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1.大射礼仪

“国之大事惟祀与戎”。作为同祭祀同等重要的国家大事,军事活动在古代社会是被公认的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军事力量强大者,不但可以保家卫国,而且可以开疆拓土,称霸天下。军事力量的强大与否,不但被视为国力强大与否的寒暑表,而且被看做评判国君是否贤明的试金石。因此中国历代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大射、讲武、田猎、遣将、受降等军礼,甚至为鼓舞士气不惜冒着石矢箭雨亲临前线御驾亲征。大射不但被作为贵族实习礼仪整肃军纪的重要方式,也是选拔陪祭人员的主要形式;讲武不但可以显示皇帝对兵戎大事的重视,更可演练阵法;田猎不仅可猎获野味,更可实战演习;遣将、亲征、受降更与兵戎战事直接相关。故而中国古代的军礼非常繁杂。在此我们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爬梳、整理,将其中的一些重要礼仪作一概述。

射,指射箭。大射,是中国古代通过群体性演练射箭,来使参加射箭的人熟悉进退、礼乐的一种大型军礼。《礼记》认为,射箭的人只有内心意志坚定,目标专一,前进、后退,左右转动合乎礼仪,才能射中目标。因此,通过观察一个人射箭的动作,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德行了。为此,古代天子用射箭来挑选诸侯、卿、大夫、士。诸侯每三年要向天子推荐士人,天子在射宫考校他们的箭术。如被考校者射箭时仪容、动作合于礼,节度合于乐,而且射中靶子的次数多,就可以参与天子的祭祀。如仪容、动作不合于礼,节度不合于乐,而且射中靶子的次数少,就不得参与天子的祭祀。多次参与祭祀的诸侯就能得到褒奖。多次未能参与祭祀的诸侯就要受到斥责。多次得到褒奖的,就可以增加封地。多次受到斥责的,就要削减封地。由此可见,射礼是用来考校诸侯的一种礼仪。因此,诸侯群臣都很重视大射。夏商及此前的射礼已经无法考究,但由于《仪礼·大射》的记载,我们对周代的大射礼仪有较为详细的了解。

1.1 按大射礼仪规定,如果国君有命令通知射箭,冢宰(丞相之类负责辅佐国君的高级官员)要把这一消息通告给百官,而其他的有关人员也要尽快把这一消息通告给可能涉及的所有人员。

射箭前三天,宰夫(负责执掌治朝法令的人)要命令宰和司马做好具体的准备工作。射人(主管国家的三公、孤、卿、大夫)射前一天要查看器皿的洗涤情况。司马要让量人,用六尺的狸步来测量射箭处到射布的距离和要设置的避箭器具。其中规定:有熊饰的射布距离九十步,有豹、麋饰的射布距离七十步,有犴(ān,是一种塞北野狗)饰的射布距离五十步。在各射布的西边十步、再往北十步的位置设置避箭器具。接着命令量人、巾车(掌管衣巾、车辆的官吏)设置三张射布。画有熊饰射布的高度,在豹、麋饰射布的上缘可看到中心鹄(gǔ,射布中心的中心);画有豹、麋饰射布的高度,在犴饰射布上缘可看到中心的鹄;画有犴饰的射布离地一尺三寸。左下端的系绳不系。在射布西边十步、再往北十步的位置设置避箭器具。避箭器具用皮革制成。

乐人在射箭的前一天,在东阶的东边悬挂乐器。

第二天,司宫(负责管理宫中事务的官吏)在东楹柱西边旋转两个方壶,在方壶南边放好国君用来盛酒的两个瓦?(wǔ)和丰(盛放酒樽的器物,形似豆,但低而大)。用细布或细葛布制成巾,把巾连缀在箭上张开,遮盖住盛酒器,巾上放勺,再用垂下的巾撩起盖在勺子上。给出身庶民的做官人在丰的南边朝北放置两个圆壶。在画有熊饰射布的避箭器具东北放两壶沙酒。在东阶东南方放洗,垒和水放在东边。圆形竹器放在洗的西边,靠南陈设。在它的北边朝西放一个盛饭的圆形竹器。又在唱靶人的酒樽西北放洗,水在洗的北边。圆形竹器在洗的南边,靠东陈设。小臣在东阶上为国君铺席,席头朝西。司宫在室门西边为主宾铺席,席位朝南。卿的席在主宾的东边,以东边为尊位。小卿的席在主宾西边,以东边为尊位。大夫的席位挨着小卿,也以东边为尊位,如果有面朝东的席,就以北边为尊位。乐工的席在西阶的东边,以东边为尊位。各小国国君的席铺在东阶上西边,面朝北,以东边为尊位。百官的饭食由膳宰届时分送到各自的席位上。

射人向国君报告一切准备齐备后,国君登堂,面朝西在席位上就座。

庭中奏起《肆夏》乐曲。主宾从西阶登堂,主人(指代替国君充当献酒主人的宰夫)跟随着他。主宾站在右边,面朝北。主人登堂,两次行拜礼,主宾回拜两次。主人下堂洗觚(饮酒用的酒器),面朝北站在洗的南边。主宾下堂,面朝东站在台阶西边。主人辞谢主宾下堂,主宾答话。主人面朝北洗手,坐下拿起觚洗刷。主宾稍进前,辞谢洗觚。主人坐下把觚放到圆形竹器里,站起来回答。主宾返回台阶西边。主人洗觚结束,主宾拱手行礼,然后登堂。主人登堂,主宾拜谢洗觚。主人在主宾右边放下觚回拜,然后下堂洗手。主宾下堂,主人辞谢主宾下堂,主宾回答。洗手完毕,主宾拱手行礼登堂。主人登堂,坐下拿觚。拿巾人举起巾,主人斟酒,拿巾人盖上巾。主人把勺放在巾上。拿巾人把垂下的巾撩起盖在勺上。在主宾席位前献给主宾,主宾在西阶上行拜礼,在席位前接过觚,返回原位。主人在主宾右边替主宾送上觚行拜礼。宰胥进献干肉、肉酱,主宾登上席位,庶子摆放盛有牲体的俎(zǔ,是一种专用来盛放牲体的祭祀礼器。一般用青铜制成,也有木制漆饰的)。宾主坐下,左手拿觚,右手拿干肉、肉酱,把觚放在祭物右边,站起来取肺,坐下行绝祭,尝肺。站起来把肺放到俎上,尝酒,走下席位,坐下放觚,行拜礼,告诉说“味道鲜美”,拿觚站起来。主人回拜。音乐终止。

主宾拿着空觚下堂。主人下堂,洗手,洗象觚(形状似象的饮酒器),登堂斟酒,面朝东北献给国君。国君行拜礼接过象觚,然后奏《肆夏》乐曲。主人从西阶下堂,宰胥从左边房中进献干肉、肉酱,庶子从西阶登堂,摆放盛有牲体的俎。国君祭,庶子辅佐把肺交给国君。国君站着把酒喝完,坐下放象觚,行拜礼,拿着象觚站起。主人回拜,音乐终止。主人登堂接过象觚,下堂把它放到圆形竹器里。

小臣在东阶下请国君命定进献酒觯(zì,似樽但比樽略小的一种酒器)的人。国君命令从长者中挑选。小臣让下大夫二人献觯。献觯人在东阶下都面朝北两次行拜礼,行稽首礼。国君回拜。献觯人站在洗的南边,面朝西以北边为尊位,依次进前洗手,洗角觯,从西阶登堂,依次进前从方壶中斟酒,在西楹柱北边交错。献觯人下堂到东阶下放下觯,先行两次拜礼,接着行稽首礼,然后拿着觯站起。国君回拜。献觯人坐下祭酒,接着把酒喝完站起来,再坐下放觯,两次行拜礼,接着行稽首礼,然后拿着觯站起。国君回拜两次。献觯人拿着觯在洗的南边等待。小臣请国君定献觯人。如果命二人都献觯,那就依次进前,把觯放到圆形竹器里,在东阶下都面朝北,两次行拜礼,行稽首礼。国君回拜。献觯人洗象觯,登堂斟酒,依次进前坐下,把象觯放到祭物的南边,以北边为尊位。献觯人下堂到东阶为国君送上象觯,并两次行拜礼,一次行稽首礼。国君回拜。献觯人退回到门右的原位。

主人洗觚登堂,在西阶上献给大夫。大夫登堂,行拜礼接过觚,主人为其送上觚行拜礼。大夫坐下祭酒,站着喝完酒。主人接过觚,大夫下堂,回到原位。胥宰在洗的北边向主人进献干肉、肉酱;向大夫们敬酒都敬遍,接着进献干肉、肉酱。如果有面朝东的,那就以北边为尊位。铺席完毕,传命人让大夫登堂,大夫们都登堂就席。

然后在西阶上稍东的地方为乐工铺席。小臣引导乐工进入。乐工六人,四人鼓瑟。仆人正(主管仆人之小吏)空手扶助大师(掌管六律阳声和六同阴声,使阴阳六声相交合。大射仪时带领鼜(qì)人唱歌作为射乐的节奏的人),仆人师(仆人乐师)扶助少师(大师的属官,主管教习敲击、吹奏各种乐器),仆人士(仆人中的上士)扶助上工(高级演奏人)。大师和少师、上工都下堂站在西边的鼓北面,众乐工伴随在后边,然后吹奏《新宫》三节。吹奏结束,大师和少师、上工都在东边土坛的东南方,面朝西坐下。

传命人在东阶下请国君立司正(负责测定正中位置)。国君同意,传命人于是就充当司正。司正到洗前,洗角觯,面朝南坐下,放角觯,然后站立在中庭。司正登堂到东楹柱东边接受国君的命令,在西阶上,面朝北命令主宾和各公卿大夫。国君说:“按我的命令使各位安坐。”主宾、各公卿大夫都回答说:“是。怎敢不安坐。”司正从西阶下堂,面朝南坐下取觯,登堂从方壶中斟酒,下堂面朝南坐下放觯。站起向右转身,面朝北严肃恭敬地站立。然后坐下取觯站起,再坐下,不祭酒,把酒喝完。放下角觯,站起来,两次行拜礼,行稽首礼。向左转身,面朝南坐下取觯,洗觯,面朝南把角觯放回中庭,面朝北站立。

1.2 司射(负责安排具体的射礼仪式)到更衣的地方,露出左臂,套上扳指,穿上皮制护袖,拿着弓,在弓把外夹持四支箭,箭头在弓把中部位置,右手大拇指钩弦。司射在东阶前对国君说:“请主持射礼的官行射礼。”接着报告说大夫和大夫为耦(二人一组),不足由士侍候大夫。于是就到西阶前,面朝东,向右回头命令属吏拿射箭器具。士和梓人(木匠)从北阶登堂,在两根楹柱中间测量尺寸,或用红色或用黑色画出两个一横一竖垂直交叉的标志(在射箭站立的地方,两个射箭位置中间的宽窄距离要能放一张弓)。射正(主管射礼的官员)到场。画好标志以后,士和梓人从北阶下堂。司宫打扫画标志的地方,完工后,从北阶下堂。太史(掌管建立邦国的六典、八法、八则)在准备设置中的位置西边,面朝东等待着执掌自己的政事。司射面朝西告诉太史说:“国君射画有熊饰的射布,大夫射画有豹、麋饰的射布,士射画有犴饰的射布。射箭人射中的不是自己应射的射布,射中也不算。地位卑微的人和尊贵的人结为一耦,与尊贵的人同射一个射布。”太史应允。接着比配三耦。三耦(三个不同类别的二人射箭小组)在更衣地方的北边等待,面朝西以北边为尊位。司射命令上射(一耦中的尊者)说:“某人侍候您射箭。”命令下射(一耦中位次稍次于上射者)说:“您和某位射箭。”命令完毕,接着命令三耦到更衣的地方取弓箭。

司马正命负侯人拿着羽旗背对射布,负侯人都到射布前拿着羽旗背对射布等待着。司射到更衣的地方,让上耦射箭。司射返回原位。上耦走出更衣的地方,面朝西拱手行礼,前行,上射在左边,同时前行。对着台阶面朝北拱手行礼,到达台阶拱手行礼。上射先登上三阶台阶,下射跟随他在一级台阶。上射登堂后稍向左移步,待下射登堂后,上射拱手行礼。两人同时向东行进。两人都对着画有标志的射位面朝北拱手行礼,到达射位拱手行礼,两人都用左脚踩射位,转身看着射布中心,两脚合并等待。司马正到更衣的地方,露出左臂,套上扳指,穿上皮制护袖,接着拿弓,右手夹持箭。从西阶登堂,到达左边的射位,站在两个射位中间,左手拿着弓把中部,右手拿着弓的末端,面朝南举弓,命令负侯人离开射布。负侯人把羽旗交给唱靶人,退后站立在西边。唱靶人和他一起等待着。

司马正露出左臂,套上扳指,穿上皮制护袖,拿着弓,右手夹持弓弦,同司射在台阶前身体左边相交错,从西阶登堂,从右边的射位走到后边站在两个射位中间,面朝西南向下推弓命令取箭。负侯人像原先一样应答,都走近射布,拿着羽旗背对射布等待着。司马正从西阶下堂,面朝北命令摆放插箭器具,小臣师摆放插箭器具,司马正面朝东,用弓作为指数的工具。小臣坐下,把箭放到插箭器里,箭的末端朝北。司马正坐下,四支地数完箭。如果箭不够,司马正再露出左臂,拿弓登堂命令取箭,和原先相同,说:“箭没取尽。”然后再去找箭,把找来的箭插到插箭器里,完毕。司马正进前坐下,把箭左右分开,站起来返回原位。

司射接着命令三耦各和自己的射耦交替取箭,都露出左臂,套上扳指,穿上皮制护袖,拿着弓,右手夹持弓弦。一耦出来,面朝西拱手行礼,对着插箭器具面朝北拱手行礼,到达插箭器具拱手行礼。上射面朝东,下射面朝西。上射拱手行礼,进前坐下,把弓南北方向放,右手手心向上从弓上取一支箭,和弓把中部合并在一起。站起来使箭翎和弓把朝同一方向,同时向左转身,再向右转身,面对相反的方向拱手行礼。下射进前坐下,把弓南北方向放,右手手心向下从弓上取一支箭,和弓把中部合并在一起。站起来,使箭翎和弓把朝同一方向,同时向左转身,再向右转身,面对相背的方向拱手行礼。已经交替取完了箭,把四箭合并使它平齐。同时夹持四箭,两人都向内转身,面朝南拱手行礼。到达插箭器具南边,都向左转身,面朝北拱手行礼,腰插三箭,两指夹持一箭。拱手行礼,和射耦向左转身,上射在左边。退下的人和前进的人,身体左边交错,相互拱手行礼,转身返回,在更衣的地方放下弓箭,摘下扳指,脱下皮制护袖,穿好上衣,返回原位。三耦交替取箭,直到射完为止。

1.3 主宾下堂,在堂的西边取弓箭,各公卿到更衣的地方,挨着排在三耦的南边。国君将要射箭,司马正就命令负侯人都拿着羽旗背对射布等待。司马正返回原位。隶、仆打扫候道。司射去掉扑,到东阶下向国君报告说:“应当射箭了。”国君应允。司射到西阶的东边向主宾报告,接着插扑,返回原位。一名小射正(司射属吏,负责一些具体事务)从东边的土坛上拿取国君的扳指和皮制护袖。一名小射正从属吏手中接过弓,拂去弓上灰尘。两人都等候在东堂。国君将要射箭,主宾下堂到堂的西边露出左臂,套上扳指,穿上皮制护袖,拿着弓,腰插三箭,两指夹持一箭,从西阶登堂,先等待在射位北三尺的地方,面朝东站立。司马登堂命令离开射布,和原先一样。从右边射位的南边转身,然后下堂。放下弓,返回原位。国君走近射位,小射正用笥(sì,用竹、苇编制的盛衣物的箱子)捧着扳指和皮制护袖,大射正拿着弓,跟随国君来到射位旁。小射正坐下把笥放在射位的南边,接着用巾掸拂,取扳指,站起来。辅佐人放扳指和红色皮制的食、中、无名指的指套。小臣正佐助袒衣,国君露出红色上衣。袒衣完毕,小臣正退回东堂等候。大射正拿着弓,用衣袖掸拂弓把上下弯曲处,上边两次,下边一次。左手拿着弓把中部,右手拿着弓的末端,把弓交给国君。国君亲自试试弓的强弱。小臣师用巾向里掸拂箭,把箭接连不断地交给国君。大射正站在国君的后边,把箭的运行情况报告国君。(“下”是“没射到”,“上”是“超过”,“左右”是“射到了旁边”)国君射完,大射正接过弓等待,国君和主宾交替地射,把四支箭射完。国君射完箭,小臣师拿着巾退返原位,大射正接过弓,小射正用笥接过扳指、皮制护袖,退回放到东边的土坛上,回到原位。大射正退返回司正的位置,小臣正辅佐国君穿好上衣,国君就席,司正用君命使主宾登堂。然后卿大夫接着射箭。

1.4 各公卿到更衣的地方取弓箭,露出左臂,套上扳指,穿上皮制护袖,拿着弓,腰插三箭,两指夹持一箭,出来,面向西拱手行礼,行礼如同三耦登堂射箭一样。射完后下堂,和三耦一样到更衣的地方放下弓,摘下扳指,脱下皮制护袖,穿好上衣,返回原位。众人都接着射箭,放筹码都和原来一样。射完以后,放筹码的人就拿着剩下的筹码到东阶下面朝北向国君报告说:“上、下射都已射完。”返回原位,坐下把剩下的筹码放到中的西边,站起来等候放筹码。

司宫为射布摆放两壶沙酒,在这两壶酒的西北方放置洗,圆形竹器放在洗的南边。宰夫的属吏进献干肉、肉酱,庶子(掌管诸侯、卿、大夫除嫡子外的庶子教养的官)摆放盛有牲体的俎。唱靶人左手拿散爵,右手祭干肉、肉酱、牲体,两手祭酒。祭完后,唱靶人走到西边个(射布左右伸出的部分)的西北方三步远的地方,面朝东,摆放好干肉、肉酱、牲体,站着把酒喝完。司马师(主管司马所属官吏教养的官吏)接过空散爵,洗散爵,献给隶、仆、巾车和唱靶人,如同献给服不一样。献完后,司马师接过空散爵,把它放到唱靶人的圆形竹器里。唱靶人拿着干肉、肉酱,庶子拿着俎跟随其后,把干肉、肉酱、俎摆放到避箭器具稍南的地方。服不再次背向射布等待着。

司射到台阶西边,去掉扑,到堂的西边放下弓,摘下扳指,脱下皮制护袖,穿好上衣,走到洗前,洗觯,登堂斟酒,然后再走下堂,走到放筹码人的位置稍南的地方献给他。司射进献干肉、肉酱、牲体,行祭。唱靶人走到祭物右边,面朝东,行拜礼,接过散爵,司射面朝北,为送上散爵行拜礼。放筹码的人走近祭物坐下,左手拿散爵右手祭干肉、肉酱,站起来取肺,坐下祭肺,接着祭酒。站起来走到司射的西边,面朝北站立着把酒喝完,喝完后不行拜礼。司射接过空爵,把它放到圆形竹器里。放筹码的人稍靠西,避开祭物,返回原位。司射到堂西露出左臂,套上扳指,穿上皮制护袖,接着取弓,夹持一支箭,走到台阶西边,插扑,返回原位。

司射仍旧夹持一箭,像原先一样让人射箭。一耦像原先一样拱手行礼,登堂。司马登堂,命令负侯人离开射布,负侯人答应。司马下堂,放下弓,返回原位。司射和司马在台阶前交错,司射把扑倚放到台阶西边,然后走到东阶下,面朝北,向国君请求用乐曲作限制动作节奏的标志。司射返回台阶西边,插扑,面朝东命令乐正(主管演奏中的音律节奏的小官)说:“国君命令奏乐。”乐正说:“是。”司射接着走到堂下,面朝北看着上射说:“不和鼓乐节拍相应,不放筹码。”上射拱手行礼,司射返回原位。乐正命令大师(具体主持演唱的高级乐工)说:“演奏《狸首》,间隔如一。”大师不站起来,答应了。乐正返回原位。乐工演奏《狸首》,三耦射箭。三耦射完后,主宾像先前一样,站在画有十字标志的射位上等待国君。国君在乐曲奏起以后走近射位,接连不断地射箭,不按乐曲的节拍射箭。其他如同初射的礼仪。

射箭完毕,如同先前一样行礼。主宾就席。各公卿大夫、众射箭人都和先前一样,接着射箭,放筹码。射完后,走下堂,返回原位。放筹码的人拿着剩下的筹码进前报告说:“上、下射都已射完。”

1.5 司马登堂命令取箭,负侯人答应。司马下堂放弓,返回原位。小臣放下箭,司马师四支地数,都和原先一样。司射放下弓,和原先一样查看数筹码。放筹码的人把胜方或相等的情况,像原来一样报告,返回原位。

司射命令摆放丰,并和原先一样在觯中斟上酒。接着命令获胜的一方拿着能射的弓,不胜的一方拿着不能射的弓,和先前一样,登堂喝酒。喝完酒后,同原先一样撤去丰和觯。

主人洗觯,斟酒,在西阶上献给士,士中的长者登堂行拜礼,接过酒觯,主人为送上酒觯行拜礼。士坐下祭酒,站着喝酒,喝完后不行拜礼。其他士不行拜礼,坐下祭酒,站着喝酒。接着在觯的南边进献给司正和射人,面朝北以东边为尊位。司正站在尊位,向士人普遍献酒。已经受献酒的士站在东边,面朝西以北边为尊位。接着向士进献酒。祝史、小臣师也在靠近他们的位置进献。主人走近庶民中做官的人的酒樽向他们敬酒,庶民做官的人不行拜礼,接过酒觯,坐下祭酒,站着喝酒。主人拿着空觯,把它放到圆形竹器里,返回原位。

如果国君命令说:“再次射箭。”那么就不向庶子献酒。司射命令说:“想射的人可以射箭。”卿大夫都下堂,两次行拜礼,行稽首礼。国君回拜。射出一箭,射中三张射布中的哪一张都算射中。

不计爵(是一种形状像雀,能装一升酒的酒具)数的喝酒开始。士有拿国君酒爵的,有拿卿大夫酒爵的。如果拿了国君的酒爵,要斟酒进献给国君,国君不行拜礼接受。如果拿了卿大夫的酒爵,国君命令赐予某人酒,就要进献给某人。接受赐予的人站起来接过酒爵,走下席位,在席位西边放下爵,先行两次拜礼,再行稽首礼。国君回拜两次。接受赐爵的人拿着爵就席坐下,等国君喝完酒以后再喝。拿国君酒爵的人,接过国君的酒爵,斟好酒,放回到国君席前祭物的南边。接受赐爵的人站起来,把酒爵交给拿卿大夫酒爵的人。最后接过酒爵的人站起来,在西阶上向士敬酒。大夫不行拜礼把酒喝完后,再给爵中斟上酒。士不行拜礼,从大夫手中接过酒爵,大夫就席。士人也如此依次斟酒,劝酒。国君如有命令撤去遮盖酒壶的巾,主宾及卿大夫就都下堂,在西阶下面朝北以东边为尊位,两次行拜礼,行稽首礼。国君命令小臣辞谢,国君回拜,大夫们都避开,接着登堂返回原位都坐下。士在西阶上结束劝酒,如同原来一样。歌唱、吹奏,歌吹交替,合奏无数次。

夜晚,庶子在东阶上拿着火烛,司宫在西阶上拿着火烛,甸人(负责耕种籍田,按照规定进献谷类的人)在中庭(从门到堂的院落)拿着大火烛,门人(负责守门的人)在门外拿着大火烛。主宾已有醉意,面朝北坐下拿取进献的干肉下堂。主宾拿着干肉在门内屋檐处赐予管钟鼓的人,接着出门。卿大夫都出门,国君不送行。国君进入时奏《骜夏》乐曲。

1.6 大射礼仪在秦汉以后很少有专书记载,只有《宋史》将这一礼仪列入嘉礼中,到明代编写《明集礼》、《明会典》时,又把这一礼仪开始列入军礼中。按上述两部书记载,朱元璋在洪武三年(1370)时与群臣议定大射礼仪,并规定:凡是举行郊、庙祭祀礼仪的时候,都必须先行举行大射礼仪。届时,工部要负责制造好射侯等各种应用的器具,而且规定射鹄(箭靶的中心)要分七类。天子用虎鹄、皇太子用熊鹄、亲王用豹鹄,并都用五彩涂抹。文武官一品、二品用豹鹄,但只用四彩涂抹。三品至五品文武官员用糁鹄,并用三彩涂抹。六品至九品官员用孤鹄,涂二彩。文武官子弟及士人、百姓中的优秀人才参加射礼,要用布鹄,且不涂色彩。射箭的时候,要把一种为执旗人、收集箭支的人准备的,名叫“容”的遮蔽物放到鹄的右边,作为他们蔽身的挡箭牌。随后要布置好射中五皮。其中的树中供天子大射时使用,闾中供天子在宴饮射箭时使用。虎中,供皇太子和亲王使用。兕中,供一品至五品文武官员使用。鹿中,供六品至九品文武官员及官僚子弟、士民中的优秀人物使用。

除了预备上述各种器物之外,为使大射仪有秩序地进行下去,还要设置各类职责各不相同的人员负责射仪中的各项事务。其中要设置司正官两名,负责检验参加大射礼仪的人的尊卑品级及体力强弱情况,并按两人一组的方式对所有参加大射礼仪的人员进行编组。而射箭人是否射中或射中的程度怎样,由兵部官员负责记载。设置司射官两名,一般由射术比较高明的武官充任,他们要先各拿强弓进行示范性的射鹄,以此来鼓舞众人的士气。设置司射器官两名,负责分辨弓力的强弱,并按强弱不同把弓分为三个等级,然后根据参加大射礼仪的人员体力的强弱不同,分别授给他们不同的弓,这两名人员一般由工部选择推荐。设举爵者一名或数名,负责把倒满马奶的爵送给射中的人喝,这些人员一般由光禄寺的官员充任。设请射者数名,负责确定参加射礼的人的射箭次序,一般由侍仪司的官员充当。又设引礼官二人,负责引导文武官员的进退,一般由侍仪司的舍人充任这一职务。此外还要布置侍获者若干人,负责收集射出的箭支,并把箭支统一交给负责管理各种器具的司射器者,这一职位一般由仆人、徒隶之类地位低贱的人充任。与此同时还要设置六名掌旗人,他们一般都站在挡箭牌后,手拿五色彩旗,通过举不同颜色的旗子来宣告射箭的结果。如果射中,就要举起红旗挥动,如中彩,就要举起彩旗挥动。偏西,举白旗,偏东,举青旗。超过了箭靶的中心,就举黄旗,没有达到箭靶的中心,举黑旗。这些举旗人都由军士充任。

为了使各类人,特别是各级文武官员都熟悉射礼,不至于在官场中弄出更多的笑话来,明王朝还特别规定:国子学及各郡县的生员(学生)都必须学习射箭,并且把大射礼的各项仪式明令颁布于天下。因此各地各级官府和学校都要在举行重大活动前仿照大射礼仪举办射仪。这些仪式与真正的大射仪相比来说,礼节略有减省,开始时射程是三十步,以后逐渐累加,到九十步为止,每次每人要射四支箭,每次以两人为一组。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

  • 建国以来刘志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收录对刘志丹同志的研究文章,包括《论刘志丹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刘志丹在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地位和作用》、《刘志丹对西北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的贡献》、《共产党人的楷模》、《刘志丹在黄埔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