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毋骄慢分第五

【分义】以下均言修证法身之办法,计分九段。修行目标, 在舍我见,则苦厄方度,若自以为有所得,即非得矣。世尊引 须菩提自己所证四果而言,若有自以为我已得果之念,可名为 证果否?不也,若有自以为我已成阿罗汉道,可名为成道否? 不也,以有即名净,净则不名乐阿兰那矣。非但此也,即我如 来自己,昔在燃灯佛所,虽蒙授记,可自以为得法否,不也, 以实无所得,方是证得、斯名广大,故不当自起知见,横生我 慢也。以证果成佛者,尚如是谦下,况世间微小之得,细如萤 火之光,可骄慢以自障于道耶。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 流,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 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不?须菩提言,不也, 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 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 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 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 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 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 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 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注释】此分以离我慢障为旨。佛先以须菩提自身所证者 为喻,若证果得道,乃自以为有所证得,即立我人众生寿者, 无论于人于法,外诤内讼,均属颠倒,不名无净,以须菩提实 无此颠倒行,故名乐阿兰那行,言清净无净者也,以证果得道 之人,尚不应有此,况下此者乎。又二乘偏空,以为泯诸法归 空,乃属无为,佛则现起诸法而不见其有,并无为亦不可得也, 故非住于无为,即可名为究竟也。盖四果差别,各各有得,论 果则不无,论相则非有,正应前说佛法者即非佛法,是故动念 有取,已尘根缠缚,能所对立,即入凡流矣。四果之中初为见 道,次二为修道,后一为无学位,谓心地已明,所作已办,无 可再学也。然必再转有学,学世间法,通达人情世故,用以方 便度众也。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 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注释】此段世尊表自身在燃灯佛所,证道时之境界也。 谓凡自谓有所得有所闻者,已落分别执著,心量已小,不名广 大,但名少闻,心行无所行,得无所得,乃为多闻广大矣。此 法见之障,亟当远离,况道属自证,离心缘相,故无相可得。 燃灯授记,亦只言表,言属缘空,离言说相,自亦无相可取, 昔世尊自释在燃灯佛所,得无生智,不取于法,如经云 :“海 慧当知,菩萨有四,所谓初发心菩萨,修行菩萨,不退转菩萨, 一生补处菩萨。此中初发心菩萨,见色相如来;修行菩萨,见 功德成就如来:不退转菩萨,见法身如来。海慧,一生补处菩 萨,非色相见,非功德成就见,非法身见。何以故?彼菩萨以 净慧眼而观察故,依净慧住,依净慧行。净慧者,无所行,非 戏论,不复是见。何以故?见非见,是二边,远离二边,是即 见佛,若见于佛,即见自身,见身清净,见佛清净,见佛清净 者,见一切法皆悉清净,是中见清净智,亦复清净,是名见佛。 海慧,我如是见燃灯如来,得无生忍,证无得无所得理,即于 此时上升虚空,高七多罗树,一切智智,明了现前,断众见品, 超诸分别,异分别遍分别,不住一切识之境界,得六万三昧。 燃灯如来,即授记我: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迹牟尼。是授 记声,不至于耳,亦非余智之所能知,亦非我昏蒙都无所觉。 然无所得,亦无佛想,无授记说、授记想,乃至广说言无想者, 显是智证,而无所取故,想者心法,非是语故,当知此中说智 之境界 ,是故言以净慧眼而观察故。”经言如是,读此当处明 了,总言不著四相也。燃灯佛系世尊第二劫满时所遇之佛,世 尊献五茎宝莲,表示五蕴性空,遂得授记。世尊第一劫满,遇 宝髻如来,第三劫满,遇胜观如来也。世尊成佛时,得燃灯佛 印可。此证法身成佛时也。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