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不为人知的历史真实:司马相如竟死于性交过度

不为人知的历史真实:司马相如竟死于性交过度

文章来源: 汉宫生活周刊 于 2006-10-01 12:13:4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西京杂记:汉宫生活周刊      不是每个人都会抄书。所以我每次要抄书的时候,就先仰头望望天上的星空,再低头看看心中的道德律,仔细琢磨琢磨自己的知识结构,最后才开始动手。      西京杂记,传汉刘歆撰,晋葛洪集。此书记录汉代典事甚有兴味,凡宫室苑宇,舆服典章,帝王后妃,名相弄臣,奇珍异物,高文奇技,写起来生气勃发,犹如断线珍珠,呼啦啦滚落一地。如果一定要戴个帽子,我愿意把它称作汉代的宫廷生活周刊。(当然,其记载范围也不仅限宫廷,只是宫内事物比重较大而已。)      先挑几条有特点的说说。      “相如死渴”一条,记“相如素有消渴疾(糖尿病),悦文君之色,遂以发痼疾”,后来写《美人赋》反省自己(在这篇小赋里,司马相如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坐怀不乱的鲁男子,真是好玩极了),但是没有什么效果,终于还是死于过度性交,诱发“消渴疾”,死掉了。      “赵后淫乱”一条,为历代文人狠狠地引用,大意是,赵后“以车载轻薄少年,为女子服,入后宫者日以十数,与之淫通,无时休息。有疲惫者,辄差代之,而卒无子”。其实赵后分分钟不停停地淫乱,部分是因为想“养儿防老”,跟晋惠帝的老婆贾南风不一样,后者也喜欢搞小白脸儿进宫,不为生育,就为纯粹的性交快乐,而且每搞完就把小白脸儿给毙了,真是一台人肉抽水机呢。可惜贾南风相貌平庸,身材短肥,历代文人炒作的不多。不过我看过一首古民谣,是专门骂她的,写得真棒:“南风起,吹白沙。遥望鲁国何嵯峨,千岁骷髅生齿牙!”      “文章迟速”一条,可补充我曾写过的旧文《我要重返快枪手之林》。其主要内容为:“枚皋文章敏疾,长卿制作淹迟,皆一时之誉。而长卿首尾温丽,枚皋时有累句,故知疾行无善迹矣”。这条对行文太快的毛病略有发掘,对快枪手们也算一个和气的提醒。顺便交待一下,枚皋是写《七发》的汉代大赋家枚乘的庶子,性格诙谐,与东方朔、郭舍人齐名。长卿,就是司马犬子,死于糖尿病的相如。      “大驾骑乘数”一条,细列西汉不同级别的官僚的舆驾骑乘的数目,可补《汉书》之不足,是研究汉代官制的一条重要材料。      “书太史公事”,则提供了关于史迁父子的一些新鲜故事,尤其揭发史迁下蚕室之前,曾因写《景帝本纪》批评景帝和武帝而把武帝惹毛,将其文“怒而削之”。这个记载说明两点,史迁绝非宫刑后才开始写《史记》,他应该在较早就开始动笔,并有部分成型的篇章了。其次,汉武帝因李陵案搞史迁,多少带点泄私愤的味道,就像老头子常干的那么样。      西京杂记的杂正体现在其不拘一格,除了讲好听的故事,也录好看的文章。大约有邹阳的《酒赋》、《几赋》,路乔如的《鹤赋》,公孙诡的《文鹿赋》,公孙乘的《月赋》,枚乘的《柳赋》,羊胜的《屏风赋》,中山王《文木赋》,无不活色生香,风流倜傥,而且,上述作品多数全赖此书始得保存。      关于此书的评定,前人多有中肯意见,再抄几段。      明孔天胤《序》称:“西京杂记以记汉故事名,本叙谓是刘歆所编录,歆多闻博综,故所述经奇……乃若此书所存,言宫室苑圉,舆服典章,高文奇技,瑰行伟才,以及幽鄙而不涉淫怪,灿然如汉之所极观,实盛称长安之旧制矣”。这是从作者,内容两个角度称许此书。      明黄省吾为《序》则说:“汉之西京,惟固书为该练,非固之能尔,亦其所资者善也。……考此固作,殆是全取刘书,有小异同尔。”这是从班固修汉书取材此书的角度,称赞西京杂记保存史料,援手史家的功绩。      明毛晋《跋》又说:“余喜其记书真杂,一则一事,错出别见,令阅者不厌其小碎重叠”。这又是从撰写,编辑的角度,称许此书。      此外,西京杂记的作者,向为诉讼难题,不少人认作伪书。但清代校雠大师卢抱经在《新雕西京杂记缘起》中,已对此问题条分缕析,洞若观火。他的结论是,该书为刘歆撰,不少材料来自其父刘向,不过刘歆未能编录成书,后来散失,直到晋葛洪才搜集整理,成就目前我们所看到的本子。      当然仍有不同意见,史学家洪业在《再说西京杂记》一文中,认定此书为赝品,一大论据为在此书中,作者刘歆不避父讳,说不通。对此,今人向新阳解释说,汉代避讳本不严谨,比如应邵写《风俗通义》,就不避祖父讳,史迁写《史记》,也不避父讳。他认为,西京杂记是刘歆原始创作,不好推翻,但编辑成书肯定是后人,多半是葛洪,当然也有可能是葛洪同时代的人冒名。这些无关大局,总之西京杂记并非赝品,有相当的史料价值。      最后,我本想讲讲西京杂记的版本流传问题,但牛博不是孔夫子旧书网,在这里贩卖“应该扔进茅厕里”的线装书,似乎不会受欢迎。所以我就此休息,抽烟去了。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演员姚晨愤怒发文:无法无天,残忍至极
泰勒丝宣布结婚:你的英文老师和体育老师要结婚啰
23岁乌克兰美女赴美国过新生活 遭流浪汉乱刀残杀
日本呼吁各国不要参加九三阅兵,中方回应
“亡命之徒”孙宇晨,他的路为何越走越宽?




24小时讨论排行

川普自爆有“足以毁灭中国”的王牌 北京高官会哭死
美印裔司机酿3死 “300万人求情” 当地人“反向请愿”
还不起学贷,美国年轻人跑路?
结婚仅1年 华人妻向丈夫泼硫酸锁门 白人丈夫惨死
台法院审理偷渡案:大陆地区属于中华民国领土
川普白宫受访时遭电话铃声打断 要求机主“滚出去”
可毁天灭地!中国哪些“超级大杀器”或首登场阅兵?
紧急状态!剧毒中国农药流入加州 消防员都不敢靠近
特朗普:没有中国留学生,美国大学很快就会崩溃
日本男子在台北举五星红旗被台当局驱逐出境
以色列空袭加萨医院导致5名记者丧命,国际发声谴责
川普自爆"手中握有王牌"足以毁灭中国!考虑出访北京
让鲁迅先生不抽烟,没有什么不对的
川普炒掉Fed理事 美元汇价齐跌 金价上升 背后意义重大
川普正式签令起诉烧国旗者 暗示“美国人喜欢独裁者”
川普终于出手!一纸命令 从根源上铲除“零元购”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不为人知的历史真实:司马相如竟死于性交过度

汉宫生活周刊 2006-10-01 12:13:45

西京杂记:汉宫生活周刊      不是每个人都会抄书。所以我每次要抄书的时候,就先仰头望望天上的星空,再低头看看心中的道德律,仔细琢磨琢磨自己的知识结构,最后才开始动手。      西京杂记,传汉刘歆撰,晋葛洪集。此书记录汉代典事甚有兴味,凡宫室苑宇,舆服典章,帝王后妃,名相弄臣,奇珍异物,高文奇技,写起来生气勃发,犹如断线珍珠,呼啦啦滚落一地。如果一定要戴个帽子,我愿意把它称作汉代的宫廷生活周刊。(当然,其记载范围也不仅限宫廷,只是宫内事物比重较大而已。)      先挑几条有特点的说说。      “相如死渴”一条,记“相如素有消渴疾(糖尿病),悦文君之色,遂以发痼疾”,后来写《美人赋》反省自己(在这篇小赋里,司马相如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坐怀不乱的鲁男子,真是好玩极了),但是没有什么效果,终于还是死于过度性交,诱发“消渴疾”,死掉了。      “赵后淫乱”一条,为历代文人狠狠地引用,大意是,赵后“以车载轻薄少年,为女子服,入后宫者日以十数,与之淫通,无时休息。有疲惫者,辄差代之,而卒无子”。其实赵后分分钟不停停地淫乱,部分是因为想“养儿防老”,跟晋惠帝的老婆贾南风不一样,后者也喜欢搞小白脸儿进宫,不为生育,就为纯粹的性交快乐,而且每搞完就把小白脸儿给毙了,真是一台人肉抽水机呢。可惜贾南风相貌平庸,身材短肥,历代文人炒作的不多。不过我看过一首古民谣,是专门骂她的,写得真棒:“南风起,吹白沙。遥望鲁国何嵯峨,千岁骷髅生齿牙!”      “文章迟速”一条,可补充我曾写过的旧文《我要重返快枪手之林》。其主要内容为:“枚皋文章敏疾,长卿制作淹迟,皆一时之誉。而长卿首尾温丽,枚皋时有累句,故知疾行无善迹矣”。这条对行文太快的毛病略有发掘,对快枪手们也算一个和气的提醒。顺便交待一下,枚皋是写《七发》的汉代大赋家枚乘的庶子,性格诙谐,与东方朔、郭舍人齐名。长卿,就是司马犬子,死于糖尿病的相如。      “大驾骑乘数”一条,细列西汉不同级别的官僚的舆驾骑乘的数目,可补《汉书》之不足,是研究汉代官制的一条重要材料。      “书太史公事”,则提供了关于史迁父子的一些新鲜故事,尤其揭发史迁下蚕室之前,曾因写《景帝本纪》批评景帝和武帝而把武帝惹毛,将其文“怒而削之”。这个记载说明两点,史迁绝非宫刑后才开始写《史记》,他应该在较早就开始动笔,并有部分成型的篇章了。其次,汉武帝因李陵案搞史迁,多少带点泄私愤的味道,就像老头子常干的那么样。      西京杂记的杂正体现在其不拘一格,除了讲好听的故事,也录好看的文章。大约有邹阳的《酒赋》、《几赋》,路乔如的《鹤赋》,公孙诡的《文鹿赋》,公孙乘的《月赋》,枚乘的《柳赋》,羊胜的《屏风赋》,中山王《文木赋》,无不活色生香,风流倜傥,而且,上述作品多数全赖此书始得保存。      关于此书的评定,前人多有中肯意见,再抄几段。      明孔天胤《序》称:“西京杂记以记汉故事名,本叙谓是刘歆所编录,歆多闻博综,故所述经奇……乃若此书所存,言宫室苑圉,舆服典章,高文奇技,瑰行伟才,以及幽鄙而不涉淫怪,灿然如汉之所极观,实盛称长安之旧制矣”。这是从作者,内容两个角度称许此书。      明黄省吾为《序》则说:“汉之西京,惟固书为该练,非固之能尔,亦其所资者善也。……考此固作,殆是全取刘书,有小异同尔。”这是从班固修汉书取材此书的角度,称赞西京杂记保存史料,援手史家的功绩。      明毛晋《跋》又说:“余喜其记书真杂,一则一事,错出别见,令阅者不厌其小碎重叠”。这又是从撰写,编辑的角度,称许此书。      此外,西京杂记的作者,向为诉讼难题,不少人认作伪书。但清代校雠大师卢抱经在《新雕西京杂记缘起》中,已对此问题条分缕析,洞若观火。他的结论是,该书为刘歆撰,不少材料来自其父刘向,不过刘歆未能编录成书,后来散失,直到晋葛洪才搜集整理,成就目前我们所看到的本子。      当然仍有不同意见,史学家洪业在《再说西京杂记》一文中,认定此书为赝品,一大论据为在此书中,作者刘歆不避父讳,说不通。对此,今人向新阳解释说,汉代避讳本不严谨,比如应邵写《风俗通义》,就不避祖父讳,史迁写《史记》,也不避父讳。他认为,西京杂记是刘歆原始创作,不好推翻,但编辑成书肯定是后人,多半是葛洪,当然也有可能是葛洪同时代的人冒名。这些无关大局,总之西京杂记并非赝品,有相当的史料价值。      最后,我本想讲讲西京杂记的版本流传问题,但牛博不是孔夫子旧书网,在这里贩卖“应该扔进茅厕里”的线装书,似乎不会受欢迎。所以我就此休息,抽烟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