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娱乐新闻 » 应征者理解的“红楼” 宝玉公子哥 薛宝钗第三者

应征者理解的“红楼” 宝玉公子哥 薛宝钗第三者

文章来源: 北京青年报 于 2006-09-08 22:46:1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把薛宝钗当“第三者”拿贾宝玉当公子哥视王熙凤为反派——— 因为超女、好男儿的轮番“上场”,让很多人对海选产生“审美疲劳”。而新版《红楼梦》的海选不同于以往,对于这部演员达百人之上的大剧,海选不仅是表演的优劣,更是一场“文化测试”。截至昨日中午,《红楼梦》网站累计访问量超过1900多万,报名人数超过8万,其中报名扮演贾宝玉的人数超过3成,报名扮演林黛玉的占1成。而薛宝钗的报名者则已降至5000人,而像王熙凤则是无人问津。海选暴露应征者出现严重“偏科”现象,对此海选负责人张强表示:“报名结果表明,报名者报名过于盲目,对于红楼文化的了解还需‘扫盲’。” ■关注“宝黛”之恋视宝钗为“第三者”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作品,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表示:“它在反映社会生活广度,蕴含历史文化内容丰富方面,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没有哪部作品能够望其项背。而曹雪芹笔下的宝黛之恋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同时他为这段感情赋予了深刻的社会悲剧。”对于宝黛报名的“火爆”,张强分析说:“一方面是年轻人都喜欢这两个人物,但在选秀过程中,我发现他们报名是存在盲目性的,很多人对贾宝玉、林黛玉只能说出他们是贵族公子、小姐,对于人物没有任何理解。更有人简单地视宝钗为‘第三者’。报名者不视自身条件,冲着宝黛两个人物,有一些急于成名的心理存在,更重要的是他们很多人只将《红楼梦》看作一部爱情奇书,这无疑是个误区。” ■误解王熙凤是反派出演角色自毁形象 对于王熙凤的无人问津,邓婕分析:“报名者大多误解这个人物是个反派。记得那时我们受了越剧《红楼梦》影响,越剧中王熙凤有点反派的感觉。在未读《红楼梦》之前,我甚至还觉得王熙凤很坏,大家都更喜欢林妹妹。”邓婕回忆说:“那会儿选秀有个叫乐韵的演员,跟我竞争王熙凤,据说她妈妈就说她不应演王熙凤,这个人太坏了,怕毁形象,于是就退出了。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心态跟我们没读《红楼梦》时是一样的,觉得演王熙凤太坏了,而不是外界说的因为我的表演如何,没人敢报了。”但邓婕提醒报名者:“在读透《红楼梦》后,你会越来越发现王熙凤是‘大观园’中很有性格魅力的,她这个人物非常丰富,认为她是反派是对这个人物最大的误解。” ■揭露年轻人文化盲点要办系列红楼讲座 对于这次海选,张强认为:“海选是一次‘中国文化扫盲’,重游‘大观园’活动选出的24名选手,完全是从‘红楼梦中人’的官方网站随机抽取的幸运儿,当时我们发现选手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现代年轻人中普遍存在文化盲点。眼下我们应该加强包括‘红楼梦文化’在内的中国文化的普及教育,‘红楼梦选秀’号召更多年轻人学习阅读古典文学。”针对年轻人存在的“文化盲点”,对于他们“红楼梦知识”匮乏的现状,北京电视台近期将推出一档围绕红楼梦人物而展开的系列讲座类节目,张强说:“组委会每周会从报名者中抽取一些报名者作为听众,到现场领略‘红学’大师的风采,学习‘红楼梦文化’。”与此同时,组委会还将定期在大观园和一些重点学府召开以“红楼梦文化”为主题的系列讲座,为报名者开辟一个学习“红楼梦文化”的新阵地。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宗氏三兄妹在港起诉宗馥莉文书曝光,揭示家族斗争
17岁中国学生在日本溺亡身上多暴力伤痕 调查出来了!
苦吞50%关税!巴西总统鲁拉"强硬杠上川普"民调反涨
移民这局赢了!川普政府想拔他绿卡"法院2理由推翻"
指证小学校长性侵,一位乡村母亲的勇气

24小时讨论排行

川普:中国很快会处死芬太尼制造者 北京:责任在美国自身
宗庆后生前购买美国千万豪宅曝光 顶级定制 奢华至极
长记性吧,以后媒体再吹谁俭朴我都不信!
印度空难后"东航惨案"被提,"可能危及国安"会被尘封吗?
马斯克密集发文猛烈抨击特朗普“爱泼斯坦案是骗局”
澳总理:中国洋溢自信和创新 成都建筑前所未见
全球首例!深圳机器人“自己搭地铁”送货 乘客狂抢拍
《竹林女儿》:离散和跨国收养,一对双胞胎的命运回响
川普宣布可口可乐"改配方",喊:就是比较好喝!
华裔夫妇疯狂代孕案中案:保姆涉虐童遭FBI通缉
川普18岁孙女身价飙千万!穿红衣“伪参选”签重磅代言
川普下通牒一石二鸟! 普京与中伊朝联盟恐瓦解
国会推"尊严法案" 非法移民交$7000 可申请永久身份
马斯克"美国党"声势冷,民调:仅11%考虑支持
美中关税大限传或再延3月 外媒:北京自认佔上风
最新进展!华人夫妇代孕21名子女 涉嫌卖中国赚钱!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应征者理解的“红楼” 宝玉公子哥 薛宝钗第三者

北京青年报 2006-09-08 22:46:15

把薛宝钗当“第三者”拿贾宝玉当公子哥视王熙凤为反派——— 因为超女、好男儿的轮番“上场”,让很多人对海选产生“审美疲劳”。而新版《红楼梦》的海选不同于以往,对于这部演员达百人之上的大剧,海选不仅是表演的优劣,更是一场“文化测试”。截至昨日中午,《红楼梦》网站累计访问量超过1900多万,报名人数超过8万,其中报名扮演贾宝玉的人数超过3成,报名扮演林黛玉的占1成。而薛宝钗的报名者则已降至5000人,而像王熙凤则是无人问津。海选暴露应征者出现严重“偏科”现象,对此海选负责人张强表示:“报名结果表明,报名者报名过于盲目,对于红楼文化的了解还需‘扫盲’。” ■关注“宝黛”之恋视宝钗为“第三者”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作品,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表示:“它在反映社会生活广度,蕴含历史文化内容丰富方面,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没有哪部作品能够望其项背。而曹雪芹笔下的宝黛之恋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同时他为这段感情赋予了深刻的社会悲剧。”对于宝黛报名的“火爆”,张强分析说:“一方面是年轻人都喜欢这两个人物,但在选秀过程中,我发现他们报名是存在盲目性的,很多人对贾宝玉、林黛玉只能说出他们是贵族公子、小姐,对于人物没有任何理解。更有人简单地视宝钗为‘第三者’。报名者不视自身条件,冲着宝黛两个人物,有一些急于成名的心理存在,更重要的是他们很多人只将《红楼梦》看作一部爱情奇书,这无疑是个误区。” ■误解王熙凤是反派出演角色自毁形象 对于王熙凤的无人问津,邓婕分析:“报名者大多误解这个人物是个反派。记得那时我们受了越剧《红楼梦》影响,越剧中王熙凤有点反派的感觉。在未读《红楼梦》之前,我甚至还觉得王熙凤很坏,大家都更喜欢林妹妹。”邓婕回忆说:“那会儿选秀有个叫乐韵的演员,跟我竞争王熙凤,据说她妈妈就说她不应演王熙凤,这个人太坏了,怕毁形象,于是就退出了。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心态跟我们没读《红楼梦》时是一样的,觉得演王熙凤太坏了,而不是外界说的因为我的表演如何,没人敢报了。”但邓婕提醒报名者:“在读透《红楼梦》后,你会越来越发现王熙凤是‘大观园’中很有性格魅力的,她这个人物非常丰富,认为她是反派是对这个人物最大的误解。” ■揭露年轻人文化盲点要办系列红楼讲座 对于这次海选,张强认为:“海选是一次‘中国文化扫盲’,重游‘大观园’活动选出的24名选手,完全是从‘红楼梦中人’的官方网站随机抽取的幸运儿,当时我们发现选手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现代年轻人中普遍存在文化盲点。眼下我们应该加强包括‘红楼梦文化’在内的中国文化的普及教育,‘红楼梦选秀’号召更多年轻人学习阅读古典文学。”针对年轻人存在的“文化盲点”,对于他们“红楼梦知识”匮乏的现状,北京电视台近期将推出一档围绕红楼梦人物而展开的系列讲座类节目,张强说:“组委会每周会从报名者中抽取一些报名者作为听众,到现场领略‘红学’大师的风采,学习‘红楼梦文化’。”与此同时,组委会还将定期在大观园和一些重点学府召开以“红楼梦文化”为主题的系列讲座,为报名者开辟一个学习“红楼梦文化”的新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