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info]由纽约大学电影系学生李倩妮(妞妞)编剧并主演的影片《时差七小时》(Life Translated)将于2005年10月7日起,在纽约举行为期一周的公映。 2004年底,该片在大陆上映时,曾引起当地媒体格外关注。而关注的原因不是因为电影本身,大陆媒体曾经披露,李倩妮的父亲是深圳市委副书记李意珍,而妞妞不仅是《时差》的女主角和小说原着作者,还是影片制作公司的总经理,另外,她也是另两家公司的大股东,在三家公司总共出资769万元。
其后,围绕着该片以及李倩妮原着自传体小说《长翅膀的绵羊》的报导越来越多,《时差》公映后,深圳市五个部委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全市中学安排学生在上课时间,自费购票观看这部电影。后来,一个自称是家长的人士在网上对这个做法提出质疑,并爆出妞妞的父亲就是在市里主管文化教育宣传工作的副书记。

在去年那场关于《时差》的风波中,多维曾试图联系正在纽约大学念书的李倩妮进行采访,被她拒绝。她在给多维的电邮中说,现在网络上许多关于她的造谣中伤,来自于中国大陆一些媒体不够真实全面的报导。她本人感到很受伤害,在目前的情况下,不愿意接受媒体的访问。
日前,在《时差》于纽约公映前,李倩妮首次与媒体见面,并接受了采访。但她强调,她是来谈这部电影的,关于电影以外的事,一概无所表示。当多维记者问起她为什么她当时不针对报导有所解释时,李倩妮说:“这种事,解释是没有意义的(Pointless。”
不过,她也透露了一些关于她父亲与这部电影的联系。李倩妮说,她15、6岁进入英国私立中学学习了两年,后进入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以后有来到纽约。父亲曾鼓励她,应该把这些留学经历记录下来,出本书。她遵从父亲的建议,以自转体形式写成了《长翅膀的绵羊》。
李倩妮还透露,自己本来并没有作家梦,也没有想过要拍电影,她原先在科罗拉多和哥伦比亚都是在读与金融、管理有关的专业,是这本书和拍电影的经历使她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便决定改变了自己的专业。
她说,父亲曾经是文学爱好者,也曾在文学刊物上发表过作品,并获得过当年的新人新作奖,二十多年后,自己也获得了新人新作奖,令父亲很高兴。目前,她在着手写第二部作品,也是与留学生活有关,可以看作前一部的续集。

据李倩妮透露,《时差七小时》拍摄成本约120万美金,目前尚未收回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