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章 孙子兵法的谋略分析

  其用战也胜:“战”为了“胜”,不为了“争”

  在孙子看来,“战”不一定非得要“争”,不一定就要行军打仗,斩将杀敌。相反,在孙子看来,两军相争是下策,攻城鏖战则是下下策。作战就是要用最小的代价去赢得最大的胜利,如果真的征战连年,那么结果将是两败俱伤,双方都大大耗费了国力,百姓因为战争的负担而疲劳穷困,将士不断死在沙场上。而这个时候,其他的势力则很可能乘机而起,坐收渔翁之利。

  春秋时期,赵惠王将要去攻打燕国,苏秦的弟弟苏代认为,两国一旦真的开战,因为国力相当,战争必定旷日持久,而双方都很难取得胜利,最终只会在战争的过程之中彼此消耗,最终给其他国家以可乘之机。于是为燕国去劝赵惠王说:“我这次来的时候,经过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张着壳晒太阳。有一只鹬鸟,伸嘴去啄河蚌的肉。河蚌连忙把壳合上,紧紧地钳住了鹬鸟的嘴。鹬鸟就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天长日久,你就会死。’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天长日久,你就会死!’两个谁也不肯放。过了很久,两个谁都没有力气了,这时候有一个渔夫看到了,就把它俩一齐捉去了。现在赵国要去攻打燕国,燕赵两国相持不下,日子久了,双方的力量都消耗得很厉害。我担心强大的秦国成为鹬蚌相争中‘渔父’那样的角色。所以我希望大王仔细地考虑考虑。”

  惠王听了,恍然大悟,说:“有道理!”便停止了攻打燕国的行动。

  在现实生活之中,同样也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每当各大节假日来临的时候,各路商家都会打起“价格战”。曾经在国产手机市场上,很多手机品牌争相降价,力求能够占领市场,结果,旷日持久的“价格战”削减了利润空间,导致很多手机的小品牌难以生存,大品牌也不复往日威风,大打“价格战”的各方人马输的是惨败,赢得也只能算是惨胜。在这个时候,“苹果”手机横空出世,以“高价格”“高品位”“高性能”的姿态,趁着国产手机大打“价格战”的时候,迅速抢占了市场,实现了以“高价格”赢得胜利的奇迹。

  因此,当合作也能够带来胜利的时候,就不要去争斗,当谈判也能够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不要起直接冲突,当进攻对手薄弱的一面就能够取得胜利的时候,就不要去啃“硬骨头”,总之,真正的将军不是战士。将军去战斗的目标是胜利,而不是沉迷战斗的过程。

  所以,在《孙子兵法》的第二篇“作战篇”中,孙子出了列出行军打仗需要注意的地方,更一阵见血地指出:“其用战也胜。”不管是用什么方式,最后的结果才是最重要的,获得胜利才是最重要的。只有真正有远见、有明见的人,才能够一直看清目标,而不被纷扰的争执假象迷惑,才能够在分分合合、利益往来的场所保持自己的清醒和强大。

  攻城则力屈:要你“死”我“活”,不要得不偿失

  《孙子兵法》中指出,在所有作战方法之中,最应该避免使用的就是攻城。作战讲求天时、地利、人和,而一旦我方被迫选择攻城,这就意味着是我方需要长途运输粮食,而对方因为是守在自己的家门口,所以在地利上占据了优势;同时对方的将士因为害怕城破被杀,就会团结一致,奋力死战,而我方将士要冒险攻城,很容易士气不振,所以又失去了人和。没有地利,没有人和,攻城的难处也就知晓了。

  在古代战争之中,如果发生攻城,进攻得一方往往死伤惨重。在南宋时期,南宋重镇襄阳易守难攻,金朝、蒙古等数次攻打,都无功而返,最后根据成吉思汗留下遗命,南攻大理,再从大理绕路攻打南宋,才最终使得南宋灭亡。由此可见攻城之难。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有名的攻城战,在这场战役中德军投入大量的兵力妄图夺取这一战略重镇,最终死伤无算,进攻部队近乎全军覆没,而前苏联红军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终于获得了胜利。这一战役被称为二战的“转折点”。

  1942年9月13日,德军开始攻城。而在此之前,德军Ju-88式轰炸机用燃烧弹将市区炸成废墟,伏尔加河沿岸对斯大林格勒的水路增援也受到影响。9月14日,德军从城北突入市区,与苏第62集团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双方逐街逐楼逐屋反复争夺。斯大林格勒变成了一片瓦砾场,城中80%的居住区被摧毁。在满是瓦砾和废墟的城中,苏联第62集团军顽强抵抗,在城中的每条街道,每座楼房,每家工厂内都发生了激烈的枪战。刚刚赶赴城中的红军战士的平均存活时间不超过24个小时,军官也只有约三天的平均存活时间。

  1942年9月25日,德军占领了市中心,1942年9月27日冲进了北部工厂区,并重新占领了马马耶夫高地,但在1942年9月29日又被前苏联红军夺回。以后的战斗更加激烈,德军的推进不是用公里,而是用米来衡量,对火车站反复争夺达13次之多。在一个大粮食仓库里,两军的士兵非常接近,甚至能够听到对方的呼吸声,经过数个星期的苦战,德军不得不从这个仓库撤走。

  在城中的另一个部分,由扬科夫·巴甫洛夫指挥的一个小分队(共计6人)占据了城中心的一座公寓楼,并顽强地进行抵抗。士兵们在大楼附近埋设了大量地雷,并在窗口安设了机枪,还将地下室的隔墙打通以便通讯。这座顽强的堡垒被苏联人骄傲地称为“巴甫洛夫大楼”,21世纪的时候保留大楼一堵墙,上面雕刻着士兵抵抗的画面,右上角刻着58以表明他们6人坚守了58天。

  在这场举世闻名的攻城战役之中,《孙子兵法》中的“攻城则力屈”“久暴兵则国用不足”等观点就如同特意为其做的注解。德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并最终因此输掉了战争,而苏联方面除了惨重的伤亡以外,斯大林格勒也已经变成了一片瓦砾,可以说,虽然苏联方面赢得了胜利,但是从士兵和普通民众伤亡方面来说,这场战役没有赢家。

  既然“攻城”有如此危害,那么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我们的身边有没有类似“攻城”这样的事情呢?

  事实上,我们在任何低回报的事情上投入过多的精力,都可以是看作一种“攻城”。在我们品味《孙子兵法》之中对于“攻城”的利弊所做描述时,不妨仔细想一想,我们生活之中有没有为了某一件事情花费过多的精神,投入太大的力气,最终却是所获不多,甚至是得不偿失?

  《孙子兵法》之中说“其用战也胜”“最下攻城”,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之中,讲究的则是“成功”,最应该避免的是过于“执拗”,否则将会浪费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战争是为了战胜,做事是为了做成,如果忘记了自己的根本目的,往往就会陷入执迷,以至“不悟”。

  在生活之中,我们要避免执拗,避免这种“攻城”式的行为,才能够减少损失。真正有智慧的人,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冷静,什么时候应该收手,什么时候做事应该换一种更好的方法,而不至于深陷泥潭。

  兵闻拙速:机会只留给最“快”的人,不留给最“好”的人

  我们知道,一名拳击手想要在在擂台上取得胜利,一定是经历过艰苦而漫长的训练,做好了足够的准备,但是真到了赛场之上,决定胜利的却可能只有一秒钟。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一样,做事之前的准备是漫长而艰辛的,但是过程却需要时迅速而有力的,一旦踌躇犹豫,机会就可能溜之而去。因此,《孙子兵法》中提出,在作战之前要进行“庙算”,要仔细计划、细致准备,一定不可以仓促;但是在作战之时却要力求迅速、果敢,万万不可拖延。

  要知道,在战场上,战况瞬息万变,机会往往稍纵即逝,抓住时机的最好方法就是:与其仔细算计,不如迅速出击。一旦战争已经开始,一个能够得到实行的策略胜于一百个周密却没有实现的筹谋,机会往往只留给最快的人,而不是留给准备最好的人。即使在如今的社会上,这个道理同样适用。

  1916年,德惠特·华莱士想到了一个关于图书的好主意。

  华莱士从小喜欢看书,并且经常把书上有去的、有意义的内容记录在一些小卡片上。他保持这个习惯长达十九年之久。有一天,他在整理这些小纸条的时候忽然想到,可不可以出版一本书,来汇集各个杂志上的精彩小短章呢?这样子一本图书一旦出版,销量一定会很好。

  想到就去做。华莱士立马去图书出版机构申请图书编号。到了那里之后,华莱士了解到,已经有十几个人都想到了这个好主意了,但是这种书因为要用到其他人的稿件,所以和版权法相违背,但是这其中有没有明确的法规,所以还不能得到实行。

  其他的十几个人听到这个讯息,都已经决定了暂时把这个计划缓一缓。唯有华莱士心想:他们都没有出版,这正是一个好机会,我虽然是后想到这个想法,但是只要是先一步出版,就能避免一系列的竞争。说干就干,华莱士就这样与自己的妻子在纽约格林威治村的一家地下酒吧的房间里开始征集稿件、印刷杂志。世界上最畅销的杂志之一——《读者文摘》就这样诞生了。

  当“兵贵神速”运用到了各种竞争当中的时候,高速度不仅能够让己方迅速抢占实际,还能够让对方措手不及。在秦朝末年,项羽和宋义一起攻打秦军,宋义见到秦军强盛,于是滞留四十余天不去交战。项羽急于与秦军交战,于是斩杀宋义,率军破釜沉舟,只带着三天口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奔秦军,势如破竹,九战皆胜,项羽也从此确立了诸侯之中的霸主地位,这其中就有着行动突然,让对方措手不及的原因。

  以今天的眼光看来,这种战场上“出其不意”快速出击的方式,在很多地方都用得到。

  布鲁林和乔妮娜都是德国汉堡某一家公司的高层人员。在一次商业谈判中,公司派布鲁林作为代表,并且告诉布鲁林公司希望的价钱是40万美金,但是因为急需这款机器,所以价钱只要不高过80万美金,都可以成交。到了谈判现场,布鲁林与对方人员商量过细节之后,开始谈论价钱。这时,布鲁林忽然胸有成竹地说:“我方出价60万美金,希望您尽快给我答复,不然的话我们的合作就只能到此为止了。无论交易是否完成,我订了明天上午9点钟的机票,所以希望能早些给我答复。”布鲁林说完,便起身礼貌地离开,留下对方的谈判人员和准备好的一大堆材料以及说词,茫然当场,全无用武之地。

  布鲁林认为,自己的首要目标是拿下这份合同,次要目标是降低价钱。通过自己得到的资料,对方也非常渴望做成这笔生意,那么如果自己以超过市场价20万美金的价格,再加上强硬的姿态,一定会打对方一个出其不意。反而如果继续谈判的话,一旦对方知道了自己公司非常需要该设备,就会提高价格。到了第二天,布鲁林虽然内心很忐忑,但是仍旧毅然决然的前往机场。结果,对方在机场的候机大厅截住了布鲁林,表示愿意做这笔生意。最终双方就在候机大厅签下了合同。

  回公司之后,公司领导认为布鲁林的决定过于草率,甚至没有去争取一下更低的价格,于是下一次谈判便派乔妮娜去做代表。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漫长的谈判和逐步的讨价还价之中,对方逐渐摸清了乔妮娜的底牌,相类似的机器,乔妮娜却以71.25万美金才拿下合同。

  在上文中,布鲁林摸清了对方的底牌,用自己决定的突然性干扰了对方的判断,并且给出了能让对方接受的高价格,使得谈判获得了自己预期之中的胜利,而乔妮娜则首先想着节约成本,在无法节约成本之后却又必须做成生意,而对方此时已经做出了正确的判断,所以乔妮娜的谈判就变得非常被动。

  做任何事情,准备要充分,决断行动却一定要迅速,否则天长日久,不但容易错失良机,更容易节外生枝,因此,《孙子兵法》才会说“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真正智慧的人,懂得当机立断,懂得心动不如行动。

  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想要“胜”必须有“利”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官渡之战中,曹操之所以打败了袁绍,和事先烧掉袁绍的粮草是分不开的。正因为粮草对于军队十分重要,而运送粮草又十分的艰难,所以在《孙子兵法》之后总提出了“因粮于敌”的概念。在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上演了一出“草船借箭”,可以说是对“因粮于敌”精神的极好诠释,《水浒传》之中,梁山伯的好汉们攻打“曾头市”“祝家庄”等,都会就地取走城中的粮食“以做山寨之用”,也是“因粮于敌”精神的体现。

  在现今社会,这种“因粮于敌”的精神同样可以得到运用,甚至可以运用的更好。美国船王丹尼尔·洛维格便是“因粮于敌”的行家。只不过他借用的不是粮,而是美金。

  9岁的时候,丹尼尔·洛维格知道邻居家有一条破旧的油轮沉入了水底,而邻居家也不打算要这条船了。于是小小的丹尼尔就像父亲借了50美金,用其中的一部分钱向船主人买下了这艘船,用另一部分钱雇人将这艘船打捞了上来,最后用剩余的几个钱雇来几个帮手,用了整整四个月的时间,修好了这艘船并用100美金将其卖掉。从这时候起,洛维格就知道想要成功就要懂得借用别人的力量。

  后来,到了而立之年的洛维格依旧是一个普通人,这时候他想创业本来很困难,但是洛维格却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有一条尚能航行的老油轮,他把它重新修理改装,并精心“打扮”了一番,以低廉的价格包租给一家大石油公司。然后,他带着租约合同等去找纽约大通银行的经理,说他有一艘被大石油公司包租的油轮,每月可收到固定的租金,如果银行肯贷款给他,他可以让石油公司把每月的租金直接转给银行,来分期抵付银行贷款的本金和利息。

  银行认为,除非碰到无法预见的经济大灾害,石油公司应当会信守承诺规规矩矩地按月付出油轮租金。只要他那条老船不沉,石油公司不垮,银行还是照样可以按月收款。洛维格这一招真是神来之笔,借石油公司的信用,大大地提高了自己原来极为脆弱的信用,而借用银行贷款,洛维格又可以买第二艘船……如此这般,他干了许多年,每还清一笔贷款,他就名正言顺地净赚一条船。这时,洛维格却又触发了一个更妙的构想。他既然可以用现成的船贷款,何不可以用一条还未造好的船贷款呢?

  这是他学习利用别人的钱赚钱的第二阶段,因而为他开创了现有的伟业。

  他的新事业的做法大概是这样的:他首先找好了一位顾客,说自己打算建造一艘船,并且愿意在船造好以后租给该顾客,然后拿着这一纸包租契约,前往银行申请贷款,来建造这条船,贷款的方式是不常见的“延期偿还贷款”,在这种条件下,在船未下水以前,银行只能收回很少的还款,甚至一文钱也不收回。一旦等船下了水,租船人的租金就开始付给银行。这件事情的奇妙之处,就在于洛维格只需要“想”建一艘船,而不用花上一分钱,就能够坐收渔利。

  现今社会,我们需要的不再仅仅是因粮于“敌”,而是要学会向各方面寻求帮助,借取各种力量来为自己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成功来的更容易。真正的智者懂得自强,更懂得运用别人的力量。

  胜敌而益强:宁做“贪吃蛇”,不做“愤怒的小鸟”

  很多人都玩过“贪吃蛇”和“愤怒的小鸟”这两款游戏。那么这两款游戏的区别是什么呢?玩“愤怒的小鸟”,鸟儿往往要牺牲自己才能够打击敌人,有的时候还会徒劳无功。而做“贪吃蛇”,每吃一次东西都会让自己变得更长、更强大。历史上真正布衣起兵、白手起家的英雄任务,无不是像“贪吃蛇”一样,通过一次次的斗争去收拢人才,吞并敌对势力,最终才使得自身越来越强大。即使在现代战争之中,也有很多寻求在战争之中增强自己实力的例子。

  在战争之中能做到“胜敌而益强”,最终比能够在群雄割据之中获得逐鹿中原的资格,甚至做到一统天下;在日常的工作之中能够做到“胜敌而益强”,则能够不断地拉进自己与成功之间的距离。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以今天的眼光看来,我们不但要做到“胜而益强”,还要学会做到“败而益强”,胜利的时候要能够趁机招揽自己的势力,整合获得的优势和“战利”,失败了的时候一样能够找出错误的所在,从头再来,这样胜益强、败益强,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张伟是一名很普通的大学生,大学毕业以后,他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投简历、面试、找用人单位,反而做起了让很多人都瞧不起的工作——在自己母校旁边弄了一个小吃摊位。

  开始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理解他的做法,认为他一个大学生这样做“有失身份”。然而张伟的小摊子还是毅然决然的做起来了。开始的时候,张伟也吃过不少亏,因为手艺不够纯熟,一开始顾客们也不买账,一度他甚至成为一个反面教材。

  在这段时间内,张伟并没有灰心丧气,他仔细研究自己失败的原因,发现是因为自己的商品口味不能让顾客喜欢,而且选择太多,反而造成了“样样通、样样松”。痛定思痛,张伟经过苦心钻研,听取以前学校的食品系老师们的建议和自己校友的意见,终于研制出自己独有的六款食品,同时,他又改进了很多自己摊位以前不合理的地方。

  六款食品出炉以后,张伟凭借自己对学生心理的了解和对所学专业知识的运用,很快就闯出了名堂。渐渐地,他一个人忙不过来,又雇佣了几个学弟当助手,生意越做越大,最后开成了一家小餐馆。

  大学附近的餐馆竞争十分的激烈,张伟的店铺生意火爆,周边的店铺则显得冷清了很多,简直要开不下去了。这个时候,张伟和周边的店主提出,自己的饭店正想扩大规模,想买下几间店面,但是人手不足,自己可以出一部分钱,再加上自己的品牌和技术,让这家店成为自己的连锁店。老板因为餐馆生意不好,早就在犯愁,现在听说有这样子的好事,便答应了下来。

  这件生意谈成以后,一条街的三家店面都是张伟的餐饮品牌。张伟还是感觉不满足,又把目标瞄准别的大学,并且继续沿用自己“创业——兼并——连锁”的路子,就这样,数年之后,张伟终于拥有了自己的餐饮连锁品牌。

  想要在拼搏的过程中不断变得强大,主要过程在于消化,目的在于强大自身。智慧的人不管是胜利还是失败都会“消化”成自己的优势,而缺乏智慧的人不管是胜利了还是失败了都会削弱自身。这就是承购与否的根本原因之一。

  人生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若是在饱经风霜以后仍旧一无所有、一无所成、一无所得,便可划归于失败一类。相反,如果在每一次成功、甚至在失败之后,都能够做到“有所得”,就可以像一条“贪吃蛇”一样,不管吃到的是什么,最后都会消化吸收并且促进自身的强大,那么这样子的人又如何不成功?

  卒善而养之:昨日“冤家”,今日“同行”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在官渡之战中,曹操投入手下所有兵力,也不过只有两万人,然而在八年后的赤壁之战中,仅投入到战线的兵力就有二十万人,而守在许昌以及接应的兵力还不计算在内。要知道,曹操率军连年打仗,损失不在少数,但是为什么他的兵力却能够在八年内增长了十倍呢?这除了曹操自己招募的兵力外,更重要的是源自敌方的降兵。

  东汉末年,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军遭到了东汉政权和各地地主武装的镇压。当时,曹操的武装势力也是镇压黄巾军的一员。公元192年,一百多万的黄巾民众向曹操投降,曹操挑选其中精装的三十万人整编成一支队伍,其余的留在后方,安排屯田,作为后勤。而这挑选出来的三十万精锐,就是后来震烁华夏的“青州兵”。

  这三十万人,作为曹操的嫡系部队,只听从曹操一人指挥,队伍训练有素,战斗力极强,先后跟随曹操经历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大大小小战役,曾远赴沙漠狙击匈奴,也曾在西凉与马超的军队对垒,可以说是立功无数,而且,这支军队世代传承,父子相继,可以说是曹操的一大心腹。

  尤其值得玩味的是,“青州兵”只听从曹操一人指挥,甚至连后继位的魏文帝曹丕也不能指挥他们。曹操去世后,“青州兵”认为失去了效忠领袖,已没有如此英明的人领导他们,各自要求散去。当时的大夫贾逵,是个很有才能的人,为了防止他们造反,向他们无条件提供粮食和回家金钱,这支为曹魏做出极大贡献的军队,在最后一次向他们效劳一辈子的朝廷朝拜告别后,大多解甲归田,过起了悠闲的农家日子。

  曹操身边最精锐的一支部队,本来就是“降卒”,然而因为曹操的优厚待遇与坦诚的态度,最终却成为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军队。由此可见《孙子兵法》之中提出“卒善而养之”是多么的有前瞻性。

  从古至今,成大事者一定要有宽广的胸襟,就算昨天还是临阵厮杀的敌人,只要今朝真心投降,仍旧可以为我所用,就如同春秋时期的管仲,曾经用弓箭射向齐桓公,射掉了衣带钩子,可以说是差一点要了齐桓公的命,然而齐桓公即位之后,重用管仲,才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相反,坑杀降卒的人,难以得到人心,如秦国白起等,一般都没有好下场。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我们更应该注重“卒善而养之”的道理。当今社会,人才无价,想要得人心,就要学会“善而养之”。当然,当今社会没有“降卒”,但是我们应该学会用宽广的胸襟去接纳一切人才,不管是和我们有过节、有矛盾还是有不同见解的人,只要有能力,都应该网罗。不管昨天是亲人、朋友,还是“冤家”“对头”,都应该做到唯才是用,而不是唯亲是用。

  蔡元培校长是北大所有学子都在心中铭记和敬佩的人物,他在担任北大校长之初,以“循‘思想自由’之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主义”的办学理念,罗织各类学术人才,使北大教师队伍一时出现流派纷呈的局面。如在文科教师队伍中,既集中了许多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代表人物,也有政治上保守而旧学深沉的学者。在政治倾向上,有的激进,有的保守,有的主张改良。在新派人物中,有马克思主义、三民主义、无政府主义、国家主义的不同代表。

  蔡元培1917年1月4日上任,1月11号就聘陈独秀为文科学长,而对陈独秀的主要考察不过是基于陈独秀办的几本《新青年》。蔡元培又聘胡适为文科教授兼文科研究所哲学门主任,让一个未拿到博士证的小伙子到北大教学,蔡元培不能不说是慧眼识英才。同时,蔡元培聘请李大钊任北大图书馆主任,钱玄同为文科教授兼国文门研究所教员,刘半农、周作人为文科教授。鲁迅此时仍在教育部任职,但和北大进步教授保持着密切联系。这些人士都是《新青年》的主要编撰者,以他们为核心,形成了新文化运动的强大阵营。同时,蔡元培还留聘、新聘了一批学术造诣深厚而思想保守的教授,如辜鸿铭、刘师培、黄侃、崔适等,以他们为核心,形成了北大的保守派营垒。当时的北大,《新潮》与《国故》对垒,白话与文言相争,百家争鸣,盛极一时。

  当然,《孙子兵法》之中的“卒善而养之”并不仅仅是说明要有宽广的胸襟和唯才是用的品德,更有着自己的战略考虑。一般来说,“降卒”往往都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而且还会害怕受到报复,在这个时候如果能做到“善而养之”,则会比一般人更加忠心和可靠。同时在战争完成之后,自身实力一定会受到损失,这个时候接纳“降卒”,可以迅速不从自己的实力。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

  温斯顿是一家北非公司的老总,他们的A公司与另外一家B公司是竞争的关系。B公司内有着一名厉害的副总经理叫做卡米拉,有好几次商战都差点让温斯顿吃亏,温斯顿自己也总是找机会还以颜色。双方无论是价格战、广告战还是技术战,温斯顿德A公司都略占上风,但是卡米拉凭借自己的手腕,也能够让B公司屹立不倒。同时,两人的个人关系也并不是很友善,曾多次在媒体面前大打“口水战”,是业内有名的一对“冤家”。这一情况已经持续多年。

  然而,美国次贷危机的来临打破了这一平衡。温斯顿的A公司主要负责的是国内市场,所受影响很小,而卡米拉的B公司正有向国外市场发展的趋势,结果大受打击,并最终宣告破产,温斯顿的A公司终于得偿所愿,可以以低价收购B公司。

  在洽谈收购事宜的时候,温斯顿和卡米拉展开了最后一轮对峙。此时各方优势都站在温斯顿一边,卡米拉还是尽自己最后的一份力量,希望为己方争取利益,并为此几乎生气和流泪。在谈判结束后,卡米拉收拾文件,黯然神伤,以一个失败者的姿态准备离去。这时候温斯顿却挽留住了她。

  温斯顿温和地说:“卡米拉小姐,你和我大大小小的争斗不下几十场,已经有几年了,对么?”卡米拉冷笑道:“是的,今天你终于赢了。”温斯顿又说:“但是我还没有赢得最有价值的礼物,我确实希望得到B公司,但是我更希望我的新公司有你的参与和支持,因为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甚至胜过了整个公司。何况,你对你的公司倾注了太多的心血,难道您不希望在这里继续您的事业吗?我相信在您的带领之下,这间公司才能够更好地发展下去。所以我真诚地邀请你担任B公司的总经理,我知道以前我们两人有过节,但是我还是希望你答应。您同意我的说法吗?”

  最终,卡米拉答应了这一请求,在卡米拉的领导下,B公司又恢复了活力。而温斯顿因为重用B公司以前的领导,避免了很多原职工的流失,更省却了很多领导上的麻烦,还得到工作上的好帮手,一举三得。

  昨天的“冤家”,今天可能就是伴你一路同行得人,关键就看你是“善而养之”还是“恶而坑之”。真正智慧的人,懂得运用各种力量帮助自己成功,懂得如何把对手变成伙伴、敌人变成朋友。

  知用兵之害:千万小心资金链断裂

  但凡行兵打仗,总会存在危险。《孙子兵法》之中提出,行军打仗花费巨大:首先青壮男子都要去服兵役,就会造成劳动力不足。另外,供给给军队的军用粮草也是由民众提供,所以战争造成的经济负担都转嫁在百姓身上。另外,靠近战区的地方,物价会飞涨,物价飞涨,而民众负担又大,最终的结果就是国家整体的经济情况会变得极其糟糕。如果战争一下子进行好几年,那么这种情况造成的后果又要翻倍,就会变成民怨沸腾、民不聊生了。因此行兵打仗一定要慎重,一定要知道用兵的危害。

  西汉年间,经历过文景之治后,国力本来已经十分强盛,人民富足。然而继位的汉武帝虽然雄才大略,但是却是一位过于尚武的皇帝。他在位期间,三次出击匈奴,臣服西域,收服两越,南通诸夷,东震朝鲜,曾经为了几匹汗血宝马就大动干戈,远攻大宛,劳民伤财,军士死伤无数。

  大宛与汉朝距离遥远。公元前104年,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军出征,一路所经西域各国不愿向汉军提供食粮饮水,并且闭城抗拒汉军。李广利下令逐个攻打,汉军一路消耗过大,到达大宛东境郁成城时,仅剩数千人,且个个饥饿疲困。郁成城守军顽强抵抗,汉军攻城不克,伤亡惨重。李广利下令撤军,回到敦煌(今甘肃省敦煌市西),汉军生还者不过十分之一二。李广利上书请求罢兵,汉武帝大怒,下令退入玉门关者立斩。李广利心中恐惧,只好屯兵敦煌。

  第二次远征。汉武帝下令赦免囚徒,又调集恶少年及边骑6万人,加上大量自愿从军者。另外还征集牛10万头,马3万匹,驴、骆驼数以万计,用来驮运军粮及兵器弓弩等,受命参与这次军事行动的有50余位校尉。汉武帝又下令征集了大批水工,用来切断大宛水源。同时增派甲兵18万,驻扎于酒泉、张掖以北,并设置居延、休屠两县以护卫酒泉。汉武帝又征调全国七种犯罪之人,负责给李广利军运送军粮。

  汉军虽然在第二次战争中并未遇到重大伤亡,但由于将领不体恤士卒,大军到玉门关时仅余万余人。而汗血马经长途跋涉,到达玉门关时也仅余一千多匹。

  到了汉武帝晚年的时候,因为连年征战导致国力空虚,民生疲惫,加上天灾频繁,官员贪污又严重,各地开始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最终汉武帝下达“轮台罪己诏”,承认自己穷兵黩武,造成国力衰退。

  汉武帝雄才大略,开创了前所未有的中华盛世,然而他穷兵黩武造成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文景之治的积蓄几乎一扫而空,最后留下的只是一个大烂摊子。由此可见,孙子提出的“知用兵之害”有多么重要。

  那么,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有哪些事情算是用兵之害呢?用兵之害,在于战线过长,花销巨大,耗费国力,导致民生凋敝,而现今的“用兵之害”则是将资金全部投入,个人的储备空虚,最后导致资金链断裂。

  1989年夏,史玉柱自认自己开发的M-6401桌面文字处理系统作为产品已经成熟,便用4000元承包下天津大学深圳电脑部。该部虽名之为电脑部却没有一台电脑,仅有一张营业执照。但是就凭这间电脑部,史玉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到了1992年的时候,巨人总部从深圳迁往珠海。新开发的M-6403已经实现利润3500万元。

  就在这个时候,38层的巨人大厦设计方案出台。后来这一方案一改再改,从38层升至70层,为当时中国第一高楼,需资金超过10亿元。史玉柱基本上以集资和卖楼花的方式筹款,集资超过10亿元,未向银行贷款。

  1993年,巨人推出M-6405、中文笔记本电脑、中文手写电脑等,其中仅中文手写电脑和软件的当年销售额即达到3.6亿元。1994年年初,巨人大厦动工,计划3年完工。1995年,巨人推出12种保健品,投放广告1个亿。同时,史玉柱又瞄准了风景旅游区的开发建设。

  然而,史玉柱的“多面征战”策略的弊端在这个时候也显现了出来——不管是巨人大厦、保健品还是其他方面,都是要用钱的。史玉柱“四方征战”的最终结果,终于是“气力衰竭”。投入还没有回报,付出难以为继。1996年,巨人大厦资金告急,史玉柱决定将保健品方面的全部资金调往巨人大厦,保健品业务因资金“抽血”过量,再加上管理不善,迅速盛极而衰。

  1997年年初,巨人大厦未按期完工,国内购楼花者天天上门要求退款。媒体地毯式报道巨人财务危机。不久只建至地面三层的巨人大厦停工,巨人集团名存实亡。

  仔细看起来,史玉柱的经历和汉武帝的经历颇有相似之处,都是胸怀大志,但是也都因为好战的性格导致首尾不济,让实力在过长的展现之中耗损。这就可以看作是现今社会的“用兵之害”。有智慧的人,一定要懂得防备这样的“用兵之害”。

  犹太人有一句名言:“不要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如果按照《孙子兵法》来解读,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不要把力量都耗费在一场战争里。”如果那样的话,就变成了一场赌博,如果一不小心失败,又有几个人能如同史玉柱一样东山再起呢?因此,智者当知用兵之害。

  尽知用兵之利:像“滚雪球”一样走向成功

  战争虽然有利有害,不能尽述,但是在历史交替之中,却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历朝历代,大国小国,即使没有参与战争,也要适可做好战争的准备,拥有作战的能力,才能够争取自己的地位,获得自身的发言权。瑞士作为一个小国,即深谙此道。瑞士在诸国交战之际,自身却已经作为中立国中立了500多年,而且有200多年没有和任何国家发生战争冲突了,究其原因,就在于瑞士有着全民皆兵的理念。

  其实,瑞士差一点被卷入二战。希特勒军队攻陷法国后,在瑞士东部边境部署了50个师团,但最终让希特勒放弃入侵计划的却不是瑞士的中立政策。1937年7月的某天,几小时之内,瑞士的男人们穿上了军装,在一个只有400万人口的国家里竟动员了50万人的大军,他们准备在阿尔卑斯山脉的隐蔽阵地内长期固守,危急关头将不惜炸毁与德国和意大利相连的至关重要的哥大隧道和辛普朗隧道。纳粹德国的情报机构向希特勒汇报说,如果德军入侵的话,将遭受重大损失!希特勒在权衡利弊得失后,最终放弃了入侵瑞士的计划。因此可以说,瑞士之所以能作为中立国保持自己的繁荣,反而就是因为其知道“用兵之利”,明白“弱小就会挨打”的道理。

  当然,作为军事家一定会认为,“用兵之利”绝不在于防守自身以求得安定,更在于以战争手段来为自己获取更大的利益。事实上纵观历史,不管是中国的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还是外国的亚历山大大帝、凯撒大帝、拿破仑等,都因战争而成名,因战争而获利。

  因此,“用兵之利”在于获得自身的地位,更在于“胜敌而益强”。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则是可以在不断地竞争和进取之中增加自身实力,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壮大自己,走向成功。

  马云所领导的阿里巴巴网站的兴起就如同“滚雪球”一般——从1999年以50万元人民币创业到2005年,短短七个年头,阿里巴巴成功地以一家并未上市公司40%的股权为代价,换来10亿美元以及雅虎中国全部资产。

  这一“奇迹”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提前进入了相应的市场,并且通过滚雪球效应,用几何级数的增量将市场抢先蚕食掉了。阿里巴巴所实行的是一种比较积极的圈地方式,也就是通过提供免费服务来滚雪球。它的盈利模式就寄托于会员规模,通过大规模吸收会员实现“人头经济”,而阿里巴巴的对手,则是传统的店铺销售模式。阿里巴巴每从传统店铺模式之中拉一个商家进入自己的“网络店铺”,自身的力量便增强了一分,在这场新生“网络店铺”与传统的店铺销售的激烈碰撞和较量之间,阿里巴巴迅速地成长起来,每占领一块阵地,就为自己积蓄了一份力量。

  从最初寥寥无几的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开始滚起,马云的雪球越滚越大,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都成了阿里巴巴的客户,其服务的中国企业会员已超过了350万。“阿里巴巴是水泥,把大量的中小企业粘在一起,就具备了和大企业抗衡的实力。”马云这样解释他的“滚雪球”理念。

  竞争是为了发展,发展是为了壮大,壮大是为了拥有更加强大的竞争实力!在电商竞争之中,阿里巴巴就是凭着“用兵之利”才能脱颖而出,成就自身的传奇。

  有兵者有利,无兵者无权。只有自身时刻有着面对困难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准备,才足以向成功问鼎。因此,善用兵者,不但要“尽知用兵之害”,还要“尽知用兵之利”。只有这样,才能够在风云变幻之中,保护自己的安全,保持自己的强大,保障自己的发展。

  §§第三篇 谋攻篇

  
更多

编辑推荐

1一分钟心理控制术
2赢利型股民、基民必备全书
3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
4看图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赚钱图形
6基金投资最常遇到的1...
7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8明明白白买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实战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艳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内容:初三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想不管不顾地大哭上一场,其中不乏几个脆弱的女生已经泣涕涟涟,打湿了一张又一张面巾纸。“陈大班,你说话呀!没人让你做哑巴。”牛天梓瞪着牛眼,生气地冲班长陈远嚷着...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义明  

    经管励志 【已完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教你如何成为股票市场叱咤风云的成功者,如何成为一个输少赢多的投资人,如何成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重点介绍基金的基础知识及品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及投资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资案例等。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作者:冯萌献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