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妞

土生土长北京老妞,深爱北京,熟悉北京。
博文
早年间老北京街头巷末的饭馆姿态各异。最早比较讲究的饭馆称为“饭庄子”。北京著名的就是十大堂:会贤堂聚贤堂庆和堂福寿堂聚寿堂同兴堂天福堂惠丰堂。加上冷庄子:天寿堂增寿堂等而下之叫做“饭馆儿”北京著名的就是八大楼:东兴楼、泰丰楼、悦宾楼、庆云楼、正阳楼、新丰楼、万德楼和会元楼。后来又有萃华楼,致美楼,丰泽园等后起之秀。当然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大姐在北平解放后,便投笔从戎,参加四野文工团,征战半个中国,直打到海南岛。日前看到《四合院》所载本人写的《初冬的胡同》,感触颇多。年近八旬的她特地从三亚打过电话来,讲了不少以前亲历的有趣场景,仿佛带我又回到了儿时。整理成文,以飨对老北京民俗文化感兴趣的新老朋友。清晨,出门的人冻得缩手缩脚。一声“烤白薯——热乎乎的!”顿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12-01 22:04:31)

东来顺原本丁德山为自己个儿的小粥摊起的名字。1903年,也就是光绪二十九年,河北人丁德山向亲戚借一辆手推车和家伙什儿,又借了几块钱,奔刚开张的东安市场,摆了个小粥摊儿。丁德山本是个颇有心计的人,除了张罗买卖,还留意食客的需求,生意日渐红火。便用积下来的钱,把“摊”改成了“棚”,费劲八力地给自己的粥棚起了名字,叫“东来顺粥摊&r[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11-30 21:55:31)
盒子菜,又称“苏盘”。中国民俗节日农历二月二“龙抬头”,老北京民俗传统讲究在这天买盒子菜,盒子里分格码放熏大肚、松仁小肚、炉肉、清酱肉、熏肘子、酱肘子、酱口条、熏鸡、酱鸭等,吃时需用刀切成细丝,另配几种家常炒菜一起卷进一种叫“龙鳞”的春饼里,所以也叫做“吃龙鳞”。  盒子菜是老北京时传统吃食,由熟肉铺或猪肉杠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16-11-29 23:06:06)
“勤行”这个名词,已经多年没听人说过;“勤行”就是饭馆里跑堂儿的。  从前北平饭馆子,除了灶上的手艺高、白案子花样多而细腻外,还讲究堂口伺候得周到不周到。所谓“堂口”,就是招呼客人的堂倌,也就是“勤行”。从前北平有勤行大佬赵桂山,勤行人称他为“赵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说老北京饮食文化十分丰富,首先就是形成“文化”的“细胞”,那些大小饭庄、饭馆、那些小小的店铺、饭摊及挑挑儿、推车走街串巷的小贩等,所卖食品不仅品种繁多、应有尽有,最主要的是那些食品几乎各具特色,各有文化底蕴。其实写绒线胡同前,这家卖油煎饺子的小饭铺,在当时看来大概也算“最小”的行列。它位于绒线胡同西口北边,昔日的&ldqu[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金裹银”,即“金裹银卷子”,它与糖三角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平民百姓改善生活的主食。在一段粮食定量供给和粗细粮按一定比例搭配的时期,人们的主食主要是米饭、馒头、玉米面窝头,而打破这些单调主食的,就是人们动脑筋调和的一些主食花样儿,其中就有“金裹银”和糖三角。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一是让我们大家,尤其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60岁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老北京人常讲:“这起名儿呀得有学问!”这话儿一点儿不假。就拿“驴打滚儿”来说吧,它本是老北京小吃“豆面糕”的俗称,如果直称“豆面糕”,人们大概只想到这是个极普通的食品,也不会引起什么好奇和兴趣儿。但是一提起“驴打滚儿”,首先人们就对这名称感到好奇,也就萌发了追究这名称来历的兴趣儿。这种小吃的制做方法其实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11-22 22:24:07)

天气越来越冷,年关也就越来越近了,说到过年(春节)就想起小时候随大人去亲朋好友家拜年的情景,使我记忆犹新的不是过年时的鞭炮,而是咱老北京的点心匣子。提起老北京的点心匣子非常让人回味,老北京的点心匣子是长方形的盒子外边花花绿绿的印着什么“丹凤朝阳”、“福禄寿”等图案里边用防油纸铺衬好把点心一块一块的码好后盖上衬纸和盖儿点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2016-11-21 22:05:23)

老北京的冬天是很冷的,走在街面上不大会儿就能鼻涕眼泪横流,脸箍给生疼。但她又暖融融的,因为回到屋儿,生着热腾腾的火炉子,窗玻璃上全是哈气。家家点火,户户冒烟,太阳三竿了,街巷里的烟都没散去,任凭西北风呼呼的吼,炉台上烤的馒头焦黄,白薯流出了糖油。张恨水先生在《春生屋角炉》里这样描写老北京冬天和炉子:“尽管玻璃窗外,西北风作老虎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