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50章 头脑冷静理经济!电闪雷鸣不动摇(8)

  第一是煤和钢的产量计划大大超过现有综合生产能力,他计算钢的综合生产能力只有1200万吨,煤只有2.5亿吨,1960年的产量都是超负荷运转逼出来的。

  第二,由于超负荷运转,设备不能按时检验,损坏严重,这几年需要停产检修。今后几年重工业生产不但需要“先生产,后基建”,而且需要“先维修,后生产”。

  第三,小高炉炼铁浪费煤炭。小高炉炼一吨铁耗焦炭二三吨,大高炉只要半吨。由于小高炉耗煤过多,使若干大高炉因缺煤而停止生产。

  第四,煤矿这几年只顾采煤,矿井没有掘进,坑道没有延长,几乎所有能采煤的工作面都采完了。今后要掘进、延长,创造新的工作面,要花二三年时间。因此煤产量到1964年还下降,此后才开始回升。

  第五,粮食和副食品减少,体力下降,因此需要酌量增加粮食和副食品供应。

  陈云的报告得到周恩来的高度赞扬,说这一下把原因说清楚了。

  在这次调查中,陈云更深刻地认识到,建设规模超过国力,当然要调整。另一方面,煤钢生产几年内显然难以有较大发展,与此相关,整个建设规模也上不去,必然闲置大量职工。与其让他们坐等工作恢复,不如先动员部分城镇人口下乡,从事农业生产,减轻粮食和农业问题的压力。

  1961年5月21日至6月12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主要是讨论农村工作、商业工作和城乡手工业工作问题。

  在会上,陈云把自己反复思考的问题提了出来,就精简职工和城镇人口下乡问题,作了题为《一项关系全局的重要工作》的讲话。

  陈云首先讲,由于解决了一些政策问题,农民的积极性起来了,农村的情况逐渐好转。下一年度会比今年更好些。但是,现在看,国家掌握的粮食,明年度将比今年度还要紧张,因为库存减少了。假如今年度各省、区上缴的公购粮有116亿斤,明年度可能下降为84亿斤。为什么呢?今年度各地上缴的粮食能达到116亿斤,是因为挖了一部分库存,而明年度就没有什么库存好挖了。

  陈云在讲明粮食问题的前景以后指出,要解决摆在面前的粮食紧张问题,需要采取四条措施。

  第一条是继续调整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

  “大跃进”后,由于瞎指挥、浮夸风、一平二调、平均主义、高指标、高征购、搞公共食堂等等胡作非为的错误,严重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这个时候不能不赶快解决。

  陈云认为,政策问题不解决,农民的积极性发挥不出来,其他的措施再多,农业生产也上不去。他主张坚持贯彻执行“十二条”和“六十条”,再加这次会议议定的四条(调查研究、群众路线、退赔、平反处罚)。

  第二条是工业要大力支援农业。

  陈云认为这一条也很重要。但是因为化肥、拖拉机、排灌机械等不可能一下子增产很多,所以这一措施不是短时间可以见效的。

  第三条是进口粮食。

  陈云从前一段进口粮食的情况指出,进口粮食很有必要,但是超100亿斤有困难,因为没有那么多的外汇,也没有那么大的运输力量。

  第四条是动员城市人口下乡,减少城市粮食的销量。

  陈云说,这一条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非采取不可。

  “大跃进”中,把粮食产量估高了,想着工厂多搞一些,小一点土一点的也好,即使用人很多,只要把东西搞出来就好,就这样招了很多人。三年招收职工2500多万人,城市人口大量增加,从1957年的990万人,增加到1961年1.3亿人。这样迅猛的城镇人口增加速度,农业根本承受不住,粮食库存连年下降,到1961年6月底甚至有可能下降到140亿斤,其中陈粮只有101亿斤。

  陈云在1959年4月就提出,“大跃进”后,招工太多,1958年一年就过多招收了1000万工人,造成市场紧张,要认真精简,还要加强对增加城市劳动力的控制。但是在“大跃进”空气正热的时候,谁也没有听进去,问题越积越多,越积越大。

  到这时候,事态的发展与陈云过去的预言不幸地吻合了。但陈云也并没有摆出一副先知先觉的面孔,去抱怨或者责怪谁。他只是实事求是地分析了面临的形势,同大家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陈云说,建国以来,出现过四次粮食供应比较严重的紧张状况。这四次当中,1953年、1957年和1959年以来这三次,都是由于城市人口增加过多产生的,也就是说,城市人口的增加超过了当时商品粮食负担的可能。只有1954年那一次由于工作上的失误造成的。由此可见,农村能有多少剩余产品拿到城市,工业建设以及城市的规模才能搞多大。其中关键是粮食。

  陈云提出,面前摆着两条路要我们选择:一个是继续挖农民的口粮;一个是城市人口下乡。两条路必须选一条,没有什么别的路可走。他认为只能走压缩城市人口这条路。

  陈云说,要承认,动员城市人口下乡是困难的,但与城市勉强维持过多人口的困难比较起来,还是城市人口过多的困难更严重。我们只能走动员城市人口下乡这条路子。只有这样,才能稳定全局,并且,保证农业生产恢复。

  1961年初以来,煤钢生产持续大滑坡。陈云把自己对这一现象的调查情况作了总结,指出,煤、钢生产一下子很难上得去。如果煤搞不了很多,钢铁搞不了很多,那么,轻工业生产也好,重工业生产也好,基本建设也好,都上不去。我们又不能靠进口原材料,因为外汇买了粮食,所剩不多。

  陈云指出,原材料不够是很大的问题。棉花少了,许多纺织厂就要停工。煤炭上不去,许多钢铁厂要停工。钢铁少了,许多机械厂要停工。建筑材料和设备少了,许多基本建设项目也要停工。这说明,工业生产上得去上不去,目前不在于人多人少的问题。停工待料、生产上不去这种现象,是不是到今年12月31日就可以结束,从明年1月1日起就大为改观?我看也不是这样。不能设想工业生产的困难局面一下子就可以好转。

  当时工厂企业停工待料现象已经出现,纺织工业已经停了500万纱锭,工人吃了饭没有事做。食品工业三年来增加了55万人,算是增人较少的,也是很多人没事做。

  陈云从这些情况出发,提出动员大批工人下去搞农业,并不妨碍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也不妨碍工业和矿山改造。工业摊子铺得太大,用人又太多,人浮于事。这样下去是不行的。将来农村情况好转了,农民能够负担那么多粮食了,那时候再说嘛。

  工人下乡,也一样要吃饭,不在这里吃,就要在那里吃。从消费问题上来看,似乎粮食问题还是不能缓解的。

  陈云指出,其实在城市吃饭和在乡下吃饭大不一样。究竟差别有多大?我看相当大。工人头一年下去,每人每年一般可以少供应150斤粮食,下去1000万人就是15亿斤,2000万人就是30亿斤。这是第一年的差别。更显著的差别还在第二年。原来家在农村的工人回了老家,原来家在城市的工人到农村安家落户,参加集体生产和分配了,加上自留地有收成了,他们就不要国家供应粮食。这样,下乡1000万人就可以少供应粮食45亿斤,2000万人就是90亿斤。

  陈云还说,工人回乡会不会没有事情做?不会。农村里可做事情很多,他东搞一点,西搞一点,总会生产些东西出来。搞一点能够出口的东西也是可能的。农业的基本建设要做的事情也很多,如平整土地、修渠挖沟,加上精耕细作等等,总可以多增产一些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

  陈云最后得出结论,要下决心动员城市人口下乡。这个决心早下比晚下好。凡是近三年从农村来的,一般地都要动员他们回去,哪里来的就回哪里去。当然全部回去会有困难,但大多数要回去。至于原来城市里的小商小贩以及资本家,就不必动员他们下乡了。只要工作做得好,精简职工和动员城市人口下乡这样一件关系全局的大事,肯定是会收到显著的效果的。

  陈云关于下决心精简城镇人口的建议同邓小平、周恩来等人的想法不谋而合。

  会议还根据国家计委和国家经委的测算,决定将当年的钢产量调低到1100万吨。国家计委主任李富春发言说:“重工业这样下降,是一个惩罚,是没有按规律办事。重工业速度发展过快,基本建设拉长了,城市人口增多了,工农矛盾突出,所以退也是应该的。你不退,有什么办法?”毛泽东说:“去年1850万吨钢,现在1100万,下降为750万吨,我看可以。无非是外国人骂中国人不行。”这样,钢铁生产也开始相应作出调整。精简城镇人口已经势在必行。

  6月16日,中共中央批准并于18日发出由中央工作会议制定的《关于减少城镇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食销量的九条办法》,提出在1960年底的基础上,三年内减少城镇人口2000万人以上。同日,中央还发出《关于核实城市人口和粮食供应的紧急指示》。为此,中央成立了核实城市人口和粮食供应小组,由安子文任组长。

  中央作出精简城镇人口的决定以后,各地迅速行动起来。2000多万城镇人民,体谅国家困难,响应党的号召,打点起行李,扶老携幼,回到祖祖辈辈生息繁衍的土地上,重新拿起了镰刀。他们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做出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1962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达《关于进一步精简职工和减少城镇人口的决定》。

  实践证明,在当时的情势下,2000多万城市人口下乡,不仅对于缓解城市供应紧张状况,而且对于农业的休养生息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963年7月31日,中共中央在批转中央精简小组《关于精简任务完成情况和结束精简工作的意见的报告》中,宣布减少职工,压缩城镇人口的工作基本结束。据统计,自1961年1月到1963年6月,全国职工减少1887万人,城镇人口减少2600万人,吃商品粮的人数减少2800万人。上述报告指出:“由于大量地减少了职工,城镇人口和吃商品粮的人口,加强了农业战线,减少了工资开支,减少了粮食销量,提高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对于改善城乡关系,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好转,起了很大的作用。”

  四下青浦搞调查

  1961年3月10日,毛泽东主持“三南”(中南、华东、西南)会议在广州开幕。与此同时,刘少奇、周恩来、陈云、邓小平主持的“三北”(华北、东北、西北)会议,在北京开幕,两个会的主要议题,都是讨论农村工作。

  3月13日上午8时,毛泽东给刘少奇、周恩来、陈云、邓小平、彭真并“三北”会议写了一封信谈平均主义,号召大家亲身到农村去调查情况,信中说:一些领导同志至今对农村平均主义的问题不甚了了,其原因是忙于事务工作,不做亲身典型调查,满足于在会议上听或者看地、县两级的报告,满足于走马观花的调查,希望从此改正。他原定派陶铸去北京通报“三南”会议情况,但马上又改变主意,请“三北”会议移师广州,合开广州会议。

  广州会议于3月15日开幕。会议通过了《关于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工作给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的一封信》,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1961年6月下旬到7月上旬,陈云亲自赴老家上海青浦县,开展调查。这是他解放后的第四次青浦农村调查。1955年1月、5月,1957年3月,他也曾回故乡进行农村调查。

  小蒸地处江南水乡,湖荡中的一个个小村庄,原来树木葱茏,竹林茂密。现在却是一片荒凉,村庄孤零零地散落在湖荡中。看到家乡情况,陈云心里很不好受。他说,原来这里都是茂密的竹林包着村庄,远处看都看不见房屋,公社化竹林都归公了,树木也归公了,结果都被砍光。农民的竹林作用是很大的,这里的生产用具、生活用具都离不了竹子,还可以制成竹器到市场上换钱用,农民从来不花钱到市场买竹扁担、竹筐用的,现在也只好花钱买了。

  6月27日,陈云到小蒸后,他住在自己娘舅一族的亲属、农民廖开北的家里,做了15天的调查。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三)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

  • 目击天安门-(二)

    作者:韩泰伦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