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交大故事:抗战时期的情书(四)

(2023-01-31 23:05:06) 下一个
 

作者:周力军

闫可书

董令博
 
 
 

正文3962字,阅读预计10分钟

有人说,个人史就是国家史,家族史就是民族史,林敬琪的信件再一次印证了这个说法。

时间来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进入尾声,中国的抗日战争也不断取得反攻的胜利。好消息不断传到丁家坳,自然也会反映到林敬琪的书信中。
 

 

芝:

最近的将来的两个月,真可说是国际风云离奇变幻的时期,世界一切最棘手的问题,大半在欧洲(最少在目前是这样)尤其是在这“纳粹德国摇摇欲坠”的时候,现盟军合围柏林,眼见欧战最精彩之最后一回合已经展开,随美军之东调及蒙巴顿在东南亚之长期布署,亚洲战场上之惊人变化,亦正在同期内酝酿而趋于成熟。

我的预料:不成问题,今后两个月内盟军在欧亚两战场上所表演的节目一定是值得我们鼓掌喝彩的。
随胜利之到临,而国际外交活动也日趋紧张,芝:你看莫洛托夫、卡尔•哈立曼、宋子文、艾登、金氏、史来资……他们都到纽约和华府了,现在的美国真热闹,盛会难再,我真羡慕得很,老实讲:今后两个月内,同盟国全体(尤其是我们中国)在外交上的伟大成功是要比军事上的胜利,其意义更为重大的,军事上的精彩节目是纵横驰骋于战场,外交上的精彩节目是捭阖折冲于樽俎,看“炮战”“坦车战”要有报纸,看“舌战”“笔战”更要有报纸,的确,这两个月,报纸对于我太重要了。
这里把话说到本题来,芝:在今后的两个月,你是否愿意为我每天邮寄一份大公报来(用信封桶着)直到旧金山会议结束时为止?为了我,芝:我想你总该不致嫌它太麻烦吧?!我请求您!
祝福  

        琪

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日

 

附:报的叠法(这是我试出来的,普通信封可装得下),先从当中叠过来,再把报由下向上叠三折,又由左向右叠五折,就行了。

二十日大公报载有一篇长文“向我国出席旧金山会议代表团献议”望剪寄一份给我。

……

茅以升、金士宣、胡博渊等十来位“块头”校友,今午均乘车抵校,听说明后天开会,决定本校校长人选(原校长罗忠忱氏已辞职)及是否迁校等问题,详情后告。

……

 

 

向上滑动信纸,可读全文

1943年11月,63岁的罗忠忱教授接替胡博渊博士第二次长校。在他的任期内,组织了学校从平越到璧山的大搬迁。他亲自送走了所有的师生,最后一个离开平越。途中,他的个人物品散失殆尽,公物却完好无损。
 
在丁家坳复校以后,一切都步入正轨,罗教授也感到身体累乏,精力不济,于是提出辞去校长之职。1945年6月,年轻的顾宜孙教授就任校长。
 

 
 

 

芝:

……

下周星期二(十五日)是唐院院庆,放假一日,大概还打一次牙祭,据本期大学新闻(中大新闻系出版的周刊)登载,本校校长由校友茅以升博士继任,但据高年级同学猜测,现任教育长伍镜湖先生的希望却是很大的。
一直到今天,我才敢大胆的向你说一声:“本校绝对不会搬家了”,两个月来,在学校,在同学间,一直散布着许多误传,有教部决令本校西迁天水,但要新建校舍,已由校方正式接收,及亦有,则部令与九龙坡交大合并,这样同学都高兴, 校方——管理们不肯,尤以四月间这类谣传最为炽盛,同学们很多都在计划着能转学情形,正为混乱,为此,即使我有多少夜的失眠,尽管心里着急,但我并不敢把这些消息丝毫对你吐露出来,恐怕你因此而感到不安。
芝,你应该记得,在我前些时候写给你的一封信上,不是告诉你,我想转学到九龙坡交大去吗?正是这个缘故。
现在,校长和总务主任一再肯定表示,学校绝不他迁,目前,本校还在新建校舍和添置设备,多方面似均做久远之略,不过这里当不致留太久,因据以往的“块头校友”的表示,学校很可能在明年迁回北平和唐山的(一般预料结束对日战争为时当不至太久,但也可能于年内实现)。

……

我们在下星期六考“会计学”,时间不早,停笔。
祝    愉快

敬琪

       一九四五年五月十二日午夜

 

 

向上滑动信纸,可读全文

1945年5月15日,是唐院建校四十九周年纪念日,全国的校友前来祝贺者甚多,有从云南史迪威公路建设工地抽空赶来的龚继成、李温平,还有刚刚在国民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委的李中襄。白天举行英语演讲会,晚上演出话剧《日出》,热热闹闹,其乐融融。

 

 
胜利之后学校何去何从,可谓众说纷纭。抗战后期,随着日军的不断逼近,有消息说教育部准备将交大唐院迁往甘肃天水。从林敬琪的信中可知,这一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但因为反对声太大,教育部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

 

芝:

当我捉笔写这封信的时候,我真说不出我心里的高兴来,的确,消息真太好了,今天本校新校长顾宜孙博士宣誓就职,茅以升、金士宣、杜镇远等块头校友都返校了,他们当众报告学校无论在若何情况下,决意不迁,金士宣说:他曾到教部从事活动,对于本校不迁西北,已与教部获得协议。今晚校友与教授们继续开会,讨论“校名”(不再称“分校”了),详情下次告你,芝:这个消息,您也非常乐闻吧!

……

祝福

一九四五年七月一日

芝:

……

本校日前已正式公布教部命令一件,批准本校不再迁往西北,此一消息,不日或将在报端上正式发表。
英文、会计学、政治学、微积分、经济学、运输学、交通史等科,均已一一考毕,剩下的还只物理学、国文、工程画三科,二十八日可以全部考完,考过了的功课均甚满意,只是缺席(旷课)扣分太重,我很担心会计和数学会有不及格的危险(共七个学分),不然,我是绝对不致补考的。
下月四日补考上期数学,可能的话五日就可离校。

……

 

祝福

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五日午后

芝:

前上各函,谅已收悉。
原拟于十三日动身的,但以近一周来,同文和本校的校车,都以机件损坏,在渝修理,约在十五日始可开来丁家坳,又以日本投降,学校放假三日,停止办公,还有两科成绩没有公布出来,这样,动身的日期,只好延迟至十六日了,真伤脑筋。
日本投降了,你高兴的程度如何?见面时,你将给我一些什么?
祝福

1945年8月13日

图片

这封短信透露出两点信息,第一,师生们至少在8月13日,也就是日本天皇广播《终战昭书》的前两天就已知道了胜利的消息;第二,为了庆祝,学校放假三天。
 
奇怪的是,他并没有描写当时的狂欢,仅仅是一言带过,以后的信件中也没提及。这究竟是什么原因,我们不敢妄测,但决不是没有举行活动。因为在其他校友的回忆文章中,形容那三天是“提灯夜游,通宵达旦”。
 
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着国家的深重灾难终于告一段落,颠沛流离的交大子唐院距离结束流浪也近了一步,复员北上的议题也被提到教育部的日程中。身为大一学生,林敬琪自然不会知道更多内幕,但从信件的字里行间还是能够看出,校园里对此议论颇多。
 

 

芝:

秋渐渐的深了,当我领略到清晨和黄昏袭人的寒意时,我在遥念着近来的你,该也换上了时令秋装。

……

我准备今天搬到二院去,这里——第三院虽住的很舒服,只是有几点不大好:
1.离校本部有一里许,每天上课,往返几趟很伤脑筋,特别是在冷雨凄风中“光头淋”,更是件痛苦的事。
2.三院与二院相隔二约里许,住在三院,吃在二院,三餐饭得往返跑六趟,时间和气力,简直是无谓消耗了。
3.这里同寝室有一位患肺病很重的同学,在可能时,自以隔绝为好,因此连日在二院活动,设法觅到一张空铺,尽早迁过去,这样,食宿即可打成一片,同时,到校本部也较三院近三分之二,加之二院新住的,清一色是二年级的同学,生活也要不枯燥一些。
总之,我的生活是相当安定的,最不安静的还是我的心。
本校顾校长和本系许主任,都于上周星期日在教育复员会议闭幕后归来,本周星期一在纪念周中,报告此次参加会议经过,及本校之前途,据云,教育部已批准本校复校后分为二单位,即:一.国立唐山工程学院,明夏迁返唐山。二.国立北平管理学院,明夏迁返北平。在校名上均取消“交通大学”字样,盖此次会议决定之原则,为各大学均不得设计分校,且也不容一校分设数地,自然非拿掉“交通大学”四字不可了(朱部长的意思,认为大学根本不应该以“交通”二字为名,此在世界各国实为创例,因此,即九龙坡交大也不准称“交大”而令其仍沿用“南洋大学”之原名,闻该校校友现正与教部力争中),这样调整的结果,本校将成为一独立学院,于“铁道管理”之外,尚拟大事扩充,增设航运管理、公路管理、财务管理、材料管理……等科系,闻本院北平院址,较战前更为扩大与壮观,这因为自敌伪承办以来,学生已增至伍仟余人的原故。
本周功课较多,但每星期课程也仅十一小时而已(平均每日上课80分钟)。

……

每天夜里至少梦见你一次,多至一夜梦见三次,这是过去六年中很少有的情形。而且梦境离奇,煞是有趣。
恳切盼望你寄张照片来(最好是全身),小外外的也要一张。
祝福
 

敬琪拜手

一九四五年十月五日上午

 

 

向上滑动信纸,可读全文

芝:

过去寄给你的信,该都收到了吧?
自本月六日起,也可说是从接到你的第一次来信的那天起,几乎每天晚上都是整夜失眠,我担心你的病势,我感到异常的烦躁与不安。

……

前天双十节,蒋主席发表了一篇文告,谈到战后第一期经建计划,首重交通,而尤以铁路为当务之急,他说至少要在十年内造成二万公里铁路,这可说是带给我们的一个好消息,他又说关于“交通”和“医药”人材,都要大量增设专科学校与职业学校,从事培养,这也可见得国家对此项人材之急需与政府对此项人材之注重。
努力吧芝:让我们手牵着手,迈步向前!神圣的建国工作,正在前途静待着我们,我们切不能在此时,片刻放松我们自己,平日在家,高兴时,望理一理旧课,以便日后复学,无论如何,我是切望你把护校读毕业的。

……

余后叙
祝福

敬琪

一九四五年十月十四日晨

国土光复,百废待兴。新时代的开始,总是能激励人心,唤起无数美好的向往。这一对年轻的恋人憧憬着未来,相互鼓励着利用专业所学服务国家,“神圣的建国工作,正在前途静待着我们”。
 
那么,何时能够结束流浪复原北上?走陆路还是走水路?沿途又有哪些意外?林敬琪与他的“芝”能够相见吗?

 

(未完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