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56章 忌宿 (3)

  正月初五在民间的说法是“破五”或“五穷”。所以,旧俗中在正月初五之前,凡事都很禁忌,初五以后,有些禁忌则可以破了,故而称其为“破五”。

  正月初七俗称“人日”,《燕京岁时记》云:人日这天如果天晴,则认为是人安之兆,阴则是疾病瘟疫发生之兆。道教教义云:“天地先生鸡,次狗、次猪、次羊、次牛、次马,始生人。”因此就有了“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四不杀羊,初五不杀牛,初六不杀马,初七不用刑”的习俗。

  正月初八这天在民俗中被称做“谷日”,喜晴忌阴,晴兆五谷丰登,阴兆谷物荒歉。

  正月初十,陕北民间认做是老鼠出嫁女子的日子,不能灭鼠,晚上要早睡,不要影响老鼠的喜事,以免带来鼠患。河南有些地区将此日称做“石头生日”,俗语说“十(石)不动”。凡碾、磨、碓臼、捶布石等石头,均忌动用。

  正月十三日在江苏一带的俗信中认为是关公磨刀的日子,民间禁忌磨刀砧。陕北民间将正月十三作为民俗节日,即上灯节,可能与江苏之上灯节相关。

  正月十五日是民俗中的“上元节”,传说是天官大帝的诞辰日,民众于此日祭祀天官,祈求天官赐福。民间多以诵经持斋的方式来祭祀天官。正月十五又是民间传统的“元宵节”,有灯会庆祝。湖北一带的民间忌十五有风、雪、雨、雾,如果有这些现象出现,则认为是主年景不好的兆头。谚云:“元宵有灯光,人畜都安康,有风又有雪,人病牛亦折。”“雪(雨)打元宵灯,早稻一束蒿。”陕北民间则有“正月十五雪打灯,八月十五云遮月”的谚语,是说出现这种现象则主年景不好。

  正月廿三,是陕北民间迎灶君回宫的日子,人们要在灶君神位前作祭祀祈祷。

  正月廿五是我国汉民族民俗中的“填仓节”,源于神煞信仰中的“填仓”说法。山东长岛一带又说这一天是“龙凤日”,届时,忌做农活,妇女忌做针线。

  据《灵宝经》所载:正月初一日宜修续命斋,不可杀生。陕北方志中云,修斋之俗已不常见,但正月初一都要上庙拜佛神,以代续命斋之俗。初一五更时分,以红枣祭祀五瘟之后,全家共食,是一种吉祥之举。《荆楚岁时记》中云:初一日饮桃仁汤,可以伏百邪。桃仁汤是五行之精,所以可伏百邪。陕北民间有熬南瓜汤食而祛邪之俗,因南瓜有“南”字,南呈吉祥,是民俗信仰,故有此俗。《月令图经》中载:初一太阳未出时,可画红色符挂在门窗之上以祛病邪。《荆楚岁时记》云:初一将一只鸡挂于门庭之上,百病畏惧。陕北民间已将挂符及鸡演变为窗花,贴于门上以祛病邪,这也是陕北窗花大都以大红公鸡为主题的由来。古俗中,挂符或挂鸡都在初一早上太阳未出来时进行,陕北民间将其改在大年三十日贴挂。《墨子秘要》中云:初一收巢烧灰,放以厕所可避兵灾,撒于门外可防盗贼。正月初一有饮屠苏酒之俗,后因各种酒类的出现,屠苏酒逐渐被人遗忘。屠苏酒是一种时令好酒,据《荆楚岁时记》所载之配方为:

  大黄一钱,桔梗一钱五分,防风一两,乌头六分(泡),川椒一钱五分,桂心一钱五分,茱萸一钱一分,白术一钱八分。

  制作方法是:上药以绛囊装好,挂于井中,至正月初一寅时取起,用酒煎四五沸,每饮两三杯。当于幼年时饮起,至老而不间断,可以延寿。

  正月初一制膏粥以祀门户之神,可保一年平安。《五行书》中说,正月初一撒七粒麻子、七颗赤豆于井中,可避瘟疫。这一天如果吞服七粒赤小豆,再喝一杯椒酒是再好不过了。《崔实月令》云,初一服柏酒,使人身轻,在宿命中将柏视为玉衡之精,可以为人添寿。《珠囊秘诀》云,初一取五暖水洗澡,使人至老而须黑。所谓五暖水,就是用青木香熬制成的水,因青木香一株五根,一茎五花,一枝五叶,一茎五节,故称五暖水。《珠囊隐诀》又有方云:五香汤煎水洗澡,可避邪除不祥。五香汤用兰香、荆芥头、茯苓头、白檀、木香各等分熬成。《云笈七签》载:立春日清晨,烧白芷、青木香、桃皮三玩之水洗澡,吉。

  正月初一是天仓开日,宜学道乘坛,故而人们都去庙堂。

  《肘后方》载:正月的第一个寅日取女青草末三合,以绛囊装好,挂于帐中,能避瘟疫。女青,即雀瓢,就是雀卵壳。《四时纂要》载,正月初四日,寅日,甲子日宜拔白发,三十日服井花水,可使须发不白。《道德经》载:欲灭心中三尸九虫者,可于正月的第一个甲巳日,据岁星所在之方位,每日早上虔诚礼拜,并默祝曰:“臣民愿东方明星君扶我魂,接我魂,使我寿命长绵,长如松柏。愿臣民心中三尸九虫尽消灭。”《四时纂要》载:正月初七日为上会日,可设斋坛,吉。《千金月令》载:正月食粥,吉。粥有三方,一是黄粥,用于补肾,即取地黄捣汁,待粥熬至半熟时,将地黄倒入,再用布包花椒五十颗,生姜一片同煮,煮熟后下羊肾一具,放少许盐。二是防风粥,用以祛四肢之风,即取防风一分,煎汁煮粥。三是紫苏粥,取紫苏炒至微黄煮粥。

  正月不宜用寅,即寅日,寅时均不可用,用寅则犯月建,百事不利。正月初七日、廿一日,不宜交易裁衣。

  正月初,新婚之后忌讳空床,即新人所用之床没有人睡。否则,将有不祥。如果新人外出时可将薰笼放于床上,以避此嫌。

  正月忌虎、豹、狸肉,否则,令人伤神损寿。正月忌食生葱、枣,否则,使人面上起游风,忌吃蛰藏之物和不时之物。

  《本草纲目》载:正月忌吃被老鼠咬过的食物,否则令人生痿。

  《心镜》载:正月少食五辛,以避厉气。所谓五辛是指蒜、葱、韭、薤、姜。

  正月初一为腊日,十五为上元日,这两日忌夫妻同房。腊日,即祭日,初一祭天地、祭祖,上元日天官下界,民间对其祭祀以迎喜迎福。祭则戒,戒,首当戒色。所以忌同房。正月初一忌担水,怕把龙子担回家中。陕北民间又有说法是正月初一和正月初七担了水,在一年中如果雇人干活,会常有雨天。《梅师方》载:正月初一忌吃梨,因“梨”与“离”谐音,正月是团圆的时间,所以忌“离”而不食“梨”,以避其音。忌吃鲫鱼,因为这时的鲫鱼头中有虫,正月宜于祛除心中三尸九虫,故而不食鲫鱼以避虫。

  《摄生论》中云:正月初八宜洗澡,不宜远行。《杨公忌》载:正月十三不宜探视病人。正月忌吃囫囵的,尤以正月初五、初十、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廿三日等日为重,否则,就会使人患上噎病或瘤病。所谓囫囵的就是没有上磨或碾子将其磨成粉状的粮食,如小米、大米、豆类等。此俗与河南济源一带的正月初三忌吃米相同,认为初三是鬼谷子的生日,所以忌“米”,陕北亦有鬼谷子的说法,规定的忌食日更多。但怕犯忌时,就在正月初一熬一锅稀饭吃了,就不用忌了。所以,陕北民间常常是在初一早上吃过饺子以后,熬一锅南瓜汤,下一些豆子,供全家食用。

  正月忌理发,否则就会死舅舅。更不能在舅家理发,否则将穷毛撂在舅家了。

  正月十七,新婚女子不能在娘家住,俗云:“不忌十七,小姑黑漆。”黑漆即讨厌之意。正月十九日,新婚女子一定要回到婆家,俗云:“不忌十九,女婿只走。”只走指的是不顾家门而外出他乡。女子忌讳这两日在娘家居住,是处理家庭关系的习俗,正月是团圆的月份,夫妻应当在家厮守,正月十七日前又大都是祭日,夫妻不能同房,十七日后禁忌淡了,也有传宗接代之用意包含在里面。另据《桃花女斗法》故事所云,周公为了加害桃花女,托官媒于十七日向任太公提亲,十九日将桃花女迎至府中。此两日为大凶之日,桃花女来到周府,破了周公的诡计,救活了周公之女。故事所说并非正月之十七、十九,陕北民间将其运用到正月的忌事中,是人为安排,也是因正月禁忌多,便于人们运用,但十七日和十九日都是星家之忌日。陕北民间另有“不忌廿三,女婿往土里钻”的俗语。正月廿三在陕北民间认为是灶君回宫的日子,灶君于此日要查点人口,如果夫妻双双去了岳家,灶君在查点人口时没有他们在家,以后就不予保佑,可能会受到鬼邪的侵扰而短命夭折,尤其是岳家更应对此日有所忌讳。

  陕北民间又有“不忌腊八,死了娘家爸爸;不忌冬至,亡了公公”的说法。腊八是祭祀八位神祇的日子,冬至是我国廿四节气的鼻祖,人们都应对神祇和天象尊重,尤其在他们的祭祀日里更应如此,所以要忌。此忌是指不能同房而言。

  孙思邈在《摄生论》中说,正月肾气容易受到损害,在饮食方面要少吃咸味和酸味,多吃辛辣之味,以达到补肾补肺的作用。

  正月,卦位在泰卦,阳气在十二时辰中都很旺,所以,人的起居宜于面北。

  《活人心书》云:“肝主灵兮位号心,病来自觉好辛酸,眼中赤色时多泪,嘘之病去效如神。”如果肝脏有病,就以嘘法在正月的时候进行治疗。其方法是先以鼻子渐渐吸入一口长气,再徐徐从口中嘘出,大嘘十三遍。《秘诀》云:“嘘以治肝,要两目睁开为之,口吐鼻取,不使耳闻。”

  陕北民间旧时有在正月廿三日于门上贴剪纸牛的习俗。谚云:“正月廿三,老君来散丹,家家贴青牛,户户保平安。”老子散丹被民间衍化为五谷,主要是麻子、红小豆,尤其是红小豆,因其色红,似“丹”之色。所以,民间一旦有瘟疫出现,就将麻子、红小豆撒于井中、水瓮之中,祈求平安。

  陕北民间有谚云:“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观花灯。”说明正月是人们欢乐的日子。

  二月禁忌

  二月初一在陕北没有什么禁忌。湖南于此日忌鸟。晨起,用粑粑粘在枯枝上,遍插田间或园内,俗言,可粘鸟嘴,使之不食禾苗,不毁伤谷种。汝城人忌洒扫,又忌使用针线。

  二月初一是春社,我国古时在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举行祭祀土神之仪,所以这天被称做“春社日”。湖南宁远一带,在春社日禁舂碓,俗言:“这天舂碓,必断牛脚。”河南宜阳一带于春社日忌有风雨,谚称:“春社有风人不安,春社无雨不种田”。

  二月初二日,古人称之为“中和节”,民间称之为“龙抬头”,这一天,民间喜欢用龙来称呼各种事物,如食饼者称之为龙鳞饼,食面者称之为龙须面,剃头者称之为剃龙头,陕北则称之为抹龙壳,洗脚者称为洗龙角(脚),等等,以为龙抬头则龙出,龙出则百虫伏藏。人们希望借助于龙的声威来制伏百虫百害,不使其危害庄稼。

  《千金月令》云:二月初三忌昼眠,否则就会一年四季都处在瞌睡之中。

  《白云忌》云:二月初九日忌吃鱼鳖,更为仙家之大忌。

  《云笈七签》云:二月十四日忌水陆远行。又说二月忌食黄花菜,交陈菹,否则将患痼痰,动宿气。忌食大蒜,食则令人气壅,关膈不通。忌食鸡蛋,食则使人气滞。忌食小蒜,食则伤人志。忌食兔肉、狐貉肉,食则令人神魂不安。因兔死后双目自然闭上,食则伤人。兔子忌与生姜同烹,食则成霍乱。

  《养生论》云:二月出门远行,忌饮阴土流泉,饮则令人发疟瘴、脚软。又云,二月忌食生冷。又云,二月宜雷声阵阵,夫妻忌同房。又云:二月初四日、十六日、不宜交易裁衣。

  《杨公忌》云:二月十一日不宜探视病人。

  《玄枢经》云:二月天道西行,做事出行宜往西南方吉。不宜用卯日,犯月建不吉。二月取路上泥土,涂于门户,可避官符。于第一个壬日以泥土涂房屋四角,有利蚕桑之事。

  《吕公忌书》曰:二月,让幼儿幼女早起避社神,以免除幼儿幼女面黄。二月采升麻治头痛热风等病毒;采独活治贼风关节痛。风病不论时间久远,都可以治。

  《四时纂要》云:二月初八日、十四日、廿八日,拔白发、白须,可获良益。

  《千金方》载:二月食韮菜,大益人心。

  《四时纂要》载方:二月丁亥日,收桃花阴干为末,戊子日和井花水服方寸匕,每日三服,可疗人久婚无子,兼美容颜。二月为仲阳,称令月,是女夷司和春嗥驭节之时。

  《千金月令》载:二月二日晚,烧枸杞水洗澡,令人肌肤光泽,不病不老。惊蛰日,取石灰糁塞于门空隙处,可绝虫咬之害。春分后宜服神时散。方苍术二两,桔梗二两,附子一两,乌头二两(泡),细辛一两。

  上五味捣烂,筛罗为散,用红绿袋装好,家中一人佩带,便保佑全家无病。如染上流行时疫,可取袋中之药一线,以新汲之水调服,汗出即愈。又云,二月以后应多服祛痰之药。大凡风劳之病多起于痰,倘能先使痰有所疏导,病患就可减去。二月的第一个丙日,宜以洗头之法治病。第一个卯日洗澡去百病。

  《吕公忌》载:社日,不论男女都应歇息,否则,令人迟钝,不聪明。

  《云笈七签》云:社日饮酒一杯,可治聋病。杜甫诗有“为寄治聋酒一杯”之句。二月六日、八日洗澡,令人轻健。又云,二月初八是佛的生日。这一说法是依周代建月而言的,周时把子月作为新年的头一个月,子月即十一月。庄正九年四月初八日是释迦牟尼的诞辰日,从子月至卯月算来,四月便是今之二月。故,二月初八为佛的生辰日,是再明白无疑了。今人不究其底细,不考察岁首的建支,犹以四月为成规,真是荒谬。

  《灵宝经》载:二月五日,宜修太上庆生斋。二月八日,宜修芳春斋。

  《洛阳记》载:寒食日(清明前一日),妆万花典(一种轿),煮杨花粥。

  《晋乐志》载:二月建卯,卯通茂,意即此时所发阳气,能够滋润万物,使其茂盛。

  《孝经纬》载:雨水之后十五天就是惊蛰,惊蛰是指去冬蛰伏的虫类将震起而出。又十五天是春分,春分即春天到了,此时,刚好过了一半,一分为二。

  孙思邈在《摄养论》中云:二月肾气微弱,肝气正旺,少食酸味之食物,宜食辛酸之味,可以助肾补肝,宜静膈、去痰水,可发微汗以散去冬蕴藏之气。

  二月称仲春之月,应平和心志,衣之不寒不热,使神气安静。

  二月卦值大壮位,大壮即阳气大壮于阴气,人体中,丑时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刻,卧养宜向东。

  《内丹秘要》云,仲春之月,阴佐阳气,聚物而出。暗藏于人体之中的阳火方半,气候均衡。

  《法天生意》云,二月初时,宜针灸足三里,绝骨,各七壮,以泄毒气,入夏后不生脚气。又载:春分,宜采云母石,用矾石或各种草上之露水,或五月茅屋上滴下之屋檐水炼云母,久服,延年益寿。

  《济世仁术》云,二月庚子日、辛丑日,采石胆,治风痰有速效。

  陕北民间又有谚云:“正月吼雷庙门开,二月吼雷墓门开,三月吼雷麦圪堆。”此云是指,如果正月就有雷声大作,主瘟疫,人们有病就得去庙里求神保佑。二月如果雷声大作,会有流行病发作,死人很普遍,所以言墓门开。三月就到了响雷的时候了,有雷就有雨,有雨则麦收,是吉兆。又云,“麦旺八十三场雨”,就是说:八月里种麦需要雨,十月里泛青需要雨,第二年三月返青更需要雨。麦田只要有这三场好雨就万事大吉了。另有“八月的雷不空回”,就是说八月一般是不会有雷雨天气了,一旦有雷声,就会有冰雹,所以言不空回。

  陕北民谚有“二月里来龙抬头,人们上山求丰收”,即二月二到风水山上祈求五方五帝保佑丰年。

  三月禁忌

  三月忌风,俗信认为三月有大风则四月必旱。贵州一带有谚云:“三月吹大风,四月田干裂。”

  三月初三日是民俗中的“上巳节”,此俗是魏晋以后形成的。上古时期将上巳节定为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因巳日在不同的年份有不同的变化,为了便于人们掌握就将其固定在三月初三日,有时虽不是“巳日”,但亦称之为“上巳”。在上巳节这一天,人们要到水边去举行招魂禳灾的仪式。近代以来,陕西、山西一带还流行着一种叫“曲水觞”的活动,应属上古之“上巳”遗风。此日有三月三庙会,河南一带民间有大集会。江苏一带习俗是以此日为“荠菜花生日”,乡间妇女都争相采摘荠菜花插于鬓边,不插者以为不吉。此俗有谚云:“三月三,荠菜花儿赛牡丹,女人不插无钱用,女人一插米满仓。”

  三月为季春之月,不宜在卯日、卯时做事,犯月建,不吉。

  《云笈七签》载:三月忌久处湿地,否则招邪毒。亦不可大汗淋漓,不可裸露于三光之下(三光即日、月、星),若露于三光,恐招不祥。不发汗以养脏气。食陈菹则令人发疮毒热病。忌食驴、马肉,食则令人魂魄不安。忌食韭菜,忌食獐鹿肉。三月初五日忌见一切生血,此日宜斋戒。三月初八日不可食芹菜,恐患蛟龙癍,面青黄,肚胀大如有身孕。如有人误食成病,可服糖水,吐出即愈。又云:“商陆,如同人形,可以用来杀伏尸,去面部黑斑,益智,增记忆,治男子五劳七伤,妇女产期各病。亦可用面二十斤,米三斗,加天门冬末酿酒,浸商陆六天,斋戒后服食,可令颜色充满,尸虫俱杀,耳聪目明,使人不老。又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宜去水边饮酒宴乐,以避不祥。清明,取榆柳当柴烹食,称为换新火,以取一年之利。”

  《月令忌》载:三月忌食动物之血脾,因三月土旺在脾,恐血脾之死气入人之脾脏。

  《百一歌》载:三月忌食鱼鳖,否则,令人难以消化,神情恍惚,旧病复发。

  《本草纲目》载:三月不食生菜,不食羊脯。三月有一种像马尾的小虫子在生菜中,其毒能夺人之性命。又云:三月的第一个寅日,采甘菊苗(亦称玉英),六月的第一个寅日,采甘菊梗(亦称容成),九月的第一个寅日,采甘菊花(亦称金精),十二月的第一个寅日,采甘菊根(亦称容成),收四味作末,选成日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钱,一日三服,百日后身轻泽润,一年后白发变黑,二年后齿落更生,三年后返老还童。成日,每月有之,如,正月有成戌日,二月有成亥日,三月有成子日等。

  《风土记》载:三月十六日、七日,忌远行,水陆皆不吉。初一日、十六日忌裁衣交易。

  《千金方》载:三月的辰日、寅日,不可食鱼,恐招凶。孙思邈云:三月不可杀生,以顺天道。不可食百草心、黄花菜。又云:三月忌食鸟兽五脏,不可食小蒜,不可饮深井之泉。又云,三月入山中,采背阴处松脂,炼服,耐寒暑,补益五脏。

  《法天生意》载:三月不可食鸡蛋,食则令人终身昏乱。又云:三月不可食大蒜,其他月份亦不宜常食,否则,夺人气力,损人心力。三月肾气已息,木气正旺,宜养肝胆。饮食宜少甘多辛辣,可达到补精益气之目的。

  三月卦定于决位。决,即阴气与阳气相决,但决而不和。寅时,人体阳气最旺,坐卧宜于面向东北方。

  《孝经纬》载:春分之后十五日是清明,清明是指天气晴朗明净,草木清秀葱茏,万物欣欣向荣。再十五天以后就是谷雨,意即雨生百谷,万物赖此雨而清净明洁。

  《晋乐志》载:三月建辰,辰即震,此时春雷滚滚,万物因震而长。

  《四时纂要》云:三月称蚕月,亦称末春。三月三日,取桃花片收好,至七月七日,与乌鸡血拌和,涂于面及全身,可使面及肌肤光滑如玉。又云:三月初二收桃花叶晒干,捣为末,用井花水日服一钱,可治心痛。

  《灵枢经》云:三月天道北行,做事出行宜往北方,吉。

  《千金月令》云:三月采艾草,扎成人形,挂于门槛之上,以备一年之用。

  《荆楚岁时记》载:三月的第一个巳日,用黍面和菜作羹,以压时气。又云,三月三日,合民踏百草。又云,洛阳妇女于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以芥花点油酒,入水中,现龙凤、花卉等形,则获吉象,称此俗为“油花卜”。

  《月令图经》载:三月的第一个巳日,采艾草、菁花,可治黄病。

  《琐碎录》载:三月三日,将芥菜花铺于灶上或平时坐卧处,可避虫蚁。又云,此日取苦楝花(无花采叶),垫于卧席下,可避蚤虱。又云:此月采桃树上未开的花蕊,阴干,与桑葚子、腊月猪油和匀,涂秃疮有神效。又,三月初三日或戊辰日,收芥茶花、桐花、芥菜,藏于毛羽衣内,可避虫蛀。又,清明三更时,将花树上捆些稻草,可绝刺毛虫。又,清明太阳未出时,采芥菜花,干后作油灯之杖,可避蛾。又,三月时,采羊粪烧灰存性,与轻粉麻油和匀,可治恶疮。

  《济世仁术》载:三月三日鸡鸣时,以前晚烧好的开水,洗浇厨具、炊具,可驱百虫游走之害。又,三月的辰日,以一绢袋盛面粉,挂于当风处,如人中暑,以水调服之。又云寒食日,以水浸糯米一两升,逐日换水,至小满,滤水、晒干、烘黄为末以水调涂,可治跌打损伤及恶疮。又,三月初三日,采夏枯草,煎汁熬膏,每日以热酒调服,可治陈年损伤、手足淤血、遇阴天便作痛,更治产妇各种血病血症。又,三月三日,取羊齿烧成炭样,可治小儿羊痫寒热。

  《山居四要》载:清明前两天,收螺蛳浸水,至清明日,以此水洒于墙壁等处,可避蜒蛳。

  《法天生意》载:三月三日,采桃花浸酒,服后可除百病,益容颜。又,清明前一天,采大蓼晒干,可治气痢,用时以米汤调服一钱。

  《万花谷》载:三月初三,烧枸杞水洗澡,令人光泽不老。又,三月二十日为天仓开日,宜入山修道。又,三月底,采松花和白糖或蜜,做饼食,有益。

  《灵宝经》载:三月三日,宜修荡邪斋。又,三月初六、初七洗澡,令人神爽无厄。

  《真诰》载:三月取百合根晒干,做面食,大补虚弱,健脾开胃。

  《齐人月令》载:三月采何首乌,赤、白各半,用淘米水浸一晚,与黑豆一块放饭上蒸熟,晒干去豆为末,或加三分之一茯苓,炼蜜为丸,酒送一二钱,百日后,百病祛除,延年益寿。服时忌食猪肉、鱼、鳖、萝卜。何首乌内有生相如鸟兽或山石类之状,并很大,则为珍品。又,三月或四月间,于山谷中采新长柏叶、松针或花蕊,每枝长三四寸,阴干,捣细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常于每月初十、十五清晨,烧香向东,服十一丸,并念咒曰:“神仙真药,体全自然,服药入腹,益寿延年。”以盐汤或酒下,服药时忌食五辛(韭、姜、葱、蒜、薤),倘要长肌肉,则加大麻,巨胜。若要心力健壮,加人参、茯苓。如用七月七日露水和丸,其效更佳。又云,三月第一个辰日,采枸杞,四月头一个巳日服用亦有益健康。

  《养生仁术》载:谷雨日采茶炒后收藏,可治痰咳,疗百病。

  《家塾事亲》载:三月采未开桃花,阴干,百日后与桑葚各等分,与腊月猪油捣和,涂秃疮有神效。

  黄帝曾问歧伯,春季服用什么药最好。歧伯说:如果是用来治疗男子五劳七伤,阴囊消缩,囊下生疮,腰背疼痛,难以仰俯,筋脉痹冷,或时热痒,或时浮肿,难以步行,迎风流泪,远视漠然,咳逆上冲,身体萎黄,气胀疼痛,或淋漓赤黄,污染衣物,或梦寐多惊,口干舌涩等症,用以下方药为最好。

  茯苓五钱,菖蒲五钱,栀蒌四钱,牛膝五钱,山茱萸五钱,菟丝子五钱,巴戟天四钱,细辛四钱,防风五钱,山药五钱,天雄三钱,蛇床子四钱,柏子仁五钱,远志五钱,石斛五钱,杜仲五钱,苁蓉四钱,续断五钱。

  上十八味,捣为末,炼蜜为丸,如蚕豆大。每服三粒,渐加至五七粒,每饭前服用,一个月后百病尽消。

  又有摄生方:升麻、黄芪各八分,山栀、干娄各七分,龙胆草、茺蔚子各五分,决明子、车前子各一钱。

  上为末,空腹服二三钱,开水送下,治疗肝有病、眼睛发红、眼生淤肉、晕膜、视物不清等病。

  陕北有法师每于三月初三日上阳坡山上采收麻芽,以疗百病。其法是手背抄于身后,口中念道:“三月三,上高山,口拔麻芽手背板,拔得麻芽做什么,狗咬蝎蛰一抹拉。”随后,以口拔麻芽,带回家中,阴干,日后有狗咬蝎蛰时,以麻芽擦抹即可除去疼痛。

  四月禁忌

  四月初八是“浴佛节”,禁屠宰。

  四月十二日忌雨,河南有谚云:“四月十二湿了老鸦毛,麦从水里往外捞。”

  《摄生月令》载:四月卦值乾位,生气旺于卯时,死气在酉时,凡事不宜用巳日,巳时,用则犯月建,百事不吉。又初九、廿五忌裁衣交易。

  《白云杂忌》载:四月不可食鸡,食则令人气逆。忌食鲤鱼,食则害人。

  《千金方》载:不可将韭菜与鸡肉同食,暴死之鸡尤其不可食,食则作内疽,生于胸臆间。忌食诸物之心,如猪心、牛心。忌大醉,忌食春荽,食则伤人神,损胆气,令人恐悸,胁肋气急。忌食生蒜,伤人。更忌男女同房,纯阴用事。

  《云笈七签》载:四月八日不宜远行,宜清心斋沐,心得福庆。又四月忌暴怒,暴怒则伤心。忌用隔夜水洗脸漱口。孙思邈说:四月初五日忌见一切生血,忌食生菜。初八和十六日忌嗜欲,犯则寿夭。又载:木瓜可治转筋,病者不必口尝木瓜,只需口服木瓜二子,其病即愈。因四月之木瓜大都是浆水而未结子。又云:四月望日后(即十五以后),宜服桑葚酒,可治风热之疾。也可制成膏,其法是用桑葚汁二斗,白糖四两,酥油一两,生姜汁二两,先以罐盛葚汁,放入深水锅里煎,待汁剩三升时,倒入蜜、酥油、姜汁,再加盐三钱,又煎如膏,以瓷器收藏,每次服一小杯,酒送服,可治各种风疾。

  《杨公忌》载:四月初七不宜探视病人。

  四月,人宜夜卧早起,以受宇宙清明之气。不可大怒大泄。饮食宜多酸少苦,可以达到补肾养胃之目的。夏在五行中属火,位在南方,呼为其声,汗为其液,所以,怒与泄都会伤元气。

  四月卦在乾位,乾为健,属阳性,属天象。人在四月时,是阳气最旺的时候,坐卧出行宜向正东方。不可冒犯西北二方暴风,应静养心神以息心火,清心寡欲以宁其神,节制房事以壮肾水。

  《孝经纬》载:谷雨后十五日是立夏,立夏是夏季开始之意,天气由温转向炎热,阳气逐渐盛极,万物旺盛而壮。又十五日是小满,小满即夏田作物如麦子,已经灌浆,趋于饱满,但还未成熟。

  《西京杂记》载:四月宜阳德用事,和气皆阳,为正阳月。又云,阳虽用事,而阴不独存,纯阳凝于无阴,因此也称之为阴月。

  《文选》将四月称为除月,又称为首夏、维夏。四月,每天清晨服葱头酒一两杯,可使血气畅通。

  藏书者于四月天打开厨阁曝晒干燥后,将门窗关好,并放入樟脑,不生蠧虫。收藏画卷者,逐幅抹去蒸痕,于太阳下晾晒。

  四月伐木虫不蛀。

  《月令纂要》载:四月初四日,七月七日、九日烧枸杞水洗澡,令人不老,肌肤光泽。又,四月十五日,取浮萍一两,麻黄去根,桂心,附子去脐皮,各五钱,捣为末,每次服一两药末,加生姜两片,葱头两个,水煎至八分,趁热服,多盖被,令出汗,可治流行热病。

  《灵宝经》云:四月八日,宜修名寿斋。

  《内景经》云:四月食莼菜,鲫鱼作羹可开胃。

  《千金月令》载:四月里宜服暖物,宜食羊肾粥。其法是:先以菟丝子一两,研煎,取汁一两和面切煎。将羊肾一具切成条,葱炒除膻。有补肾,疗眼暗、赤肿等疾。

  四月宜晚睡早起,以感受天地之精气,令人长寿。

  陕北民谚有“四月八,不吃豆腐不得发,一顿豆腐吃倒塌。”这与四月八“浴佛节”有一定关系。

  五月禁忌

  五月俗称“恶月”,亦称“凶月”、“毒月”。谚云:“善正月,恶五月”。五月多禁忌。河南一带五月忌南风,俗云:“五月南风发大水”。河南方城县一带于五月忌热,谚云:“五月冷,一颗豆打一捧。”浙江温州一带则忌五月不热,谚云:“五月不热,五谷不结。”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河南一带这天忌逢戊,谚云:端午遇戊一冬晴。其意是端午遇到戊日,一个冬天就没有雨了,主旱象。

  五月十三在江淮一带有俗说是关王(关羽)磨刀的日子,禁忌动刀砧,以示崇敬。陕北民间则是宰杀牲畜,以祭祀关公。

  五月二十日,俗说是“分龙日”,河南一带忌无雨,无雨主旱。北京又有“大晴主旱,大雨主涝”的说法。

  五月廿六日,俗说是“谷生日”,忌无雨,谚云,“收谷不收谷,单看五月廿六”,“有雨则熟,无雨则不收”。

  五月用事不宜用午,用则犯月建。百事不吉。

  五月十五、廿五这两天忌裁衣交易。

  《孝经纬》载: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廿五、廿六、廿七称为“九毒之日”,忌夫妻同房,不可处于湿地,恐招邪气。不可露卧于星月之下。

  《问礼俗》载:五月俗称恶月,按《月令》所解,此时阴阳交汇,生死未分之际,人宜节嗜欲,不可纵情声色。

  《金匮要略》载:五月忌食韭菜,食则令人乏力损目,不可食生菜。

  《酉阳杂俎》载:五月蜕精神,不宜上屋,否则使人魂魄不安。

  《太平御览》载:上说,据《异苑》载,五月不可晒床上垫。

  《月令图经》载:五月不可食浓肥之物,不可食煮饼,宜食温暖之物。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