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7节

  传

  十七年春,晋侯使郤克征会于齐1.齐顷公帷妇人使观之2.郤子登3,妇人笑于房。献子怒,出而誓曰:“所不此报4,无能涉河!”献子先归,使栾京庐待命于齐5,曰:“不得齐事6,无复命矣!”

  郤子至,请伐齐,晋侯弗许。请以其私属7,又弗许。

  齐侯使高固、晏弱、蔡朝、南郭偃会8.及敛盂9,高固逃归10.夏,会于断道11,讨贰也。盟于卷楚12,辞齐人13.晋人执晏弱于野王14,执蔡朝于原15,执南郭偃于温16.

  苗贲皇使17,见晏桓子18.归,言于晋侯曰:“夫晏子何罪?昔者诸侯事吾先君,皆如不逮19.举言群臣不信20,诸侯皆有贰志。齐君恐不得礼21,故不出,而使四子来。左右或沮之22,曰:‘君不出,必执吾使。’故高子及敛盂而逃。夫三子者曰23:‘若绝君好24,宁归死焉。’为是犯难而来25.吾若善逆彼26,以怀来者。吾又执之27,以信齐沮28,吾不既过矣乎29?过而不改,而又久之30,以成其悔31,何利之有焉?使反者得辞32,而害来者33,以惧诸侯,将焉用之?”晋人缓之34,逸35.

  秋八月,晋师还36.

  1晋侯:指晋景公。郤(xì)克:晋卿。征会于齐:召齐国参加会盟。征:召。2帷:以帷幕遮蔽。3“郤子”二句:郤克跛足,故登阶而妇人笑之。房:在堂之左右的屋。4“所不”二句:如果不能报复遭受的侮辱,就不能渡过黄河!所:若。表示假设。5栾京庐:郤克的副使。6不得齐事:谓不能完成使齐之使命。7私属:家属的士卒。8高固、晏弱:皆为齐卿。蔡朝、南郭偃二人皆齐大夫。9敛盂:卫地,在今河南濮阳市东南。10高固逃归:闻郤克怒,故逃归。11“会于”句:鲁君与晋侯、卫侯、曹伯、邾子相会,《传》蒙经文省略与会之人。12卷楚:地名,当在断道附近。13辞齐人:拒绝齐人参加。14野王:地名,在今河南沁阳市。15原:地名,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北之原乡。16温:邑名,故城在今河南温县西南。17苗贲皇:楚斗椒之子。宣公四年,楚灭若敖氏,苗贲皇奔晋,仕为大夫,食邑于苗,此时出使路过野王。18晏桓子:即晏弱。19如不逮:唯恐赶不上。20“举言”二句:谓诸侯皆言晋之群臣不讲诚信,因而有贰心。苗贲皇不敢斥言晋君,故称群臣。举:皆。21不得礼:得不到礼遇。22沮:止,阻止。23三子:指晏弱、蔡朝、南郭偃。24“若绝”二句:若不往,则将断送齐、晋两国的友好关系,故宁可冒死前往。归:就。25犯难:冒险。

  26“吾若”二句:我们应当善待他们,使来者留恋。若:应该。怀:使留恋。27又:乃。28信齐沮:使齐人阻止来晋的预言得以证实。29过:错。30久:久拘而不释。31以成其悔:使他们后悔来晋国。32反者:中途逃归者。指高固。得辞:得理,有理。33害:伤害。34缓:指放松看管。35逸:逃逸。此时逃归者仅晏弱一人,蔡朝、南郭偃二人次年方得逃归。

  36晋师还:未闻晋师出,而书其还,疑有缺文。

  范武子将老1,召文子曰2:“燮乎!吾闻之,喜怒以类者鲜3,易者实多4.《诗》曰5:‘君子如怒6,乱庶遄沮。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之喜怒,以已乱也。弗已者,必益之7.郤子其或者欲已乱于齐乎8!不然,余惧其益之也。余将老,使郤子逞其志9,庶有豸乎10!尔从二三子唯敬11.”乃请老。郤献子为政。

  1范武子:士会。初封随,后改封范。老:致仕,告老退休。2文子:士燮。士会之子。3类:法。谓合于礼法。鲜:少。

  4易:违。5《诗》曰:引文出自《诗·小雅·巧言》。6“君子”四句:谓如果君子喜怒得中,则祸乱庶可速止。遄(chuán):疾。沮:止。祉(zhǐ):喜。已:止。二句怒、沮为韵,祉、已为韵。7益:增。8其:或,也许。与“或者”同义。9逞其志:满足其意愿。逞:快。10豸(zhì):解,缓解。11二三子:指晋国诸卿大夫。

  冬,公弟叔肸卒。公母弟也1.凡大子之母弟,公在曰公子,不在曰弟。凡称弟,皆母弟也。

  1母弟:同母弟。

  经

  十有八年春1,晋侯、卫世子臧伐齐2.

  公伐杞。

  夏四月。

  秋七月,邾人戕鄫子于鄫3.

  甲戌4,楚子旅卒。

  公孙归父如晋。

  冬十月壬戌5,公薨于路寝6.

  归父还自晋7,至笙,遂奔齐。

  1十有八年:公元前591年。2卫世子臧:卫穆公太子,名臧。3戕:国君被他国之人杀害曰戕。鄫(cénɡ):国名,姒姓,在今山东枣庄市东南。4甲戌:七日。5壬戌:二十七日。

  6路寝:天子、诸侯之正寝,治事之处。7“归父”三句:大夫返还,《春秋》不书。因为赞赏归父能以礼退,故特书之。未入境而奔齐,故不言出。笙:地名。未详何处。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