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些戏剧演员的保留工资
五、六十年代虽然制定了文艺工作人员的全国工资标准,并评定了工资级别,还是有很多名演员的工资高于他们的级别工资,高出的部分称作保留工资。这里介绍的是上海一些戏剧名演员的保留工资情况。保留工资比较多的主要存在于京剧、沪剧、越剧等几个主要剧种的名演员以及一些评弹和滑稽演员中,电影演员有保留工资的很多,因为五十年代初,电影演员的工资并不高,在56年评到文艺3级以上的演员(如赵丹、白杨、张瑞芳等)标准级别工资都高于他们原来的工资,除了个别原来工资较高,但定级低的(文艺8级以下)可能有保留工资(上海电影厂有十来人)。
现在先介绍沪剧演员的工资情况。因为是上海本地人,那时长辈和邻里中有不少沪剧迷,小时候常听到收音机中播放的沪剧,特别是星期天。另外有几位沪剧名演员就住在我家(安福路128弄,靠近乌鲁木齐中路)附近,顾小珍住安福路184弄,筱爱琴、邵滨孙住乌鲁木齐中路的麦琪里,丁是娥、解洪元住在附近华亭路,曾在“三角花园”看到解洪元下象棋,所以对沪剧演员更熟悉些。
52年评级沪剧团的工资情况:(图1.、2.)
一般演员的薪金是几十元(按新币),丁是娥、筱爱琴、石筱英、邵滨孙都是314元;解洪元是286元。 52年进行了评级,工资以工资分计(1工资分约等于新币0.26元),级别和工资情况如下(图3.), 52年的文艺3级工资180元,4级工资168元,5级工资157元,比他们原来300元左右的薪金低不少,差额成了他们的保留工资。
1956年工资改革,制定了新的工资标准(图4.): 并重新评定了级别:丁是娥、石筱英评为文艺2级;邵滨孙、解洪元评为文艺3级;筱爱琴评为文艺4级。但他们实得工资:丁是娥、石筱英、筱爱琴都是339元;邵滨孙、解洪元是290元,都比他们标准级别工资高。
还有其他一些演员,因为1960年前都在私营剧团,没有评级,他们的工资情况是:
杨飞飞、赵春芳、王盘声、王雅琴都是 300元,凌爱珍231元,韩玉敏148.5元。
这些名演员有些是夫妻档:筱爱琴与邵滨孙是夫妻,筱爱琴在文革中去世,邵滨孙后和韩玉敏结了婚。解洪元和顾月珍是夫妇,解放后离婚后解洪元与丁是娥成了夫妻。杨飞飞和赵春芳也是夫妻档。
京剧、越剧和评弹演员的保留工资更多,以后继续介绍。
上海一些戏剧演员的保留工资
毛囡 (2025-08-25 14:28:01) 评论 (0)上海一些戏剧演员的保留工资
五、六十年代虽然制定了文艺工作人员的全国工资标准,并评定了工资级别,还是有很多名演员的工资高于他们的级别工资,高出的部分称作保留工资。这里介绍的是上海一些戏剧名演员的保留工资情况。保留工资比较多的主要存在于京剧、沪剧、越剧等几个主要剧种的名演员以及一些评弹和滑稽演员中,电影演员有保留工资的很多,因为五十年代初,电影演员的工资并不高,在56年评到文艺3级以上的演员(如赵丹、白杨、张瑞芳等)标准级别工资都高于他们原来的工资,除了个别原来工资较高,但定级低的(文艺8级以下)可能有保留工资(上海电影厂有十来人)。
现在先介绍沪剧演员的工资情况。因为是上海本地人,那时长辈和邻里中有不少沪剧迷,小时候常听到收音机中播放的沪剧,特别是星期天。另外有几位沪剧名演员就住在我家(安福路128弄,靠近乌鲁木齐中路)附近,顾小珍住安福路184弄,筱爱琴、邵滨孙住乌鲁木齐中路的麦琪里,丁是娥、解洪元住在附近华亭路,曾在“三角花园”看到解洪元下象棋,所以对沪剧演员更熟悉些。
52年评级沪剧团的工资情况:(图1.、2.)
一般演员的薪金是几十元(按新币),丁是娥、筱爱琴、石筱英、邵滨孙都是314元;解洪元是286元。 52年进行了评级,工资以工资分计(1工资分约等于新币0.26元),级别和工资情况如下(图3.), 52年的文艺3级工资180元,4级工资168元,5级工资157元,比他们原来300元左右的薪金低不少,差额成了他们的保留工资。
1956年工资改革,制定了新的工资标准(图4.): 并重新评定了级别:丁是娥、石筱英评为文艺2级;邵滨孙、解洪元评为文艺3级;筱爱琴评为文艺4级。但他们实得工资:丁是娥、石筱英、筱爱琴都是339元;邵滨孙、解洪元是290元,都比他们标准级别工资高。
还有其他一些演员,因为1960年前都在私营剧团,没有评级,他们的工资情况是:
杨飞飞、赵春芳、王盘声、王雅琴都是 300元,凌爱珍231元,韩玉敏148.5元。
这些名演员有些是夫妻档:筱爱琴与邵滨孙是夫妻,筱爱琴在文革中去世,邵滨孙后和韩玉敏结了婚。解洪元和顾月珍是夫妇,解放后离婚后解洪元与丁是娥成了夫妻。杨飞飞和赵春芳也是夫妻档。
京剧、越剧和评弹演员的保留工资更多,以后继续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