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7

  一九二一年秋天,凌叔华、凌淑浩怀着无限喜悦的心情,一起走进燕京大学女子学院。

  这是一所非常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大学,说它年轻,因为“燕京”这个名字正式得来尚不足两年,它最早是由四所大学合并而成。正式合并是在1916年完成,即使上推到这一段,燕京大学才有五年历史。

  燕大女校设在东城灯市口同福夹道前佟王府内。华北协和女子大学加入后改为燕大文理科女校。

  联合大学最初的校址在崇文门内盔甲厂十所院落内,校方为购置这块地皮,花光了前期投入的全部基金。盔甲厂原来是明清两代制造军火之地,在经历了两次爆炸事故之后,改为制造盔甲和弓箭作坊。此外地基湫隘,尘土没胫,是往京城运煤的必经之路,门前还有一条流淌不尽的臭水沟。

  燕京大学的命名,有一个复杂的争论过程。合校之初,这所大学叫什么名字,几所大学的代表争论不休。新学校名义上是基督教会及长老会、美以美会、美以美会妇女海外传道会、公理会和伦敦会协办。总投入三十五万美元,暂时叫做“北京大学”。如同所有的事情一样,基督教到了中国,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带上明显的中国特色,再加上这些教会之间本来就有很多门户之见,所以学校的正式名称一时很难统一。

  汇文派提出,不管联合大学取个什么英文名字,如果它的中文名称不叫汇文,他们就不予承认。而非汇文派则坚持,联合大学叫别的名字都可以,就是不能叫汇文,如果用汇文这个名称,他们就会把毕业文凭,堆在校园里付之一炬。直到一九一九年一月,司徒雷登入主这所大学,还没有一个确定的名称。司徒雷登接受了当时的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诚静怡的建议,才用北京的古名,叫燕京大学。当时还组织了一个由社会名流蔡元培、王宠惠、吴雷川、胡适以及教育总长傅增湘组成的专门委员会,来审定这一名称。

  司徒雷登(1876—1962)

  这年秋天,司徒雷登与博晨光、郭必德共同制定了校训: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每年的圣诞节为燕大的校庆日。

  早期燕大学制预科一年,本科三年。一九二三年与全国统一,改为本科四年。那时学科尚不完备,理科主要是生物、化学;文科主要是英文、教育、哲学。只有二十九名教师,其中有四名中国教师,其余全部是外国传教士。学生总数九十四人。一九二○年三月,燕大正式挂匾。这时华北协和女子大学也加入进来,成为燕大女校,这样燕大由文理科男校、文理科女校和神科三部分组成。其中文理科男校和神科设在崇文门盔甲厂。主持女校的是原华北协和女子大学校长麦美德,主持男校的是博晨光。所谓男女合校不过是女生到男校上课,男生到女校上课而已,相互之间都很拘谨,没有多少联系。

  凌叔华(1900—1990)

  叔华和淑浩参加迎新会就在灯市口同福夹道的女校本部。她走进二门,便是王府前三间大厅改成的大礼堂,长廊下摆满了红色的玫瑰。这样鲜艳的花朵,将揭开凌叔华人生最灿烂的一页。校长司徒雷登

  凌淑浩(1904—2006)

  首先致辞,因为迎新会是在女校举办,所以司徒雷登讲的是女子教育问题,他说:第一是希望本校女生,从今天起得与男生受同等教育,将来在社会上服务和发展,也是和男生相等;第二是现在男女两校校舍,

  都太嫌狭窄,我们要建筑一个大规模的学校;第三是希望男女青年道德,都趋向光明协力;第四是希望我校学生,出校后作回报社会中坚人物,以所得学问,改造中国。

  直到这时,凌叔华才真正见到了这位大名鼎鼎的司徒雷登校长。

  他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宽宽的额头,浓重的眉毛之下,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这是一个标准的美国人,是一个有着深厚的宗教意识和东方情结的美国人。他的中文演讲一口地道的南京口音。凌叔华正在暗暗纳罕,旁边一位女生说:“司徒雷登的杭州话比南京话还好呢。”

  对于司徒雷登的经历,凌叔华在报考该校之前大概知道了一些。

  他的父亲约翰二十五岁时,被作为美国南长老会传教士派往中国,到了杭州,五年之后就能流利的使用汉语了。他还给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字叫司徒约翰,所以他生下的儿子,就沿续了中国的姓氏司徒。司徒雷登最先学会说的就是中国话,他直到四岁才学习英语。他的全部教育是在美国完成,而他文化的根却深深扎在中国。当他作为传教士,再次踏上中国这块土地的时候,自然也就有了回到故乡的感觉。

  接下来是唱校歌,由高年级的合唱队演唱。合唱队的同学是青一色的黑燕尾服,白衬衫,黑领结,风度翩翩。他们唱着:

  雄哉壮哉,燕京大学,轮奂美且崇,人文荟萃,

  中外交孚,声誉满寰中。

  良师益友,如琢如磨,情志美相同;踊跃奋进,

  探求真理,自由生活丰。

  燕京燕京,高业浩瀚,规模更恢宏;人材辈出,服务同群,为国效荩忠。

  凌叔华的情绪也被感染了,心中仿佛有团火在上升。她意识到,这种强悍的精神力量,将影响她的一生。

  凌叔华读的是动物系,她报考这个系并不是因为她十分热爱动物这门学科,实际上,使她发生兴趣的,是她最崇拜的作家歌德。歌德最先就是学动物学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她的妹妹凌淑浩准备学医。而动物学中有门解剖学,说不定还能帮助妹妹做点什么事情。

  真正读了动物系,她才发现自己的选择有多么的荒唐。

  首先,这门课程十分枯燥乏味,整天都是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的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生物的进化等等,一点也提不起她的兴趣。再者教学设施十分简陋,仪器也很老旧。至于解剖学,在凌叔华看来,几乎就是残忍和恐怖了。第一次上解剖课,打开一只狗的腹腔的时候,凌叔华的眼睛都不敢睁开,一个人跑到墙角处呕吐不止。还有那些昆虫和无脊椎软体动物,就更让她害怕,夜里做梦常常被爬到她身边的小动物惊醒。

  她实在是有些厌倦了。然而她的英文水平由于底子扎实,在这里又多是英美教师,所以长进很快,而且,她对文学的热爱也与日俱增。

  体现她英文水平的是,她编写出了两个英文短剧《月里嫦娥》、《天河配》,以西乐的方式呈现,从布景对话到舞蹈音乐,全是她一个人策划。制作布景需要木工,好在她们家工人多,就拉了几个人来帮忙,居然做得有模有样。她请来了她的好友陆小曼当主演,表演的服装是向梅兰芳借来的。梅先生答应得也很痛快,只是借来戏装又宽又大,穿上去一点也不合身。没想到的是,这两出戏在协和医院小礼堂接连演出两天,竟场场爆满,卖出去一千多张票。后来剧本还被刊登在北平的《科学及文学》期刊上,真是出尽了风头。卖票收入两千元,全部交给基督教青年会拿去赈灾了,为此,凌叔华在毕业前还得了中国燕大斐德斐荣誉学会颁发的金钥匙奖。

  妹妹淑浩入学后每天用完早餐便去教室做弥撒,因为学校是由美国卫理公会和长老会共同管理的,这一课是不可或缺的。淑浩是班上最小的学生之一,学校给她的任务是早晨在宿舍外摇铃,早饭后到教室听讲道、祈祷,还要诵经。而叔华则在宿舍里讨论恋爱、婚姻等诸多她们关心的问题。

  淑浩记得,一个周六姊妹二人到真光影院看美国默片《赖婚》,叔华看到紧要处哭得像个泪人,淑浩却笑她眼泪太多。

  淑浩的舍友是李德全(后来为共和国第一任卫生部长,冯玉祥的夫人),她们下课后经常到王府井去闲逛,用英语对话,引得别人盯着看她们。她还对李德全说,我要学好英语,以后到那座绿房子里去念书。

  在燕京那一年,英语教师艾丽丝·佛瑞姆给淑浩起了个英文名字“艾米”。

  到了年底,淑浩决定报考北京协和医学院。她参加了四天笔试,考完生物、化学、物理和数学,就剩下英语口试了。她心中忐忑,对主考官W·W·斯蒂夫勒说:“拜托您能不能说慢点儿,说快了就不能全听懂了。”她还请佛瑞姆老师帮忙,给斯蒂夫勒写了一封信。过了几天,斯蒂夫勒给佛瑞姆回信说,凌小姐已以高分通过了考试,不用为之担心了。

  凌淑浩就这样顺利地考上了协和医学院。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