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得主揭密精子银行:天才精子养出凡人
北国网-半岛晨报
2005-06-13 09:13:14
诺贝尔生物学奖获得者格雷厄姆在1992年照的相片 《天才工厂》的作者大卫·普罗兹(左)
曾经是美国史上最激进的人工受精计划,曾在80年代吸引了诸多不孕美国妇女,1997年,
“天才精子银行”在创办人过世后悄然关闭。所有的机密数据和当初受精生下的三十多个婴儿,以及他们的捐赠人从此不为人知。尘封多年后,美国专栏作家大卫•普罗兹于2001年初开始接触到这个神秘计划,并一步一步地解开了这个精子银行之谜。6月12日,《星期日泰晤士报》对此进行了详细报道。
★天才精子银行
经过了4年的不懈努力探索和研究,专栏作家大卫•普罗兹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天才工厂》一书,这部书中记录了美国史上最激进的人工受精计划的兴起和衰败。据悉,这本为世人瞩目的大作将于7月在英国上市。
诺贝尔生物奖获得者罗伯特•克拉克•格雷厄姆是人工授精计划的发起者,精子的选择者和生殖的预言者,开发“胚芽选择库”的先驱。“胚芽选择库”是一个只接收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奥运会运动员捐献精子的精子库。为了更能诠释自己的宏图大志,格雷厄姆将其更名为‘天才精子银行”。
为了能顺利地完成自己的“优胜基因工程”,格雷厄姆决定在英国某个环境优美、山清水秀的岛屿建立一个“神秘王国”,在那里他将和同事们齐心协力,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天才。普罗兹谑橹型嘎端担?窭锥蚰分??匝≡谟⒐??俏?怂??降摹霸独肴死嗟陌壮铡保??觳啪?雍图唇?杏?觳诺哪盖状丛煲桓隽己玫幕肪场?
★60年代,“造天才”计划受阻
作为诺贝尔生物学将获得者,格雷厄姆产生建立“天才精子银行”的想法,美国生物界的科学家们给予了理解,然而当格雷厄姆要将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实践时,支持他的人寥寥无几。不过,这并没有动摇格雷厄姆的决心。
格雷厄姆始终深信,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观完全是由他所具有的基因决定的。聪明的人通常会生育出更聪明的孩子,不聪明的人生出来的孩子就会更笨,因而,为了保证美国具有世界无人能及的人种,必须建立“天才精子银行”,以创造出更多的天才。
20世纪60年代,格雷厄姆投入了40万资产在加州埃斯康蒂市建立了一座玻璃屋,开始了自己的“造天才”计划。然而没过多久,格雷厄姆便发现因为实验室太少、空间太小,严重影响了计划的正常运营。为了有更好的施展空间,格雷厄姆决定寻找投资方和适合的场所。普罗兹在《天才工厂》中写道:“格雷厄姆疯狂地寻找投资方,同时也在寻找存放天才精子的天堂,然而进行得并不顺利。”
★70年代,“神秘王国”无处可建
据普罗兹调查,1971年,格雷厄姆开始着手准备购买一处属于自己的王国,并且命名为“神秘王国”。思考再三,普罗兹将目标锁定在英国的小岛上,因为他认为那里远离城市,更适合精子的存放。
在普罗兹调查的对象中,有一位自称和格雷厄姆打过交道的退休经理人,据他回忆:“有人建议格雷厄姆,地点应该选在耐克尔岛或者是加勒比海。因为从地形上看,这两个岛都很隐蔽;而在方便程度上,又都有码头,运送实验设备比较方便。”经过一番对比后,格雷厄姆选定了耐克尔岛。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岛是他买不来的,因为岛的主人是大名鼎鼎的维珍集团总裁布兰森。
耐克尔岛是英国处女群岛之一,起初属于劳德•哥伯汉姆。1977年劳德辞世后,耐克尔岛变成了布兰森的私人岛屿。该岛方圆74公顷,堪称“海中的天堂”,蓝的天、蓝的海、白的沙、绿的林、还有静谧冥想的空间。这无疑是创造天才的最佳场所,然而因为岛的主人是布兰森,这注定了格雷厄姆不能心想事成。
★80年代,“创造天才”遭质疑
除了不能买到合适的地方建实验室,格雷厄姆在用人上也碰了一推“钉子”!只有少数的科学家愿意成为“神秘王国”的工作人员,而愿意成为“天才精子银行”捐赠人的只有3个诺贝尔奖获得者。
普罗兹在书中写道:“格雷厄姆曾经试图说服一些有声望的科学家加入他的行列,并且许诺说将给他们提供最先进的设备以及最完善的实验室。然而,实验室迟迟不能建起,原本想要加入的科学家们也就放弃了,这是‘天才精子库’关闭的一个原因。此外格雷厄姆的年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建精子库时他已经73岁了,没人肯相信一个73岁的老人能弄出什么名堂。”
普罗兹补充说,很多科学家之所以不加入格雷厄姆的行列,是因为他们心存疑虑。
“天才精子银行”在科学上似乎站不住脚,大多数天才在功成名就时已不再年轻,其精子质量自然下降,甚至有精子还带有致病基因。有不少天才在生理上有着某些疾病,有时还有精神偏执倾向。科学家们一致认为,精子库应该是帮助制造健康的孩子,
而不是“创造天才”。 ★“天才精子”生出的多半是普通人
1997年格雷厄姆抱憾离开了人世,“天才精子银行”也自然关闭了。然而,“天才精子银行”所造就的30多个孩子却没有随之消失。4年的调查让普罗兹找到了这三十多个孩子。据悉,这些孩子现在年龄在10-23岁之间。虽然是天才精子所孕育出来的孩子,但是这些人中大部分是普通人。
当普罗兹问他们作为天才的后代,有什么感受时,他们一致的反应就是:“真的很累。虽然自己知道不会成为天才,但是所有人都把你当成天才,这是一种负担。”12岁的佩斯利说:“就因为我是用天才的精子造就出来的,我就得忍受被别人嘲讽的痛苦。我的同学经常会问我;‘你不是天才的孩子们,怎么这么笨呢?’这样的问题让我无所适从。如果当时我可以选择的话,我宁愿不要自己出生。”
当然,也有人很享受自己是天才精子产物的事实,他们认为虽然自己不是天才,但是却可以借助“天才精子”成为名人,因为毕竟和诺贝尔奖获得者有血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