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 怀化市农科教结合的社会经济效益

  农科教结合是农业、科技、教育体制改革中创造出的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它使科教兴农的战略措施落实到了实处,找到了农科教结合的具体途径和形式。怀化市十多年的农科教结合实践证明,实行农科教结合,把农业开发与科技开发、智力开发结合起来,对于形成以教治愚、以科致富、以富兴科促教的农村发展新机制,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怀化市的农科教结合取得了多方面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提高了当地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培训是怀化市农科教结合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农科教结会的基础。以全市的19个省级示范乡镇农科教中心2000年的工作为例:共办培训班456期,培训38439人次。其中举办各种长班27个,人数达1474人(农广班8个,人数达342个;“3+1”班6个,人数455人;初级技术班和绿色证书班15个,人数达677人);各种中班37个,人数1842个;短班354个,人数28492人;在长、中、短班中,开发性技术培训8237人,普及性技术培训23804人。此外还开设水稻班113个,经作班个,畜牧水产班96个,林业班22个,第三产业班31个,其他班51个。

  全市的农科教中心2000年全年共办培训班6117期,培训农民46.98万人,其中完成农村基层管理干部培训6.4万人,农民科技骨干队伍培训30.8万人次,农村实用技术普及推广培训32.8万人次;2000年科技教育信息入户数466563户;全年共办农广校学历培训班215个,培训人数3495人;绿色证书培训9063人,已发证人数1680人。

  在怀化全市实施农科教结合的13个市县区的260个乡镇中,自实施农科教结合工作以来,共培训乡村干部30338人次,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188281人次,绿色证书培训33196人次。2000年乡镇干部大专以上学历占48.3%,比上年增加7.14%,村干部中专以上比例占34.6%,比上年增加5.8%。

  再以鹤城区2000年的培训工作为例:8个乡镇农科教中心共举办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班216期,比实施农科教结合前增长了30%,培训农民5377人次,比统筹结合前增加40%,印发各种技术资料14364份,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术的达2760人,培训入户率达40%,比实行统筹结合前增加25%。

  通过大规模的科技培训,不仅使农民接受并掌握了大量的农业科技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增强了农民的科技意识,提高了农民运用科技新成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目前在怀化市很少再有人怀疑农业科棱的作用,而是表现出了空前的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科技示范户比比皆是,农民自发组织起来参观科技示范园区,自发到山东、福建、广东、湖南长沙等地参观学习,引进新的品种和技术。靖州县太阳坪乡的贯堡渡村,农民自发地成立柑橘协会,把200公顷荒坡开发为果园,人均收入达到4000多元,他们致富主要的措施是依靠农科教结合传播新技术、新品种,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村里建有农民科技学堂和电视转播室,全村108户每户都有学习终端。他们还选送村里的青年到农业大学去学习农业科技,培养自己的农业科技人才。芷江县的孙家冲村,有12个组,406户,1998年他们自发地建立村级农科教中心,围绕蔬菜种植、水果生产、畜牧业和水产养殖开展科技培训,并成立了四个协会,聘请了四位专家作为常年农业科技顾问,对四个产业发展进行指导。显然,农科教结合大范围提高了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培养了掌握科技的新型农民,他们将成为农村新生产力的代表。

  (二)推动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是中共中央在《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的科技工作方针。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原有的“四级农科网”逐步解体,而新的推广体系尚未形成,致使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失去了下乡、进户的桥梁,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科教结合适应了市场经济的需要,强化了科技培训和科技推广网络的建设,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怀化市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主要通过农科教结合机构的技术引进、示范、推广和服务发挥用。特别是品种改良和新技术的采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实行农科教结合以来,怀化市围绕“星火计划”、“丰收计划”燎原计划“和”农业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等项目在全区范围内推广新技术、新品种110多项,取得了”推广一批成果,培训一批人才,开发一批产业,致富一片地方“的良好效果。如鹤城区紧紧围绕怀黔现代走廊和石门高效农业示范园,落实了”四个示范区、七个示范基地,使农作物品种优质率达91.3%,禽、畜品种优质率达78.5%。溆浦县完成了柑橘低改333.33公顷,低庄生态农业工程全面完成,花桥节水农业示范项目完成投资795万元。中方县调整品种结构,推广优质稻0.69万公顷,双低油菜1万公顷。中方县桐木镇在全镇率先引进示范巴西早稻1.33公顷,引进优质葡萄11个品种,还引种三个品种的两系杂交水稻33.3公顷。芷江县于1998年推广了软盘抛秧技术,大幅度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缩短了成熟期,起到了节本增效的作用。

  怀化市农科教结合在客观上加速了怀化市农业结构调整,逐步形成了农村特色化区域经济结构。市农科教办公室围绕“一线一圈”的总体规划,抓了14万公顷的科技示范,重点发展制药、林业、畜牧业和万元田经济作物模式;区县乡镇,又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符合当地情况的农业产结构调整规划,发展自己的示范基地。

  科技示范是农科教结合的手段,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是农科教结合的目的。农科教结合的最大受益者是农民。在鹤城区桐木镇调查时,镇长对我们说:“现在的农民都知道光靠蛮干和死干是不行的,要积极地学科技用科技。在增产和增收中,科技的作用要占到80%。”尝到农科教结合的甜头的首先是农科教中心的示范基地。如13个县市区有215名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带头参加以农民增收为目标、调整农业结构为主体的农业科教示范,建立了示范样板基地27类2343项,直接经济效益达10亿元以上,人均收入达2403元。2000年全市乡镇农科教中心技术引进示范1065次,面积达2.72万公顷,新增效益62115.49万元。以典型的示范户为例:桐木镇下丰坡村农民蒋志辉2000年4月参加了镇农科教中心组织的“跨世纪青年培训”,掌握了种植葡萄的技术;2001年收入可达4万多元;鹤城区农民丁希成,经“中心”培训后,利用所学的种养技术,制定了一套“自育自种、自繁自养、以短养长、种养结合”的致富规划,2000年种养共创产值19410元,获纯利15410元。盈口乡“中心”培训的学员单家刚,学以致用,利用青韭培植韭黄,亩创产值达10000元以上,相当于种植水稻的10~20倍。

  农民收入增加了,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和消费水平提高了,从而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三)促迸了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化

  强调农科教结合不只是形成合力的优越性的问题,更是新形势下政府部门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使自身更好地生存下去的问题。也就是说,各部门必须自觉地在改革自己(包括构成和内容、工作方式等)和开放自己(突破条块分割,形成网络联系)的过程中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90年代初,怀化市科技单一行政化和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还相当严重。科技单一行政化主要表现在,一是科技干部大量滞留在行政管理单位和管理型事业单位,不能下沉到科技开发、推广服务单位和生产第一线;二是科技商品市场机制不发育,一些地方的四级农科网已解体,新的科技推广体系和技术交易中介组织尚未形成,不少地方的农科教推广工作不是按科技、经济发展规律、市场导向和经济杠杆去组织科技成果向农业生产转移,因而农业科技成果“样品、礼品、展品”现象严重,导致农业可见成果的推广率不到30%。而农村教育的单一升学教育和单一的普教结构均脱离了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的实际,每年70%不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生回乡后虽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但缺乏一技之长。传统体制下的科技部门和教育部门不仅不能很好地为当地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甚至连自己的生存也成了问题。

  计划体制下我国农村工作中条块分割、部门分割的状况始终未得到根本解决,“门户之见”和狭隘的部门利益时常导致人、财、物的扯皮和推倭现象,难以形成科教兴农的合力。农科教结合机制的创新,使统筹协调农业、科技、教育等有关部门的工作成为可能。农科教结合以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推广农业科技为手段和动力,以农民职业技术教育为基础,有力地促进了科技、教育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服务,克服了部门分割、相互脱节的现象,实现了优势互补,一方面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化。

  机构改革不只是减员增效的问题,也不简单地是“拆庙赶和尚”,而是一个优化组合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政府各部门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实现各部门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在有为中为自己寻找出路。众所周知,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振兴农业的重大措施。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确立,农民们越来越多地感到许多事情靠单打独斗不行了,迫切需要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他们提供帮助,而传统体制下的任何一个部门都无法承担起为农民生产提供全程综合服务的重担。农科教结合不仅把涉农部门协调起来,而且把发展农村经济的诸多因素结合起来,像一个杠杆的支点,托起了农村社会化服务的体系。

  怀化市农科教结合社会服务体系,特别是乡镇农科教中心的建立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管人的不见人,见人的不管人”七所八站条块分割难以形成合力的问题,也使一些技术部门在农科教结合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农技推广站、畜牧站、兽医站、林业站、农机站、经管站等在乡镇农科教结合中心对农业开发、示范和推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扭转了其成员等、靠、要的观念。怀化市鼓励农科教部门创办自己的示范基地,并逐渐向实体转变。农科教服务组织一方面执行对新品种、新技术的质量监督职能,另一方又以信息和合力的优势为农民提供服务,从而使它们依靠自己的技术和服务与农村发展要素紧密结合起来。农村基层农科教机构完成从事业性单位向实体单位的转轨,将是农科教结合组织成熟的重要标志。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