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分析:胡锦涛为何不提政改?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BBC分析:胡锦涛为何不提政改?

作者:BBC中文网记者 魏城

国际上对中共新任总书记胡锦涛""七一""讲话内容的揣测很早就开始了。有的猜测言之凿凿:胡锦涛将在这次讲话中提出中国政治改革的设想;还有的猜测具体详尽:列出了""小胡""这次讲话要提出的以""党内民主""启动政改的详细方案。

如今,胡锦涛终于讲了话。尘埃落定:""政改假说""和""党内民主假说""都落了空。

""三个代表研讨会""

就在胡锦涛发表讲话的前夕,为写一篇""前奏""分析,我曾经来到中共党报《人民日报》的网站浏览,在主页看到""中央领导人将在七一发表重要讲话""这个标题之后,我点击标题,进入内文,乍一看,以为自己点错了文章,再点一次,仍是此文,但这是我在几天前就看到过的一则""旧闻"":胡锦涛将在一个关于学习前总书记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研讨会上发表讲话。

这似乎与人们通常对中共领导人发表""七一""讲话的场合的预期有些距离。至少我本人就想当然地认为,胡锦涛应该在一次规模隆重的党庆大会上发表这次被各方一致认为""重要的""讲话。

记得当时我对一位同事说:《人民日报》也会出错——错误地链接了一篇""旧闻""。

但事实证明,出错的不是《人民日报》,而是我:胡锦涛的确是在这个研讨会上发表这篇""重要讲话""的。

由此来看胡锦涛避谈政治改革、大谈""三个代表""这个事实,也就不会那么吃惊了:讲话内容的基调早就定好了——""三个代表"";讲话场所的规格也早就定好了——研讨会。

新一轮猜谜大战

至于这个""基调""和这个""规格""是不是中共新老总书记权力斗争的结果,又成了海外舆论新一波""江胡之争猜谜大战""的新话题。

果然,就在胡锦涛讲话公布之后不久,一些知名的国际传媒马上投入了这场新的""猜谜大战"":

路透社引述一些分析家的话说,胡锦涛不谈政改显示,胡锦涛还没有强大到足以推进自己政治理念的地步,他仍然在努力挣扎,试图走出江泽民的阴影;

法新社立即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所的学者康晓光,引述他的话分析说:胡锦涛有他自己的一些政治改革政策,但他至少还要再等两、三年,才能开始实施这些政策;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一位中国问题分析家认为,胡锦涛七一讲话大篇幅阐述""三个代表""理论表明,胡锦涛在同江泽民及其派系始于十六大以前的争斗中暂时让步;

今天(7月2日)出版的英国《泰晤士报》引述分析家的猜测说,由于中共高层的紧张关系,胡锦涛被迫放弃了呼吁更为开放的讨论和对某些党内职务实行竞选的计划;

同日出版的英国《每日电讯报》也引述消息人士的话说,由于事先泄漏的讲话内容引起了中共高层中江泽民亲信的震惊,胡锦涛被迫删除了这些敏感内容,以免被""错误诠释""......

""胡版三个代表""?

不过,在海外的中文网坛上,普通的网民却对所谓的""江胡之争说""感到怀疑,认为胡锦涛""七一""讲话不提政改,根本原因其实是:在对待政治改革这个问题上,江、胡两人没有本质区别。

在海外的一个名叫""天下论坛""的网坛上,署名""qaz101""的网民认为,公众对胡锦涛和温家宝的期望""是一种饥不择食的表现"",因为""胡温如果对民主真有什么兴趣,就不会出现近来对政治异议人士的审判和对海外舆论的加重控制。""

在同一个网坛上,另外一则署名""多伦多俩市民""的网帖也说:""有人幻想小胡七一宣誓当中国的戈尔巴乔夫,但看过这讲话,大失所望。""

的确,从胡锦涛以往从政的言行来看,似乎找不出太多未来的""中国戈尔巴乔夫""的迹像,但如果仅仅因为他在今年""七一""讲话中未能提及政改就判定江、胡施政理念毫无区别,也似乎有些武断。有些对胡锦涛""七一""讲话进行分析的人,可能本人就没有仔细读过这篇讲话。

然而,一个署名""安魂曲""的网民却显然化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深入领会""胡锦涛的讲话,尽管这篇讲话充满了典型的中共意识形态的""套话""。

在""天下论坛""上,""安魂曲""发出了题为《""三个代表""的""胡锦涛豪华版""》的网帖,他认为,胡锦涛虽然未提""党内民主"",大谈""三个代表"",但他""升华""了江泽民的""三个代表""理论。

""安魂曲""这样写道:胡锦涛这次讲话""明确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如此,'三个代表'将不可能再作为中共自我标榜执政合法性的理由,却反而成了中共对世人的一种自我承诺,这似乎从来不是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的本意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