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少年接连几天出入网吧,连续玩电脑游戏12个小时,头昏眼花晕倒在地口吐白沫,最终曝出俄罗斯 首例“电脑流行病”致死事件 12岁少年玩游戏玩到中风死亡 6月22日,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新消息报》等媒体纷纷发表文章,报道了发生在叶卡捷琳堡的一桩惨剧。一位年仅12岁的学生在网吧狂玩12个小时的电脑游戏之后,突然陷入昏迷状态。虽被送到医院紧急抢救,最终还是未能苏醒过来。医生们确信,导致这起惨剧的主要原因是少年玩游戏时,精力过于集中在和虚拟魔怪的撕杀上。心理学家由此发出警告:俄罗斯正面临“电脑游戏流行病”的巨大威胁。 ★男孩迷恋电脑游戏 狂玩12小时突然昏倒 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12岁的叶戈尔-卢尼奥夫几乎天天泡在网吧里--从5月末暑假开始后,每天有10-12个小时是在网吧中度过。回家之后,他就匆忙吃点东西,然后倒头便睡。第二天一起床,他的身影就又会出现在网吧里,继续和虚拟敌人的无尽战斗。 叶戈尔的父母知道儿子在干什么,但是并没有禁止他这样做。他们的想法不无道理:孩子辛苦了一个学年,有权在暑期好好休息,哪怕是泡在网吧里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网吧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网吧里经常会有很多中学生,他们上网不是为了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而是为了玩电子游戏。而他们最衷爱的是紧张刺激的动作、射击类游戏,玩家在游戏中扮演一个角色,消灭虚拟世界中形形色色的怪兽和敌人。孩子们玩游戏很上瘾,几个小时是经常的事,很多人甚至通宵达旦。 据这位网吧员工介绍,叶戈尔也经常光顾他们那里,和其他孩子有所不同的是,他玩游戏的时间并不多。不过在悲剧发生的5月31日,叶戈尔的感觉非常好,因此玩的时间长了些,达到了12个小时。接着,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先是开始摇晃,接着从椅子摔到地上,浑身不停抽搐,嘴里吐出白沫。 网吧工作人员立即打电话叫来急救车,把叶戈尔送到叶卡捷琳堡市第9儿童医院抢救。 到达医院时,少年已经不能说话,不但失去了方向感,也认不出亲戚朋友。经过诊断之后,医生们确认叶戈尔是癫痫症发作。 此后,医院方面竭尽全力抢救,但是没有取得任何效果。6月8日,叶戈尔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精神紧张供血不足 脑组织大面积坏死 叶戈尔之死让医生们感到非常难过,同时也大大地震惊了他们。随后进行的尸体解剖表明,导致少年死亡的严重中风源于脑组织大面积坏死,杀死男孩的元凶就是游戏中的那些虚拟敌人。 叶卡捷琳堡儿童医院防麻醉品瘾专科主任阿列克谢-苏利莫夫医生在接受《新消息报》采访时指出:“孩子大脑受到的伤害程度令我们震惊。由于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大脑供血受到破坏。这导致他感觉不好,头晕目眩。但是,对电脑游戏的痴迷,使他继续玩下去。” “孩子的死是由于他不能停止游戏。紧张情绪在不断增长、不断积累,最终导致了血管闭塞。通俗地说,他的大脑中当时已经没有血了。但是同样令人惊异的是,孩子在这种情况下仍在继续玩游戏。只是在病情剧烈爆发之时,他才被迫离开了电脑。解剖显示,他的脑组织因供氧不足已经大面积死亡。” 按照苏利莫夫的话说,男孩本身没有任何导致如此重病的因素,他的身体非常健康。在解剖过程中,医院方面也未发现任何慢性病症状。孩子之所以中风,完全是因为大脑经受了长时间的紧张刺激,进而导致了疲劳过度。 苏利莫夫医生认为,导致孩子中风因素可能还有很多,这其中包括一个学年的紧张学习、春天的气候变化以及青春期的到来等,但是最终击倒他的还是玩电脑游戏时产生的紧张负荷。此外,网吧中昏暗的环境、不可小视的电磁辐射、虚拟世界中不断闪动的恶魔等等,也可能是中风发作的诱因。 ★当局加强网吧管理 严防类似悲剧重演 12岁少年沉迷电脑游戏暴毙身亡惨剧的发生,引起了当地市政部门的高度重视。 叶卡捷琳堡市卫生局新闻秘书因娜-阿别林斯基耶娜向记者宣布,为了预防类似惨剧再度发生,市政部门准备采取措施,要求卫生防疫部门对全市电脑网吧的现状展开调查。 根据卫生局掌握的资料,叶卡捷琳堡现有网吧中,大部分为了追求利润,而不顾国家的相关规定。因此,随着整改措施的实施和抽查工作的展开,很可能会有相当一批网吧被吊销营业许可。 此外,正如相关专家指出的那样,预防工作中另外一个问题也非常重要,那就是如何遏制孩子们对电脑游戏的沉迷,因为游戏本身对健康带来的危害也不容小觑。 例如,Valve软件公司开发的游戏《半条命》拥有众多支持者,而很多游戏玩家在玩过这款游戏之后抱怨说,即使打游戏的时间不长,也会出现头痛的症状,并且伴有晕船一样的感觉。 事实上,他们当中大部分人此前没有任何健康问题。他们受到上述症状困扰的原因,很可能是游戏主人公的视角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玩家游戏时的视角为90度,导致他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注视显示屏上发生的一切就像看向管道中一样,从而导致出现头晕、恶心欲吐的感觉。 因此,在确保电脑网吧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的同时,也应该告诫孩子们保持自制,不要过于迷恋虚拟世界中的打打杀杀。 ★沉迷游戏同样也是病 后果不亚酗酒与吸毒 莫斯科麻醉品科学与试验中心诊疗工作副主任叶列娜-索科利奇克强调说:“事实上,对电脑游戏的依赖,就如吸毒和酗酒一样,也是‘货真价实’的疾病。” 在她看来,孩子们沉醉于虚拟世界,并由此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为了有更多的时间玩游戏,他们还会逃学旷课;此外,玩游戏需要资金投入,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学生可能会偷家长的钱,也可能偷拿抢要同龄人。 长此以往,他们很可能对正常的生活失去兴趣,也有人可能由此误入歧途,走上犯罪道路。 索科利奇克认为,俄罗斯目前正受到“电脑游戏流行病”的威胁,这种局面将来会更加严重。随着电脑数量的不断增加,依赖电脑和游戏的人也会越来越多。专家们以前要研究如何对付酗酒和吸毒,如今则要考虑如何帮助那些得了“电脑流行病”的人戒掉游戏。 ★法国专家出谋划策 七方案控制游戏上瘾 无独有偶的是,法国专家也已意识到了控制电子游戏上瘾的重要性。 近日,一些法国媒体载文指出,受到电脑游戏、特别是网络游戏高额利润快速增长的刺激,许多商家都把目光对准了游戏市场;而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不断发展,电子游戏公司正在研发更加方便的新一代游戏机,能够连网是其重要的卖点之一。他们并没有考虑到,新游戏机的问世,将使孩子们更加容易联入网络游戏,在线游戏的机会越多,上瘾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而随着青少年参与人数的增多,电子游戏带来的负面效应越来越大。 许多专家和媒体认为,应对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对青少年玩电子游戏实施一定的监督,并让他们做到适可而止。法国著名心理学家马克-瓦勒尔为此提出七大建议: 第一,玩电子游戏要有节制,每天不要超过2小时; 第二,尽量在受到有关部门监督的正规网吧玩游戏; 第三,找出其他可以打发业余时间的活动; 第四,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第五,多与现实生活中的人交朋友; 第六,找一个以上的伙伴同玩,以互相提醒适可而止; 第七,如果难以割舍自己构筑的网络游戏角色,可以尝试将其“卖”给其他玩家。 瓦勒尔还强调指出,如果青少年对电子游戏痴迷到欲罢不能的地步,以至长期对周围事情不管不顾,就应该考虑去看心理医生了。(天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