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而不比”强调了君子广博包容而不盲目攀比的态度,而这篇讨论巧妙地借用心理实验和寓言故事来说明同样的道理。尤其是印度的分牛故事,让人会心一笑,同时深思:某些执着和争论其实毫无必要,就像那位老者的牛,真正的智慧在于解局而非纠缠。最后关于宗教的比喻也点得透彻——信仰或知识本是助人见更广阔世界的工具,但若只是用来比较谁“拥有”更多,那就失去了本质。整体来说,这段话不仅有理有趣,也充满了对人性的洞察。
周=God=君子; 去教會,卻只學了個比...
周而不比說得是對的。
印度有個故事,一家分19頭牛,遺囑說老大1/2,老二1/4,老三1/5,沒法分。路過的老頭兒有一頭牛,送給他們,就分開了。剩下一頭,路過的老頭兒仍舊領走。南懷瑾所講的,沒什麼用,就像這老頭兒的牛。拿著葉子說:我這片比你的更有系統、更嚴密、更符合啥啥學……扯什麼泰山——這種事,不要說君子不去作,路過的也看不下去。
對只會比的人來說,宗教也如一葉。西方人到教會作見證,講自己拾到的這一葉那一葉,終歸還知道有個泰山。有些國人去教會,卻只學了個比:這片葉你有嗎?所以問題在人,不在葉。《心經》有負舟的比喻。
• 《论语》君子周而不比 六祖惠能 南懷瑾 李敖方舟子 - TJKCB - ♀



• 周而不比說得是對的。 - dhyang_wxc - ♂



• 周=God=君子; 去教會,卻只學了個比... - TJKCB - ♀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 = (三教合一):佛法不离世间觉
(Buddhism is the heart, Taoism is the bones, Confucianism is the appearance) = Three religions in one. Buddhism is inseparable from worldly awakening.
这段对话探讨了南怀瑾大师的教育背景与影响力,并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南怀瑾虽然没有高学历,但其人生经验和所传授的智慧远超学术成就,尤其是在将佛经与现代科学结合的尝试中具有时代意义。南怀瑾的佛学思想尝试与高科技结合,尤其是他对禅宗和宇宙学的理解,虽然没有坚实的科学基础,但依然在探索宇宙奥秘和高维度的意识方面具有独特的贡献。部分评论指出,南怀瑾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批评者,如李敖,而未来可能会有更高层次的觉悟者继续阐释这些思想。此外,也有观点提醒不要迷信南怀瑾,理解他的贡献应放在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所能达到的高度来看待。
H/t:
《论语》君子周而不比,我不知道放在这里合不合适,不过怎么说呢,有文聘不等于有文化吧?
六祖惠能有啥文憑?
@醫生梅
1 day ago
南懷瑾老師說了
~他是「一無所長」,「一無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