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一、工业革命的开始

  德意志的工业生产起始于弗里德里希二世时期的重商主义改革和发展计划。但具有现代意义的工业发展,是从拿破仑占领和控制德国开始的,拿破仑的大陆封锁一方面为德国的对外贸易带来消极影响,并使一些传统的工业生产遭到严重损害,另一方面也刺激了国内一些新兴工业的发展。其一是通过发展毛织品、人造染料、菊首咖啡和甜菜制糖等工业,使代用品生产在一些地区发展起来;其二是在萨克森和莱茵地区的纺织业、金属加工业中出现了最初的机器生产,部分地区的生产组织也开始从家庭手工业向机械化工业过渡。此外,封锁比旧制度下的重商主义理论和局部实践,更能使人们领会到:保护关税在促进早期企业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占领时期逐步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德意志资产阶级,到了和平时期,就能够借助过去的基础和经验来促进工业的自主性发展。

  20年代,是德意志现代工业真正起步的重要时期。

  在这一时期,由于1806至1815年间所进行的改革已初见成效,旧的生产关系受到较大的冲击和破坏,维也纳会议所确立的保守秩序已不能阻止变革所导致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1825年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禁令的决定,正好为德意志工业的新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条件,渴望发展民族工业的资产阶级立即在国内掀起了工业生产的热潮。

  从19世纪初到20年代末,工场手工业在德国得到广泛的发展。在萨克森和西里西亚,新兴的棉纺织业和传统的麻纺织业,都获得长足的发展;在莱茵河西岸,采矿、冶金和金属加工工业,逐渐上升为主导性产业。

  尽管生产组织形式仍以工场手工业为主,但由于广泛利用了英国的进口机器和新技术,机器工业开始发展起来。同英国一样,德意志的棉纺织业最先采用机器。自1783年安装第一台水力纺纱机以来,到180年已增至20台。1814年仅在萨克森已有机织纺锭28万枚1831年,机械棉织机已达10台。1802 年建成第一家毛纺工厂。1810 年纺麻业也开始采用机器生产。与英国不同,德国的重工业和机器制造业起步较早。181 年,弗里德里希·克虏伯(1787-1826年)就在莱茵地区的埃森建立了他的铸铁厂。1826年,其于阿尔弗雷德·克虏伯(1812-187年)接手后扩大经营,成为闻名世界的军火制造商。1819年,弗里德里希·哈尔科特在鲁尔区建立了一座矿山机械厂,在英国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这家企业以后发展成为德意志蒸汽锅炉制造的最早中心。著名的机械制造之父卡尔·戈特利布·豪格尔德在 1820 年就设计了梳理羊毛机,并从 1826 年开始在开姆尼兹设厂制造纺纱机和蒸汽机,对西里西亚纺织工业的兴起产生了巨大影响。19世纪初,在亚深还出现了由查尔斯·科克里尔和詹姆士·科克里尔两兄弟创办的机械制造学校和纺织厂,1815年他们又在柏林设校办厂,大力发展纺织机械。因此,在工业革命启动之先,德意志的轻、重工业的发展已具备厂一定的基础,除了英国的影响,法国和比利时的工业化进程也产生了示范效应,同时也与德国自然地理和资源的分布有密切关系。

  但是,在 30 年代以前,由于各地区生产的分散性和不平衡性,难以抵制英国商品的大量倾销,德意志机器工业的发展在整体上还是相当缓慢和微弱的,尚处于工业革命的准备阶段。从 30 年代起,以普鲁士为中心的德意志关税同盟的建立,首次在国内形成统一的民族市场,工业发展才真正进人革命性的“起飞”阶段。其标志是手工生产开始向大机器生产过渡,生产的组织形式亦由手工工场向现代化的工厂转变。

  上述两方面的变化最先从纺织工业开始,通常被视为工业革命的开端。19世纪30至40年代,机械纺织业已开始在萨克森推广,并出现第一批工业企业。从1834至1838年,建立了大约45家大纺纱厂。其中开姆尼兹是棉纺织业的中心,有“德国的曼彻斯特”之称此外,在波希米亚、西里西亚、维也纳和柏林,棉纺织业的机械化、工厂化也有了较快增长。1846年,曾詹士已有机械织机460台,1861年增加到15258台。在关税同盟的范围内,1846年德国的纺纱厂已有313家,纱锭数达到75万枚。1846至1850年间,棉花消耗量为15782吨,186至1870年达68281吨,增加了3倍多。毛纺织业在棉纺织业之后也进人机械化时期。1846年,普鲁士的毛纺织业已有机械纱锭45万枚。由于适应生产更精美呢绒的需要,毛纺织业工厂和作坊发展很快,家庭制造业已失去地位。亚麻纺织业的机械化程度较差,到 19 世纪中期仅有麻纺厂14家,纱锭4.5万枚,尚处于起步阶段采煤、冶金和金属加工业在德国是沿着不同的道路发展起来的。由于新的技术设备的采用和 40 年代以后铁路修建的刺激,获得快速发展。由于煤铁资源蕴藏量丰富,重工业在德国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随着新技术的引用,这些长期埋藏在地下的能量和资源相继得到开发。其中莱茵河西岸的鲁尔区和萨尔区已成为采煤和冶金业的中心。在萨克森、汉诺威和拿骚也逐步形成较为集中的煤铁产地。随着蒸汽机和矿山机械的广泛采用以及一系列冶金新技术的输人,德意志的煤、铁产量飞速上升,至 1850 年,煤产量已达 670 万吨,生铁产量增至21万吨。进人50年代,一些巨大的高炉和大型钢铁厂相继建成,集煤矿、炼焦厂、轧钢厂于一身的联营企业已逐渐出现。

  采煤、冶金工业的发展以及后来铁路建设的巨大需求,推动了机器制造业的发展。机器制造业是“大工业之母”,在工业革命以前,这一产业有限的发展已经展示了德国工业革命将走上轻、重工业同步发展道路的特点。继30年代的零星发展,到40年代机器制造业已有了长足的进步。1837年,曾在柏林官办的工业学校读过书的奥古斯特·博尔齐希曾把巧至 20 家钳工工场合并为一个拥有 50 人的机器制造厂,10 年后他的工厂发展到 120.人。1842年,这个工厂按美国式样制造了第一台机车,第二年其产品已超过英国设计的产品,井在1853年开始机车出口。同在1837年,克虏伯家族的传人阿尔弗雷德·克虏伯通过生产柑涡铸锭和研制机车,使家族产业进人活跃发展时期。1848年他的工厂雇佣工人已达130人,机车订货年67台。埃森地区由于克虏伯联合企业的存在发展,被称为“克虏伯城”。此外,汉诺威的埃格施托夫、开姆尼茨的里夏德、哈特曼、巴伐利亚的西门子等人所开办的大型机器制造厂也在发展同类生产。他们除了制造机车,还制造纺织机械、矿山机械以及轧钢厂和面粉厂所用的机械等。1846年,德意志共有机器制造厂130家,至1861年已增至60家,其中有些规模之大,已不亚于英国的同类厂家。

  铁路修建和内河航运业的发展,是推动工业革命深人的重要条件,也是德国工业化的重要特点。德国由于政治分裂,各邦政府受英国铁路建设的启发,普遍认为发展铁路交通有助于打破各地方彼此隔离的状态,对铁路建设持积极支持的态度。1835年,在巴伐利亚首次建成德国境内的第一条铁路。这条铁路从纽伦堡至菲尔特,全长仅 6.1 公里,但它标志着德国铁路运输时代的开始。自此,“铁路热”开始在全德兴起。1838 年柏林与波茨坦之间的铁路通车;1839 年莱比锡至德累斯顿铁路竣工;1841 年柏林与安哈尔特之间,1842 年柏林与什切青、1843 年从安特卫普到莱茵河岸的科隆之间的铁路相继通车。从1837至1850年,全德铁路投资从210万马克增至8.914亿马克,增长约40多倍。截至1845年,共建成大约20条铁路,全长2131公里,加上奥地利境内的728公里铁路,其总长度已达2859公里,到1850年,已接近 60 公里,大约为法国的两倍在铁路建设兴起以前几十年,特别是从20年代使用轮船以后,德意志的内河航运就有一个兴旺时期。由于德国北部河流密布,加上运河和河道扩建作为补充和中介,有着发达的内河航运传统,但只有在使用蒸汽动力之后,才逐步改变了航运时间过长、运费过高的局限。1816年,在不来梅已建成第一艘蒸汽动力船。

  1824 年,第一艘汽船开始在莱茵河上航行。1825 年普鲁士莱茵汽船公司创立。1829年,在鲁尔区开始建立造船厂,同年维也纳也建立了第一家“多瑙河汽船公司”。1831年3月,莱茵河所流经的各邦签订《莱茵河航运议定书》,实行了航运自由,产品的运价才大为降低。不过,发展内河航运的重点以后不是增加航线的长度,而是提高效率,增加船只,提高吨位。在铁路建设兴起以后,铁道运输的作用已超过水路交通,但在德意志南部山区修筑铁路比较困难的地带,内河航运的作用仍是不可替代的。随着内河航运的发展,德意志境内兴起一批内河港口城市,像莱茵河畔的科隆、杜塞尔多夫,美因兹,及其支流上的法兰克福、斯图加特,多瑙河上的累根斯堡等,既是水运的码头,也是水陆交通枢纽随着工业化的深人,德意志的工业资产阶级迅速崛起。在经济最发达的莱茵地区,先后兴起了一批依靠家族产业发展起来的工业家,像克虏伯、亨克尔、格里洛、曼内斯曼、赖弗艾森、康普豪森等。在萨克森则出现了一批在进出口贸易方面有重大影响的企业主,像达维德·汉泽曼、维尔纳·西门子、霍瓦尔德等。在威斯特伐利亚,也有一批工业家崭露头角。他们中有不少人脱胎子旧式商人、手工工场主,也有不少工业家族最初出身于工匠、农民甚至农奴。他们通过自己的发明创造,或凭借经商、赚钱的本领,在工业革命的大潮中迅速崛起,加人资产阶级行列。前文提及的克虏伯家族,在 19 世纪初起步的时候,仅是一个雇佣 4 名工人的小业主,其中一度因负债停产,连生活都难以维持。其后在阿·克虏伯的更新经营下,才逐步发展成有名的军火制造商。达·汉泽曼(1790-1864 年)是普鲁上企业家、银行家。生于汉堡附近,1824年靠创办火灾保险公司起家,30年代后又经营铁路,在政治上成为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代表。18511#他又通过创办贴现公司,步人金融界。在其子阿·汉泽曼的经营 F,该家庭迅速发展为银行业巨头。

  40年代,以汉泽曼、康普豪森(1803-1890年)为代表的工业资产阶级掀起了自由主义运动。他们通过上书普鲁士国王,要求实施宪法,召开全国议会,承认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权利,并通过创办《莱茵报》积极宣传政治变革的主张。这些都标志着工业资产阶级政治意识的成熟。但是,由于德国资产阶级诞生的特殊历史环境,它不能像英法两国资产阶级那样以革命手段实现自己的政治要求。此外,它对日益发展的工人运动采取的敌视态度,也使它失去了真正能够和封建专制制度对抗的力量。这样,温和的自由主义改革要求必然以失败告终。德国资产阶级的政治态度,对德国未来政治统一和民主化改革的特定形式产生了重要影响。经济高速发展与政治民主滞后将成为德国现代化的一大特点。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