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二、自然崇拜:龙崇拜的主要形式

在中国历史上,龙崇拜得以长期延续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以农牧业生产为基础的自然崇拜。数千年来,中国以农立国,作为主宰雨水之神的龙备受尊崇。

龙崇拜是怎样由图腾崇拜演化为自然崇拜的呢?古人为什么把龙奉为雷神、雨水神、虹神和星神形象来崇拜呢?

(一)龙图腾――龙神

图腾的基本特征是人与图腾之间存在血缘关系,把图腾视为氏族、部落或家庭和个人的标志和象征,以图腾作为社会组织的名称,相信人和图腾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等。此外,图腾没有神性和神职。而自然神的特征却不同,人们往往视神为某种自然力、自然物或自然现象的主宰者,如日神、月神、雷神、水神、火神等。

图腾和自然神虽有差别,但也有联系。如前所述,图腾观念产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期,至新石器时代,图腾崇拜开始演化(其残余形式仍长期延续)。而神的观念的产生较图腾观念晚得多。塔斯马尼亚和澳大利亚土著是迄今所知的最原始的民族之一,其社会发展水平被认为相当于旧石器时代至中石器时代。据考察,塔斯马尼亚人未发现有神和神灵观念。澳大利亚人的宗教形式主要是图腾崇拜和巫术,大多数部落不但“没有关于一神或多神的观念,没有对神的崇拜”,而且,“万物有灵观念,灵魂和精灵信仰,虽已出现在澳大利亚人中,但仍十分朦胧,在其宗教中并无多大作用”。仅在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东南部落中,才出现神的萌芽形态。至新石器时代,各种具有神性和神职的神才开始形成,如被认为处于新石器时代的美洲印第安人中,已有了日、月、水、火、土、风等自然神的雏形。

神崇拜形成之前,人们主要崇拜图腾。新事物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两者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大量资料表明,最原始、最古朴的神是由图腾演化的。神灵观念产生之后,一些重要的氏族部落图腾被赋予神性和神职,成为某种事物的主宰者,受到不同氏族部落人们的共同崇拜。图腾的神化,是神形成的一条主要途径。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古印度和不少原始民族的神,以及中国远古的某些神,有不少是由图腾演化而来的。中国的龙之所以具有图腾的基本特征,又具有神的特性,就是因为后来它由图腾演化为神。

为什么龙由图腾演化为自然神呢?这不是历史上的偶然现象,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社会生产的变革,另一是人类思维的发展。

1.社会生产的变革:采集、渔猎――原始农牧业

学术界普遍认为,图腾发生的社会基础是以采集、狩猎为主的经济生产。普列汉诺夫指出:“……图腾崇拜,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原始狩猎的基础上产生的。”B?安克尔曼也认为,人类群体把图腾作为亲属的观念“可能是在狩猎生产条件下形成的”。前苏联学者A?M?佐洛塔廖夫也说,图腾的产生,“基于旧石器时代原始的狩猎――采集经济”。C?A?托卡列夫认为,大多数图腾都是动物,“这一事实是狩猎民族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

在氏族社会早期,人类主要以狩猎、采集为生,生活资料完全靠大自然的恩赐。这种社会生产是攫取性的,是人类从动物界遗传下来的本能的生产活动。不少学者认为,由旧石器中期到中石器时代,人类的社会生产主要是狩猎和采集,与这种生产相适应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图腾崇拜和巫术,自然崇拜尚未形成,如属于这一时期的澳大利亚人的宗教信仰形式主要是图腾崇拜和巫术,“没有自然崇拜现象。关于种种自然现象超自然属性的观念,虽出现在澳大利亚人中,但它不属于自然崇拜”。在塔斯马尼亚人中,也未见有自然崇拜。因此,不少学者都认为自然崇拜晚于图腾崇拜,著名宗教史学家约?阿?克雷维列夫认为:“自然崇拜本身是宗教史上重要的一页,只不过应当承认其所属年代要晚得多。”与图腾崇拜等早期宗教形式比较起来,“自然崇拜是宗教史上出现更晚的一种现象”。前苏联著名民族学家柯斯文也认为自然崇拜是在图腾崇拜和巫术之后形成的。

如前所述,龙的诞生地是太?部落,伏羲氏族图腾――蟒蛇是龙的原形。而伏羲所处的时代是什么时代,是渔猎时代还是农业时代?据古籍记载,传说伏羲时代仍是渔猎时代。

《易?系辞?下》:“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精。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其意为:远古时,伏羲氏为天下的首领,他抬头则观察天象,低头则观察地理,并观察鸟兽的斑纹和植物的分布生长情况。他于近处取法于人体的各部分,远处则取法于万物的诸形象,于是开始造作八卦,用来沟通领会天地造化神妙高明的用意,用来衡量区分万种物类的情状,结绳而织成网罟,用来猎取鸟兽,捕捉鱼类。此一记载说明伏羲时代仍是人类最原始的经济生产方式――渔猎生产,是纯粹的攫取性的生产活动。而伏羲时代崇奉的龙,无疑是图腾,而不是神。一般认为,旧石器时代晚期仍是主要以渔猎为主的时期,至新石器时代才出现农业。据此,则伏羲时代尚处于旧石器时代。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人类文明发生的关键是发明植物的种植和动物的饲养,即学术界被称为“产食革命”(Food Production Revolution)的阶段。人类倘若不会种植植物和饲养动物,将永远处于渔猎采集的原始状态,文明也就无从产生。一般认为,种植植物和饲养动物发生在新石器时代。大量的中外考古资料说明,农业、畜牧业在新石器时代开始形成,攫取性的社会生产开始过渡到生产性的经济生产,居住方式也开始由游徙过渡到定居,从而逐步抛弃从动物界遗传下来的本能的生产活动和居住方式。从一些资料来看,中国的炎帝时代已进入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经济阶段。

《易?系辞?下》:“庖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末,耒耨之利,以教天下。”其意为:伏羲氏死后,神农氏兴起,砍削木头作为耜,揉曲木头作为耒,将耕地锄草的方法教给天下人们。其他古籍也有关于神农氏好耕种的记载,如《太平御览》卷七二一引《帝王世纪》:“炎帝神农氏长于姜水,始教天下耕种五谷而食之,以省杀生。”《淮南子?修务篇》“……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湿肥?高下。”《史记?补三皇本纪》:“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用,以教万人。始教耕,故号神农氏。”《管子?形势》:“神农教耕生谷,以致民利。”《管子?轻重戊》:“神农作树五谷淇山之阳。九州之民乃知谷食,而天下化之。”《庄子?盗跖》:“神农之世……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绎史》卷四引《周书》:“神农之时,天雨栗,神农遂耕而种之,作陶冶斤斧,为耒耜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助,百果藏实。”《商子?画策》:“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所有这些记载都说明,神农时代起,中国已进入以种植业为主的经济时代,而不是渔猎时代。

辽宁兴隆洼的石块龙、河南濮阳的蚌壳龙和湖北焦墩的卵石龙均是在5000-7000年前左右,属新石器时代。如前所述,学术界一般认为,图腾崇拜发生在旧石器时代中期,即距今5万年前便已存在,旧石器时代即距今1-5万年,是图腾崇拜的繁盛时期。新石器时代是图腾崇拜的演变时期。上述三条原始龙均属新石器时代,都不能说它们是图腾,而是由图腾演化的神。从与三条龙同时出土的其他文物来看,也表明当时已进入以种植业为主的经济生产阶段。如前所述,胡健等人分析了辽宁查海遗址所体现的原始农业状况,认为遗址中大型房屋建筑和密集的房址分布,反映出相对稳定的定居生活及人口与饲养业的发展规模,当时已不单单是一种纯粹的“刀耕火种”的农业方式,而有了“锄耕农业”的信息。河南濮阳西水坡蚌壳龙虎墓出土不少陶器,也表明当时农业生产发展到较高的阶段。这些都说明,传说中的伏羲时代的龙,较上述三条原始龙为早,可能还处于图腾阶段,还没有进入神的阶段。

由上可见,社会生产的变革是龙由图腾演化为神的社会根源。

2.原始思维的发展:从二元结构到三元结构

社会生产由采集、狩猎为主转变为以种植业为主,是图腾崇拜演化为自然崇拜的外因,而外因只能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那么其内因是什么呢?

人类思维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正如恩格斯所说:“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法国著名学者列维?布留尔也认为,思维的形式是与社会的形式相联系的,“不同的思维样式将与不同的社会类型相符合。”

图腾崇拜产生基于人类早期的低级思维,列维?布留尔称之为“先逻辑思维”。这种思维的总规律是相互交织的“混沌律”。主观和客观混同为一,幻想和现实不加区分,这是混沌律的基本特点,也是图腾观念产生的思维基础。首先,旧石器时代的人们不能区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把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动物群体混同起来。英国学者罗伯逊?史密斯及其学生F?杰文斯认为,图腾的发生是由于原始时代的人们把人类社会结构和特征转嫁到整个自然界中,把自己周围的各种动物想象成像人类社会一样,是按人类社会的形式组织起来的。因此,人可以与周围的某种动物结成友好联盟。而在当时的条件下,原始时代的人们只可能把这种联盟的性质解释为血缘亲属关系。其次,相互交织的混沌律还表现在把人与动物相混同。原始时代的人们之所以把某种动物当做自己的血缘亲属,一是因为人在形体上,与动物特别是哺乳动物近似;二是因为人和动物都有鲜血。

简单地说,由于采集和渔猎经济所反映的关系主要是人类与动物及植物的关系,因而人们经常观察、思考的是人与动物及植物之间的关系,各种动物的习性有什么不同?各种动物的栖息特点有什么不同?对不同动物应采用哪些不同的狩猎方法?何时狩猎哪种动物合适?各种植物生长情况有什么不同?什么时候吃哪一种野菜?什么时候采哪一种野果?……都是当时人们经常思考的问题。因而当时人类的思维结构主要是“人――动植物”的二元结构。

如前所述,至新石器时代,原始的以采集、渔猎为主的攫取性的经济,开始过渡到以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为主的经济。这种产食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革命,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巨大飞跃,其意义不亚于后来的工业革命。这一伟大的社会变革必然会引起社会意识和宗教观念的变化。

随着产食革命的发生和发展,人类思考的内容也越来越复杂。种植的作物,到了一定时期便有收成;饲养的牲畜,每年都会繁殖幼畜。但是,种植的作物并不是每年都一样能取得好收成,有时好,有时不好,有时甚至颗粒无收。当作物快要收获之时,如果发生洪涝,或刮风暴,将会颗粒无收;倘若风调雨顺,则将会获得较好的收成。饲养的牲畜也一样,如果冬季天气特别寒冷,将会冻死牲畜;如果天气较暖和,则牲畜能较安全地渡过冬天。此外,洪水会把饲养的牲畜淹死或冲走,狂风也会把牲畜刮到远处。所有这些,都将使人们终年辛勤劳动的成果付之东流。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仅观察、思考人与动物和植物的关系,而且观察、思考自然现象与动物和植物的关系,把地上的动植物与天上的自然现象分开来加以观察和思考,观察、思考自然现象为什么会影响农牧业生产?怎样影响农牧业生产?这样,人们的思维基本结构也就发生了变化,从“人类――动植物”的二元结构发展到三元结构,即:“人类――动植物――自然现象”的三元结构。

新石器产食革命的发生和原始思维的变革,引起社会意识和宗教观念的变化。原始农牧业经济与自然现象的变化关系密切,庄稼收成的好与坏,牲畜头数的增与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但是,远古时代人们的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在自然力面前软弱无力,束手无策,于是便把各种自然力和自然现象神化,虔诚敬拜。前苏联著名宗教史专家克雷维列夫说:“曾经有个时候,认为自然崇拜(如太阳崇拜、气象崇拜)是宗教的原始形式。这些观念遭到万物有灵论的毁灭性的打击,现今在学术界已经成为明日黄花。但是,自然崇拜本身是宗教史上重要的一页,只不过应当承认其所属年代要晚得多。”他认为,“成为宗教崇拜对象的自然现象,到畜牧业和农业发展的时期,就是说,较晚时才对人获得特殊的意义。因此,凭推断可以假定,对自然现象的崇拜是在这时形成起来的。”前苏联著名民族学家柯斯文和C.A.托卡列夫也认为自然崇拜不是最早的宗教形式,它是在图腾崇拜和巫术之后形成的。在迄今所知的最原始的民族――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土著民族中,其宗教形式主要是图腾崇拜和巫术,自然崇拜尚未形成。这更进一步说明自然崇拜晚于图腾崇拜。但是,我国学术界不少人仅仅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只言片语,仍然认为自然崇拜是宗教史上的第一种宗教形态。

(二)雷神

《山海经?海内东经》:“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淮南子??形训》亦载:“雷泽有神,龙身人头,鼓其腹而熙。”《说郛》卷三十一《奚囊橘柚》载:“轩辕(黄帝)游于阴浦,有物焉。龙身而人头,鼓腹而遨游。问于常伯,伯曰:‘此雷神也。有道则见,见必大雷雨而拔木,君亟归乎!’须臾雨大至,雷电交作,阴浦之木尽拔。”多种史籍均载雷神为龙身人头,说明历史上龙曾被奉为雷神。

雷神的形成与早期农牧业生产密不可分。首先,古代人们以为雷与农作物和牧草的发芽、生长、结果有关。当他们发现,春雷响后,万物复苏,因而误以为雷有催生万物的功能。《说文》云:“霆,雷余声也,铃铃,所以挺出万物。”《易?说卦传》:“动万物者,莫疾乎雷。”自春分到秋分这期间,是雷电活动的时期,同时是万物迅速生长、结果的时期。秋分以后,天气渐凉,一般不会再有雷电,而此时万物也逐渐枯黄、衰落。古人敏锐地观察到这一点,他们说:“雷于天地为长子,以其首长万物与其出入也。雷出地百八十三日而复入,入则万物入。入地百八十三日而复出,出则万物亦出,此其常经也。”这种现象自然会使古人以为万物生长、枯黄与雷的出没有必然的联系,进而误以为雷主宰万物生长,是农牧业的保护神。其次,雷电往往与雨水相伴随,春、夏、秋之际,雷鸣电闪之后往往就有一场大雨。古人不明了雷电和雨水的关系,误以为雨水是雷电带来的,雷主宰雨水。由于雨水是农牧业的命脉,希望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人们自然会祈求主宰雨水的雷神保佑。

古代人们认为雷神主宰万物生长和雨水,因而对雷神极为敬畏、崇拜,有不少民族甚至视雷神为最高神。“有些民族除了‘雷’一字之外,没有其他字眼来表示神……连天才的希腊人也干脆地把最高之神叫做雷神。那个Thorr或Donar,即雷神,在古代日耳曼,至少北方日耳曼人,以及芬兰人和列多尼人中,也是最老的最尊敬的最受普遍崇拜的神。”小亚细亚的赫梯人建立统一国家之后,也奉雷神“提舒布”为一国之主神。古代日耳曼人认为雷神“托尔”统辖太空,职司雷电风雨和五谷生长。斯拉夫人“相信只有一个神,即雷电之神,才是万物之王”。立陶宛人的主要神灵也是雷电之神。马来半岛的色曼人中,“高踞于众神之上并具有特别重要性的就是克雷(Karei),亦即雷神。”它是“不可见的,巨大的,无所不能的,无所不知的”神。中国水族的传统观念认为,“天上雷婆大,地上舅爷大”,雷神是天上诸神中最大的神。畲族俗语称:“天上有雷公,地上有舅公。”亦即认为天上雷公最大,地上舅公最大。侗族也认为:“天上雷公最大,地上‘萨岁’最大。”他们称雷神为“雷祖”,它既管天也管地。这些都表明,在天神或上帝观念未形成之前,雷神是最高神,是最受人崇拜的神。后来,天神和上帝观念形成之后,雷神才逐渐降为次要神。

雷神观念产生之后,人们便开始塑造雷神形象。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雷神形象,史籍中对此有不少记载。如前所述,《山海经?海内东经》记雷神形象为“龙身而人头”;《淮南子??形训》称其为“龙身人首”。《易?说卦》:“震为雷,为龙”,亦即雷电如龙。古代蒙古人也认为龙能打雷降雨,雷声是龙发出的声音,当龙尾迅速蜷曲的时候就发出闪电。14世纪的波斯文史籍《史集》载:“据说,在蒙古斯坦经常打雷。蒙古人认为,雷电出自某种类似于龙的动物,而且在他们的地区上,居民(仿佛)亲眼见到它怎样从天上降到地上,以尾击地,蜿蜒而动,并从口中喷出火焰。”

在民族调查资料中,有不少民族认为雷电是龙。纳西族认为雷神“木古”即龙王。鄂温克族认为,雷神是龙。传说天上有一条龙,龙身上的每一个鳞片,都盛有一百担水,它身上有数不尽的鳞片,下雨就是神龙鳞片洒下的水滴。赫哲族传说,天上龙出现,闪电就要劈树。这说明赫哲族也把雷电视为龙。有些汉族地区的人则把闪电视为蛇,如广东客家人称闪电为“火蛇”。客家人保留了较多的古代汉族的习俗,称闪电为蛇当是其中之一。

在国外一些民族中,也有视龙蛇为雷神的,如非洲的达荷美人认为大蛇是掌管雷电的神。北美印第安人视蛇为雷电的形象。阿尔衮琴人相信闪电为创造者马尼突吐出来的蛇。波尼人则说,闪电是蛇吞吐的吞尖。

为什么古人把雷电、雷神视为龙蛇?其一是基于原始时代人们的二元的对立转换的思维结构。原始时代的人们的思维是直感的思维,认为万事万物是互相交渗和互相转换的,如天与地、日与月、水与火、冷与热、黑与白等,各种对立的事物可以相互转换,如日没月升、冷热交替等。在许多民族中,往往把天上的自然现象与地上的万事万物联系起来,认为两者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是相互转换的结果。例如,许多民族都把日与鸟、月与兔联系起来,以为两者是相互转换,密不可分的。如古埃及人视太阳为鹰的化身,把鹰作为太阳神形象来崇拜。日本人称太阳女神为“天照大神”,认为日本人均为天照大神的后裔,日本人的神舆上均雕刻有鸟的形象,即天照大神的象征。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往往把太阳与三足乌相联系,把月亮与玉兔和蟾蜍相提并论。广西侗族崇拜蜘蛛图腾,他们认为,日晕是蜘蛛的化身,若“天上出现日晕,不能用手指,说用手指它是对‘萨巴闷’(图腾神)的亵渎,手会变曲,甚至烂掉。”

其二,原始时代的图腾化身信仰也是促使人们把雷电、雷神形象想象为龙蛇的原因之一。所谓图腾化身信仰,即相信图腾和人可以互相转化,如印度安摩其人流行一种传说:“他们的第一个祖先是由图腾动物和无生物化身的。鄂吉布瓦鹤氏族则传说其始祖父和始祖母是由一对鹤变的。中国云南怒族氏族起源的传说:兄妹结婚生下许多女儿,分别与蛇、松鼠、狼和鱼化身的男子结婚,所生后代就是蛇氏族、松鼠氏族、狼氏族和鱼氏族。怒族蜂氏族传说其祖先茂英充,是从天上飞来的一群蜂变成的女人。虎氏族则传说他们的祖先是虎变的。海南黎族有一位姑娘与蛇变的漂亮的男子成亲的传说。”广西凌乐地区有七妹与蛇化身的英俊后生结为夫妇的神话。以鱼为图腾的布依族传说古代一位姑娘与一位花鱼变成的小伙子结婚而生下其祖先。云南克木人野鸡氏族相传古有兄弟两人,上山打猎,捕一野鸡,带回家中,野鸡忽然变为美女,与哥哥成亲,生一男孩,其后裔即今野鸡氏族。傈僳族虎氏族传说:一女子与虎变的男子婚配,生下一子,即以虎命名,其后代便是虎氏族。据哈萨克族老人讲述,哈萨克族传说其祖先系由白天鹅化身的美女与一青年婚配而生。此外,还有人死后化身为图腾及巫师化身为图腾的种种信仰。

由于原始时代普遍存在二元对立和互相转换及图腾化身信仰,当自然神观念产生之后,原始时代的人们很自然地把天上的自然现象与地上的万物联系起来。当雷鸣电闪之时,闪光一伸一曲,犹如蜿蜒奔驰的大蛇,使人们很自然地把雷电与大蛇联系起来,并进而认为雷电是大蛇的化身。古人常认为龙具有雷电的特性,《说苑?辨物篇》:“神龙,能为高,能为下,能为大,能为小……昭乎其高也,渊乎其下也,薄乎天光,高乎其著也,一存一亡,忽徽哉,斐然成章。”李白曾诗云:“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而且,蛇每年都会蜕皮,由于人们不理解蛇蜕皮的原因,视之为神异,当人们看到蛇蜕皮时,便以为蛇蜕皮化身为闪电飞向天空去了。现在南方还有“蛇脱壳(蜕皮)化为龙”的俗语。另外,当雷鸣电闪之时,常常会伴随着下雨,所以人们往往把雷电与水泽和住在水泽中的大蛇联系在一起,以为水泽和水泽中的大蛇与天上的雷电有必然的联系。还有,闪电时,会发出强弱不同的“隆隆”响声。这种响声是怎么来的呢?《山海经》说是龙身人头的雷神鼓其腹发出来的。这种联想是古人直观观察的结果。大蛇不仅常住在水泽之中,而且还会鸣叫。《山海经?北山首经》谓大咸之山有长蛇,“其音如鼓柝”。《山海经?北次三经》谓?于毋逢之山有大蛇,“赤首白身,其音如牛”。《山海经?中次二经》谓鲜山中多鸣蛇,“其音如磬”;又谓阳山中多化蛇,“其音如叱呼”。雷电、雨水多的地方,蛇也很多,雷电、雨水少的地方,蛇也较少。而且,雷电出现时,龙蛇也从冬眠状态中复苏过来,雷电最多的时期,也是龙蛇最多、最活跃的时期。秋分之后,天气渐凉,雨水较少,一般不会再有雷电,而龙蛇也一样,天气转凉之后便进入冬眠状态。

上述种种,都会使原始时代的人们错误地把天上的雷电与地上的龙蛇联系起来。以为雷电就是龙蛇的化身。《易通卦验》:“龙未升天曰蟠龙。”《方言》:“立夏清风至而龙升天。”《论衡?龙虚篇》:“且世谓龙升天,必谓神龙。不神,不升天;升天,神之效也……如龙之性有神与不神,神者升天,不神者不能。”未能升天之龙是指地上的大蛇,升天之龙即大蛇化身飞向天空成为雷电。何时升天成为雷电?《论衡?感虚篇》:“方今盛夏,雷雨时至,龙多登云。云龙相应,龙乘云雨而行。”同书《须颂篇》又云:“龙无云雨,不能参天。”也就是说,龙原在地下,雷、云至时龙才登云升天。狂风暴雨之际,雷电往往在黑云中出现,因而古人以为是龙乘云雨而行。

古人所描绘的龙的特性也可进一步证明古人把龙蛇与雷电视为同一事物的相互转化。《论衡?无形篇》:“龙之为虫,一存一亡,一短一长。龙之为性也变化斯须,辄复非常。”雷电大作之时,闪电一闪即逝,时隐时现,故云“一存一亡”;大闪电很长,而小闪电则较短,故云“一短一长”。《说文》说得更为详细:“龙……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发而潜渊。”由于闪电的强度不一,每次闪电发出的光亮也不同,其形状大小、长短也不一。闪电微弱时,亮度不强,形状细小而短;闪电强烈时,亮度极强,形状巨大而长,这不是“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吗?另外,闪电通常在春分之后才会出现,《礼记?月令》:“仲春之月(阴历二月)……雷乃发声。”而蛇也是在春分(阴历二月)时才从冬眠状态中复苏过来,象征龙脱离冬眠状态的“龙抬头节”或“龙头节”,即在阴历二月初二。春分到秋分之间,是雷电最多的时期,也是蛇最多、最活跃的时期。因此,古人以为闪电是蛇化身飞向天空,故有“春分而登天”之语。秋分之后,天气渐冷,雨水较少,一般不会再有雷电,故古人说“秋分之日,雷乃收声”。而龙蛇也一样,天气转冷之后,便进入冬眠状态,故有“秋分而潜渊”之语。

由上可见,龙后来由图腾演化为自然神之一――雷神。

(三)雨神

雨神,古籍多称雨师。雨神观念的产生较雷神为晚。最初,人们以为雷神主宰雨水,雨水是由闪电带来的。后来,人们又观察到雷电与雨水没有必然的联系,没有雷电时也会下雨。于是人们相信有一个单独的雨水神主宰雨水,这样便产生了雨神观念。

雨神观念产生之后,人们便开始塑造雨神形象。历史上的雨师形象有多种,但最早的是龙的形象。前已述及,龙由图腾演化为雷神的象征。当雨神独立之后,不仅从雷神手中夺走了主宰雨水的大权,而且把雷神最初的形象――龙也窃为己有。在中国古代,祭龙求雨是最普遍的雨神崇拜现象,这说明人们已普遍把龙视为雨神的形象。

神话传说中的应龙,具有呼风唤雨的神性,当是较早的雨神。相传黄帝与蚩尤大战时,黄帝“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应龙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雨神应龙到南方去后,北方没有雨神,旱灾不断,于是人们“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可见,应龙为黄帝时的雨神。应龙是什么形状呢?有的说应龙为有翼之龙,郭璞注《山海经?大荒东经》云:“应龙,龙有翼者。”《广雅?释鱼》云:“有翼曰应龙。”另据传说,黄帝时专门派人豢养龙,养龙之池称为龙池。每逢旱灾,便祀龙请雨。《遁甲开山图》载:“绛北有阻石山,中有神龙池。黄帝时,遣云阳先生养龙于此,为历代养龙之处。国有水旱不时,即祀祠请雨。”此说明黄帝时代的雨神为应龙的形象。

禹的雨神也是应龙,古人称其为黄龙或神龙。《楚辞?天问》云:“应龙何画,河海何历?”王逸注:“禹治洪水时,有神龙以尾画地,导水所注,当决者,因而治之也。”可见王逸认为应龙即神龙。晋人王嘉《拾遗记》卷二:“禹尽力沟洫,导川夷岳,黄龙曳尾于前,玄龟负青泥于后。”此黄龙也是指应龙。

传说神农时亦祀龙求雨。《神农求雨书》称:“春夏雨日而不雨,甲乙命为青龙,又为火龙,东方小童舞之;丙丁不雨,命为赤龙,南方壮者舞之;戊己不雨,命为黄龙,壮者舞之;庚辛不雨,命为白龙,又为火龙,西方老人舞之。”《神农求雨书》当是后人所作,但塑造龙形象求雨的方式也许早在神农时代便存在。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墓中发现的蚌壳龙,说明早在五六千年前便有塑造龙形象的习俗。传说中的神农时代与塑造蚌壳龙形象的时代可能不会相距太遥远。这说明神农时代塑造龙形象的习俗在事实上是存在的,从而也说明龙也是神农的雨神。

最早称龙为雨师的记载,是晋人葛洪所撰《抱朴子?登涉》:“辰日称雨师者,龙也。”而最早人形化的雨师,当是赤松子了。赤松子一名“赤涌子”,传说为神农和高辛帝的雨师。《列仙传》卷上:“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往往至昆仑山上,常止于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至高辛时复为雨师,今之雨师本是焉。”作为雨师的赤松子其形象是怎样的呢?徐道《历代神仙通鉴》卷一称:神农时,赤松子“形容古怪,言语癫狂,上披草领,下系皮裙,蓬头跣足,指甲长如利爪,遍身黄色复盖。”他对人说:“予号曰赤松子,留王屋修炼多岁,始随赤真人南游衡岳。真人常化赤色神首飞龙;往来其间,予亦化一赤虬,追蹑于后。朝谒元始天众圣,因予能随风雨上下,即命为雨师,主行霖雨。”赤虬即赤色有角的小龙。赤松子能化为一条赤龙,随风雨上下,看来他也是人形化的龙。

人们奉龙为雨神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相信天降雨水与地上的水有关。天空为什么会降雨,雨水是从哪里来的?在古人看来,天空为弧形,是倒挂的,不可能盛有水,只有湖、海和江河才有大量的水。天下雨当是某种动物把地上的水输送到天上,再从天上洒下来,而输送雨水的动物便是龙。鄂伦春族仍残留这种观念,他们认为,雨是由于龙神下到池子里用龙鳞沾水上天后才形成的。他们还说,看到龙时不能说它上不了天,否则就要真的上不去,只能说快上去吧,并要手持木棍作出往上抬起姿势,还要喊出“嘿哟嘿”的调子,意思是赶快让它上去。赫哲族也认为雨是由龙把江水吸上去,装在鳞甲里。每片鳞甲能盛40挑子水,哪方需要就到哪方去洒下。

在史籍中,有不少关于龙能致雨的记载,《淮南子?地形训》:“土龙致雨。”高诱注云:“汤遭早,作土龙以象龙,云从龙,故致雨也。”《吕氏春秋?有始览?名类》:“以龙致雨,以形逐影。”同书《恃君览?召类》亦载:“类同相召,气同则合……以龙致雨,以形逐影。”高诱注:“龙,水物也,故致雨。”《后汉书?礼仪?中》:“……其旱也,公卿官长以次行雩礼求雨。闭诸阳,衣皂,兴土龙。”刘昭注引《新论》曰:“刘歆致雨,具作土龙……谭问:‘求雨所以为土龙,何也?’曰:‘龙见者,辄有风雨兴起,以迎送之,故缘其象类而为之’。”此外,还有龙能生水的传说。《淮南子?地形训》:“黄龙入藏,生黄泉”;“青龙入藏,生清泉”;“赤龙入藏,生赤泉”;“白龙入藏,生白泉”。这种说法虽然是五行观念形成之后出现的,但它说明汉代以前盛行龙能生水的迷信。既然龙能生水,那么龙也能把高山上的泉水输送到天上再降下来。因此,古人视龙为雨水的主宰者,相信龙能致雨。

由于人们相信龙能致雨,自远古至近代,祭龙求雨的习俗十分普遍。这说明古代中国人把龙当做最主要的雨神来崇拜。龙崇拜之所以数千年不衰,其主要原因之一,是雨水对于以农为主的中国人来说,影响十分重大。

(四)虹神

虹霓是一种自然现象。它系阳光射入水滴经折射、反射、衍射而形成在雨幕上或雾幕上的圆弧。但是,古代人们无法解释这一奇异的自然景象,以为它是龙在喝水。如吴越地区的人民过去认为,“雨后有虹……是龙在吸水,不可用手指,否则手指会变成像一条龙似的‘蛇形指’。”广西侗族认为,天空出现彩虹是龙在喝水,不许用手指,否则手指会断掉;不许外出挑水,否则就要生病,因为这时挑水要惊动龙神。傈僳族也“认为虹是龙,用手指不得,否则手指便会断掉”。哈尼族英雄神话《德摩诗瑟杀龙》中说,虹是小龙变的,天神派龙王的小儿子做五月间的雨神,但此小龙违背天神的命令,结果天神把它变成天上的彩虹,不让他管雨,只让他雨后出来管庄稼。

国外一些民族也认为虹是龙蛇。例如,澳大利亚人普遍存在“虹――蛇”观念,“几乎各处的澳大利亚土著人都把虹看做是大蛇的化身。”马来半岛的色曼(Se唱mang)人也认为,“虹是一条大蛇,与此同时下的雨就是它的汗。”非洲祖鲁人(Zulu)也说虹和蛇在一起,有虹便有蛇,虹近地面便是喝池塘内的水;人不敢在池塘内浴身,因为恐怕有虹在内而被它捉去。又如“非洲西部的达荷美人(Dahome)说天上的蛇名旦(Danh),便是虹。”王孝廉曾指出:“以虹为蛇的信仰也是许多民族所共有的,南洋一带的原始民族把虹看做是一条灵蛇,东亚日本、韩国,也有以虹为龙或为蛇的信仰,澳洲的原始民族把虹当做巨蛇图腾,印度阿撤姆一带称虹为地蛇,他们相信虹是守护大地的巨蛇,每当雨停之后,巨蛇的影子投映到天空,就是虹。”可见,龙蛇又曾作为虹神而受人崇拜。

考古学资料也可进一步说明龙在古代曾被奉为虹神。在甲骨文中,“虹”字多处出现,像龙蛇一类的动物,龙身形如弓,如虹状,两端有两个龙头。例如,“设于西”,其意为“在西面设置彩虹”。又如“八日庚戌……昃亦有出自北,饮于河。”《说文》云:“虹,灶爨也,状似虫,从虫,工声。”段玉裁注:“虫者蛇也。虹似蛇,故字从虫。”司马光等编《类篇》亦云:“灶爨,虹也……虫名。”陈梦家说:“卜辞虹字象两头龙蛇之形。”郭沫若说:“凡虹、?、灶、爨均从虫,乃视虹为有生之物。”

辽宁东山嘴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双龙首玉璜和殷墟妇好墓中出土的商代龙首玉。璜,当与商代甲骨文“虹”字有密切的渊源关系。东山嘴出土的双龙首玉璜“双龙首”呈猪首形,弧度较小。妇好墓出土的双龙首玉璜弧度稍大,一端呈龙首,另一端呈龙尾。这些均说明殷商之前,人们认为虹是龙。

周代青铜器花纹中,有与甲骨文“虹”字十分相似的纹样,有些学者认为它们是虹霓纹,其两端作龙首,身作弓形。这说明周代亦视虹为龙。

汉画中的虹霓亦作龙状。河南唐河县针织厂曾出土西汉画像石刻“龙形虹图”。虹呈半圆形,两端龙首,张开大口,像饮水状。山东嘉祥武梁祠的汉代石刻中,“有虹霓的图像,在后面石室的第三、第四两石上。第三石共分四层,第二层皆为神话故事,左旁为雨师、风伯、雷公之像,右旁有两龙首接地,身作穹窿状者,即是虹霓。”在“第四石第二层上亦有雷公、电母、雨师一类神人之像,右旁亦有一虹霓,两端龙首,作夭矫蜿蜒之状。”这也说明,汉代时人亦视虹为龙。

据上,国内外许多民族都曾把龙当做虹神来崇拜。

虹神观念的产生与雷神和雨神观念有密切的关系。第一个原因是认为虹出现是龙下江河吸水或饮水。如前所述,龙曾被奉为雷神和雨神,龙身上有数不尽的鳞片,每一个鳞片都盛有大量的水,下雨便是龙鳞片洒下的雨滴。而雷神过后,云消雾散,往往出现彩虹。古代人们感到奇怪,为什么有雷电时没有彩虹,而彩虹出现时没有雷电?这又引起人们的猜测和幻想,以为雷电与虹有内在的联系,以为虹是由天上的龙变化而来的,是龙从天上下来的化身。为什么龙从天上下来?是因为龙鳞上的水洒完了,需要到江河湖海中去吸水,让鳞甲装满水,准备下次降雨时用。《论衡?道虚篇》:“龙起云雨,因乘而行。云散雨止,降复入渊。”也就是说,龙居住在深潭里,天下雨是龙飞到天上去洒雨,雨停云散之后,龙又从天上下来回到深潭中去蓄水。如上所述,赫哲族也认为雨是龙把江水吸上去,装在鳞甲里。鄂伦春族也有类似的观念。哈尼族称虹为“处”,“处”在哈尼语中有“吸”的意义,他们认为虹神把相隔很远的两条河水互相吸引过去。纳西族《创世纪》中也说:“长虹饮大江。”

在考古学和历史学资料中,也有不少虹如动物,能饮的记载。前已述及,甲骨文中有虹饮河水的记述。《汉书?燕刺王刘旦传》有虹饮井水的记述:“虹下属宫中,饮井水,井水竭。”《山海经?海外东经》:“??在其北,各有两首。”清人郝懿行疏云:“虹有两首,山行者或见之。”《穷怪录》有晚虹饮溪的故事:“后魏明帝正光二年夏六月,首阳山中有晚虹下饮于溪泉。”《独异志》有白虹饮粥的传说:“刘义庆(南朝名人)在广陵,卧疾食粥,忽白虹入室,就饮其粥。义庆掷器于阶,遂作风雨,声振于户庭。”《祥验集》有虹霓首入筵的记载:“唐宰相韦皋镇蜀,尝与宾客从事十余人,宴郡西亭,暴风雨俄顷而霁。方就食,忽虹霓自空而下,直入庭,垂首于筵。韦皋与宾客悸而退,吸其食饮,且尽。首似驴,霏然若晴霞状,红碧相霭,虚空五色,四视左右,久而方去。公惧恶之,遂罢宴。”沈括《梦溪笔谈?异事类》亦有北宋时民间有虹两头能入涧溪饮水的记载。唐代大诗人杜甫有“江虹明远饮”的诗句。郭沫若也曾说:“吾蜀乡人至今犹有虹有首饮水之说。”

第二个原因是虹似龙蛇弯曲状。王逸注《楚辞?天问》之“白?”云:“?(虹),云之有色,似龙者也。”《初学记》卷二载:“汉名臣蔡邕奏曰:‘……五月二十九日有黑气坠温殿东庭中,黑如车盖,腾起奋迅,五色有头,体长十余丈,形宛似龙。占者以虹霓对。虹著于天而降于庭,以臣之闻,则天所投虹也’。”

第三个原因是虹出没的时间与龙蛇和雷电出没的时间相近,龙蛇及雷电活跃时期,虹霓也较多见,龙蛇冬蛰时期,不会有雷电,虹霓也不出现。《礼记?月令》:“孟冬之月(阴历十月)……虹藏不见。”《太平御览》卷十四引《周书》:“清明后十日虹始见,小雪日虹藏不见。虹不收藏,妇不专一。”又引蔡邕《月令,章句》:“……惟雄虹起,季春见,至孟冬及藏。”前已述及,龙蛇复苏之日即龙抬头节,在阴历二月初二。雷电开始出现一般在春分日(多在阴历二月),龙蛇冬蛰和雷电不出现的时间则南北有异,但一般在秋分至小雪之间。虹出没的时间与雷电出没的时间大致相同这一事实,自然会使原始时代的人们把虹和龙蛇及雷电联系起来,以为打雷下雨是龙蛇飞向天空,雨过天晴,虹霓出现,是龙蛇从天上下来吸水,从而把虹视为龙蛇的化身。

上述种种,说明古代中国人把龙当做虹神的象征来崇拜。

(五)星神

古代中国人除了把龙与雷神、雨神、水神和虹神相联系之外,还把龙与星神联系起来。其中有两个星宿被古人认为与龙有关。

其一为轩辕星。《史记?天官书》:“轩辕,黄龙体。”“集解”引孟康语:“形如腾龙。”“索引”引《援神契》:“轩辕十二星,后宫所居。”并说:“石氏《星赞》以轩辕龙体,主后妃也。”“正义”则注云:“轩辕十七星在七星北,黄龙之体,主雷雨之神,后宫之象也,阴阳交感,激为雷电,和为雨,怒为风,乱为雾,凝为霜,散为露,聚为云气,立为虹?,离为背?,分为抱珥。二十四变,皆轩辕主之。”《太平御览》卷六引《大象列星图》亦云:“轩辕十七星在七星北,如龙之体,主雷雨之神,后宫之象。阴阳交感,震为雷,激为电,和为雨,怒为风,乱为雾,凝为霜,散为露,聚为云气,立为虹?,离为背?,分为抱珥。此十四变,皆轩辕主之。”可见,古人均说轩辕星为龙体。众所周知,史载黄帝别号轩辕。《太平御览》卷一引《春秋合诚图》:“轩辕,主雷雨之神。”《艺文类聚》卷二引《河图帝纪通》:“黄帝以雷精起。”可知黄帝以雷神自居。如上所述,古人以龙作为雷神的象征,而“轩辕”一名很可能是龙的别称,因此,轩辕星也就是龙星。

其二为苍龙七宿,又称龙星,亦即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二十八宿最初是古人为比较日、月、五星的运动而选择的二十八个星区,并根据每宿星象的出没和中天的时刻判断季节。中国古代又把二十八宿分作四组,每组七宿,分别以东、西、南、北四个方位,青、红、白、黑四种颜色,并以龙、鸟、虎、玄武(龟蛇)相配。《书?传》:“四方皆有七宿,可成一形。东方成龙形,西方成虎形,皆南首而北尾;南方成鸟形,北方成龟形,皆西首而东尾。”张衡亦云:“苍龙连蜷于左,白虎猛踞于右,朱雀奋翼于前,灵龟圈首于后。”《史记,天官书》:“东宫苍龙,房、心。”“索隐”案:《文耀钩》云:“东宫苍龙,其精为龙。”又引《尔雅》云:“大辰,房、心、尾也。”又引李巡曰:“大辰,苍龙宿,体最明也。”苍龙七宿的名称分别是:角宿(龙角)、亢宿(龙颈)、氐宿(龙胸)、房宿(龙腹)、心宿(龙心)、尾宿(龙尾)、箕宿(龙尾)。现代天文学家高鲁作《星象统笺》,曾画出了初春初昏时的星象布局。1978年湖北随县发掘的战国早期曾侯乙墓中出土了一个写有中国二十八宿的漆箱盖。中央是一个很大的篆文粗体“斗”字,“斗”字周围是古代的二十八宿名称。两端绘有头尾方向正好相反的青龙、白虎。汉代也有苍龙七宿的壁画。1987年在西安交通大学发掘的汉晚期墓葬中出土苍龙七宿壁画,壁画中的“龙首高高翘起,两只大龙角延伸至仰角60度的地方(以墓顶南北中心线处为90度计),四只龙爪踩着星星,腾空而起,飞翔于祥云之上,气势十分雄伟。除了在龙爪之下绘有星宿之外,在龙角及龙尾上还画有星宿。”此外,河南南阳市蒲山阮店堂出土有东汉“苍龙星座”画像石,画面下刻苍龙星座及龙形,上方为一圆月,月中有玉兔、蟾蜍。

东方七宿统称之为苍龙,可能是较晚时候的说法。《周礼?考工记》把龙星对应于东方七宿中的大火(心宿),而《尔雅》则称房、心、尾三宿为龙星。《尔雅?释天》:“天驷,房也。大辰,房、心、尾也。大火谓之大辰。”郭璞注云:“龙为天马,故房四星谓之天驷。”“龙星明者,以为时候,故曰大辰。”《独断》:“旧说曰:‘灵星,火星也,一曰龙星。’火为天田。”可见,早期的所谓“龙星”,即大火星,亦即大辰星。

为什么房、心、尾三宿叫“大辰”,又叫“大火”呢?据郭沫若考证,辰是蜃的本字,原始人把蜃壳的边缘磨利,是最早的耕具。星象与农事大有关系,古人多以耕器名之,如西方亦称北斗为“犁星”。古文“晨”字就是“林”下一个“辰”字。为什么又叫“大火”,因为原始农业是刀耕火种,在播种前,必先焚烧草芥树木,以开辟新的耕田,所烧的草木灰等于下了基肥。在苍龙七宿中,角宿是最早从每年早春黄昏后从地平线上升起。战国中期成书的《石氏星经》说:“角为苍龙之首,实主春生之权。”角宿黄昏见,就是春之将临了。房、心、尾三宿黄昏见时,就得抓紧烧田耕种了。

殷墟卜辞中已有关于龙星的记载:“告龙于父丁,一牛。”研究殷商史的专家认为“告龙”就是殷王把龙星出现祭告先王,表示要准备农事了。黄河流域民间有把农历二月初称为“龙头节”或“青龙节”,青龙就是“苍龙七宿”。有谚云:“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龙星出现之时,必须祭天,古籍有不少关于祭龙星的记载。《左传?桓公五年》:“龙见而雩。”杜预注:“龙见,建已三月,苍龙宿之体昏见东方,万物始盛,待时而大,故祭天,远为百谷祈膏雨。”服虔注:“大雩,夏祭天名。雩,远也,远为百谷求膏雨也。龙见而雩。龙角,亢也。谓四月昏龙星体见,万物始盛,待雨而大,故雩祭以求雨。”《论衡?祭意篇》则说龙星出入均须祭祀:“龙星二月见,则[春]雩祈谷雨。龙星八月入,则秋雩祈谷实。”

汉代立有龙星祠,专门祭祀龙星。《汉书?郊祀志》:汉高祖制诏御史:“其令天下立灵(龙)星祠,常以岁时祠以牛。”颜师古注引张晏语:“龙星左角曰天田,则农祥也,(晨)[辰]见而祭之。”东汉时期,挹娄人和高句丽人亦祭龙星。《后汉书?东夷传》载挹娄人祭祀星神“零星”(龙星),刘昭注引《前书音义》云:“龙星左角曰天田,则农祥也。辰日祀以牛,号曰零星。”又引《风俗通》曰:“辰之神为灵星,故以辰日祀以东南也。”同传并载高句丽人“好祠鬼神、社稷、零星(龙星)”。

明代亦承汉制,有祭龙星之俗。《明史?礼志三》:“汉高帝命郡国立灵星(龙星)祠。唐制,立秋后辰日祀灵星……今拟如唐制……八月望日祀灵星。”

为什么古代人们把星与龙联系起来呢?在古代人们看来,天上众星如人类居住的地球一样,乃是自然实体。但是,古代人们对神秘的星空茫然无知,产生许多猜测和幻想,以为星辰是地上的万物之精华上升天空而形成的。《管子?内业篇》:“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论衡?龙虚篇》:“天有苍龙、白虎、朱鸟、玄武之象也,地亦有龙、虎、鸟、龟之物。四星之精,降生四兽。”《说文》:“万物之精,上为列星。”东汉天文学家张衡也说:“众星列布,体生于地,精成于天,列居错峙,各有所属,在野象物,在人象事。”可见,古代人们把龙奉为星神,与奉龙为雷神、雨神、虹神一样,是古代人们把天上的自然现象与地上万物相联系的结果,是天上的龙星与地上的龙蛇相联系的结果。

为什么古代人们既把龙奉为雷神、雨神和虹神,又把龙奉为星神呢?这无疑是古代人们观察星空的结果。当人们观察到轩辕十七星蜿蜒弯曲,如同龙蛇,于是就把星与龙蛇联系起来。所以古代人们均说轩辕星如黄龙体。在他们看来,这些星是天上的龙,打雷和闪电是轩辕星所发出的,故云“震为雷,激为电”。雨过天晴,出现虹霓,古代人们又以为轩辕星所致,故云“立为虹?”。所以,轩辕十七星主要因为其形状像龙蛇而引起联想,因而把它想象成是地上的龙蛇的神化,是天上的神龙。

东方苍龙七宿的形状并不像龙蛇形,为什么也称之为龙呢?其被奉为龙星的原因并不像轩辕星一样,不是因为形状相似,而是因为其在天空出现的时间与龙蛇出没时间相似。如前所述,《周礼?考工记》和《尔雅?释天》把龙对应于心宿或房、心、尾三宿。这些星宿又被称为大火星或大辰星。据《左传?襄公九年》记载,早在颛顼时代,就设有“火正”之官,专门观察“大火”星的出没,黄昏时分“大火”星升出地平线时,正好是春播季节的春分前后,作为这一年春天来临,亦以此作为一年的开始。《论衡?祭意篇》亦说“龙星二月见”,而这时龙蛇正从冬眠状态中苏醒过来。从这时起,天空也才会出现雷电。在白天最长的夏至日时,大火星傍晚在正南方天空中。《夏小正》中说:五月“初昏大火中”,即黄昏时分“大火”出现在正南天空。这时也是龙蛇最活跃的时期,同时也是雷电最多的时候。秋分时节,“大火”落下地平线,《论衡?祭意篇》说:“龙星八月入。”而这时也是龙蛇开始冬眠的时候,雷电也不再出现。所以,尽管大火星形状与龙蛇形状不相似,但大火星的出入与龙蛇的活动时间的相近,使古代人们又把龙蛇与这些星宿联系起来。

然而,在两组星宿中,人们最早把哪一组星宿与龙联系起来的?是轩辕还是苍龙星?看来是轩辕星为早。因为轩辕星形状如黄龙体,很容易使人们把轩辕星与龙蛇联系起来。至于苍龙七宿,当是农业较发达的时期才与龙蛇联系在一起的。农业与气候变化十分密切,因而古代人们十分关注季节气候的变化。当他们发现苍龙星从地平线升起时,便是一年春天之开始时,如同龙蛇从冬眠状态中苏醒过来一样,也是庄稼开始耕种之时;至秋分时节,苍龙星又逐渐隐没在地平线下,而龙蛇也从此开始冬眠,同时也是庄稼收割之时。因而他们一旦观察到龙星出现,就开始收割。无疑是在较发达的农业社会人们才会这样仔细的观察气候的变化。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