很好,知名度迅速提升。同时,打着少林寺旗号从事不正当行径的事情,时有发生。少林寺没有办法,我们不可能去和他们打官司,再说,也不愿意打这个官司,他们就是为了炒作,少林寺如果和他们打官司,他们就出名了。”少林寺内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说,少林寺高调恢复重建“北少林寺”,也是有效抵制种种不良行为的一种手段。
而释永信则说,蓟县盘山“北少林寺”是少林寺祖庭外历史记载最为清晰的少林寺分院,而且,在历史上,“北少林寺”的政治影响巨大;今天,少林寺又是中国对外交往的一张名片,在国际上具有很高知名度,如果由少林寺祖庭来恢复重建“北少林寺”,可以扩大“北少林寺”的影响,也有利于少化的传播,为更多的人提供精神食粮。
【1.6亿元再造“北少林”宏大构思】
据了解,“北少林寺”所在的盘山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佛教文化和皇家园化底蕴。但绝大多数的历史文化景观毁于战火,只留下了依稀可见的历史遗迹。虽然经过20余年的开发建设,恢复了一些寺庙、殿宇,抢救了大量的历史文物,但要恢复历史上的盘山盛况,目前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恢复“北少林寺”及周边景观,就是拯救盘山的历史文化。
释永信透露,他计划用8至10年的时间,完成“北少林寺”的恢复重建工作,并要把它建成世界名寺。此外,要把北少林寺附近的静寄山庄一并恢复成清代建筑原貌,使之成为能够接待世界政要的大型古代建筑群体。
少林寺方面透露说,对于恢复重建“北少林寺”一事,天津方面也十分重视,天津市政府的官员和蓟县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曾多次到嵩山少林寺,同他们商谈具体事宜。
“目前,恢复重建‘北少林寺’的工作,已经提上了少林寺的重要议事日程,少林寺还成立了专门的团队,负责这方面工作。”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钱大梁说。
另据了解,目前,在天津市政府有关负责人的督办下,蓟县也成立了由规划、旅游、文化等部门共同组成的班底,负责此项工作。根据规划,此次恢复重建“北少林寺”,计划投资1.6亿元人民币,对遗址及周边地区共3平方公里的景区进行修复。
据负责此项工程方案规划的盘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制订修复“北少林寺”及周边景观的规划方案,首先要考虑忠于历史,避免出现“不伦不类、粗制滥造、建设就等于破坏”的现象。其次,还要考虑蓟县旅游发展的近期要求及长远规划,达到蓟县作为大旅游区的和谐统一。
由此看来,“北少林寺”恢复重建计划,已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