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痛下决心:亲属回避原则

  古今中外,很多非常著名的、做得成功的企业多数都是从家族企业发展起来的。例如:美国的福特汽车、全球最大的日用品公司之一的美国宝洁、世界财富百强企业之一的摩托罗拉……其实在美国,有75%以上的企业都属于家族企业,而家族企业占据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40%,是美国经济的主导力量。

  在中国,民营企业已经超过了300万家,在这些企业中,有90%以上都属于家族企业,但是在国内,家族企业的命运总是喜忧参半,很多的家族企业在他人的眼中都是“保守”、“低效率”、“家族斗争严重”的代名词。似乎多数人都认为家族企业都没有正规的管理或者都是一些作坊式的企业。

  俞敏洪其实并不反对家族企业,他认为国外有很多的家族企业都非常棒,有些一做就是几百年。但是,俞敏洪同时也表示,家族企业最怕的就是只相信家族中的人,只任用家族中的人,日常的管理又非常不规范,看起来似乎每一个人都像是总经理一样。中国的家族企业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一个“度”,所以就特别容易导致家族企业走向矛盾和衰退。

  在新东方的转型中,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挑战就是新东方的“家族色彩”。因为在最初的时候,新东方是俞敏洪和妻子联手创办的。当初,俞敏洪走街串巷贴广告,妻子负责前台报名,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他的妻子就负责公司的财务、行政和后勤工作,再后来,俞敏洪的母亲也参与了进来……

  1995年的时候,为了迎接徐小平等一些刚从国外回来的人,俞敏洪撤销了原来的加拿大老外,让徐小平入主移民公司。而且,俞敏洪还经过自己的仔细琢磨,确定了新型的利益格局,并划分好“地盘”,等待王强的来临。最后,俞敏洪还将自己的妻子“排除”了,让它离开新东方,新东方的“夫妻店”形象从此改变了。

  后来,俞敏洪是这样说的:“新东方走过这么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时候,我们还是一个家族企业,如果我一直坚持这样的商业模式,现在新东方或许还是一个家族企业,还是我和我妻子一起干。但是后来我把我的朋友们都叫回来一起干,朋友的回来让我作出的第一个决定就是把我妻子‘撤走’。因为在管理的时候和朋友吵架打架或许会接受,但是如果和自己的老婆吵架肯定会让其他的人接受不了。另外,我做这个决定还是冒着很大风险的,如果我妻子一气之下和我离婚怎么办?这在我的思想上是有过很大挣扎的。最终我还是找了一个很好的理由,说有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让她出国,并告诉她等她学成了还是可以继续回来的!其实,等她回来的时候,新东方已经不需要她了!”

  让自己的妻子离开,俞敏洪已经费尽了周折,面对自己母亲的时候,他就彻底没辙了,要让母亲离开新东方,对于他来说,难度非常大。因为首先俞敏洪是一个大孝子,他对自己的母亲充满了爱和感激。其次是俞敏洪之所以能够考上大学,都应该归功于自己的母亲,因为他一共参加了三次高考,第二次失利之后,他就非常灰心了。母亲却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就这样颓废下去,母亲找到了县高中的一位非常知名的补习老师。在母亲的良苦用心之下,经过补习,俞敏洪考上了北大。最重要的是,俞敏洪从北大辞职之后,开办补习班需要从零开始,这个时候,母亲不辞辛苦地跑来帮忙。1997年俞敏洪的妻子出国之后,母亲更是在新东方附近开起了餐馆,为补习的学生提供盒饭。尽管母亲的年纪已经很大了,但是非常精明能干,他人不屑的“餐馆生意”竟然被她做到了相当大的规模。

  和母亲这样的关系,让俞敏洪对母亲无计可施,看着母亲坚持用自己的思维来对新东方进行管理的时候,俞敏洪的内心是非常无奈的。另外,母亲还有一种想法,就是她总是认为俞敏洪不是徐小平和王强的对手,儿子和他们在一起的话,一定会“吃亏”。就是这样的“护犊情结”,让她总是不愿意在家享清福,一定要帮助儿子保护好新东方。

  所以,母亲就这样一直待在新东方。俞敏洪对母亲可以说是服服帖帖,不管他在外面有多么的风光,回到家里都只是一个儿子。但是,和他一同闯天下的兄弟们,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非常有名气,他们自然也希望俞敏洪能够有领导的胸襟和气魄,而且应该毫不畏惧,敢作敢当。但是他们觉得俞敏洪不仅性格非常温和,而且非常“怕”母亲,他们有一次甚至看见俞敏洪当着很多员工的面跪在了母亲面前。

  对于这些,俞敏洪后来解释:“我既不是觉新,也不是觉慧,或者可以说两者都是,我既有觉新的牺牲,又有觉慧的摆脱之心。”

  后来,在母亲的坚持和要求下,俞敏洪的很多亲戚都来到了新东方工作。这个时候,公司的其他高层也跟着把自己的亲戚介绍了进来。久而久之,这样的状况甚至影响到了新东方的管理。对此,俞敏洪绞尽了脑汁,希望解决这个问题,尤其是自己的母亲,他更是费尽了心思。

  到了2000年的时候,新东方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包括很多的业务。

  这个时候原先的众多副校长按班排位,开始参与到公司的大小事务中来了。

  这个时候,“家族问题”带来的矛盾愈发明显。这个问题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了。

  事实上,对于“家族企业”的意识,俞敏洪是比较淡漠的,最早妻子和母亲的进入,首要考虑的是成本问题,后来自己姐夫等人的介入,也只是参与公司的外围业务,并没有参与新东方的决策,所以,新东方的这种所谓的“家族色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族统治,否则,俞敏洪也不会千里迢迢到美国去找自己的昔日好友回来共同创业。

  可是,作为新东方的领导者,即使俞敏洪并不是故意要用“自己人”,但只要是他的家族成员参与进来,不管做什么,都会让公司的其他股东非常不愉快。更何况,俞敏洪的合作伙伴对俞敏洪的要求一向都非常高,如果连俞敏洪自己都做不到的话,其他的股东又凭什么让自己的亲戚退出呢?

  想到这些之后,俞敏洪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去掉新东方的“家族色彩”。这件事情就从2003年的时候开始实行,过程对于俞敏洪来说非常痛苦,因为内部的很多员工都是一些高层的亲戚。

  俞敏洪心里非常清楚,只有自己的亲戚先离开,别人的亲戚才会退出。

  所以,俞敏洪制定了一个原则:亲属回避原则,也就是说公司股东的直系亲属一律不能在新东方工作。这个规定制定出来,俞敏洪就当场表态,会把自己的亲属全部“清理”出新东方。

  回到家里,俞敏洪就拿着这个新制定的文件给自己的母亲看,可是老太太看完就扔到了一边:“这个东西对我不管用!”听了母亲的话,俞敏洪二话没说,第二天就坚定不移地来执行,第一个清走的就是自己的姐夫,之后把妻子的姐姐、姐夫都一一清走了。

  被俞敏洪撵走的人中,姐夫和他的关系最好,那个时候姐夫已经是新东方的高管了,也是新东方书店的总经理,这个书店是姐夫一手做的,也是姐夫才让这个书店扭亏为盈的。姐夫突然被清掉了,工资一下子从几十万元变成零,俞敏洪心里也非常不舒服,并且这件事情整整让姐姐半年都不理他。

  这件事情不止姐姐不理解,就是自己的妻子和母亲也很长时间不理会俞敏洪。但是,俞敏洪还是一直坚持着说服自己的母亲。到了2002年年底,新东方的管理层闹得非常僵,而俞敏洪也在很短的时间里瘦了一大圈,看着儿子的压力这么大,老太太终于同意退出新东方。因为老太太心里也清楚,只有自己退出,儿子才不会被那几个揪住一个问题不放的元老们“轮番轰炸”。俞敏洪也知道母亲作出了很大的牺牲,为了安慰母亲,他特意在公司里腾出了一间办公室,让母亲无聊的时候来公司转转,但是前提是不干预新东方的管理实务。到这个时候,俞敏洪的“家族色彩”才彻底褪去。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