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章 名字的由来

  流经内黄县境60公里的卫河,宛如一条银练,舒缓逶迤地飘向东北,汇入海河后,横穿天津,直泻渤海。卫河水势平稳,“四时运行,未尝阻滞”。在没有汽车、火车和飞机的年代里,卫河成了晋冀豫鲁边区城乡交流的一条大动脉。在明清时期,内黄县境内卫河沿岸的乡镇码头,已是帆樯林立,商贾云集,成为农副产品和日用百货的集散地。

明永乐初年,在北京任小武官的安徽亳州人周仁美,将兵复命,途经内黄,对安葬中国上古时代“五帝”中的泽被宇内、功德盖世的颛顼(黄帝之孙)、帝喾(黄帝曾孙)二位古帝王的圣地——内黄县爱慕之至,依依不舍,便在物产丰饶的卫河之滨一望无际的沃土上,选购一块风水宝地,修房建屋,安家落户,繁衍生息。

约500年后,即20世纪伊始,周氏卜居的周宋村已发展到100余户。在村东端,有一户拥有100多亩地,前后两进深宅大院计20多间瓦房的殷实人家。1906年农历九月初八,此户获弄璋之喜。廪生出身的祖父周余德(字韵坡)欣喜不已。周余德思索再三,反复推敲,从“振家声还是读书”的楹联中撷取二字,为男婴起名振声。显而易见,祖父是殷切期望孙子长大能努力读书,将来成为光宗耀祖、为民谋利的大器之才。

周振声长到4岁多时,家中突然祸从天降,年岁轻轻的父亲周家相染结核病,因当时缺医少药,医治无效去世;不久,母亲宗氏亦相继暴卒。祖父周余德把年幼的振声揽在怀里,悲怆地说:“你又成了没娘孩儿啦!”爷孙俩抱头揪心裂肺地痛哭起来。悲痛之余,周余德振作精神,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单根独苗的孙子振声身上。

周氏是书香世家,周余德是内黄县经学名宿。他科举落第后,被聘到距周宋村5公里余的樊里张屯当私塾先生。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书教得异常出色,深得学生和家长的赞许。后来,因为本村和邻近几个村庄的农民子女念书的极少,他渐渐地产生一种负疚感,毅然决然舍弃优厚的待遇,辞去樊里张屯的私塾工作,义无反顾地回到本村,把自己家的三间东屋腾出,粉刷一新做书屋,自任塾师。他从唐代司空图的《诗品·典雅》“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中受到启迪,特为书屋起名为“淡菊轩”。取“淡菊”二字,有两层含义,一是淡泊名利,表达个人对功名利禄淡如青菊之志。周余德终生不谋仕途,不求名利,埋头读书、教学,直至年迈退休。二是希冀学生像秋菊凌霜傲雪那样,不畏艰苦,顽强成长。

当时周余德家境比较富裕。他办私塾既不指望收纳“束修”(送给教师的报酬)养家糊口,也不靠它发家致富。其目的是欲将自己的文化知识,传授给农民的后代,使他们能从贫困和愚昧中摆脱出来,靠知识改变命运。他遵循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不论贫富,来者不拒,一下子就收了20多名学子。周余德并不过分看重学费,富裕家庭主动送来的,他毫不犹豫地收下;有困难暂时交不起的,他也从不索要;对于聪颖好学而家境贫寒的学生,他不仅免收学费,还重点下工夫培养,企望成才。

周振声6岁时进“淡菊轩”读书。起初,祖父为他改名为祖荫。尔后,周余德反复琢磨,觉得有些不妥。荫者,庇护也。对年幼的孙子仅仅从衣食上关心爱护,使其长大成人,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要严格要求,加强训导,使其勤奋好学,吃苦耐劳,出类拔萃,成年后干一番大事业,为列祖列宗争光,于是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又拈须沉思良久,决定为他改名为祖训,字绍言。顾名思义,即接受祖父的教导,继续祖父之言。这再一次显示了周余德要把相依为命的孙子培育成能光宗耀祖、利国利民的栋梁之才的坚强决心和无限期望。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