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我闻,我思我想

从大陆来到美国,至今在东西方度过的时日大致各半。愿以我所见所闻触及一下东西方的文化和制度。也许能起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个人资料
溪边愚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2024-06-16 05:45:44)
爸爸走后,一直想写几句。不多,只是说几句话,求个心里舒服。今天就借父亲节的机会把这件事做了。 说起来可能会让人不理解,很久以来,我一直担心的不是爸爸会走,而是走的时候会不会遭罪。 妈妈走后,哥哥不放心把爸爸单独一个人交给保姆照顾,我们共同征得爸爸同意后,送爸爸去了上海一家非常高端的养老院。如果说爸爸开始有部分因素是出于对小辈的体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9)

2024年5月30日,美国前总统唐纳德·川普在曼哈顿地区法庭被陪审团判犯有34项伪造商业记录的重罪。很多纽约人为此涌上街头庆祝。 这是因为川普长期以来做了太多坑蒙拐骗的事,却始终能够逃避法律的惩罚。现在终于有一个案子川普被定罪,怎么说都是好事情。 至少川普这个“品牌”又被剥掉一层外衣。
川普做生意不行,建“品牌”功夫一流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以色列军方宣布,在周六(6月8日)的一次军事行动中,四名自10月7日以来一直被关押在加沙的人质获救。获释的人质名叫诺亚·阿尔加马尼(NoaArgamani)、阿尔莫格·迈尔·扬(AlmogMeirJan)、安德烈·科兹洛夫(AndreyKozlov)和什洛米·齐夫(ShlomiZiv),他们是在哈马斯领导的对以色列的袭击中被巴勒斯坦武装分子从新星音乐节上绑架的。以色列当局在一份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5)

《纽约时报》从来不是川普的朋友,但川普在2016年赢得总统竞选后,愈加对《纽约时报》耿耿于怀。他甚至对时报记者直言说,我都当选为总统了,作为纽约的报纸,难道不应该为家乡人当选总统发表一篇赞美的文章吗?哪怕就这一次?这样的要求很川普。但如此提要求,川普是把时报当成地方新闻小报了。不过,上周五(5月31日),他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变相得到了满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7)
(2024-06-04 01:32:45)
又到了这个日子,心中的痛无法用语言形容。在今天这个日子,特别推荐一个文学城博客,里面的六四系列非常好。感谢该博主“橡溪”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详细记录下了他作为第一线参与者的六四经历,并对相关的一些人物和事件做了交代。《六四记忆》出版后记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1805/202406/1608.html能写的都尽量写吧。让我们都永不忘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纽约时报》5月20日的报道: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要求对内塔尼亚胡和哈马斯领导人发出逮捕令(《纽约时报》截屏)国际刑事法院首席检察官卡里姆·汗(KarimKhan)上周一(5月20日)表示,他已要求对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BenjaminNetanyahu)和包括叶海亚·辛瓦尔(YahyaSinwar)在内的哈马斯领导人发出逮捕令,罪名是与10月7日的袭击和加沙战争有关的战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自去年10月7日的再一次巴以冲突发生以来,美国校园内的抗议活动就没有停过,但真正引起大众的注目,是始于哥伦比亚大学4月中旬的校园“加沙声援营地”抗议活动,学生们要求学校从他们声称的“从以色列种族隔离中获利”公司撤资。在校园内建立“营地”分明违反了校规,这是学生抗议形式的一次明显升级,也是所有抗议活动的最基本策略:不达目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目前美国不少大学都有学生在举行抗议活动,主要诉求是要学校从他们声称“从以色列种族隔离中获利”的公司撤资。学生们模仿加沙的情况,在校园内草坪上搭帐篷,建立“加沙声援营地”,不达目的就不撤走。每个学校抗议活动的规模、形式和诉求不完全相同,校方的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结果当然也不同。有的学校已经与学生达成初步协议,以后会进一步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一分钟速读版新闻媒体被认为是除了立法、行政和司法之外民主的第四个支柱。而地方新闻是大型主流媒体的基石。当地方新闻消失时,主流媒体的质量也会受到很大影响。更重要的是,地方新闻的很多功能是主流媒体无法替代的。例如,地方报纸最擅长的对公职人员或机构的监督报道。一个不那么为人所知的秘密是,地方政府的效率始终与地方报纸的活跃程度成正比关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巴以冲突的起源,奥斯陆协议、戴维营和塔巴会谈真相的细节 ——以色列前外交部长什洛莫·本·阿米与诺曼·芬克尔斯坦教授的辩论 【译者按】 本文是以色列前外交部长什洛莫·本·阿米(ShlomoBenAmi)就以色列、巴勒斯坦人及和平进程与著名的、饱受争议的诺曼·芬克尔斯坦(NormanFinkelstein)教授2006年一场辩论的文字版翻译。该辩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