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2020年12月31日前进入美国、无身份但守法纳税的移民,提供一种新合法身份:“尊严身份”(Dignity Status)
有效期7年
可合法工作
不能享受福利
不等于绿卡
无直接入籍路径
获得尊严身份的条件也比较苛刻,需要缴纳7,000美元作为“责任金”,不得犯罪,必须定期报备,还需要保持纳税与守法记录。法案明确:尊严身份本身不通向绿卡或入籍
但个人仍可通过其他法定渠道申请身份调整:
婚姻绿卡
雇主担保(如EB类)
美籍子女团聚
特殊人才、宗教、庇护等。特别人群方面包括Dreamers(童年抵美者)和TPS(临时保护身份持有者)。这些人可以在满足条件下进入绿卡程序,甚至走向入籍。他们是尊严法案中为数不多的“真正身份跃升”受益者。
与此同时,《尊严法案》也加大执法力度:
全国强制使用 E-Verify 系统(雇主必须验证员工身份)
严格边境管控,增加遣返与审查效率
对非法雇佣行为加大惩罚
投资“人道处理中心”,加速庇护审核
法案的政治逻辑很清晰:
给你合法身份,但不承诺你公民地位
你要为过去负责(交钱、守规矩)
政府换来税基和社会稳定
选民看到的是“管理秩序”,不是“大赦放水”
现在,老川治国理念终于清晰了,就是明确美国各个阶层的地位。一直以来,世人都以为美国是一个民族自由的国家,其实在下的旧文《美式九品中正制》已经分析过,美国是一个财阀寡头统治的国家。而所谓右翼就是比左翼更明确分清社会等级。
细究起来,从希腊,罗马,西方都是种姓门阀制度。如罗马可分为以下三大核心阶层,每个阶层内部又有进一步细分:
第一等当然是贵族(Patricians)。贵族是古罗马社会的最高阶层,通常出身于古老的显赫家族,通过世袭获得政治权力、土地财富和社会特权。他们垄断元老院席位、高级官职(如执政官)和宗教职位,享有法律豁免权。经济上,他们拥有大量土地和奴隶,控制贸易与商业资源,并通过政治影响力扩大财富;政治上,主导立法、军事指挥和公共事务决策,通过“庇护制”(Patron-Client System)控制平民依附者,巩固自身权力。
- 富裕平民,包括商人、手工业者和富裕农民,有一定经济实力但无政治特权。通过斗争争取权利(如设立平民保民官),后期部分跻身骑士阶层(Equites)或通过财富成为元老院议员。
- 普通平民,占多数的小农、雇工和城市贫民,经济脆弱,需承担赋税和兵役义务,但政治权利有限。通过“平民议会”和《十二铜表法》逐步获得法律保护。
- 自由人(Liberti),被释奴隶,虽获自由和公民权,但社会地位低下,多从事工商业,后代可逐步提升地位。
现在美国的财阀就是贵族(Patricians),他们往往通过代理人掌控政府与立法机构,任命法官,同时媒体也是在他们手中。而美国一般公民就是相当于罗马的平民(Plebeians)。《尊严法案》的推出,意味美国正式把没有美国公民身份,但在美国做低下层工作的,甚至拿正式工作签证的人都变成第三等的奴隶(Slaves)。如果他们想继续在美国工作,除了交税外,没有任何福利,同时他们雇主可以决定他们能否继续留在美国。当然,如果雇主同意,可以雇主担保,申请如EB类签证。这就是罗马帝国的主人恩赐获得自由身。
如果我们细看历史,就会发现罗马帝国灭亡后的中世纪,如法国大革命前的法国也是分,国王,然后是第一等的教士,第二等的贵族,最后才是第三等的资产阶级与工匠,城市贫民,农民等。
如1838年的《雾都孤儿》,通过孤儿奥利弗的悲惨遭遇揭露济贫院虐待童工、伦敦犯罪团伙等黑暗现实,最后推动英国童工制度改革。《艰难时世》以工业小镇焦煤镇为故事发生地,展现了工业革命及机器生产的时代背景下小镇人所经历的“艰难”:小镇教育家托马斯·葛擂更的女儿露意莎嫁给了自私冷漠的庞德贝,成为不幸婚姻的牺牲品;儿子汤姆沉迷赌博,最终沦为盗窃犯;工人史蒂芬遭到剥削和陷害,被迫远走他乡,却不幸身亡。小说有两条平行的情节线索:第一条表现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第二条表现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在小说中,作者将讽刺锋芒对准资产阶级代表人物葛擂更和庞德贝,通过葛擂更的家庭生活与社会活动的展现,以及关于庞德贝和工人之间的矛盾的描写,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功利主义哲学。
欧美工人的待遇一直到二战后,因为需要给苏联树立样板,加上二战胜利的殖民红利,科技与工业都吊打全球。欧美工人待遇得以大幅改善。不过随着冷战结束,产业慢慢转移到亚洲。欧美也不再需要培养本地人为企业打工,开始提倡“快乐教育”,慢慢减少教育经费。现在美国意识到,如果自己没有制造业,那么连军队的军舰,飞机,弹药都无法维持。因此才有老川的呼吁制造业回归美国。
很多人对欧美的右翼有幻想,以为保守主义是好的。其实他们不知道这个保守主义要保守的是欧美白人殖民与奴役的权力。右翼最推崇的希特勒就是一个代表。英国右翼历史学者,戴维.欧文,一直主张希特勒并没有对犹太人大屠杀,以驱赶与关集中营为主,并没有下令大屠杀,大屠杀的证据也不足。他著名的著作《希特勒的战争(HITLTER’S WAR)》里面有希特勒刚进攻苏联的一段描写,“按他的计划,新秩序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欧洲政策。早在26日他就对赛斯.英夸特说,真荒谬,东方有一个幅员辽阔人口稀少的帝国,那里有几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西欧却依靠从遥远的海外殖民地的进口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战争期间,水路总受威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在东线进行长期战斗的原因。一旦我们牢牢地占领了苏联极为重要的欧洲部分,乌拉尔东面的战争就可以打上一百年,我们愿意打多久就打多久。同时,居住在欧洲东部新帝国中的一亿三千万人口还会给欧洲各种制造业提供市场,从简单的水杯,到最大的人工制品。东方则可供应原料。希特勒刚刚知道,橡胶就生长在哈尔科夫附近,这就是个例证。他还看过极好的橡胶样品。斯大林推行的巨大的农庄制,大概也是将来利用这片七地的最好办法,因为这是可以精心耕作的最佳办法……”他觉得大部分俄国人对于非人的境遇已经十分习惯了。
“欧亚界线,”希特勒23日在正餐上考虑,“不在乌拉尔山,而应该在没有日耳曼血统人安居而只有纯粹斯拉夫人定居的地方。我们的任务是尽量把分界线推向东方,如果需要,可以远远越过乌拉尔山。是永恒的自然法则给予了德国这个强国以奴役这些低劣民族、统治他们,迫使他们成为有用的劳动者的历史权力。我承认这和基督教的伦理毫无关系,但是,古老的,久经考验的自然法则好象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欧美无论左中右,都是推行种姓奴隶制。只不过,美国民主党对非法移民是粗放型管理。老川现在搞《尊严法案》,只不过是加强管理。同时随着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预算到位,编制的扩充,估计是经常会在街道上抽查或者抓捕非法移民。
也可能会学加拿大,加拿大最近也开始针对移民富豪搞类似倒查十年,就要提供过去购买房子的合法资金来源。比如一个中国人十年前移民到加拿大买了房子,如果是上市公司减持的财富那合规没问题。如果是通过亲友蚂蚁搬家的,说不清楚这些钱的合法性,加拿大就会认为这是海外收入没纳税,要你补税。随着ICE的扩张,一定会更多精力为美国开源。至于会不会扩大范围,范围会多大,这个就很难说了。移民群体很多,很多还很富有,从财政角度,没收他们的财产对美国财政很有帮助。
《尊严法案》是两党共推的法案,通过的机会很大。通过后,老川对美国社会的改革就算初见成效。然后就是美国的债务问题了。美国现在37万亿的国债,每年利息超过1万亿,美国开始感觉力不从心。最大的问题是10年期以上的国债在市场不受欢迎。现在老川天天要美联储降息到1%,目前看已经得到华尔街的支持,估计9月开始降息,甚至可能会到降0.5%。但长期国债的需求还是需要解决的。
老川刚刚签署的《GENIUS(天才)法案》已经可以通过发现稳定币,来吸引全球黑白两道的资金来买短期国债。稳定币与美国短期国债挂钩,详细的可以重温《川马决裂与稳定币》。对于长期国债,估计只能学日本的收益率曲线控制(Yield Curve Control, YCC)。简单说来就是控制短期国债较低,而让10年期以上国债利息较高。这样就吸引美国的退休基金,保险等机构购买。现在美国如日本一般,大家都对长期国债没有信心,但又不能太高利息影响经济,因此只能控制短期利息接近0,但10年期以上的就只能高企,只要不要偏差太离谱,央行不会出手干预。
华尔街已经开始为降息做准备,四家对冲基金,给出了四种策略思路。
第一种(Coloma Capital):放弃美元信仰——卖出美元,买入一篮子外币。其逻辑是,将换上鸽派主席,美元利率优势不再,加上美债负担越来越重,美元“很悬”。美元指数跌到90,甚至看到80也不稀奇。一句话:“美联储越听话,美元越危险。”
如此则利好包括中港股市在内的美国以外的市场。
第二种(瑞联银行):做空日本——做空没有海外生产基地的日本出口企业。其逻辑是,大幅降息→美元跌→日元升→出口企业压力加大。注意,他们做空的不是所有日本股,而是只挑“在日本本土生产出口”的企业动手。一句话:“汇率升值+本土制造=第一个被打的。”
第三种(RBC BlueBay):买短卖长——买入2年期美债,卖出30年期美债。其逻辑是,新主席一上台,短端利率会降,但长期通胀反而会上升,导致长债被抛售。一句话:“前端利率掉头下行,后端却因为通胀预期‘反向走高’。”
这个估计因为美联储可能的YCC政策不能持久。美国会出政策吸引美国本土机构购买长债,如税务减免等等。加上长债利息高,是有吸引力的。
第四种(Fourier):押注加密转债——买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发行的可转换债券。其逻辑是,降息使债券更有吸引力,同时Coinbase股票有机会随加密市场再起飞。一句话:“如果宽松+加密起飞,这类债券就是稳赚利器。”
当然利息低了,通胀是不能起来的。而川普的关税政策也明朗了,美国对中国商品暂定的关税包括20%的芬太尼关税和10%的对等关税 ,总计30%,和川普宣布的对等关税2.0二十多个国家中位数大体相当。虽然对中国的关税是“暂定的”,但再往上加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再加又会到145%的脱钩位置,而且稀土也得不到了。如果8月1日各国最终按照这个幅度加征关税,中国商品不会输给任何国家,也就是说各国在出口美国市场的份额不会有实质性变化。各国都不用担心丢失市场份额,自然也就没有降价压力。所以,都加税就等于不加税,关税就变成消费税,有美国消费者承担。因为提前囤货的原因,美国的物价还没有反应,等四季度看吧。
如果用2025年4月各国的贸易权重,美国有效关税税率是13%,除去中国是10.3%。如果再加上232条款,对“危害美国国家安全”的产品进行调查,那未来可能增加到17.5%。
经过几个月的折腾,美国关税税率确实上来了不少,这在关税收入上体现出来了。摩根斯坦利7月2日研报,美国关税收入年化已达3270亿美元。4月190亿美元,5月关税收入230亿美元,6月273亿美元。这个收入确实是特朗普的目标,大约对应13%的税率,因此特朗普应该会坚持收高关税,最低也要收10%。这些关税相当与中国的增值税,也算是对美国财政一点帮助吧。
接下来要看美国会否取消对中国的芬太尼关税,如果取消,那么中国的税率可能比其他国家的还要低,那么企业就不必出海,直接在中国生产更便宜。如果美国要压低通胀,最好的方法不通过中间商,直接从中国购买。从中美的角度看,欧盟日韩都是可以牺牲的对象。
现在川普越来越理性,贸易战目标是欧美日韩,不是中国;重新对华出口芯片,如英伟达的H20是对的,倾销才是维持美国产品竞争力的最好方法,而不是主动让出市场,让中国可以慢慢出代替品。这样下来,所谓制造业回归就是一句空话。老实说,现在美国长债利息高企,对制造业,基建不利,贸然推广必然失败。同时反而激化矛盾,不如平稳过渡,从长计议。美国现状也不能推行改革,改革可能反而加速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