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49章 头脑冷静理经济!电闪雷鸣不动摇(7)

  为了平衡地区间粮食余缺,保证城乡粮食供应,加强粮食统一调度至关重要。在此期间,粮食调运任务十分繁重,中央决定成立中央粮油棉调运指挥部,由李先念挂帅。由于粮食奇缺,甚至发生这样的情况,有一地区粮食脱销了,向中央告急,中央把原来确定发给另一地区的一列车粮食转向,紧急调给脱销地区,当时还搞了“以早济晚”季节性调剂,即每年夏秋季节,先把南方收获较早的小麦、大麦、早稻等调运到东北,接济东北秋粮登场前的市场供应,然后,又在冬季里,将东北晚熟粮食返调给关内缺粮地区度过春荒。这种挖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在当时是迫不得已的,对保证军需民食起过积极作用。

  当时,从1957年以来的中苏矛盾进一步激化,1960年7月16日,苏联政府单方面决定,撤走在华专家,撕毁已订合同,逼还旧债。此举使中国经济建设受到严重影响,加重了中国的经济困难。

  1960年6月,中央发出指示,要求搞“低标准,瓜菜代”,降低口粮标准,大搞瓜菜,大搞代用食品。当时由中国科学院建议,由中央推荐的代食品有玉米根粉、小麦根粉、玉米秆曲粉、橡子面粉、叶蛋白、人造肉精、小球藻等。

  到1960年底,粮食紧张情况加剧,浮肿病大范围地出现并迅速蔓延。估计到下一年春青黄不接时,粮食情况将更加严重。周恩来、陈云同国务院其他领导人曾反复研究解决办法。

  眼看着人民陷于这样悲惨的境地,陈云心里异常难过。他向中央提出,挤出一部分外汇,进口粮食!

  吃进口粮,这在当时可是个禁区!搞了三年“大跃进”,搞了人民公社,我们早已宣布解决了粮食问题,还每年出口粮食。现在突然要进口粮食,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但是,不进口粮食,人民就要挨饿,无法渡过难关。陈云提出这个建议,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中央和国务院接受陈云的建议,决定进口粮食。

  当时还有人对进口粮食有顾虑,担心多进口粮食会影响其他商品的进口。陈云提出:进口粮食,有没有危险?我看,再咬紧牙关,搞几年,对我们有利。

  陈云给大家算了一笔账。他说:现在老百姓的布票已经减少得不像样子了。从前每人每年18尺,还不包括絮棉和针织品。现在都算在里头,实际上真正的布只有六尺,当然不像样子。但是,上次讨论进口粮食的时候,我们还是定下来每人再减少一尺布。每人减少一尺布,就可以多进口10亿斤粮食。五美元一匹布,7000万匹布就是3500万美元,恰好是买10亿斤麦子的钱。我看宁肯每人减少一尺布,也要多进口10亿斤粮食。这样做是错还是对的呢?恐怕是对的,应该这样做。

  1961年5月30日,陈云在外贸专业会议上,又专门解释了进口粮食的考虑。他说:稳定市场,关键是进口一些粮食。进口粮食,就要下定决心拿出东西来出口,先国外,后国内。把粮食拿进来,这是关系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进来粮食,就可以向农民少拿粮食,稳定农民的生产情绪,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用两三年的时间把农业生产发展起来,国内市场问题也就可以得到解决。农民手头的粮食宽裕了,可以多养鸡、鸭、猪,多生产经济作物和各种农副产品,增加出口。总之,当前只有首先抓好粮食,整个局势才能稳定,同农民的关系才能缓和,而且多种经营也才能好转。没有粮食是最危险的,市场上其他商品少了当然不好看,现在已经不好看了,百货公司实际上是商品陈列所,很多东西都凭票证,只有文具、化妆品和小商品可以自由买。但是比较起来,还是粮食重要得多。

  1961年1月2日到9日,周恩来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前往缅甸访问。行前,在飞机场上,周恩来、陈云、叶季壮还在商量进口多少粮食的问题。当时确定的进口粮食数量是150万吨。

  周恩来到昆明后,外贸部给随同访问的外贸部副部长雷任民打来电话,说中央决定进口250万吨了。雷任民当即把这一情况报告周恩来。周恩来说,这件事我不知道。随后,他马上打电话问陈云。

  陈云在电话里说,粮食太紧张了,要进口这么多粮食才能渡过难关。

  周恩来是了解陈云的。陈云考虑问题一向精细、稳重,现在连他都主张增加粮食进口数量,足以说明国内粮食紧张的程度,周恩来心里也非常着急,拿着话筒很久没有说话。

  陈云对进口粮食接运工作非常关注。

  2月7日至11日,陈云到天津,专门到塘沽港口,现场调查进口粮食卸船和接运情况。看到前不久反映的粮食撒漏现象已经克服,十分满意。

  1961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的广州会议决定,增加粮食进口,数量达到500万吨。

  经过各方面努力,1961年6月30日以前抢运到国内215万吨(43亿斤),用在刀口上,避免了京、津、沪、辽和重灾区粮食脱销的危险。

  当时虽然大量进口粮食,但是进口国别还是有所选择的,美国虽然是世界粮食市场的大供应商,但大家似乎都有意回避。从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都订购了大量粮食,却没有从美国买粮。毕竟美国是中国头号意识形态的敌人,两国关系从朝鲜战争以来一直相当紧张。而且当年朱自清教授饿死不吃美国救济粮,还受到毛泽东的称赞,说他有中国人的骨气。

  陈云并没有受到这个观念的束缚。1961年8月23日到9月16日,中共中央在庐山举行工作会议,讨论调整方针,陈云在会议期间向毛泽东提出,可否通过当时同中国关系比较密切的法国,转口购买美国粮食。毛泽东说可以。不久后,美国粮食也通过转口,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

  在对待进口粮食问题上,当时党内的思想是不一致的。尽管当时粮食问题那么紧张,但有人就是视而不见,还在侈谈什么“大跃进”的成绩,侈谈社会主义农村的美好田园。

  1962年中央召开了七千人大会。在分组开会时,有一个发言,提出不要进口粮食,从国内解决。这个发言登了内部简报。陈云看到简报上的这个发言,马上提出,粮食部应该有人发言,讲明进口粮食在现时的必要性。

  粮食部经过研究,决定由副部长杨少桥在财贸口小组会上作了必须进口粮食的发言,从粮食产、购、销、调、存国民经济的有关方面,说明必须进口一部分粮食,弥补当时国内粮食的不足,并登了简报,发到七千人大会各组,以统一认识。

  从1961年至1965年,国家每年进口粮食500万吨左右。这占我国粮食产量比重虽然很小,但作为国家集中掌握的大宗粮源,这批粮食在国家的粮食调度上却起了重大作用,保证了市场的稳定,使国民经济得以迅速地恢复和发展。

  陈云对发展化肥情有独钟

  1960年秋预计当年全国粮食产量剧减,将从1958年的4000亿斤减为2870亿斤,人均占有粮食从612斤降为430斤,还低于1952年570斤的水平。陈云对粮食情况深感忧虑。在提出进口粮食渡过难关的同时,他把很大精力放在发展化肥农业,促进粮食增产上。

  陈云对发展化肥促进农业增产非常感兴趣。1957年陈云曾经研究比较过国外农业增产的途径,概括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苏联和美国为代表,人少地多,走的是扩大耕地面积之路,一种是日本和联邦德国为代表,人多地少,走的是扩大单位面积产量的道路。陈云感到,中国虽然国土面积大,但是人口也很多,人均耕地面积少得很,农业增产只能是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陈云原来对年产800吨到2000吨的小化肥厂很感兴趣,他曾派人到几个小合成氨厂了解情况。

  1960年7月21日,陈云在北戴河对化工部领导说,“现在看来,小合成氨厂有两大革命,第一,不需要氨加工,而氨水直接施肥,这样就可大大节省硫磺或其他原材料;第二,这些小设备各省市都可以制造,便于推广。”

  随着对情况更深入地了解,陈云对小化肥厂的看法也有了改变。

  陈云感到,经过一年多实践的检验,证明自己当初关于小化肥厂建设的一些设想还缺乏充分根据。小型氮肥厂虽有它的优点,但是,由于技术上还没有完全过关,还要继续试验,不断改进。在没有完全过关以前,不应该大量地、普遍地建设。

  1961年3月4日到8日,陈云听取化工部的工作汇报。谈到小化肥厂的生产技术一直没有过关时,陈云讲,我们本来是想搞小的经济,可是搞了许多都没有搞成,反而不合算。小的可以继续实验,但不要搞太多项目了。

  当时化工部准备推广1万吨的中型化肥厂,要陈云定夺、签字。陈云说中型厂技术上也没有过关,还不能立即大量推广。

  这样,只能选择大型化肥厂。陈云拍板:大的过关了,搬的是外国的技术。现在搞大的和老大爷一样,稳稳当当,我们要的就是实际,大化肥厂无非设备、材料多要一些,可以先搞一批,从进口方面解决。

  陈云说,要把试验研究同推广分别开来。一方面试验研究要敢想敢说敢做,经验教训是要的,老头子头发白了就是碰钉子碰出来的。另一方面,具体做必须从实际出发,要摸着石头过河,推广必须是成熟的东西。

  1961年4月4日到10日,陈云在杭州召集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化肥小组的有关部委及地方生产部门一些人士。

  陈云在座谈会一开始就讲,真正增产粮食还要靠化肥和水,中央一致意见是多搞、快搞化肥。把加速发展氮肥工业列为工业支援农业的重要任务之一。这个座谈会就是讨论为实现这个任务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氮肥厂的规模是搞小型的,还是搞大型的?第二个问题,氮肥厂建设的部署,是把现在已经铺开的十几个点全部列入年度计划齐头并进,还是集中力量分批进行,每年建成20万到25万吨合成氨的生产能力?

  在几天时间里,总共开了六次会。陈云鼓励大家要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说:你们不要怕讲话,有些人讲话不痛不痒,怕犯错误。讲话总是有些机会评论主义或盲动评论主义的,讨论问题一边倒不行。不要怕左或右,如果有人说你们右了,我来承担;将来要开除党籍,就找我好了!

  经过详细研究讨论,会议提出了化肥工业发展的方针性意见:在1962年到1964年这三年内,氮肥厂的规模应该搞大型的,建设的部署应该是集中力量,每年建成年产20万到25万吨合成氨的生产能力。

  1961年5月16日,陈云为中央化肥小组起草了给中共中央的报告。报告汇报了杭州座谈会关于发展化肥工业的方针,并提出了相关的一些重要建议。

  中央不久就批准了这个报告。

  1961年5月5日,为了具体落实杭州座谈会的建议,陈云专门召集有关部门开会,研究确保氮肥厂建设和生产所需物资问题。他还督促化工部组织人员出国考察进口材料,要求在材料上船到卸车入库各环节都要派专人负责。

  在外汇奇缺的情况下,他及时拨给了进口所需的1.6万美元外汇。后来发现一些重要材料漏订,陈云又很爽快地同意化工部补订。

  由于及时明确了化肥工业的发展方针,周密组织化肥厂的建设和生产,化肥工业迅速发展,在粮食生产恢复和发展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生产无以为继,动员2000万城镇人口下乡

  由于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粮食已经支撑不住庞大的建设规模,工业的“大跃进”也就无法继续下去。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实行“调整、巩固、整顿、提高”的方针,基本建设要退下去,比较容易做到,难办的是几年来增加的2000多万职工怎么安置。这也是关系到调整能否使建设规模与粮食形势相适应的关键。

  1961年1月到5月,煤炭、钢铁生产等都大幅度下调。做了很大努力,生产就是上不去。陈云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做了大量调查工作,以查明原因。

  调查完毕后,陈云指示向周恩来总理写报告,归纳煤钢生产大滑坡的主要原因: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三)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

  • 目击天安门-(二)

    作者:韩泰伦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