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钻石山的山顶远眺山底下的那座灯塔的时候,我绝对没有想到能有幸和它重逢。它有个红顶,像戴着一顶小红帽,站在灿烂的阳光下,被白色的海浪簇拥着。我凝望着它,即使有一点点怅然的水汽也在大太阳下飞快地蒸发了,人要知足,而我是知足的。
三天以后我们租了车,决定去看夕阳。车子沿着Waikiki的海滨路一路南下,经过造型像船的龙骨的圣奥古斯丁天主堂,经过一池碧波的战争纪念游泳馆,经过数个海滩,停车场全都挤得满满,硬是没有找到一个车位。司机像瓦西里那样念叨着,会有的,会有的,这里没有前面有。
车被停车位从到处都是游人的市区挤出来,无奈地来到市郊。已经下到了最南边,路弯向东去。路右沿海,一户接一户小巧的民居都带有花园,被栅栏围绕着。它们面朝大海,看见它们的人都能感受到住在里面的幸福。拥有海景的房屋阻隔在游客和海之间,只有开出居民区才能重新触碰到海。面包会有的,海滩也会有的,要秉持信念。
等民居在车窗外全闪了过去,我们在信念里沉默下来,任由车带领着,继续向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亿万中国人说,这是海子最明朗温暖的一首诗,连地产商都借了它来做楼盘开发的广告。而当这首诗被介绍到美国的大学课堂,一个学生发言,天呐,多么不幸和悲伤啊。到底是谁真正读懂了它呢?
前方出现一座灯塔,塔身和白云一样洁白。“灯塔!”女儿和我几乎同时叫了起来,“要停在这里!”我命令道。“那要看能不能停。”司机答。
驰过灯塔约五百米后,路斜出一个出口,路口旁有一个停车场,零落停了三四辆车。我钻出车来看向灯塔,逆着光,它在我们的西边。这尘世啊,一瞬间只剩下我和它的对望。
停车场修筑在高高的岸上,顺着一条坡道走下去才能抵达沙滩。坡道折成一个走之底,一侧靠着山岩,另一侧安了道白色的铁栏杆。栏杆外草长木茂,有夏威夷曲枝妙美的合欢树,树后是蔚蓝的海。听见身后的脚步声,回头看是一个男人用头扛着冲浪板跟在后面。侧身让他先过,觉出他的板子至少有两个人的长度,比在游客攒动的海滩上看到的长。走到坡道的折转处,一只白猫蹲坐在树上看我们,尾巴垂下来,尾巴尖是黑的。在猫的审视下转弯,太阳无声,从背后把人影打在岩壁上,我看见自己斜在岩壁上,仿佛万年前的岩洞壁画栩栩如生起来。跟着自己的影子走,步趋亦趋,心想,这是在朝前走去沙滩还是被它领着回去洞穴?
沙滩上有十几个人, 有在摆弄冲浪板的, 有坐在自带的靠椅上的,一辆自行车放在山崖下沙滩边,仰头往上看,半崖的树丛里搭着两顶旧帐篷。度假的日子里,这是唯一的有人提醒社会问题。在沙滩上铺开浴巾,坐下看了一小会儿海。我问,要不要到灯塔那边去看一看?见无人应和。我便起身一个人去了。
我走回坡道,这一回是上坡,影子斜在身后。在小说里,男孩在母亲去世以后才和父兄终于去了灯塔,而我是反着来的,我是母亲。
假如把停车场看作走之底的一点,坡道在点下走之的起笔处分岔,生出一条捷径穿过草坡通向灯塔。草坡修剪齐整,绿草如茵,显然是市政的功劳。有人在草坡上铺开布单聚会,如同小说里,男孩家在看得见灯塔的花园里招待客人。
走到灯塔跟前我才发现,灯塔被一道砖墙围在里面,铁门紧闭进不去。旁边的牌子上写,这是一座仍在使用中的灯塔,目前由海岸警卫队把守。想不通在采用GPS导航定位的年代灯塔还有什么实用价值,但它明白写着在使用中,属于政府财产。另有两三个游人和我一样在墙外徘徊,一个男人用双手将相机高举过顶,镜头对着墙里盲拍。这时两个高而帅的小伙走了过来,一人从裤兜里掏出遥控器点了一下,铁门在我们面前启动滑开,伴随着铰链的轧轧声。灯塔的底部展现出来,正对铁门的是两间车库,里面停了两辆车。两辆车的车头都朝外,服从军队停车的规则。一辆车是奔驰。记得小说里男孩的母亲为守灯塔人的孩子织毛线袜子,又把旧书刊带给他们。俩帅哥友好而体谅地站在一旁微笑,等那个抓住机会的男人拍完放下相机才走进去,将铁门轧轧响着关闭。此际我看见了门牌号码,3399 Diamond Head Road。我们这算是抵达灯塔了吧,门外的游客鸟兽散,没有人说出想法。
“看到灯塔了吗?”,坐在浴巾上的司机问。我默默点了点下巴,不想说话。偏脸朝西看过去,灯塔又是我憧憬的样子,匀称而稳定。现在我更掌握了它的细节,塔底除了车库还有一个红顶白墙的平房,面朝大海。平房的阳台靠几根柱子悬空架在陡壁上,阳台围栏也是红色的。
我们州有19座灯塔,我几乎用了19年时间才懂、爱上它们。女儿曾问我,喜欢灯塔的什么?我想过,回答,tranquille,lonely。用两个不同语种的非母语的词来表述,我感到一种遗憾,也感到是一种归宿。就像我在寄乡安身,是遗憾也是归宿。
在沙滩上重新坐下,眼前依旧是那一片海,和那一方天空。天空在起变化,海水呼应着也在变。清澈的蓝天开始有了淡淡的玫粉色,像是薄薄地覆盖了第一层水彩。海水变深,钢蓝色,波浪里又有少许幽幽的紫,像难以分辨的心思。接着天空也出现了紫水晶色,在和海水相连的地方又转变成桔色。桔色分出桔黄、橘红,再戗进光晖的金箔,越来越浓烈、升温,变成火的颜色。海水在重彩的层次冲击下一再改变调性,变成蓝灰的流动,灰的流动,紫灰的流动。不知是云影投下还是水面反射,靠近沙滩的一小片海水发出银子一样的白光。望向西边,夕阳像一块金子燃烧起来。
灯塔突然亮起了灯,一亮、一灭,果然是在使用中的灯塔,像是打了一个手语,静悄悄地告诉黄昏开始。在小说里,灯塔长着一只黄色的眼睛,到了黄昏时分,那眼睛就突然地睁开。眼前的灯塔长了一只蓝眼睛,温柔地张开、闭上,张开、闭上。
沙滩上的人纷纷向西走去,追逐太阳下沉的脚步。我们坐在原地没动,转朝向西坐,前方的人在夕阳里成为黑色的剪影。
日没时刻苍穹的瑰丽摄人心魄、难以描摹,仿佛在着意于无形,无形才能永恒。落日似乎在海平线上停留了一两秒,坠入水里。坠落点的海水像是被烫红了很小的一块,又以淬火的速度迅速转灰。我默默看着这一场光的变幻和谢幕。我感到,灯塔也在看。
我向灯塔告别,它温柔的蓝眼晴张开了,又闭合。在我的寄乡生活中,灯塔是一种陪伴,tranquille 对tranquille,lonely 对lonely。
== 海滩的分隔线 ==================
有个从容的下午,拍了一堆照片。希望能呈示天空和海水的颜色之变。
下午的海,和一棵叶子稀疏的树
平推的海浪
天空、海水和沙滩
沙滩和山崖,一辆自行车
草坡上聚会的人
坐在沙滩后方的人
东边
天空、海水、沙滩
天空和海水
捕捉到一个卧在浪上的人
稍早,一艘货船
稍晚,一条挂帆的船
往回走的冲浪人。他几乎被矮树隐没了,白板暴露了他。他的板比较短。
朝日落方向走的人
西边
西天的云
孤帆
观海的人
落日,奇异恩典
太阳没入海水之前
落日最后的余晖
先前的那棵树 (见图一)
日落以后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