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七章 伤寒六经次序考

  张仲景的《伤寒论》是中医学的经典,也是我国历史文化名著。如今,凡是上过中学历史课的人,都知道张仲景的名字和《伤寒论》这本书。匡亚明先生主编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其中就有《张仲景评传》,这可见张仲景和《伤寒论》在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生活在现代的读书人,不仅从事中医工作的必须深入研讨《伤寒论》,一般爱好和研究中国历史的也应当不同程度地了解《伤寒论》。

  张仲景是东汉末年人,但《后汉书》和《三国志》中,没有张仲景的传记,连他的名字和《伤寒论》的书名都没有。可能是因为东汉末年以后长期的战乱和国家分裂的局面,使张仲景的事迹和著作没有彰显于上流社会,所以史家未能采录而写进正史之中。俗话说,是金子总会闪光的。张仲景的医学著作,因其“用之多验”(皇甫谧《甲乙经》序),在民间则得以保存和流传。

  据某些文献资料推测,张仲景的医学著作原名《伤寒杂病论》。西晋太医令王叔和,将散乱的仲景遗文,搜集起来加以整理成书。《隋书·经籍志》著录“张仲景方十五卷”、“张仲景疗妇人方二卷”,并在“张仲景方十五卷”下注“仲景,后汉人”。又在“医方论七卷”下注“梁有张仲景辨伤寒十卷”、“张仲景评病要方一卷”,《旧唐书·经籍志》著录“张仲景药方十五卷,王叔和撰”。《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王叔和张仲景药方十五卷,又伤寒卒病论十卷”(“卒”字当为“杂”字)。在史籍中,《新唐书·艺文志》首次出现“伤寒卒病论”字样。《宋史·艺文志》著录:“张仲景脉经一卷,又五脏荣卫论一卷”、“张仲景伤寒论十卷”、“金匮要略方三卷,张仲景撰王叔和集”、“张仲景疗黄经一卷,又口齿论一卷,金匮玉函八卷王叔和集”。从史籍的著录,可以约略窥见张仲景医书的流传与演变。到宋代,仲景医书整理、编定的有《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种。《伤寒论》是治外感病的书,《金匮要略》是治杂病的书。我们今天读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即源出于宋人所编订。今传《伤寒论》卷一的“辨脉法”、“平脉法”,应该就是《宋史·艺文志》所著录的“张仲景脉经”,《金匮要略》之末的《妇人妊娠病脉证治》、《妇人产后病脉证治》、《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三篇应该就是《隋书·经籍志》著录的“张仲景疗妇人方”,《金匮要略》第一篇《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可能就是《宋史·艺文志》著录的“五脏荣卫论”。

  北宋的时候,国家设立“校正医书局”,命高保衡、林亿、孙奇等人搜集、校订古医书,并予刊印。其先后校订、刊印的医书有《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金匮玉函经》、《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据考,林亿、孙奇等人校订的《伤寒论》,初刊于北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今存《伤寒论》最早的刻本是明朝万历年问赵开美的翻刻本。

  《伤寒论》刊行以后,注释者、解说者以及重新编次者,层出不穷。以现存文献来推测,由宋入金的成无己当是最早注解《伤寒论》的。由于《伤寒论》行文简朴,又经过漫长历史时期的传抄、演变,所以后世的注释者和研究者对它的文字、结构及其理法方药的解释有着种种分歧。明代方有执作《伤寒论条辨》,指斥王叔和所编与成无己所注“多所改易窜乱”,又认为《伤寒论》刊行本中《伤寒例》一篇是王叔和之伪作。由明入清的喻嘉言,著《尚论篇》,进一步批驳王叔和“编次之舛”、《伤寒例》之谬,以及“无己所注、林亿等所校之失”。方、喻两人对《伤寒论》“重为考定,更其错简”,自谓恢复了张仲景的旧本。同时,明清时期也有不少学者,如张志聪等人,认为由王叔和搜集仲景遗文,复经林亿、孙奇等人校勘、编次以至流传的《伤寒论》,“虽卷数略有出入,内容仍是仲景之旧”,“前后条贯,无有隙漏”。两派虽然针锋相对,但也有着共识,那就是都承认《伤寒论》中自“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至“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即六经证治的内容,是出自张仲景。当然,对六经证治的认识和解说,过去研究《伤寒论》的学者,见仁见智,也人各有异。笔者以为,《伤寒论》的核心内容是六经证治,我们要研讨前人有关《伤寒论》的歧见,最重要的是要探讨前人在六经证治问题上的不同解读,如果今天能在六经证治的问题上,得到合理的统一的认识,对于推进中医学术的发展和提高中医医术的疗效,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论述的“伤寒六经”,就是《伤寒论》的“六经”。

  伤寒六经的概念及六经次序上的不同见解《素问·热论》最早用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分析外感病的演变过程。其中说: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伤寒一日,巨阳(即太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彝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终于肝,故烦满而囊缩。《素问·热论》描述循经相传的次序,象征着疾病由浅入深的层次。实际的疾病当然不会这样按日顺序相传,古人用“一日”、“二日”、“三日”、“四日”……只是表示疾病随着时日逐渐加深的意思。

  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他在《素问·热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民间防病、治病的经验和他自己的临证经验,提出了更为符合辨证论治要求的六经分证学说。《伤寒论》的六经证治,与《素问·热论》的六经分证,含义有所不同。《素问·热论》未依六经具体地论述辨证施治,而且《素问·热论》的六经,仅有热证,未涉及寒证、虚证。《伤寒论》的六经理论,将外感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症状,作出了有系统的分析和归纳,并提出了治疗原则和方药,始终贯联着证、法、方、药。张仲景的医书,历史上虽然有“张仲景辨伤寒十卷”、“张仲景伤寒论十卷”的名称,书中也多见“伤寒”一词,但《伤寒论》的六经理论是适用一切外感病证的;不仅仅适用于伤于寒邪的疾病。事实上,中医典籍中,“伤寒”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难经》第五十八难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所称“伤寒有五”,即指广义的伤寒;五种之一的“伤寒”,是指狭义的伤寒。自先秦至元明,医家论伤寒多指广义的伤寒,即泛指一切外感病。清代温病学派形成以后,力辨伤寒与温病的区别,所言“伤寒”是指狭义的伤寒,即专指外感风寒之邪。

  由王叔和搜集仲景遗文,复经林亿、孙奇等人校勘、编次以至流传到现在的《伤寒论》,分部排列:“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法”、“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法”、“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这是依据经络脏腑在感受外邪时的病理反应,对外感病的演变划分出的层次和类型。各经都有一定的证候特点,标志着病变的部位和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属性。如太阳主一身之表,风寒诸邪侵袭人体,太阳首当其冲,出现恶寒、发热、头痛项强、脉浮等脉证,是太阳病。外邪入里化热,弥满肠胃,或与肠中糟粕抟结而成燥屎,出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大,乃至便秘,腹满痛,是阳明病。少阳经脉循行胸胁,上及目侧,内属胆与三焦。外邪侵犯少阳,出现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就是少阳病。若寒伤中焦,脾失健运,则腹满而叶,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脉象缓弱,是太阴病。少阴肾乃“先天之本”,真阴真阳藏焉。病势危笃,真阳虚衰,则无热恶寒,四肢逆冷蜷卧,吐利,脉细微,或阴盛格阳于外,反见身热面红,躁扰不安;真阴亏耗,阴虚火旺,则心烦不得眠,咽痛,舌质红绛,脉细数。这都是少阴病。厥阴内属肝与心包,是阴经的最末一经。病至厥阴,正气不支,水火不相济,阴阳的联系与调节发生严重障碍。见证寒热错杂,厥逆与发热交替出现。若阴寒独盛则寒厥,阳为阴遏于内则热厥。阴阳渐趋调和则生,阴阳离决则死。这六经病证,虽然远不包罗外感病的所有证候,但为外感病的辨证论治立了一个纲。纲举目张,有了它,分析病情,确立治法和处方用药,便有了准绳。

  金元以来,有些研究《伤寒论》的医家,视少阳病为介于太阳与阳明之间的“半表半里证”。新中国的中医学教材,依据历史上这部分医学家的意见,统一将《伤寒论》的少阳病解释为“半表半里证”,置于太阳病与阳明病之间。如20世纪50年代卫生部委托南京中医学院编著的《中医学概论》写道:少阳病属于半表半里的热证。半表半里是指病邪已经离开太阳之表,尚未传入阳明之里,正处于表里之间的阶段……少阳病既属于半表丰里证,介于太阳、阳明之间,所以常兼见太阳表证和阳阴里证。60年代在卫生部统一领导下编写的中医学院教材《伤寒论讲义》写道:

  少阳病是病邪既不在表,又未入里,而在半表半里的证候。因它与太阳表证和阳明里证都不相同,而介于表里之间,故为丰表丰里证。2004年出版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伤寒论》写道:

  少阳痛是病邪侵袭少阳半表半里,影响少火之敷布与枢机之运转,而出现的少火被郁与枢机不利的病变。其病既非太阳表证,亦非阳明里证,而属于丰表丰里证。与这种半表半里的说法相适应的是,中医学著作将针对少阳病的治法,称为和解表里,简称和法;治疗少阳病的代表方剂小柴胡汤,则称为和剂。

  总之,当代中医学界似已有了定论,就是以太阳为表,阳明为里,少阳病为半表半里。这个解释以及相应的关于治法、方药的阐述,深入到中医工作者的头脑中,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理论模式。今天要想提出另外一种看法,可能要被视为“另类”,很难为人们所接受。尽管如此,笔者还是想指出来,将少阳病视为太阳、阳明之间的“半表半里证”,从理论上看,不能自圆其说,验之于临证也感到不合实际,理、法、方、药不能贯通。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对少阳病的认识与治疗,而且牵涉到对六经传变和中医理论上一系列问题的理解,有重新加以研讨的必要。

  20世纪80年代初,本文初稿投给《华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学报编辑部曾请湖北中医学院专家审稿,并获得通过,使本文初稿得以在《华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第2期发表。这表明当代中医学者也有赞成重新讨论少阳病性质的,对笔者是个很大的鼓舞。

  三阴三阳的次序与少阳的位置

  我国古代用“阴阳”代表事物的对立而统一的两个方面。明代医学家张景岳说:“阴阳者,一分为二也。”“阴阳”就是宇宙间一分为二的法则,为“万物之纲纪”。古人认为,“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所以又将阴与阳细化为三阴三阳,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素问·天元纪大论》云:“明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日三阴三阳也。”《素问·阴阳类论》将太阳称为三阳,阳明称为二阳,少阳称为一阳,太阴称为三阴,少阴称为二阴,厥阴称为一阴。王冰注:“阳气盛大,故日太阳。”“两阳合明,故日二阳。”“阳气未大,故日少阳。”“两阳合明”之说,本出自《索问》。《素问·至真要大论》专门解释过阳明和厥阴:“帝日:阳明何谓也?岐伯日:两阳合明也。帝日:厥阴何也?岐伯日:两阴交尽也。”

  以上见之于《素问》的论述,说明了“三阴三阳”之说的由来及含义。在《内经》中,三阴三阳的模式,用于阐述脏腑经络、脉象、四时节令、五运六气以及疾病的部位与传变,它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次序,不是随便可以变更的。

  《素问·天元纪大论》中说:“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素问·至真要大论》解释说:“厥阴司天,其化以风;少阴司天,其化以热;太阴司天,其化以湿;少阳司天,其化以火;阳明司天,其化以燥;太阳司天,其化以寒。”《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又解释说:“夫气之所至也,厥阴所至为和平,少阴所至为暄,太阴所至为埃溽,少阳所至为炎暑,阳明所至为清劲,太阳所至为寒雾,时化之常也。”张景岳在《类经》中对这一段注日:“此四时正化主气之常也。案三阴三阳之次,厥阴一阴也,少阴二阴也,太阴三阴也,少阳一阳也,阳明二阳也,太阳三阳也。皆因次为序。”三阴三阳的次序:从阴顺序排,一阴、二阴、三阴、一阳、二阳、三阳;即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从阳顺序排,三阳、二阳、一阳、三阴、二阴、一阴;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素问·热论》总结古代人民与疾病长期斗争的经验,按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的次序分析外感热病的演变过程。这是已经定型的三阴三阳理论的具体应用,其次序不是随意安排的。

  张仲景以《内经》理论为指导,在《素问·热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六经分证学说,其三阳三阴的次序必然同《紊问·热论》的六经次序一致。从王叔和到林亿、孙奇等人整理《伤寒论》,也必然要遵从《内经》特别是《素问·热论》的六经次序。现存《伤寒论》依次排列的“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法”、“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法”……这样一个次序肯定符合张仲景的原意。

  所以从中医理论上看,少阳病必在太阳病、阳明病之后,三阴之前。从《内经》到《伤寒卒病论》,逐步充实、发展起来的六经分证,有它内在的逻辑性。如果我们将少阳病置于太阳病与阳明病之间,那就打乱了六经的逻辑性,也破坏了中医的基础理论。

  《伤寒论》的六经证治,是按照由表到里,由实到虚,由阳到阴,依次组织起来的。如太阳病为表证,排在第一位;阳明病为里热实证,居太阳之后;少阳病属于阳气不足的病证,居于太阳、阳明之后;太阴病是中焦虚寒证,在阳证之后,阴证之首;少阴病为人之真阴真阳亏衰,又深一层,所以在太阴病之后;厥阴病为阴阳错乱,存亡关头,放在末尾。这样的次序,体现了疾病演变的层次,也全面概括了疾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性质。从中医学的角度说,这有严密的科学性。

  顺便说一下,60年代中医学院教材《伤寒论讲义》,在“概论”中又将“少阴病”置于“厥阴病”之后,认为流传本《伤寒论》将厥阴病放在六经最后,“可能是古代编纂过程中,由于简籍的错乱所致”。为避免枝蔓,本文不讨论这个问题。但要指出,将厥阴置于少阴之前,将少阴置于六经的最后,这显然违背了《内经》的三阴三阳的一定次序,张仲景是不可能这样安排的。

  少阳病的证候

  伤寒六经中的少阳病,处在太阳,阳明与三阴之间。这样一个位置告诉我们,少阳病属于阳证的范畴,但与阴证接近。

  许多人把《伤寒论》中的少阳病定为介于太阳与阳明之间的“半表半里证”,一个主要理由是它具有“往来寒热”的证状。如成无己说:“邪在表则寒,邪在里则热。今邪在半表半里之间,未有定处,是以寒热往来也。”60年代中医学院教材《中医诊断学讲义》写道:“邪正交争于表里之间,所以形成往来寒热。”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看“往来寒热”这个证状到底说明了什么问题。

  中医理论认为,外邪侵入人体,或化寒或化热,或伤阴或伤阳,固然与病邪的性质有关,而关键还在于病人自身阴阳盛衰状态。若人的阳气比较充足,感邪后阳气与邪相争便转化为热,出现太阳病、阳明病。若正虚阳衰,感受风寒诸邪,阳气未能与之相争,则但寒不热,出现阴证、寒证。若阴虚火旺,不仅感邪之初容易化热,即由实转虚之后也会变成虚热,虚火旺。这就是《素问》所说的“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这种寒热、阴阳的证候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本为热证、阳证,由于正气耗伤,或治疗失当,可以转化为寒证、阴证;本为寒证、阴证,由于合理疗养,正气来复,亦可由阴转阳,由寒化热。

  六经病证中各种寒热的变化都可以从阴阳盛衰得到解释。风寒诸邪初犯人体,卫阳被柬使人恶寒,阳气与邪相争令人发热,这是太阳病恶寒发热的机理。在阳气与外邪持续相争的情况下,外邪全化为热,充斥内外,卫分无所束,则证见高热,汗自出,这是阳明病不恶寒但恶热的机理。

  至于少阳病,则是由于阳气不足(尚未到正虚阳衰)而产生的一种阴阳夹杂的证候。因有阳气与外邪相争,故见发热;又因阳气不足,至不能相争时则见恶寒。少阳病的特点就在于它是在拉锯战的阶段,阳气足以与外邪相争则发热,正虚阳伏则恶寒,来去交替。这正如《伤寒论》所论述的:“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这一段文字一方面说明病在少阳经循行的部位,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少阳病是在“血弱气尽”(气血虚弱的意思)的情况下发生的,“往来寒热”是“正邪分争”的表现。

  因此,少阳病“往来寒热”的证状,虽也有“恶寒”,却与太阳病的“恶寒发热”根本不同。少阳病之“寒”是阴盛阳弱之寒,是阳证之中的阴证。其见证为寒热来去交替,恶寒后发热,发热后恶寒,热至则寒无,寒来则热去,寒与热不能并见;非若太阳病先恶寒,继之以发热,虽发热而仍恶寒,寒与热可以并存。在《伤寒论》中还有一种日二、三发的寒热“如疟状”的证候,这个“如疟状”是表邪未尽的表现,它和少阳病的“往来寒热”也不相同。这个”如疟状”,即反复见发热恶寒也,热至而寒不去。《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中讲得很清楚:“寒而热,热而寒,寒热相因不已,故名日往来寒热,为少阳主证,宜小柴胡汤。寒热而有作止之常,一日一次,或隔日一次,谓之疟,属杂病也。寒热而无作止之常,日三,五发,谓之‘如疟’,属太阳经未尽之表邪也。”

  《伤寒论》中说:“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于阴也。”[191少阳病恶寒时无热,其“寒”乃发于阴之寒。

  我们明白了少阳病的“往来寒热”是阳气不足、阴阳交争的表现,按照伤寒六经的组织法则,自然就要把少阳病置于太阳,阳明与三阴之间,而不会把它看成是太阳与阳明之间“半表半里证”了。

  成无己以“邪在表则寒,邪在里则热”,来解释“寒热往来”的证状是“邪在半表半里之间”,明显是站不住脚的。事实上,表证有寒也有热,里证有热也有寒。《内经》和《伤寒论》里面不知讲过多少次“外热”和“里寒”。成无己说的“在表则寒”,“在里则热”,完全是他凭空杜撰的论据。

  至于少阳病其他见证,如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等,都是气机不畅,胆火上逆,木犯胃土的表现。这全是里证,无“半表”可言。胀满之类,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里面即列为阴证。默默不欲饮食,心烦苦呕,是由于木犯胃土,而木能乘土也跟中气虚弱有关。

  少阳病的方药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伤寒论》中少阳病使用的方药,从中可以进一步看清少阳病的性质。

  《伤寒论》中,太阳表证用麻黄汤、桂枝汤辛温解表,阳明里热用辛寒清热(白虎汤)或苦寒攻下(三承气汤),治疗原则都是以驱邪为主。其中苦寒攻下是为了逐邪外出,辛温解表、辛寒清热则要力求透邪外达。三阴寒证,治法是温补扶正为主,代表方剂为理中汤、四逆汤。而少阳病所用主方小柴胡汤,有柴胡、黄苓清透邪热,又有参、枣、甘草甘温扶正气,半夏、生姜温中降逆。寒温并用,清透与扶正兼施。柯韵伯在《伤寒论翼·制方大法》中也承认小柴胡汤是“寒温互用,攻补兼施”。的方剂。从作用上看,小柴胡汤既不同于麻黄汤、桂枝汤、白虎汤,又不同于理中汤、四逆汤,而是介于这两类方剂之间的。那么,它所主治的病(少阳病)当然也是介太阳、阳明与三阴之间的病。

  很多中医书上说小柴胡汤“解半表半里之邪”,意思就是解太阳与阳明之间的邪。如果真是这样,那此方就应当着力透邪外出,不得用温补。试想,当邪热已离太阳,正向阳明发展,渐趋炽盛,能用半夏吗?并没有大汗伤津伤气,能用人参吗?这是很明显的问题。传为叶天士著的《医效秘传》中的《伤寒治例》,特别强调,“凡伤寒之症,不可骤用补益”,“凡伤寒不思饮食,不可就用温补脾胃药”。这就是因为邪热在太阳、阳明,必须透邪外出,如用温补,就会以热助热,并使热滞留于内;只有见阳气虚弱而导致的阴寒之象,才能温补。当今的中医学者都会理解这个问题。

  又,小柴胡汤不仅清透与扶正兼施,而且它的清透也与麻黄汤、桂枝汤、白虎汤大异其趣。阳明里热的清泄,重用石膏。太阳表证未解,里已郁热、可用石膏配合麻黄,桂枝解表清里(如大青龙汤,桂枝二越婢一汤)。小柴胡汤偏不用石膏,而用柴胡,黄苓。这是因为柴胡除有透泄作用之外,还可以升发阳气,疏通气机,黄芩可清邪热,二药合用恰好适宜于阳气不足而内有邪热的证候。柴胡,黄苓的清透与石膏的清泄,不同之点就在这里。吴仪洛的《本草从新》关于石膏的使用写道:“少壮火热者,功效甚速;老弱虚寒者,祸不旋踵。”临证时,遇到素体阳虚,胃纳不健,大便溏泄而内有邪热的病人,不能用石膏泄热,往往可以用柴胡、黄苓。两种治法,泾渭分明。

  显然,小柴胡汤的效用在于疏通气机,清透邪热,扶正气,适用于阳气不足、阴阳夹杂的证候。正因如此,《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某些病证即使不在少阳部位,或不全在少阳部位,因为属于阳气不足、阴阳夹杂的性质,也可以用小柴胡汤。如: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可与小柴胡汤。大便硬谓之结。“阳微结”者,阳微而结,表证尚在,故用小柴胡汤。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溅然汗出而解”。又如: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证见脉弦涩,腹中急痛,虚寒兼气滞。用小建中汤温养中气,阳气渐复,阴证过渡到阳证,即以小柴胡汤主治。又如: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尤在泾注:“小柴胡主之者,以邪气不可不散,而正虚不可不顾,惟此法为能解散客邪而和利阴阳耳。”)尤在泾在这里对小柴胡汤的效用作了相当准确的说明。小柴胡汤广泛应用于临证,大体上都能从“理气、透邪、扶正”的角度解释它的效用。

  小柴胡汤的效用,反过来证明了少阳病应是阳气不足、阴阳夹杂的病证。

  张仲景在论述小柴胡汤的使用时,有这样一条:

  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溅然而汗出解也(一本作“汗出而解”)。这里“胃气因和”有一个“和”字。成无己注日:“阳明病,腹满,不大便,舌上胎黄者,为邪热入府,可下;胁下硬满,虽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为邪未入府,在表里之问,可与小柴胡汤以和解之。”把小柴胡汤说成是“和解”之法。

  清代程钟龄在《医学心悟》里讲治病的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其论和法说:“伤寒在表者可汗,在里者可下,其在半表半里者,惟有和之一法焉,仲景用小柴胡汤加减是已。”此后,“八法”之说很流行,大抵都把“和”法说成是“解半表半里之邪”,以小柴胡汤为代表。我国当代中医学教材也都是这样讲“八法”及“和法”的。其实,这样讲“和”,没有根据。《伤寒论》原文明明讲的足小柴胡汤使胃气和,并不是什么半表半里和。“和”在古代汉语中足调和的意思,《伤寒论》中许多次用到它。下面举一些例子:

  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主之。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九方。若不大便六七日……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汤和之。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这些论述中“和”与“和解”的含义很好理解。生病就是阴阳气血不和,治病就是使之和,解除病邪即谓之解。因此,汗法,下法,都能称为“和”,也能称为“和解”。张景岳《景岳全书》里有“新方八阵”和“古方八阵”,所谓“八阵”,即补、和、攻、散、寒、热、固、因。张景岳对“和”的解释是:“和方之剂,和其不和者也。凡病兼虚者补而和之,兼寒者温而和之,兼热者凉而和之。和之为义广矣,亦犹土兼四气,其于补泻温凉之用无所不及,务在调平元气,不失中和之为贵也。”小柴胡汤在《景岳全书》中并不列入和阵,而是列入散阵。张景岳对和法的解释与运用,不一定很确当,但至少说明前人并不把“和”理解为专治“半表半里证”的方法。

  从清中叶以来,医学界把“和”与“和解”说成是专治“半表半里证”的方法,与汗、下等法区别开来,这便把“和”与“和解”讲得很含混,也很玄了。小柴胡汤本是“理气、透邪、扶正”的方剂,被讲成为“和剂”,也叫人很难把握它的确切含义。这种理论上的缺陷,就是因为误解了少阳病的性质所引起的。《内经》、《难经》、《伤寒论》没有“半表半里”一说表里,就是外部内部,是一组相对的概念。表是对里而言,里是对表而言。人的身体有表里之分,病也有“在表”、“在里”或“表里皆病”三种不同的情况。拿伤寒六经来说,以太阳病为表证,其他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等便是里证。里证之中又分阴阳、虚实、寒热,《伤寒论》就一再讲到有里虚、里实、里寒、里热。

  笔者仔细查阅了《素问》、《灵枢》、《难经》和《伤寒论》、《金匮要略》,这些经典中常从表里的角度分析病变部位的深浅,从没有讲到在表里之间还有一个“半表半里”证。《素问·至真要大论》这样论述疾病的表里及治法:

  帝日:善。病之中外何如?岐伯日: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治其外;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中外不相及(王冰注:中外不相及,自各一病也)。则治主病。《难经》第十六难云:脉有三部九候,有阴阳,有轻重,有六十首,一脉变为四时,离圣久远,各自是其法,何以别之?然:是其病,有内外证。《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里说: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大邪中表,小邪中里。在《内经》、《难经》和《金匮要略》中,根本没有“半表半里”的概念。《伤寒论》也是这样。《伤寒论》中常用到表里。如: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身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子汤。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者谵语。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伤寒论》中有几条可能引起误解,下面提出来: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晴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者,可下之……这两个“无表里证”,是指没有明显的痛苦的证状(如头痛、腹痛、恶寒、高热、谵语等),但仍有证状,不能理解为病不在表,也不在里。前条“目中不了了,睛不和”,为阳精衰弱的象征,而表面上只有身微热,大便难,似不甚急,实际上里有重病。后条有“发热”,不甚重,但既云“可下”,必有里邪。《伤寒论》卷四又一条: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这里有一个“半在里半在外”!然而,这和所谓处于表里之间的“半表半里证”,完全是两码事。这里说阳微结既有“头汗出,微恶寒”,又有“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表证里证并见。“半在里半在外”,即仲景自己说的“有表复有里”,一部分在表,一部分在里。这是表里皆病。因为它属于阳气不足、阴阳夹杂的性质,所以用小柴胡汤主治。

  阳微结的病变涉及少阳经,但阳微结与少阳病不同。少阳病没有“大便硬”,也没有“半在外”的证候。

  少阳病为“半表半里证”的说法,正是由对阳微结的误解而产生的。据笔者读书所见,“半表半里”的说法,在金元以前是没有的。宋代治平年间刊印《伤寒论》以后,元祜、大观年间的朱肱著《活人书》(又名《伤寒百问》)。《活人书》卷三说:“伤寒有表证,有里证,有半在表半在里,有表里两证俱见,有无表里证。在表宜汗,在里宜下,半在里半在表宜和解,表里俱见随证渗泄,无表里证用大柴胡汤下之。”朱肱没有很好地考虑《伤寒论》中这样一些语句的真正含义,仅从字面上的差别着眼,因而把《伤寒论》中论阳微结的“半在表半在里”视为另一种证候,而与表证、里证、表里同病、无表里证并列起来;同时,朱肱又首次提出“半在里半在表宜和解”,将“和解”与汗、下等法区分开来。这些,对于后来的成无己及其他医家可能有影响。但是,朱肱的《活人书》卷三具体“论表里”的时候,只论述了表证、里证、表里两证俱见、无表里证以及表热里寒、表寒里热。朱肱并没有确定“半表半里证”的概念。“半表半里证”概念的确定,是由宋入金的成无己。

  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进一步把阳微结与少阳病混为一谈,统称为“半表半里之证”。成无已在《伤寒论》的注释文字中,多次使用“邪在表里之间”和“半表半里证”的说法。成无己对少阳病的解释是:

  病有在表者,有在里者,有在表里之间者。此邪气在表里之间,谓之半表半里证。邪在表则寒,邪在里则热。今邪在半表半里之间,未有是处,是以寒热往来也。

  太阳少阳并病,为邪气在半表半里也。成无己在《注解伤寒论》中,凡是用到小柴胡汤的,他都讲成是解(或“和解”)半表半里之邪。诸如:“与小柴胡汤,以解半表半里之邪”;“知邪在表里之间也,与小柴胡汤以解表里之邪”;“邪在半表半里之间,为柴胡证……若柴胡证仍在者,虽下之不为逆,可复与柴胡汤以和解之”;等等。

  成无已有时候说“邪在表里之间”,有时候说“在半表半里”,有时候又说“在半表半里之间”。

  广为流行的“半表半里”说,即来自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

  成无己以后,某些医学家为了维护“半表半里”这样一个论点,又提出了一些新的理由。如有人这样说:太阳经行身之背,阳明经行身之前,少阳经行身之侧,居太阳,阳明之间,所以少阳病介于太阳病、阳明病之间。这种解释脱离伤寒六经的性质和六经病证的理、法、方、药,仅仅着眼于经络在体表分布的位置,可说是牛头不对马嘴。前面我们说过,伤寒六经是依据经络脏腑在感受外邪时的病理反应,对外感病的演变划分出的层次和类型,各经的证候特点,标志着病变的部位和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属性。六经不是按经络在体表的分布情况来排列的。如果真是按经络在体表的分布情况排列的,那三阴证中为什么太阴在前,少阴居中,厥阴在后呢?

  历史上也有许多医学家和《伤寒论》研究者不同意成无己对少阳病的解释,主张把少阳病置于太阳、阳明与三阴之间。如张景岳说:“少阳经病……此二阳三阴之问也,由此渐入三阴,故为半表半里之经。”像这样以三阳为表、三阴为里的,不止张景岳一人。他们说的“半表半里”实质上是半阴半阳的意思。这种见解同我们前面对少阳病的解释是一致的。

  “半表半里”说不符合临证实际

  “半表半里”说,违背张仲景的本意,违背《内经》、《难经》、《伤寒论》等经典所代表的中医基础理论,也不符合临证实际。从临证实际来看,少阳病不是介于太阳、阳明之问的过渡;无论伤寒或其他急性热病,表证可直接转化为各种里证,也不必经过少阳的阶段然后再进入阳明、太阴等。临证常见的是由表证直接转化为阳明病,或太阳、阳明合病并病。

  清代杰出名医叶天士在《幼科要略》和《温热论》中,把肺胃热邪内陷心包叫做“逆传”,把太阳传阳明,肺卫热邪传入阳明,叫“顺传”。他说:“盖足经顺传,如太阳传阳明,人皆知之;肺病失治,逆传心包络,幼科多不知者。”太阳传阳明为顺传,这是从经验中体会到的,正确反映了疾病的实际,比较合理。

  章虚谷在《温热论》的注解中,对“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一段注解说:“伤寒邪在太阳,必恶寒甚,其身热者,阳郁不伸之故,而邪未化热也。传至阳明,其邪化热则不恶寒,始可用凉解之法,若有一分恶寒,仍当温散。盖以寒邪阴凝,故须麻、桂猛剂。”又对“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一段注解说:“经言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而皮毛为肺之合。故肺经之邪不入营而传心包,即传于三焦。其与伤寒之由太阳传阳明者不同。”章虚谷依据经验论说伤寒之邪由太阳直接传入阳明。

  近世《丁甘仁医案》,其“伤寒”门收集十六人的病案。我作了一个统计,太阳阳明合病的七人,阳明传少阴厥阴的一人,热入血室的两人,太阳少阴同病的四人,太阴少阴同病的一人,邪由太阳陷于太阴厥阴的一人。十六人的病案中,没有犯少阳病的人或太阳传入少阳的病人。

  余论

  综上所述,把少阳病看成是介于太阳与阳明之间的“半表半里证”,没有任何根据。对于少阳病的性质,可以这样概括:少阳病属于阳证的范畴,是阳气不足、阴阳夹杂的证候,在伤寒六经中介于太阳、阳明与三阴之间。

  《伤寒论》的六经分证适用于一切外感病证。清代温病学派,提出“卫、气、营、血”的辨证纲领。目前的中医学,伤寒六经与“卫、气、营、血”两套辨证纲领各自为政,难以结合起来应用。如果理清了伤寒六经的性质和次序,伤寒六经与温病学的“卫、气、营、血”如何统一的问题,就比较容易讨论了。

  温病学派按“卫、气、营、血”辨别温热病的演变层次和证候类型:邪在卫分属表证,以发热恶寒为特点。邪在气分为里热证,炽热而未伤及营血,以但热不恶寒为特点。邪在营分,为热邪深入营阴,以舌质红绛、心烦不寐为特点;严重的传入心胞,见神昏谵语、舌蹇肢厥。邪入血分,则耗血动血,以舌质深绛及出血见证为特点。

  温病的病邪性质属热,“卫、气、营、血”的证候均为阳证、热证。但若病人阳气衰微,或医治中汗下太过,也可以出现《伤寒论》中的阴证、寒证。叶天士《温热论》就说过:“舌黑而滑者,水来克火,为阴证,当温之。”这是《伤寒论》的少阴证,必同时见肢冷脉微等。再从温病学的“卫、气、营、血”的角度说,感受风寒之邪,入里化热,也同样可以出现由卫及气、由营入血的演变。所以首先提出“卫、气、营、血”辨证纲领的叶天士说:温病“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这说明伤寒照样可以辨卫、气、营、血的层次与类型,只是治疗方法与温病有所不同罢了。如此看来,《伤寒论》的六经分证与温病学家提出的“卫、气、营、血”,理应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外感病辨证体系。笔者经过多年研究,综合六经分证和“卫、气、营、血”理论,将外感病分为表证(包括太阳表证、卫分病)、里热证(包括阳明病、气分病、营分病、血分病和肝肾阴伤)、寒热起伏证(包括少阳病、湿热流连气分)、里寒证(包括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四种基本类型。曾经制成《外感病中医辨证纲领》,由表及里,从阳至阴,分别列出各病证的主要证候与治法。读者如有兴趣,可查阅拙著《生儿育女的奥妙》(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975年6月写2010年5月改写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