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三、走向深渊

  英、法、俄三国关系由疏远、对抗演变为和好、协作,是对德意志帝国的严峻挑战。因为自 1904 年以后,由于法俄同盟和英法协约的存在,德国东西两面受敌的形势已经形成。此外,由于英国加人法俄集团,德国对手的力量已大大增强,国际体系的天平已向协约国一方倾斜。为了摆脱孤立,德国积极改善同俄国的关系,重续德俄友好,从面拆散法俄联盟,或是通过俄国拉拢法国,组成一个反英的大陆同盟。此外,它还决定在英法协定所涉及的敏感地区,即摩洛哥给法国以打击,以迫使法国让步,削弱英法合作的前景。

  联俄的尝试因俄国对法国资本的依赖无果而终,于是,德国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摩洛哥同题上。围绕摩洛哥问题所发生的国际危机和局部冲突,加剧了两大军事集团的矛盾,成为走向全面战争的序幕。

  摩洛哥地处非洲西北端,北临地中海,西濒大西洋,交通便利、商业发达、矿藏丰富,加上它的重要港口丹吉尔扼守着进人地中海的门户直布罗陀海峡,早已成为西方列强激烈争夺的对象。法、德、英、意、西等国都想扩大在摩洛哥的势力,彼此争斗、排挤,相待不下。由于摩洛哥人民长期的反抗斗争,直到 20 世纪初,这块战略要地仍保持着独立地位。法国长期以来把北非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在占领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之后,加紧对摩洛哥渗透扩张,成为在摩洛哥影响最大的势力。190 年,法国与意大利签订协约,允许意大利在利比亚自由行动,换取了对自己在摩洛哥扩张的默认。1904年4月,英法协约签订,法国以放弃在埃及的权力换取了英国对法国在摩洛哥权益的承认。当年 10 月,法国又与西班牙缔约,划分了两国在摩洛哥的势力范围。自此,已初步实现了对摩洛哥大部分领土的控制o1905年1月,法国提出了一个对摩洛哥全面改革的计划,企图完全控制摩洛哥的内政和经济,通过“和平渗透”使之成为自己的殖民地。德国原来对法国在摩洛哥和北非的扩张持容忍态度,目的是让它的西部邻国转移对欧洲的注意力,放弃收复阿尔萨斯一洛林的念头。但是英法协约的签订以及法国在地中海势力的不断扩展,已危及德国的称霸计划。为了试探英法协约的牢靠性并遏制法国的扩张,德国决定插手摩洛哥事务,给法国施加压力,以削弱英法关系。

  1905年3月31日,威廉二世在首相标洛的陪同下,示威性地访问了丹吉尔港。在前来欢迎的摩洛哥国王代表和各国公使面前,威廉发表了针对法国的挑衅性演说。如同数年前在中东“朝圣”时一样,他在丹吉尔以摩洛哥人民的保护人自居,在维护摩洛哥主权的招牌下,要求各国在摩洛哥的地位完全平等,实际是否认法国的特殊权益。他警告摩洛哥素丹必须慎重地对待法国的改革建议,事后又通过德国驻摩洛哥公使,要求素丹拒绝法国的改革计划。

  对于德国在摩洛哥问题上的挑衅,法国在开始时一直持坚决对抗的态度,以致德法关系一时十分紧张,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德国外交部声称:“如果法国军队越过摩洛哥边界,德军就立时越过法国边界。”在德国的战争威胁下,法国内阁考虑到,英法协约尚不稳固,俄军尚在远东与日本作战,无法在东线全力支持,法军本身也未做好战争准备,放而决定缓和与德国的关系。经过磋商,法国表示接受德国建议召开国际会议来讨论摩洛哥问题。

  1906年1月16日,有13个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在西班牙的阿尔黑西拉斯举行。会议在形式上对德国作了让步,承认摩洛哥独立,并建立一个由西班牙银行监督、由西方各大国提供贷款的国家银行,对摩洛哥财政实行国际管理,各国在摩洛哥有平等经济权利。但是在摩洛哥的警察管理权方面,会议出现尖锐分歧。法国要控制这一特权,但遭到德国的反对。英、法、俄三国积极支持法国,美国也站在法国一边。意大利、西班牙因与法国订有协议,也与法国立场一致。奥匈帝国因在摩洛哥没有特殊利益,虽支持德国,但态度并不积极。所以,除了奥匈无精打彩的支持外,德国在会上实际处于孤立地位。最后被迫让步,以法国和西班牙分别掌管摩洛哥的警察权的妥协而告终。

  阿尔黑西拉斯会议没有使德国达到打击法国、削弱英法协约的目的,反而因自己外交上的孤立所做出的让步,加强了法国在摩洛哥的地位。此外,英法关系、法俄关系也获得进一步加强。摩洛哥问题的国际解决消除了一次战争危机,但没有削弱列强之间的矛盾,暂时的“缓和”潜伏着新的、更大的战争危机。

  摩洛哥危机平息不久,1908年,在巴尔干半岛又发生了波斯尼亚危机。巴尔干半岛是欧洲的“下腹部”(丘吉尔语),也是进人东方世界的门户和桥头堡。在历史上,这里曾是多重文化的交汇之地,希腊文化、拉丁文化、拜占廷文化、斯拉夫文化和穆斯林文化,在这里冲突、交汇,形成这里奇特多姿、充满活力的文化景观。近代以来,随着奥斯曼帝国的兴起,这里又成为西方基督教文明与穆斯林文明冲突交汇的边缘地区。奥斯曼帝国的衰落,推动了西方列强和正在崛起的俄罗斯加紧填补这一政治真空。掩盖在大日耳曼主义和泛斯拉夫主义旗号下的渗透、扩张,其实是俄、奥、德三国在这一地区激烈争夺的反映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原为奥斯曼土耳其在巴尔干的属地。1875年夏,先后在黑、波两地爆发的民族起义动摇了土耳其的封建统治,也引发了持续3年的近东外交危机。俄、奥两国在巴尔干的争夺冲突成为危机的焦点。为了抑制俄国的扩张气焰,在 1878 年 6 月召开的柏林会议上,因稗斯麦的周旋,波、黑两地暂时由奥匈代管。土耳其遭到一次有限的瓜分。俄国因没有完全实现扩张目标,迁怒于德国,从此与德奥的关系不断恶化。1908年7月,土耳其发生青年土耳其党人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素丹哈米德二世的独裁统治,宣布恢复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奥匈帝国认为这是正式吞并波、黑两省的绝好机会,俄国也想趁机分割土耳其领土并控制黑海海峡。9月16日,奥俄经过密商达成协议:俄国同意奥匈兼并波、黑,奥匈则同意黑海海峡对俄国军舰开放。10月,奥匈正式宣布吞并波、黑,但俄国争取自由通过海峡的权利却因英法的反对未获成功。于是,奥匈的兼并行为开始遭到俄国的反对。由于波、黑两地居民大部分为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他们长期坚持反对土耳其统治和奥匈的控制,渴望与塞尔维亚国家联合,组成统一的民族国家。塞尔维亚也一直把这两个地区视为未来建立一个统一的南斯拉夫国家的组成部分。因此,当奥匈正式宣布吞并波、黑两省时,也向奥方提出强烈抗议。俄国出于反奥的目的,打着“支持南部斯拉夫兄弟”的口号,竭力煽动对奥战争。

  奥匈力图用武力压服塞尔维亚,并得到德国的支持。这样,巴尔干的地区冲突一下子变得具有两大集团对抗的性质。1909年z月,在德国的影响下,土耳其政府与奥匈签订协定,以获得奥方250万英镑为补偿,放弃了对波、黑两省的主权。俄国面对奥匈吞关波黑的既成事实和德国的战争威胁,在未能得到英法两国有力支持的前提下,被迫劝说塞尔维亚放弃一切反奥宣传和战争准备,波斯尼亚危机遂告平息。但是,自此以后德奥与俄国的矛盾更加尖锐了。

  波斯尼亚危机刚过两年,德法在摩洛哥的冲突又趋尖锐,因而又出现了第二次摩洛哥危机。191年4月,摩洛哥首都非斯爆发人民起义,法国以保护侨民为借口于5月出兵占领非斯,并很快控制摩洛哥全境。7月1日,德国因不甘心法国独占摩洛哥,派炮舰“豹”号开抵阿加迪尔海面,对法国进行军事威胁。这一事件被称为“豹的跳跃”,使德法关系顿时紧张起来。两国舆论相互指责,战争危机迫在眉睫。危急关头,英国出面干预,反对德国军舰在摩洛哥西海岸立足,支持法国对德采取强硬态度。英国不能容忍德国在直布罗陀附近建立起一个海军基地,以威胁其南下好望角航道的安全,声称:在摩洛哥问题上,如无英国参与,其结果英国决不承认。7月21日,英国财政大臣劳合一乔治在当晚举行的伦敦市长宴会上进一步表明了英国的态度,他指出:“我准备为维护和平作出重大牺牲。……但是,如果强迫我们处于这样的境地—即只有以放弃英国经过几个世纪用英勇精神和胜利业绩争得的重要的优越地位作为代价才能维护和平的话,如果在涉及英国切身利益问题上无视英国的存在,仿佛它在世界人民的大家庭中已不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我要强调指出,以这样的代价换来的和平将是一种屈辱,对于像我们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来说是不能容忍的。”在英国的强硬态度面前,德国再次感受到了英法协约的力量,它不得不降低自己的要求,与法国磋商妥协条件。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德国以法国割让部分法属刚果领土为条件,承认了法在摩洛哥的特权。随后,德国军舰悄然撤离阿加迪尔港,但留下了对英国干预难以抹去的嫉恨,英德矛盾已无可挽回地恶化下去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对德国政局产生了重要影响。民族沙文主义者指责政府懦弱犹豫,致受屈辱,同时仇英情绪迅速高涨。德国军界大声疾呼扩充军备,誓与盎格 N-撒克逊民族决一死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不仅海军军备步步升级,大力扩充陆军的计划也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早在1893年,德国国会就通过扩军法案,把陆军平时编制扩充至5890人。6年后又增至6190人。

  1896年,德军首先采用新式毫米速射重炮装备陆军,实战能力大为增强。从1905年起,在总参谋长施里芬伯爵(1833-1913年)主持下,德国开始制订在东西两线同时对法俄作战的计划,称“施里芬计划”〔

  依照这一计划,德军将集中优势兵力于西线,绕道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从侧翼包抄法国,以闪击战、歼灭战的战略,迅速击败法国,然后掉头东进,迎击俄军,追其缔结和约。施里芬计划是对原总参谋长毛奇出奇制胜战略原则的继承和发挥,它不仅强调在战略上先发制人,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而且主张尽可能进攻敌军的侧翼和后方,迫其在两面作战。施里芬计划形成后,成为德国一战前基本的作战方针,以后的新计划只是补充它,而不是取代它。由于施里芬计划把决战的重点放在西线,为集中优势兵力,它要求“陆军必须尽可能强大”。因而从 191 年摩洛哥危机以后,德国一方面疯狂扩充海军,另一方面又加速扩充陆军。1912年上德国再次拟定扩编陆军1360人和加强重炮部队的计划。

  到1913年,德国拥有先进技术装备的现役军人已达76万人。1914年大战爆发前夕,德国常备军人数已增加到8910人。此外还增设了一支拥有50只飞艇、计有6个兵站的飞艇部队。

  对于某些观察家来说,德国陆军扩展的规模和作战能力给人留下的印象并不怎么深刻。因为不仅法国军队的规模与德国不相上下,而且要与拥有130万前线部队和号称 50 万后备军的俄国武装力量相比,德军不免在数量上有些相形见细。然而,德国的军事力量是潜在的。首先,从1890至1914年,德国人口从490万增至670万,净增180万;而同期法国人口仅增加10万多一点。依靠从普鲁士时期就形成的后备役军事制度,德国总参谋部不仅能组建10多个师,而且拥有可征召10万适龄青年人伍的潜在兵力,相比之下,法国只有 50 万。除了高效的并以最先进战术思想武装的总参谋部外,德军拥有数十万训练有素、接受过高水平教育的优秀军官。在德国军队的构成中,军官成分所占比例庞大,这是在战时能够迅速扩充军队的关键因素此外,由于德国的学校体制,德军士兵的文化素质位居欧洲各国军队之首。有资料反映,俄国的兵员中每千人约有1/3是文盲(约30名),奥匈帝国是220名,法国是 68 名,而德国每千人中只有 1 人是文盲。高水平的文化素质保证德军能够迅速地接受最先进的技术装备,并通过发达的国内交通、快速的动员体制,在战斗前沿集结优势兵力,给对手以沉重打击。当然德国的军事优势更主要地来源于它的经济实力。1914年德国的钢产量已达1760万吨,这个数量已超过英、法、俄三国产量的总和;在电力、光学和化学工业等新兴工业门类领域,德国引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更使它的对手相形见细。大战前,德国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的份额已达14836.%的一倍。%,高于英国的1.%,是法国所占61半。因此,当191年和1912年的国际紧张局势促使柏林决定大规模扩充陆军时,德军军事装备上的投资幅度是十分惊人的。从1910到1914年,德国陆军的预算从2.04亿美元猛增至4.42亿美元,而法国仅从1.8亿美元升至1.97亿美元。法国虽维持了与德国近似的军队数量,但它几乎征招了89%的适龄青年,而德国只需担纂53%的适龄青年就达到了这种军事集结。同样是居备役军人,德国由于良好的教育和训练,可把他们部署在前线行动“而法国和俄国只能把他们留在后方使用。所以德国的军事优势表现在素质、技术等一类不能完全用数量来表达的因素上从1905年到1914年,德国的经济发展和军事实力已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峰。德国能否保持这种相对优势,取决于德国自身的发展和邻国力量的消长。早在 1909 年,俄国首相斯托雷平就曾断言:“如果给这个国家20年的国内外的和平时间,你们就会认不出俄国了。”但是,两大军事集团的存在,俄国所承担的结盟义务,以及它与德奥两国的尖锐矛盾,决定了俄国不可能得到斯托雷平所期望的 20 年和平时间。如同克里米R战争、日俄战争一样,它将不得不再度通过新的战争考验来确定在欧洲强权政治中所拥有的某种地位。俄国如此,英、法也是如此,德、奥集团更是如此。随着英法两国对德国疑惧的不断加深,随着标洛宰相与威廉二世不断地宣称“德国世纪”正在到来,以及德奥在巴尔干持续扩张所引起圣彼得堡的恐慌,欧洲各大国正在一步步地走向世界战争的深渊。191年至1913年,发生在地中海东部的三场战争最终把列强之间的矛盾推向沸点。它们是191至1912年的意、土战争,1912年的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和1913年的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的黎波里(利比亚)位于地中海南岸,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为了吞并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这两块奥斯曼帝国属地,意大利发动了对土耳其的战争。战争持续到 1912 年,土耳其被迫把两地割让给意大利。意土战争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意大利与德奥集团的联系,并使奥斯曼帝国陷人困境。受此鼓舞的巴尔干各民族,包括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希腊等国乘机联合起来发动了对土耳其新的战争,是为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1913 年 5 月,巴尔干同盟各国最终战胜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几乎被赶出欧洲。但是,紧接着在胜利了的巴尔干各国之间又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于是以保加利亚为一方,以塞尔维亚、希腊和罗马尼亚为另一方的同盟之间又发生了新的战争。土耳其为收复部分失地也参加到反保一方作战。势单力孤的保加利亚在1913年7月战败,被迫于8月和9月先后与塞、希等国和土耳其签订和约,出让大部分领土。巴尔干国家新的力量组合为欧洲各大国控制巴尔干事务提供了可乘之机。从此,塞尔维亚、希腊和罗马尼亚得到俄国的支持,加强了同协约国的联系,保加利亚则转向德奥集团一边;土耳其由于亲德政府上台加紧向德国靠拢,于是,巴尔干地区性矛盾冲突便带有两大军事集团尖锐对抗的性质。巴尔干成为列强矛盾的聚合点,也成为最敏感,最易爆发战争的地区。1914年6月28日,发生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的谋刺奥国皇太于事件,终于成为引发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经过两次巴尔干战争,奥斯曼帝国在东南欧的统治基本瓦解,这一形势大大鼓舞和推动了仍在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各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的斗争。其中,1908年为奥匈所兼并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地的斯拉夫人,要求摆脱异族统治,与塞尔维亚合并,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的愿望日益强烈。塞尔维亚,由于在两次战争中的胜利,也成为南部斯拉夫人所瞩目的反抗异族压迫、争取民族统一的强固核心。这一形势引起多瑙河哈布斯堡帝国的极度不安,为了摧毁甚至兼并塞尔维亚,奥匈统治集团积极策划对塞战争。皇太子弗兰茨·斐迪南大公以及军队总参谋长康拉康·冯·赫岑多夫男爵,是这一战争的主要策划人。他们决定在毗邻塞尔维亚的波斯尼亚边境举行一次军事演习,以塞人为假设敌人,蓄意挑衅,以打击斯拉夫人的反奥情绪。

  1914年6月28日,天气晴和、阳光灿烂,斐迪南偕同夫人出巡波斯尼亚。在经过观看三天的军事演习并检阅军队之后,奥国皇储希望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度过一个轻松、愉快的周日,因为这一天也是皇储夫妇结婚14周年纪念日。为了保持访问的平利气氛,应大公的请求,演习部队一律不准进入市区、因而当皇室车队缓慢地驶过人群拥挤的大街时,只有稀疏的宪兵分布在路旁担任警戒任务。这个原本为了掩饰皇储出巡目的的天真想法并没有改变当地人把大公视为奥地利民族压迫的象征的看法。在有礼貌的欢呼声掩护下,松弛的警戒为一场早已策划好的暗杀行动提供了条件。当天下午,当例行的欢迎仪式结束,大公夫妇驱车驶至距市政厅不远的一个街道转弯处时,遭到塞尔维亚一爱国青年的袭击,当场饮弹身亡。皇储的遇刺震动了世界,表永同情的电讯来自欧美各地。伍德罗·威尔逊发来慰唁,代表美国政府和人民表示深切同情。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宣告他的宫廷将致哀7日。为了不被人超过,沙皇尼古拉二世宣布致哀 12 天。但在事发当天的萨拉热窝,气氛却是出奇的平静。只是在第二天,一帮流浪的克罗特人利穆斯林通过劫凉和破坏塞尔维亚人地区,对谋杀进行了报复,除 50 多人受伤外,由波蒂奥雷克将军调集的部队进入市区,很快恢复了秩序。看来,这一切都似乎意味着一个突发的地方性事件的结束。甚至在事发后一个星期,奥地利外交部仍保持沉默。当遇刺的皇储夫妇被埋葬两天后,年迈的奥皇弗兰茨·约瑟夫没有参加葬礼就回到他的夏季别墅去了。皇帝的侍从官帕尔伯爵解释道:“这不过是又一次悲惨事件而已,它在皇帝的一生中是经常发生的。我不认为他会以任何别的见地来考虑这个事件。”然而,帕尔伯爵显然没有意识到的是,这件谋刺案与历史上的宫廷悲剧在性质和背景上是多么不同!而且在维也纳,事情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因为对大公之死十分高兴的人大有人在。外交大臣莱奥波尔德·冯·贝尔希多尔德伯爵以及总参谋长赫岑多夫将军,数年前就怂恿皇帝对塞尔维亚开战,现在他们终于有了一个很好的借口和机会。

  “现在是到了解决塞尔维亚问题的时候了!”贝尔希多尔德在7月a日鼓励弗兰茨·约瑟夫皇帝向威廉二世写了一封私人信件并发出政府备忘录,探询德国意见。

  威廉二世在事发当天的较晚时候已获悉事件的真象,当时他正在参加基尔运河竣工 19 周年纪念活动。作为朋友和猎伴,威廉对斐迪南的遇刺十分震惊,同时隐约意识到了这件事可能在列强关系方面所产生的爆炸性影响。几天后,当奥皇的信件送达柏林时,威廉已从最初的震惊中恢复过来。他建议维也纳应抓住这次机会,通过一场小规模的战争来表明自己的大国地位。考虑到奥塞冲突可能局限于局部地区,为了打消盟友的顾虑,威廉也向来使表达了一旦战争升级,德国将作为可靠的盟友坚定站在奥匈一边的承诺。当弗兰茨·约瑟夫收到德皇的“担保支票”时,他以往谨慎的和平感觉顿时化为乌有。他喃喃自语:“现在我们不能再回头了。将要有一场可怕的战争。”7月23日,奥匈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牌,如同维也纳惯常的作风,他们的行动过于迟缓,可望获得国际舆论支持的机会,由于全欧洲对斐迪南大公被刺的愤恨情绪的逐渐消失而大大减弱。最后通a的要求是十分强硬的,除了惩办凶手、禁止一切反奥宣传、取缔一切反奥组织,还包括由奥方政府提供名单从军队和政府中肃清一切反奥官员,由奥方参与调查、追捕和审判凶手的权利。后一方面的内容是一个主权国家所难以接受的。通牌限 48 小时答复。塞尔维亚在与俄国磋商后,在 7 月 25 日,即指定的时间以内,将措词十分克制而又非常委婉的复照呈递奥匈驻塞使馆。复照接受了通中提出的 9项要求,仅对奥方要求派代表参与在塞方领土范围内调查暗杀大公事件的要求持有异议,他们认为这“将破坏宪法和刑事诉讼程序法”。奥匈原本不希望与塞尔维亚和解,便措口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当即宣布断绝奥塞之间的外交关系。7 月 28 日中午,奥匈正式对塞尔维亚宣战。28 日午夜,奥军的炮火响彻贝尔格莱德上空。这不是局部战争的信号,而是世界大战的开端。俄国原想以牺牲塞尔维亚的利益暂时避免与德奥开战,但奥匈对塞宣战迫使俄国不再后退。7 月 30 日,俄国宣布总动员。31 日,德国要求俄国取消总动员。

  俄国既未答复,也没有停止动员。8月1日,德国下令总动员,并于当晚7时向俄国宣战。在7月31日向俄国发出强硬照会的同时,德国也向法国送交一份照会,要求知道法国在德俄开战后的态度,但得到的是法国“将保持行动自由”的含糊答复,并在8月I日也宣布总动员。为了争取速度,摆脱必不可免的两线作战,8月3日德国对法宣战。8月2日为实施对法作战计划,德国对比利时发出最后通膝,要求借道进攻法国。遭拒绝后,8 月4 日德军开始强攻比利时。当天,英国以德国破坏比利时中立为由,对德宣战。这样,自萨拉热窝事件发生以来,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欧洲各大国相继卷人这场旷古未有的世界大战。犹如一组“多米诺骨牌”,一牌掀倒,牌牌相逐,全部应声倒下。从柏林、巴黎、维也纳、圣彼得堡到伦敦,人们沉浸在战争的呼啸声中,延续了超越一代人之久的稗斯麦式的和平终结了。谁是这场战争的失败者?古老的帝国结构和贵族制度,以及延续约4个世纪的欧洲文明的中心地位。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