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57章 忌宿 (4)

  《千金方》载:五月忌食獐、鹿、马等各类兽肉,食则伤人神气。又小孩不可玩弄槿花,否则,易惹病痘(疟疾)。因槿花俗称疟子花,五月忌食鲤鱼,食则多发风病。鲤鱼不可同小豆、藿、桂、猪肝同食,食则损人。

  《本草纲目》载:五月忌食山泽之中水,忌食蛇鳝,忌食羊蹄。

  《保生心鉴》载:五月不可乱下枯井及深井,恐有毒气。先以鸡毛试探,若鸡毛往下旋舞,便是有毒。

  《济世方》云,五月不可多食茄子,多食则损人、动气。因茄子属土。

  《岁时记》载,不可食菘菜,否则,皮肤风痒。

  《保生月录》载:茉莉花不可置于床头,因其易招引蜈蚣,所以忌之。李子不可与蜜、雀肉同吃,否则损五脏。

  《类摘良忌》载:江鱼(即黄鱼)不可与荞麦同吃,食则令人失音。枇杷不可同烤肉、熟面同食,食则令人患热、发黄。桃子不可与鳖同食。

  《便民图纂》载:胎水甜瓜忌食,食则阴下发痒、生疮。患脚气者食后永难治愈。

  《孝经纬》载:小满后十五日是芒种,又十五日乃夏至。芒种是指有芒的农作物此时可以播种了,夏至是夏天真正到来了,是生物生长的最旺盛时期。

  《保生心鉴》说,五月属火,午火大旺(午火,即中午的热度),就会伤害金气(五行中火克金),这一月,人要饮食淡味,以保养脏腑。

  《晋乐志》云:五月与十二时中的中午相应。午意味着长大,万物此时都在生长。

  《玄枢经》载:五月天道西北行,做事出行宜往西北,吉。

  《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将艾扎成人形,悬挂于门户之上,可避邪气。将五色彩丝系于臂上,可辟兵避鬼,使人不染瘟疫。

  《千金月令》载:五月取浮萍阴干,和以少许雄黄烧,可去蚁。将枣烧灰,置于床单下,可避狗蚤。又云,初五日取瓦上青苔或百草霜入盐漱口,或用水煮羊蹄根,或醋煮川椒,治牙齿病。

  《四时纂要》云:五月五日,采艾治百病。

  《琐碎录》载:五月五日,以朱砂写“荼”字倒贴,可避蛇蝎;写“白”字倒贴,可避蚊虫;写“仪”字、“方”字倒贴,有妙处。又云:五月五日午时,将灯芯草浸入油中,望着太阳念咒语曰:“天上金鸡吃蚊子脑髓液”。念七遍,再想象自己已吸入了太阳之气,吹在灯芯草之上,晚上点灯芯草,蚊子见光皆逃。吕公说,五日午时,可于韭菜地,面向东,无语,取蚯蚓泥埋入地里,如有人被鱼骨卡喉,取此泥涂于咽喉外皮,鱼骨即化。又载:初五日,取鳖爪置于衣领里,令人增记忆。《千金方》中又云:初五日,太阳未出时,取向东桃枝,刻作小人形,置于衣领,令人不忌。又载:五日清晨,取白矾一块,从早晒至晚,收藏,遇百虫咬伤,取少许涂患处,即愈,又能去除毒气。取独头蒜捣烂,涂于面皮、手、脚,则一年不生疮,冬天不生冻疮,但不可多涂。又载:五月初五日和夏至日,有患口臭者,可于太阳未出时,汲井水一杯,作三漱,吐门阃里,如此三十日则口臭永除。

  《广惠方》载:初五日,取晚蚕蛾装入一截竹筒内封好,待蚕干死,研末待用。有被竹伤者,取少许涂患处,刺即出。

  《西京杂记》载:以青蒿草捣汁和石灰做饼,阴干后收好。若被刀斧所伤,涂患处有效。另取各种草尖,捣汁和石灰做块,将大桑树开出一孔,把灰饼纳入内,百日后取出,晒干为末,用做疗金疮。又载,五月五日亦合紫金锭,保生锭,治小儿各种疾病。

  《养生杂忌》载:有眼疾,可用红绢盛榴花擦拭眼睛。如无红娟,可用其他红物代之。又载:初五日,取莴苣菜的原巢(即栽莴苣的土)或莴苣叶置于厨内,可免生蛀虫。

  《千金方》载:五月初五日,取葵子微炒后为末,患淋病者,于食前以温酒服一钱。五月二十日宜服五味子汤。其法是取五味子一合,捣碎,装入小瓶,加滚开水和少许蜂蜜后封口,再将瓶置于火边,良久后服,可生津止咳。二十日采小蒜晒干,可治心烦病,解各类病毒,亦治小儿丹疹。五月可采苍耳,放入大瓮中,可避恶气。如有时疫发生,便从瓮中取出为末,全家服食则不染。如病胀满,心闷发热即服此方甚验,还可杀三尸九虫。

  《养生记》载:五月五日亦合“截疟鬼哭丹”,其法是:好白砒五钱,研细,入铁器中,以寒水石一两(为末),将白砒围定,以瓷碗盖好器口,用温纸作条封好,以炭火炙铁器,待烟将湿纸条薰成黄色为止,然后倒在一张纸上,将纸放于较潮湿地面,以出火气,再研为细末,加入冰片一分,麝香一分共研,蒸饼为丸,如桐子大,以朱砂为丸衣。每服一丸。临疟病发时将丸于神像前之香炉上一薰,面北,井花水送下。忌食鱼、面食及生冷之物共十日,永不复发。合药时,不使阴人(女人)及着孝人看到。

  《简易方》载:用独蒲蒜同真飞丹捣和为丸,可治疟疾。又疫气流行时,可将贯众置于水缸,服此水不染疫气。

  《救民易方》载:中风人如果牙关紧锁无法下药时,可用五月五日午时合制之冰片,天南星,用手蘸此药擦患者门牙,左右分别擦二三十次,牙关即开。

  《本草纲目》载:五月五日采带露百草,阴干烧成灰,以井水炼成膏,再以酽醋和成饼,挟于腋下,饼干后即换,如此五遍,腋下臭气即绝。还能抽体内疮和积毒。挟完后以小便将腋下洗净。又五月五日采苋菜和马齿苋干后为末,各等分,产妇服后易于生产。

  《保生月录》云:五月十一日为天开日,宜入山修道。

  《长生要录》载:五月五日取葛根为末,可疗金疮、止血、除疟。取猪牙烧灰,可治小儿惊痫,涂蛇伤。

  《家塾事亲》载:五月的巳、丑、卯、辰四日,以猪头祀灶,可获吉。五月初一不宜出钱财。

  《万氏家抄》载:五月五日,取蛤蟆晒干,纸包收藏于绢袋,疟疾发作时,可暗暗于早晨挂于患者臂上,男左女右。五月五日午时采鸡肠草晒干为末,患牙痛热肿,以此末擦即愈。

  《礼仪志》载:夏至浚水(疏通)改水质。五月五日取坟上土和砖石一块,以小瓶装好,埋于自家门外阶下,合家不患流行时疫。抱朴子说,初五日以朱砂书写赤灵符挂于心前,可避兵灾,去瘟疫,去百病。赤灵符在古时候被称做治百病符,旧俗于正月初一所佩之符就是赤灵符。

  《云笈七签》载:五月五日不见血物。五日午时取天落雨水磨朱砂,写一“龙”字,第二年这天又落雨,再依法写一“龙”字。字如铜钱大,将二字合作一丸,妇人难产,饮以乳香汤,并男左女右,手握字丸即下。如第二年未下雨,则前一字无用,每年当写百字以济人。

  《博济方》载:初五日午时或十二月三十日,取猪心血与黄丹乳香为丸,如蚕豆大,以红娟盛好,挂于门上,有子死腹中者,可用酒磨一丸,服后即下。五月取桃仁一百个,去皮尖,研细入黄丹二钱,丸桐子大,用做治疟。

  《卫生方》载:初五日,收百草头晒干后研为细末,用纸包好收藏。有患疟疾者,取一撮,以红布绢拴定在患者臂上,男左女右,不令患者知之。

  《本草图经》载:五月收杏去核,从早上开始蒸至午时,再以微火烘干,收贮。加少许糖便可服食。服此,可驻颜,故又称做杏金丹,但不宜多服。

  《吕公岁时记》云,夏至日,一阴始生,宜服制过的雄黄,以折阴气。

  《洛阳杂记》载:端午日造木羹、艾酒,以花丝楼阁插鬓赠遣,还可制避瘟疫。

  《救民易方》载:五月五日,六月六日,九月九日,采豨莶草(即白花菜)去根,花子洗净,将茎叶入甑,九蒸九曝,层层洒酒与蜜水,蒸至九次后,极香,干后研为末,入蜜为丸,如皂角子大,每服五至七丸,米汤送下。百日后,可去周身瘫痪、口眼歪斜、久卧不起等疾。还可明目,使白发变黑,强健脑力。

  《灵宝经》云:五月五日可修续命斋。

  五月养生宜养肾肺,孙思邈说,五月肝脏气休,心脏之气正旺。进入五月宜早睡早起,慎发泄,以顺天时。五月火旺则金衰,人到此时宜独宿淡味以保养脏腑。五月勿躁,止声色,不违天和。

  五月卦值垢位,垢有遇之意。此时,人体中阴气遇阳气,呈柔遇刚之象。辰时是体内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坐卧宜向东南。

  陕北民间有:“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其意是说,因五月正值锄草时间,天旱了锄下的草会很快死掉,六月正在出穗之时,需要有雨。

  六月禁忌

  六月逢卯忌食鸡,忌食苦菜。因避“饥苦”而忌之。河南民间忌六月刮大风,有谚云:“六月南风井底干。”

  六月初六在民俗中称之为“晒衣节”,又说是“晒龙袍日”。这一天,家家都晒衣服、书籍,以避免霉渍鼠啮。在测候方面有这天忌风雨,如果是阴雨天气时,兆示着秋季有雨水之灾,并且有牲畜、瓜果、蔬菜受损的预兆。有谚云:“湿了龙袍,淋破蓑皮。”“六月六日阴,牛羊贵如金。”“六月六日雨,菜根遭虫蛀。”

  《孝经纬》载:夏至过后十五天是小暑,小暑十五天后是大暑,初后为小,望后为大。

  《晋乐志》载:在十二时辰中,六月与未时相应,未有味之意,即万物渐渐成熟尝之有味了。

  《玄枢经》载:六月天道东行,做事出行都宜往东。

  《千金月令》载:六月不宜用未,犯月建,百事不利,六月初一忌经营,初十、二十日忌裁衣交易。

  《仙志戒》载:六月六日忌取土开掘。

  《四时纂要》载:三伏不宜嫁娶,伤夫妇,不吉利。六月忌饮山涧泽水,饮则令人患癖。

  《云笈七签》载:六月廿四日忌远行,水陆皆不吉。六月不可吃羊血,伤人神魂少志。六月忌食葵,犯则患水癖,且为犬啮,终生难治。

  《千金方》载:六月不可食韭,令人目昏。忌食羊肉,伤人神气。忌食野鸭鹜鸟。忌食雁。忌食茱萸。忌食动物之脾。因脾旺于夏,脾在五行中属土,故宜戒以上各物。

  六月养生宜补肾脏,宜食咸味,少甘味,时常饮米汤为最好。

  六月卦值遁位。遁者,避也。意即二阴浸于长夏(遁卦下是二阴爻呈上升之势),阳当避之,因此,六月应庄矜自守。辰时是人体内阳气最旺盛的时刻,坐卧宜向南方。

  黄帝问歧伯,人在夏季吃什么药最好?歧伯说,可吃补肾茯苓丸,能治男子内虚、四肢浮肿、小便赤黄、神浊淋漓、绞痛、膀胱冷痛、阴囊湿痒、口渴而饮水、腹胀等症,这些都是五劳七伤之疾。其方为:

  茯苓五钱,杜仲五钱,山茱萸四钱,附子二钱,牡丹皮四钱,泽泻三钱,桂枝三钱,山药五钱,地黄四钱,细辛二钱,石斛二钱,生姜四钱,苁蓉三钱。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丸,日二服。忌房事,忌生冷、猪、鱼等物。

  《遵生八笺》载:六月宜饮乌梅酱、木瓜酱、豆蔻汤以去口舌干渴。

  《云笈七签》载:六月六日取水收藏于一干净瓮中,一年不臭,以此水做醋、酱及腌菜,一年不坏。

  《真诰》载:十九日、廿四日宜拔白发,永不生。又云:初三、初四、十八、廿八拔白发亦可。

  《四时纂要》载:六月初一日、初七日、初八日、廿一日洗澡,可除病去灾。

  《荆楚岁时记》载:六月、伏日,宜做汤饼服食,名为避恶。

  《琐碎录》载:六月宜食苦菜花以养心气。

  《家塾事亲》载:食西瓜解暑,名为白虎汤。

  《济世仁术》载,六月可用扇子急扇手心,则五体俱有凉爽之感。抱朴子说,于三伏中,用黄芪、茯苓煎膏,入甘草末三分,以井水调服,可治谵狂。

  《养生仁术》载:六月不可用凉水浸手足。以防引来狂邪之风。犯则令人疯狂,体重气短,四肢无力。

  《便民纂要》载:若人突然在路上中暑倒身,千万不可灌以凉水。取路上热土堆于倒者肚脐之上,中留一孔,令人撒尿流入孔中,然后用生姜、大蒜捣炒,开水灌下,即可苏醒。

  《灵宝经》载:六月六日宜修“清暑斋”。

  《书》载:夏至后,秋分前,忌食肥腻、饼、油酥之类。此类食物与酒浆瓜果相妨,夏天疾病大都缘此而来。

  七月禁忌

  七月初七,俗称“乞巧节”,中原一带于午时时分,妇女多乞巧,以碗贮水,曝晒日中,投绣花针于水面,注视水底,以针影判断求吉。

  七月二十日这天,俗称棉花生日,忌雨喜晴。谚云:“雨打七月廿,棉花弗上店。”

  《孝经纬》载:大暑后十五天是立秋,即秋天将要开始。再十五日为处暑,即炎热天气将要结束。但立秋后气温只是下降,余热尚存,秋阳肆虐,加上雨水较多,湿气较重,湿热蕴蒸,故而有“秋老虎”之说。处暑后才有凉意。

  《提要》称,七月为兰月,又称首秋、上秋、兰秋、肇秋等。

  七月天道东北行,做事、出行宜往东北方向吉。不宜用申月,用则犯月建,做事不吉。

  七月初八、廿二日,忌裁衣交易。初七日不要想邪恶之事。

  《白云忌》载:七月忌食莼,莼是一种水草,此时,莼菜有蠲虫害人。不可食韭菜,损目。

  《千金方》载:七月不食鹿、獐之肉,食则动气。忌食茱萸,伤神气。孙思邈说:七月忌食雁,伤人,不可多食菱肉,动气。忌食生蜜,食则令人暴下霍乱。忌食猪肺,忌多食新姜。

  《千金月令》载:立秋忌食煮饼及水馊饼,不可多食猪肉,损人神气。

  《杨公忌》载:初一日,廿九日,不宜探望病人。

  七月七日为道德日,十五为中元日,此两日戒夫妻同房。

  七月气候转凉,宜早睡早起,闻鸡共舞,舒缓其形,收敛神气,以安宁神志。

  七月,卦值否位。否者,塞也,天地闭塞,阴阳不交之时,所以不可轻举妄动。午时,体内阳气最盛,坐卧宜向正南。

  孙思邈说,七月后,体内肝心少气,唯脏腑独旺,所以应安静性情。饮食应多咸少辛辣。

  《白云杂记》载:七月七日取麻勃一升与人参半升合蒸,气尽后,取出阴干研末,服一刀圭,使人聪明。

  《云笈七签》载:七月七日晒皮裘,可防蛀。七月十六日剪指甲烧灰,服后能灭三尸九虫。

  《法天生意》云:角膏亦可避蛇。收芙蓉叶晒干为末,可以治肿。用法是将末以醋调,敷患处。又,七月七日,取百合根蒸熟捣,以新瓦器收藏,挂于屋内阴干,约百日,拔出白发后,以此药擦于毛孔,可生黑发。又,七日,取蜂巢之蛹子一窠,阴干为末,用蜜调涂,可除面上黑斑。又,七月、八月、九月的戊子日、己亥日、庚子日、辛亥日,宜炼丹药,宜入山修道。又,七日采麻花,阴干为末,以乌麻油浸,每夜擦眉毛,落脱者自生。七月二十三日、二十八日,拔白发,永不再生。七月五日是三会日,宜修迎秋斋。

  《常氏目录》载:七月的第一个甲日,采枸杞花,八月第一个酉日制好,服之,可祛病。又《常氏日抄》云:七月采蒺藜子,阴干捣末,饭后服,治失明。

  《千金月令》载:七月后,因暑气下降,宜食稍凉的食物调理。有神仙饵松可食,其制法是七月采松子仁,捣为酱,丸似鸡蛋,每服一丸,日三服。久服身轻,若人中暑,可取竹叶一把,山栀一枚,煎汤去渣后下米煮粥,粥熟下盐,服一两杯即愈。立秋日,太阳未升时,采揪叶熬膏,搽疮疡,立愈,名楸叶膏。七月七日采莲花七分,八月八日采藕根八分,九月九日采莲实九分,阴干后捣细,炼蜜为丸,服之令人不老。

  《家塾事亲》载:七月,取槐角子(熟)捣成汁,放入铜钵中晒成膏,捏成鼠屎大小,塞入肛门内,每日三次,可治痔疮及百病大效。又载:七日,取苦瓠白瓤,绞汁一合,以醋一升,古钱七个和匀,用火煎,使之不稀不稠,点入眼角,可治眼睛黑暗。又载:七月七日采麻花,五月五日采麻叶,捣做炫圆,炙生瘰疗疮,炙上百壮,然后以烧胡桃、松脂,研末贴,即愈。又载,七日取角膏置于毡褥、书籍之中,可避气蠹。

  《修真指要》,以水吞服小豆十四粒,一秋可免赤白痢疾。

  《本草纲目》载:七月七日采慎火花,苗叶五两,盐三两,同捣绞为汁,可治热毒及小儿痘疹不出。在皮肤内的以此汁抹涂,涂两次时痘疹即出,亦可治丹疮。

  陕北民谚有“七月十五挂田幡,八月十五吃捞饭”,所以,八月忌雷,怕庄稼被冰雹打了。

  八月禁忌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这天晚上要拜祭月神,忌阴雨。谚云:“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兆示来年年景不好。陕北谚云“八月的雷不空回”。

  八月廿七日是孔子诞辰日,到文庙作祭,民间亦忌屠宰。

  《孝经纬》载:处暑之后十五日是白露。白露是因夜间温度骤降,空气中的水分开始凝结为露。是自然界阳消阴长的标志。又十五日便是秋分。秋分始,日照明显缩短,白天和晚上均等,这时,气温宜人,所以《阴阳出入上下篇》中有“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的说法。

  《提要》云:八月为桂月,为仲商。

  《玄枢经》载:八月天道东北行,做事出行都宜往东北去,不宜用酉日,犯月建,不吉。

  据《千金方》载:八月不可食萌芽,否则伤人神胆,患喘悸胁肋气急。不可多食生姜。忌食生蒜。忌食猪肺以及饴糖,食则令人发疽。不宜食山鸡肉、猪肚,否则,冬天将发嗽疾。

  《本草纲目》载:八月莫食獐肉,食则动气。勿食芹菜,恐成瘕病,发则似癫,小腹胀。不宜食生蜜。不宜多食生果。不宜食鸡蛋,食则伤神。忌食蟹,因蟹盖中膏内有脑髓,有毒,当弃之勿食。霜降之后才能食蟹。

  《云笈七签》载:八月,起居不可犯贼邪之风,不可多食肥腥,食多则可成霍乱。又云,八月初八日不可买布,买鞋履,附足大忌。

  《千金月令》载:秋分之日不可杀生,不可用刑,不可处于房帷,不可吊丧,探望病人,不可酗酒大醉。八月宜斋戒静养以自检。廿九日忌远行。

  《杨公忌》载:八月廿七日不宜探望病人。

  八月大利平肃,人宜收敛神气,饮食可多酸以养肝脏,少食多餐,不令过饮,不令壅塞。

  八月卦值观位。未时,人体阳气最旺,坐卧宜向西南方向。

  八月,人的心脏之气逐渐衰弱,肺金主事,肺为秋。此时,肺气正旺,故宜减苦增酸,助筋补血,以达保养心脏、肝脏之目的。

  八月最忌犯邪风,犯则令人骨血生疮,以致酿成疠疫。

  八月十八日为天人兴福之日。

  据《荆楚岁时记》载:八月初十日,以朱砂点于小孩额头,称谓“天灸”,以避灾疾。

  《田家五行》载:八月,于清晨以瓷器收各种草尖之上露水,磨浓墨,头痛者点太阳穴,劳瘵者点膏肓等处,称“天灸”。

  《纂杂》八月采百合,晒干,蒸熟食之,大益气力。

  《述仙记》载,八月初一,以绢囊收取柏树下的露水,洗两目,可令眼睛明爽无疾。

  《齐谐记》载:八月初一日,作五明囊收百草尖上露水洗眼,可明目。此日修“逐邪斋”。

  《图经》载:八月,楮实子已红熟,于甲子日采回,水浸,去皮瓤,为末,水送服二钱。久服益身健康。又说,采柏子,晒干为末,服一小匙,以后慢慢增多,加欲绝谷,可纵情吃饱,渴则饮水。久服延年。

  《云笈七签》载:八月二十日为天仓开日,宜入山修道。

  《千金月令》:八月可食韭菜,露葵。

  九月禁忌

  九月为“忌月”,俗忌九月里套棉被。据说套棉被会犯九女星,所以民间有“九月不套被,套被没人睡”的说法。北京一带还忌九月迁徙,忌朝窗户。

  九月初九俗称“重阳节”,民间有重九登高的习俗,以为登高可避祸免灾。九为数之极,也称做老阳。民间俗话说:“九为老阳,阳极必变。”因为九代表着将由盈而亏、由盛转衰的意思。九九是重九,更是大大不吉,所以这天民间有避灾的心理。河南开封在宋时就有称茱萸为“避邪翁”、菊花为“延寿客”的说法。山东滕县一带,出嫁不到三年的闺女忌回娘家过重阳节,当地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的说法。这天,俗忌无雨,说是主旱灾,谚云,“重阳无雨一冬晴”,“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山东一带又忌刮西北风,谚云:“(重阳)东北风,一年丰,西北风,来年歉。”

  《孝经纬》载:秋分后十五天是寒露,寒露后,天气就慢慢凉起来了,阴气渐长,万物趋于收藏期。又十五日,就是霜降。霜降是因气温下降,露水凝为霜的意思。

  《夏小正》中说:“九月纳火。大火,心星也,故九月授衣。”也就是说,九月以后,人们就要逐渐加衣了。

  《提要》称九月为霜月、菊月、暮秋、末秋、暮商、季商、眇秋、霜辰、授衣。

  九月,天道南行,做事出行都宜往南,吉。不可择戌日,用则犯月建,百事不利。

  《千金月令》载,九月不可食动物脾脏,因九月在五脏五行理论中属土,土旺在脾,故忌之。又载,九月不可食狗肉,否则伤人神气。不可食霜下之瓜,否则,冬发胃病。不可食葵菜,食则,食不消化。

  《杨公忌》载:九月廿七不宜探望病人。

  《云笈七签》载:九月十八日忌远行。又云,九月要少食生冷,以防痢疾。九月不可食新姜,食则成痼疾。不可食小蒜,否则伤神损寿,魂魄不安。不可食蓼子。不可以猪肝与饴同食,否则,至冬成嗽病,且经年不瘥。不可食山鸡肉,否则损人神气。不可多食鸡肉,否则令人魂魄不安。

  九月九日不可动床席,应修“延算斋”。

  九月之后,草木枯萎,万物伏蛰,气清而风暴,不可犯朔风。宜节食生冷,以防疠害。廿八日,阳气未伏,阴气既盛,宜进补养生之药以生气。

  九月,卦位在剥。剥者,落也,阴道将旺,阳道衰弱,当固精敛神。人体中,申时是阳气最旺的时候,坐卧宜面向东南。

  孙思邈说:九月阳气已衰,阴气大盛,暴风时起,切忌贼邪之风伤及孔隙。饮食宜减苦味,增加咸味,以达到补肝益肾助脾资胃之目的。

  黄帝问歧伯,秋季服什么药好?歧伯说,补肾茯苓丸,主治肾虚冷,五脏内伤,头重脚轻,皮肤瘙痒,腰肌疼痛,心胃咳逆,口干舌燥,痰涎流溢,噩梦遗精,尿血滴沥,小腹偏急,阴囊湿痒,喘逆上壅,转侧困难,心常惊悸,目视茫茫,饮食无味,日渐羸瘦,医不能治者,此方奇效。

  茯苓一两,防风六钱,白术一两,细辛二钱,山药一两,泽泻四钱,附子(泡)五钱,紫苑五钱,独活五钱,芍药一两,丹参五钱,桂枝五钱,干姜五钱,牛膝五钱,黄芪一两,苦参三钱,山茱萸肉五钱。

  上药共为末,入蜜为丸,如桐子大,刚服时每次七丸,日服三次,后可服五丸。

  《风土记》载:九月九日采茱萸,插于头,以避恶气,又御初寒。又九月廿日,宜斋戒沐浴,此日鸡叫时洗澡,可避兵灾。廿一日,烧枸杞水洗澡,可使人不老,廿八日亦宜洗澡。

  廿一日,天仓开,宜入山修道。

  《千金月令》载:九月宜服地黄汤,即将地黄洗净,以竹刀切做薄片晒干,服用时,先以火焙之,为末冲服。

  《四时纂要》载:九月,以酒浸枸杞子饮服,令人耐老。又,九月宜合三勒浆,其法为:用诃棃勒、昆犁勒、庵摩勒三味,和核,捣如麻豆大,用三两,以蜜一斛,再以新水二斗调匀,倒入瓮中,便下三勒热搅,密封三四日后,开瓮再搅,候发,密封,三十天方成,可消食下气。

  《圣惠方》载:将甘菊晒干,取三升,入糯米一斗蒸熟,菊花拌匀,以常法酿酒,但可多用细面曲。酒热后,饮一小杯,可治风症、眩晕之症。

  《云笈七签》载:九月采白术,九蒸九晒,干后为末,每日服三次,可益寿延年。

  《西京杂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吃糕点,饮菊花酒,可令人长寿。

  《本草纲目》载:九月采大乙余粮,久服不饥,轻身且耐寒暑。

  《吕公忌》载: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于子女额上,并祝说:“愿儿百事俱高”,如此祝三声,子女可获吉。

  《千金方》载:九月,于戌地开坎,深二三尺,埋炭五斤,再覆土,此举可以禳火灾。因戌为火之墓地,埋炭即埋火也。

  《真诰》载:九月十六日,宜拔白发,永不复生。

  《太清草本方》载:九月九日,采菊花与茯苓,晒干为末,常服可以延年。

  十月禁忌

  十月忌无霜,民俗以为:十月不下霜主次年灾荒。谚云,“十月无霜,碓头无糠”,“十月无霜主大荒”。

  十月初一是民俗中的“鬼节”,又称“祭祖节”。河南郸城一带于这一日忌走亲串友。十月初一是民俗中的大节令,人们都要上坟烧纸,祭奠故人。有的地区讲究上坟要在午饭以后去,忌清早或上午去。但陕北民间讲究要在上午去,下午亦可,早上是决不去的。

  《孝经纬》载:霜降之后十五日是立冬。立冬即冬季的开始。立冬后,天气已寒乍暖,因此,俗有“十月小阳春”的说法。此意是冷中见热,热后又冷。立冬后十五天是小雪,小雪之后,气温下降,天地积阴,温则为雨,寒则为雪。所谓小雪是指下而为寒气所薄,凝而为雪,故以“小”者也,未盛之词。

  《西京杂记》中云:十月为正月,亦称阴月。

  《四时纂要》中称,十月为上冬。

  十月天道南行,做事出行俱宜往南方,吉。择日不可用亥,用则犯月建,不吉。其中又载有“逐瘟方”云:取地黄八两,巨利子一升。先将二味熬烂,又将牛膝、地骨皮各四两,官桂、防风各二两,仙灵皮三两,用牛奶五两同甘草水浸三天,以半升牛乳拌仙灵皮,用瓷瓶装好,放在饭上蒸之,待牛乳尽后出之,再以温水洗净,碎如麻豆,与前药细剉,入布袋,以酒三斗浸之,五日后取看,味浓便滤去药渣,于十月初一至冬至日食之。忌葱蒜等臭物。又方,取决明子治目淫肤赤,白膜痛泪,亦治青光眼,又治唇口青色。其法是十月十日将决明子采回阴干,百日后即可服用。服用之法是以水冲沏,如泡茶。又云:十月取枸杞子以清水洗净,沥干研烂,以细布布袋装起,榨出汁水去渣,再以慢火煎膏,候稠,以瓦器装之,蜡纸密封,不使气出。每日早上以酒调服一两匙,临睡再服一次。服至百日,可轻身壮气,耳目聪明,须发乌黑。又云:冬三月,戊寅、己卯、癸酉、辛巳、丁亥及壬、丙、戊、癸日,宜炼丹药。又云:十月宜服枣汤、钟乳酒、枸杞膏、地黄煎等物,以养中和气。

  十月十二日,天仓开,宜入山修道。初十日,十三日宜拔白发。

  《五行书》载:十月的亥日食饼使人无病。十月宜服枣汤。其法为:取大枣去皮核,于文火上反复焙香后研末。服时以开水冲下。

  《摄生图》载:十月初一宜修“成福斋”,初五日宜修“三会斋”。此两日应心情开朗,不可谴责别人。

  《云笈七签》载:十月十四日,取枸杞烧水洗澡,可令人光泽不病。初一、十日亦宜洗澡,吉。

  冬至日阴气归内,腹以温暖为宜,食物入胃则易化。

  《修真指要》载:十月十五日,下元吉辰,宜修“谢过斋”。

  《太清本草方》载:槐子是虚星之精,十月的第一个巳日,可采而吞之,每次服二十一粒,可去百病,长生通神。十月食芋,无碍。

  十月初一忌裁衣交易。

  《白云杂忌》云:十月忌食猪肉,食则开宿气。十月在一年十二个月的排列中与地支的亥相应,亥属猪,故而忌之。人若终身能守此禁忌,可得益处不少。

  《千金方》载:十月不食椒,食则伤血脉。不可食韭菜,食则令人涕唾。不可食霜打熟菜,食则令人面上无光。不可食獐,食则动气。不可食猪肾,因十月肾气旺盛,不可让猪之肾气侵入人的肾脏。又载:十月戒夫妻同宿,忌纯阴用事。又云:十月不宜戴暖帽,应让脑受冻后,便可使己无眩晕之疾。

  《法天生意》载:十月初四日不可责罚人,古时的这一天亦罢官刑。十月廿五日不宜探望病人。十月初一是“民岁腊”,十五日为下元,此两日忌夫妻同房。十月二十日忌远行。

  十月之后,天地闭藏,水冻地坼,人宜早卧晚起。不可犯冰冻积雪,应温养神气,不使邪气入侵。

  十月,卦在坤位,坤为顺,人应安于正,以顺其时。人体中酉时阳气最旺,坐卧应面向西。

  孙思邈在《养生论》中说:十月,人的心肺气弱,肾气强盛,因此,在饮食上应宜减辛苦之味以养肾气,不可伤筋骨,不可泄皮肤,不可妄针灸,否则,会导致血涩,津液不行。十月十五日宜静养。

  《内丹秘要》载:玄阴之月,万物归根复命,也喻人体之六阴符穷极,凝然不动,反本复静。可塞兑垂帘,即目不视,耳不闻之意。阳光下照丹田,当夜气未央,应凝神运气,端坐片时,待神气归根后,自然无中生有,积成一点金精,所以,一阳之于复(十一月)而生于坤(十月),阴中生阳,实为产药之根本。

  人的元气是随时升降的,子时生于肾中以后渐渐升至泥丸(命门),午时又自泥丸降于心,戌亥时又归于腹中(这时便是六阴穷极,百虫闭关,草木归根,寂然不动的时刻),阴极生阳,静极必动,于是,一静一动之间,正亥未子初之时。所以,人应记得这些基本的东西,顺其时而养其生。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