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创作了历史巨著

  不曾犯过错误的青年既不原谅别人的过失,同时当做别人也有崇高的信仰。我们必须有了丰富的人生经验,才能理会拉斐尔的名言:所谓了解是彼此的程度相等。——巴尔扎克

  与韩斯卡夫人相恋的最初10年是巴尔扎克精力最旺盛的10年,也是巴尔扎克走向成功、走向辉煌的10年。

  就在巴尔扎克与韩斯卡夫人开始通信的这一年,巴尔扎克完成了10部小说,其中有3部杰作:《夏倍上校》、《都尔的本堂神甫》和《路易·朗倍尔》。

  《夏倍上校》也是一部反映社会丑恶的悲剧。写的是一个丈夫被自己的妻子遗弃、剥夺的故事。

  夏倍伯爵是帝国禁卫军的上校,1806年在普鲁士战场上身负重伤。他被一个农民救起。经过了一段调理,伤情养好之后,在国外流浪了10年。当他侥幸逃出万人坑以后,却被人当做疯子。

  10年后他回到巴黎,其时拿破仑早已下台,他也早进了阵亡名单,没有人再认识他了,都不相信他就是夏倍上校。

  与此同时,他妻子,娼妓出身的罗士·夏波丹早侵夺了他的全部财产并改嫁法洛伯爵。为了要霸占夏倍上校财产,保住她贵妇人的地位,夏波丹将夏倍带到乡下别墅,一连三天,竭尽柔情蜜意,大灌迷魂汤,勾起丈夫昔日的爱情。善良的夏倍上校一时激动,答应“为了所爱人的快乐”,情愿“重新钻下地去”。

  就在这时,夏倍上校不经意中忽然发现了妻子的阴谋。妻子的鬼蜮伎俩伤透了丈夫的心,以致夏倍上校报复的念头也没有了,从此销声匿迹,到乞丐收容所了却残生。

  《都尔的本堂神甫》内容与《夏倍上校》颇为类似,写都尔城的本堂神甫、生性善良懦弱的副堂长皮罗多如何被他的同事脱洛倍神甫排挤、陷害的故事。

  结果,清白的皮罗多神甫被教会打成骗子手,蒙受教内处分,免去圣职,而劣迹昭彰的脱洛倍神甫荣升主教,踌躇满志地离开都尔城,奔赴巴黎走马上任去了。

  这两部小说从主题看,与巴尔扎克创作初期的作品有其连续性,都是写金钱的魔力、金钱的罪恶和爱的沦丧,但《夏倍上校》和《都尔的本堂神甫》重在细致入微地描写善良人的悲剧、善良人的厄运和淋漓尽致地暴露社会黑暗。

  这两部作品标志着巴尔扎克的创作变得更扎实、更厚重、更丰富了。

  1833年,在巴尔扎克创作生涯中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巴尔扎克的随笔杂论一下子少多了。前两年,他平均每年要写近百篇这样的文字,而现在,随着他一篇篇小说扬帆出航,随着他的声誉与日俱增,他似乎越来越不屑于写这类文字了,而将精力投到小说创作中去了。

  而且,在这一时期小说的篇幅比过去增大了。一些短篇向中篇扩展;一些中篇向长篇靠拢;同是中篇小说,这一年的也比前两年的要壮实得多,一些新的长篇如《欧也妮·葛朗台》等正在酝酿、构思之中。

  与这些变化互为表里的是,巴尔扎克的创作风格、创作方法也在变化之中;视野越来越开阔,态度越来越冷峻,笔触更加细腻;神秘怪诞、巧言令色、大刀阔斧渐为朴实无华、平淡自然、精雕细刻所取代。不甘寂寞,锐意进取的巴尔扎克正在寻找新路。

  《欧也妮·葛朗台》和《高老头》的问世标志着巴尔扎克的创作达到成熟阶段。

  《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最完美的绘写之一”。小说最大的成就是塑造了一个吝啬鬼典型。

  《欧也妮·葛朗台》写一个爱财如命的守财奴老葛朗台。他是一个箍桶匠。靠他的精明能干,白手起家积攒了一笔财产。

  他爱财爱到了连亲兄弟、亲侄子,甚至亲生女儿都不顾的地步,以至于把他妻子给女儿留下的一笔遗产都千方百计地攫为己有。他的一个强大的权力的象征就是那一大把钥匙串。

  但是,他终于没能永远拥有这串钥匙。在他死的时候,这串钥匙“哗啦”一声掉到了地下。

  小说还塑造了一个善良、纯洁的少女,老葛朗台的女儿欧也妮·葛朗台的形象。她乐善好施,在堂弟落难时她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和帮助。

  这位少女和他守财奴的父亲形成了一个极为鲜明的对比。另外,小说刻画的老保姆形象也十分鲜明、感人。

  巴尔扎克把资产阶级嗜钱如命的本质披露得淋漓尽致。葛朗台的形象是对资产阶级金钱拜物教的生动写照。巴尔扎克写出了法国大革命以后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发家过程,揭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资产阶级聚敛财富的特点。

  葛朗台是一个通过政权更迭大发横财的暴发户,是大革命后得势的资产阶级的代表,又是复辟王朝时期游刃有余的大财主。他积聚财富的历史充满了血腥味。

  这个吝啬鬼具有时代特征:他懂得商品流通和投机买卖的诀窍,尤其是懂得公债投机和资金周转的重要性,精通如何利用债务关系和商业信用提供的机会。

  他既是大土地所有者,又是一个金融资本家,他的得势反映了复辟王朝时期土地、金融资产阶级主宰一切的社会现实。同年,巴尔扎克与出版商签订12卷《19世纪风俗研究》合同,实际上为后来的《人间喜剧》打下了基础。

  1834年,巴尔扎克决定把自己的全部创作以《社会研究》为名,汇辑出版,并提出《社会研究》的详细计划,其中应包括《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

  这三部分合起来即是后来的《人间喜剧》。《绝对之探求》等中篇小说发表。开始了《高老头》、《古物陈列室》、《赛查·皮罗多盛衰记》等重要长篇小说的创作。

  1835年1月,《哲学研究》出版,附有费利克斯·达文写的“序言”,巴尔扎克授意达文向读者介绍他的《社会研究》的宏伟构思。

  同年5月,《19世纪风俗研究》第一卷出版,附有达文写的“序言”。达文列举了将要组成《风俗研究》的6个场景。

  这所谓的《风俗研究》,就是对法国当时的社会生活、风俗人情进行研究后,用文学形式将它们表现出来,所以,这一部分实际上就是对当时法国社会生活的反映。

  巴尔扎克为此写道:

  我要描写一种生活的情景,每一种姿仪,每一种男性或女性的性格,每一种生活方式,每一种职业,每一种社会的地位,每一个法兰西省份,童年、青年和老年,政治、法律和战争。

  他要求自己在做这一工作的时候,没有任何一点疏漏。必须翔实、准确而且充分。这一部分的内容最多,因此,他又将它分为6个门类。在他的计划中,这一部分要写114部作品。

  当然,由于他的早逝,没能如数完成。这一部分,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要揭示“人类心灵的故事”,是一页一页的社会的历史,是现实中所发生的真实的事实。

  《哲学研究》是对社会生活进行哲理的研究,也就是对现实生活进行深一步研究后用文学的形式把他的研究表现出来。

  这样,它所表现的东西,就不仅仅是一些生活的表面现象,也是这些现象后面的更加深刻的东西。比方说,生活中有这样的情形、这样的“风俗”,那么,这情形、风俗是怎样产生的呢?它们说明了一些什么问题?这都是它要加以研究并在研究后加以表现的。

  巴尔扎克也说过,写这一部分的目的就是要说明“感情的来源和生活的动机”。这就比《风俗研究》中所反映的生活现象要深刻得多了。它要探讨的是人的感情是怎样产生以及人生活的动机是什么的问题。

  他还要探讨“社会或个人的生命所必要的推动力量或条件是些什么东西”的问题。他要研究是什么东西推动了社会或个人的生命。他要用批判的眼光去考察社会。

  在《风俗研究》中,巴尔扎克要把个人描写成典型,也就是说,把一个人描写成具有共同特征的代表。比如《欧也妮·葛朗台》中的主要人物葛朗台老头,就是吝啬人的一个代表。作者把这类人物的共同特征都集中在他的身上。

  而在《哲学研究》中,他要把“典型描写成个人”,就是说,把他研究出来的人类一些普遍性的东西通过个别人物表现出来。比如《驴皮记》中的贵妇人福多拉的虚伪、冷漠、优雅的外貌下隐藏的铁石心肠,是这一类富豪贵族的共同特征。

  巴尔扎克通过对这类人物的观察、分析、研究,挖掘出他们身上这些共同的本质,然后通过人物将它们展现出来。对另一女主人公、平民女子保琳的刻画也是这样,他通过观察、分析、研究出这一类平民少女的共同美德:勤劳、纯洁、天真、朴实,然后把这些带普遍性的特征,通过这个人物表现出来。这一部分,他计划写27部小说。

  《风俗研究》描写的多是一些生活的现象,而《哲学研究》描写的多是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所以说,这两部分所反映的是一种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在反映了生活这种因果关系之后,他就要进行《分析研究》的创作。

  这一部分他计划写5部作品,但出版的只有一部,就是1828年所写的、引起了轰动效应的《结婚生理学》。他所以要写这一部分,是因为在说明了一些社会现象的原因和结果之后,当这一页一页的社会历史、当这些深藏于人们心底的故事写完之后,这座大厦的基础就奠定下来了。

  在写这些故事和历史的时候,巴尔扎克的原则是不去描写幻想的插曲,而是要描写现实中所发生的真实事情。

  在《风俗研究》中,他要把个人描写成典型,而在《哲学研究》中,他将要“把典型描写成个人”。但无论把个人描写成典型还是把典型描写成个人,他都以生活为蓝本。他所要描绘的“永远是生活”。这一部分他预计写15册。

  在《分析研究》里,巴尔扎克要表现更多的主观的东西。所以这本书很有可能就是指作者对以上两种研究进行的分析。他不准备再叙述故事,而是要“描写、批判和分析人的本身、社会和人类”。

  在1835年,巴尔扎克的中篇小说《改邪归正的梅莫特》发表。这是一篇别出心裁、耐人寻味的小说。小说通过魔鬼梅莫特被迫“改邪归正”的故事说明物欲的追求势必导致精神的空虚和痛苦;权力和财富的无限拥有反使人感到人生的虚无;享尽欢乐等于毫无欢乐;占有一切,则一切就没有意义;饮食过度必然使味觉麻木;美女唾手可得反让人兴味索然。

  这篇哲理小说是巴尔扎克对金钱万能说的批评和他对人生的思考。

  而在这一年《高老头》出版。这部长篇小说被公认是《人间喜剧》的序幕和代表作。这意味着《人间喜剧》创作已正式启动。

  《欧也妮·葛朗台》的诞生标志着巴尔扎克的创作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巴尔扎克由此感到欢欣鼓舞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巴尔扎克并没有就此满足。他很快发现这部小说尚有一些不尽如人意和亟待改进之处:一是格局还显小,还局限在一个小家庭内盘旋;二是人物性格定型化,没有发展;三是语言夸张,未脱尽脸谱化、浪漫化的痕迹。

  比如,对老葛朗台的吝啬和绝情性格的刻画虽然痛快、淋漓尽致,但毕竟有些过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巴尔扎克寄希望于下一部作品。这部作品不是别的,就是长篇小说《高老头》。

  《高老头》的故事发生在1820年前后。22岁的欧也纲·德·拉斯蒂涅,是一位从安古兰末乡下来巴黎读法律的青年。像无数从外省涌入巴黎的青年一样,他满怀着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的梦想。

  拉斯蒂涅住在兼包客饭的伏盖公寓,伏盖太太是公寓的主人。在这所膳宿费低廉的四层公寓里,住着形形色色的各类人物。包括共和政府时代军需官夫人古的太太、少女维多莉·泰伊番小姐、老姑娘米旭诺小姐、波阿莱先生、医科大学生皮安训,以及另两个引人注目的人物,40岁上下、戴假发、鬓角染黑的伏脱冷先生和高老头。

  高老头是饭桌上的受气包,房客们都拿他作为取笑的对象。

  69岁的高老头,1813年,刚来伏盖公寓的头一年,膳宿费是1200法郎,还带有不少银器和饰物,被尊称为高里奥先生。

  那时,伏盖太太甚至还动过与他结婚的念头。之前,高老头每周总有一两次在外面吃饭,后来递减到每月一两次。此种变化被认为是因他财产慢慢减少所至。

  第二年年终,高老头的膳宿费降到了900法郎。间或会有体面、漂亮的年轻女子来找他,使房客们不由猜测,高老头财产减少的原因是在外寻花问柳。快满第三年的时候,高老头每月膳宿费只有45法郎了。

  拉斯蒂涅拿到文学士和法学士后,返乡一次。回来时,他带了封姑母写给德·鲍赛昂子爵夫人的引荐信。信寄出不久,鲍赛昂夫人便寄来一张舞会请帖。

  在鲍赛昂夫人的舞会上,拉斯蒂涅迷上了漂亮的阿娜斯塔齐·德·雷斯托伯爵夫人,并自作多情地以为雷斯托伯爵夫人也喜欢他。

  凌晨2时,舞会结束回到伏盖公寓,拉斯蒂涅仍心潮难平,虽点起了泥炭,却无心用功。此时,忽闻静夜里传来一声叹息,拉斯蒂涅推开门,见高老头房门底下有一丝光线,怕是邻居病了,拉斯蒂涅凑上锁孔向里张望,却见高老头正就着桌子,将镀银的银器绞搓成银条,完事之后,吹灭蜡烛,躺到床上叹了口气,忽又叫了声:“可怜的孩子!”行为颇为可疑。

  第二天,拉斯蒂涅穿戴整齐,步行来到雷斯托伯爵夫人府。在门口等候多时之后,进得客厅,竟听见高老头和雷斯托伯爵夫人的声音,还带了一声亲吻,后又见高老头离去。

  冒失的拉斯蒂涅,当着伯爵夫妇和伯爵夫人情夫玛克辛的面说:“刚才我看见从这儿出去的一位先生,和我住在一幢公寓里,而且是隔壁房间的高里奥……”

  此话一出,在场三人的冷面冷语,令拉斯蒂涅意识到闯了祸,于是便赶紧告退。

  出了伯爵府,满腹莫名委屈的拉斯蒂涅,冲动之下,上了辆出租马车,直奔鲍赛昂府,接着闯了第二场祸。

  从鲍赛昂夫人口中,拉斯蒂涅得知德·雷斯托伯爵夫人是高老头的女儿,高老头还有个小女儿叫但斐纳,嫁给了银行家德·纽沁根男爵。两个女儿出嫁时,高老头各给了五六十万法郎。而现在,她们竟不认高老头了。

  此时,拉斯蒂涅想到那夜高老头扭绞镀金盘的情形,不由感到高老头真伟大。

  心绪不佳的鲍赛昂夫人在沉默良久之后,又建议拉斯蒂涅去追求高老头的小女儿纽沁根太太。

  晚饭时,拉斯蒂涅望着高老头邻座的人说:“从今以后谁再欺负高老头,就是欺负我。他比我们都强。”

  吃完饭,拉斯蒂涅给母亲和妹妹写了封要钱的信。想到要利用亲人的感情,去达到追求纽沁根太太的目的,他不由得落下几滴眼泪。

  与纽沁根太太勾搭上之后,拉斯蒂涅终日花天酒地,出入赌场。很快,就陷入了经济上无法维持的窘境。

  一天,高老头和拉斯蒂涅正等来搬行李的车子。德·纽沁根太太忽然赶来,向高老头抱怨说纽沁根要搞得她破产了。不多时,德·雷斯托伯爵夫人也赶来,告诉高老头雷斯托伯爵要她在出卖财产的契约上签字,此外,情夫玛克辛仍欠着12000法郎。

  情急之下,已被女儿榨干了的高老头痛苦地叫道:“是的,我没有办法,除非去偷。可是我哪会去偷呀,娜齐!哪会去偷呀!”

  拉斯蒂涅再回到公寓时,高老头已病倒了。陪在一边的皮安训告诉拉斯蒂涅,高老头早上又外出乱跑了,他的一个女儿则来过。原来,为参加鲍赛昂夫人的舞会,雷斯托伯爵夫人欠下了裁缝费1000法郎,高老头为此卖掉了最后的银搭扣和餐具,又将终身年金押给了高布赛克。

  两个大学生轮番照顾高老头,可两个女儿,一个也没来。

  第二天晚上,拉斯蒂涅劝但斐纳停止一切娱乐活动,好生照顾父亲,但说不动但斐纳,末了,还是陪她去了鲍赛昂夫人的盛大舞会。

  德·阿翟达侯爵就要同洛希斐特小姐缔结婚约了。无数上流社会的人都专程来看鲍赛昂夫人的笑话。

  舞会上,鲍赛昂夫人对拉斯蒂涅说:“我永远不再见巴黎人,不再见人了。”

  清晨5时,拉斯蒂涅目送鲍赛昂夫人登车,前往乡下隐居。

  拉斯蒂涅再回到公寓时,高老头已奄奄一息了。女儿仍一个未到。

  垂死的高老头寒心地说道:“哎!倘若我有钱,倘若我留有家私,她们就会来了,会用她们的亲吻来舔我的脸!钱能买到一切,买到女儿。啊!我的钱到哪儿去了?倘若我还有财产留下,她们会来伺候我,招呼我:我可以听到她们,看到她们。做父亲的应该永远有钱,应该拉紧女儿的缰绳,像对付狡猾的马一样。我把一辈子的生命给了她们,她们今天连一小时都不给我!”

  高老头死后,拉斯蒂涅去德·雷斯托伯爵府和德·纽沁根府间通报,却吃了闭门羹。得到的是门房一句:“先生和太太谢绝宾客,他们的父亲死了,悲痛得不得了。”

  拉斯蒂涅和皮安训倾其所有,安葬了高老头。德·雷斯托伯爵和德·纽沁根两家只派出了带有爵徽的空车。

  拉斯蒂涅一人站在公墓的高处,远眺巴黎。王杜姆广场和安伐里特宫的穹窿之间,那便是他不胜向往的上流社会的区域。他气概非凡地说了一句:“现在咱们来拼一拼吧!”

  然后,拉斯蒂涅为了向社会挑战,到德·纽泌根太太家吃饭去了。

  《高老头》与《欧也妮·葛朗台》都是写爱的沦丧或者说爱的失落。欧也妮和高老头,这一少一老都有钱或曾经有钱,却都未得到爱。

  欧也妮父亲在世时,他只爱钱而不爱她。表弟查理当年曾与她海誓山盟,可海外发财归来,只想到财产和地位。他误以为伯父的吝啬出自寒酸贫穷,硬是毁了与她的婚约,另觅富家小姐为妻。蓬风先生死气白赖地向她求婚,那不过是要独吞她的财产。

  高老头就更惨了。他痴心地以钱换爱,以为只要倾其所有给女儿,就一定会换得女儿的爱。谁知,女儿是认钱不认父,见钱弃爱。

  最后,高老头落得个贫病交加,形销骨立,惨死在旅馆这一悲惨的下场,而其时女儿们却花枝招展、兴高采烈地赴鲍赛昂夫人的告别舞会去了。

  在表现爱的沦丧这一主题上,《高老头》显得更为充分、更为深刻。寻求爱而终不可得者不反是高老头一人,显赫美丽如鲍赛昂夫人也敌不过长得像胖娃娃一样但却拥有丰富嫁妆的洛希斐特小姐,到头来被阿翟达侯爵抛弃。

  鲍赛昂夫人的女友朗日公爵夫人也遭到同样的下场。泰伊番小姐虽是百万富翁之女,却被赶出家门,沦落社会,而其原因则是父亲财产太多,父兄要剥夺她的继承权。

  金钱的魔力导致了爱的沦落,而爱的沦落再引起对金钱的疯狂追求。整个社会成了一个激烈争斗的蜂房。为了钱,人们施出浑身解数。

  苦役犯伏脱冷,是一名凶残的掠夺者。他对社会一眼见底,主张强攻硬取。在生活中得像“在战场上一样,为了不被人杀而不得不杀人,为了不受骗而不得不骗人,把良心统统丢开,戴上假面具,冷酷无情地玩弄人,神不知鬼不觉地去猎取财富”。他说到做到,果然身体力行,将泰伊番的独生子杀掉了。

  拉斯蒂涅则钟情于轻取巧夺的策略,在女人身上下工夫,终于按照表姐鲍赛昂夫人的密示,将纽沁根太太、高老头的小女儿但斐纳勾引到手。

  小说末尾,他给高老头送了葬,在聆听和目睹了高老头的“教训”之后,“为了向社会挑战”,他心安理得而又“气概非凡”地到“德·纽沁根太太家吃饭去了”。

  《高老头》先是在《巴黎杂志》上连载,后于1835年3月出单行本,很快便销售一空。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