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贼自揭防盗“秘诀”
北京西城区
2006-08-24 11:31:27
疑犯陈某向记者示范如何在几秒钟内打开塑钢窗。 疑犯林某 疑犯毛某 zt 来源:北京晨报 钢窗加装暗锁 安装贴窗护栏 加固楼道窗户
“普通塑钢窗、铝合金窗需要加装暗锁……”这是飞窗盗贼陈某透露出的高楼防盗“秘诀”之一,他自称在攀越高楼外防护窗时“如履平地”。昨天,在西城公安分局看守所内,陈某、林某和毛某三名嫌疑人,在供述实施飞窗盗窃、刮刮卡诈骗、偷自行车的犯罪行为时,首次向市民透露防盗窃、反诈骗的“秘诀”。
入户盗窃 攀高楼护栏“如履平地” 昨天10时30分,记者在西城公安分局看守所内见到了22岁的飞窗盗贼陈某。
据陈某交待,他是内蒙古人,父母很早就离异了。他16岁时离家出走,来到北京做家电修理。他听朋友说,通过飞窗入户可以弄点钱花,自觉是个生财好办法的他决定尝试一下。
陈某记得第一次作案是在去年年中,他和同伴携带扁螺丝刀,特意打扮后逃过了保安的盘查,走进一个小区内。在一栋住宅楼外,同伴负责望风,他则钻进楼内,撬开楼道窗户,顺着护栏攀上六楼,跃入一住户家中盗走上千元现金。“得手后,我紧张得要命,但拿着钱走出小区的感觉还不错。”
随后,他又以同样的方法盗窃12次,作案地点集中在木樨地北里、南三环中路、太平桥西里等小区。所盗物品包括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数码相机、红宝石项链等,在木樨园、中关村等地进行变卖后,所得钱财已全部挥霍一空。
“没钱了就去偷,一般是三四人结伙作案。”他把飞窗入户盗窃当成了自己的“职业”。盗窃次数多了,陈某作案手段越来越熟,时间也越来越短,最短的一次仅用了十几分钟。“现在,我攀越窗外护栏就像走平地一样。”陈某告诉记者,他作案后总是提心吊胆的,见着警车就躲,被抓获后反而觉得心里很塌实。
自揭“秘诀”塑钢窗装暗锁可防盗
老百姓如何防范家中被盗?面对记者的提出的敏感问题,陈某沉思片刻说,窗外有凸出护栏、防水台、粗水管等易于攀登设施的高楼容易成为飞窗入户盗窃的目标,他和同伙多选择筒子楼、老式塔楼下手。
“普通塑钢窗、铝合金窗的插锁很容易弄开,有的用手一掰就开,钢窗相对好些。”陈某建议说,如果窗户只有插锁,住户需要加装暗锁或更换为防盗锁,一般加护栏的窗户难以被盗。随后,他给记者示范了一下,他只用了几秒钟,就打开了一扇窗户。
“不要以为低层安了凸出防护窗,高层就能幸免于难。”陈某说,如果五楼住户安装了凸出防护窗,他就能登着防护窗爬上六楼窗台,实施飞窗入户盗窃,最高的一次他进入11层作案。与凸出防护栏相比,紧贴着窗户安装防护栏更为安全。
“住户上班的时间,就是我们盗窃的时间。”陈某说,他和同伙通常会选择早上8点以后开始作案,他们一般不会坐电梯,而是走楼梯,弄开楼道窗户,翻上住户的防护窗实施盗窃。他建议,楼道的窗户是弱点,应该加强防范。此外,住宅楼的楼道加装防盗门也可以防止飞贼继续上楼行窃。
昨天13时20分,记者在看守所见到来自福建省安溪县的林某。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他却担任财务总监伙同他人做起了刮刮卡的营生。
他们一般在外地注册公司,聘请发放小广告的人员进入住户家投放含有刮刮卡的信件、宣传品。很多上年纪的老人会打热线电话咨询,专门负责接听电话的林某会告诉他,要兑奖必须先汇1%公证费,一旦公证费到账,他们还会叫中奖者交5%转账费、20%个人所得税、5万元保证金。一位老年受害者交清了全部费用12万元,却没有得到一分钱。“其实刮刮卡公司根本不存在。”林某提醒,“天上不会掉馅饼”就是最好的防范方式。
自行车防盗 使用较好的防盗锁
原是美发厅小工的嫌疑人毛某称,今年6月20日,他跟着朋友在积水潭医院新北楼自行车停车棚撬开了一辆电动自行车的简易锁,随后将这辆车以200元转手。过了一段时间,他又去了同一个自行车棚偷了另一辆自行车。
“我会选择车锁小一点、细一点的下手,因为比较容易打开。”毛某建议,为防盗,市民应尽量把车停在有人看管的停车场里,并使用较好的防盗锁。(记者
武新/文 蔡代征/摄) 举报盗窃最高奖万元 全市展开两年专项打击入室盗窃案件
昨天,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召开新闻发布会,近期,入室盗窃犯罪活动仍较为突出,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8.2%。市公安局将从即日起,在本市开展为期两年的打击入室盗窃犯罪的专项行动,群众若提供入室盗窃嫌疑人线索导致案件破获,警方将给予500元至1万元的举报奖金。
据介绍,今年以来全市发生入室盗窃案件30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500余名。警方特别提到,其中一个团伙首次使用技术开锁,很多事主家的防盗门门锁被撬后,门锁没有丝毫损坏。
警方表示,晚10时至次日凌晨,是钻窗、撬防护栏入室盗窃的案件高发时段,从以往发案情况看,嫌疑人随身携带小手电,从楼下照玻璃,若发现不反光,就证明窗户开着。一些嫌疑人凭借矫捷的身手,夜晚“徒手攀登”,利用空调室外机、护栏等室外可攀爬物,爬至26层高的居民家中进行盗窃。有的嫌疑人作案时甚至使用“千斤顶”。警方称,以往案件中嫌疑人多身着维修工作服混入小区。因此,警方下一步将加强对夜间在小区的“维修工”进行重点检查。(记者
韦让) 警方提醒 {1} 夜间有手电光照进屋需小心; {2} 防“千斤顶”可在护栏上加设横齿; {3}
夜间防盗门上齐五道锁,基本可抗御“技术开锁”; {4} 夜间若有陌生带外地口音男子无故敲门,应立即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