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妞

土生土长北京老妞,深爱北京,熟悉北京。
博文

都说广州人吃早点(早茶)最丰富、最讲究,其实,老北京的早点绝对与它有一拼。为什么这里强调“老北京”呐,因为时下的街头早点与人家差着“行市”,不认输不行……儿时对京城美食的印象是从早点开始的。那年代,一般老北京人的家庭,早点很少自己做,多从外面买回来或到外面去吃。那时北京人吃早点十分方便,甭上大街,胡同巷口都有早点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10-10 19:52:45)
31:大明朝朱棣定都北京,北京的风月场所在东四牌楼以南。内务部街明朝时候叫勾栏胡同。现在的本司胡同是明朝管理官妓院的教坊司所在地。人家明朝想得开,既然食色性也,别人就甭操心了,国家统一管起来。第一呢可以增加财政收入,第二作为对犯罪官员女眷的一种惩罚办法,称之为'没为官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提起老北京的臭豆腐,北京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特别是王致和的臭豆腐向来以闻着臭,吃着香而著名。
过去老北京卖臭豆腐一般都是老人或者小孩儿,肩挑或挎蓝串街叫卖。豆腐做的非常精细,味道独特,本小利簿,深受老百姓喜爱。青灰色的臭豆腐,方方正正,一块一块码放整齐。问起来臭,吃起来有一股浓郁香味,不可言表。老北京的臭豆腐,就数前门外王致和字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10-09 18:57:50)
16:清末民初,北京人下雨天所穿的鞋有点儿像靴子,市布做的,高腰儿,靴形帮,鞋底子前脚掌与后脚掌都钉满大帽钉子,遍刷桐油,称为油靴。橡胶雨鞋是舶来品,30年代才由上海仿制成功逐渐流行开。17:旧京茶叶行所售卖花茶的熏制一般都用茉莉花,投机弄巧之人有用白玉兰花替代者。茉莉花有一南一北两个集中产地,一个远在福建,一个是现而今南四环花乡黄土岗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现而今一聊起吃螃蟹.这吃主儿就会说.那得说是阳澄湖的大闸蟹了。您没看嘛,那螃蟹都杀绑上了牌儿牌儿,就连那也那硬硬的蟹壳儿上都用激光打上了品脾标记。说起价钱来.那也是贵得出奇,在超市里少说七八十一只,贵的就要上百,您要是在饭店里吃啊.一百五.六.它不新鲜。您要是解吃螃蟹的馋瘾,也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6-10-08 19:39:23)
1:同仁堂的老掌柜乐梧岗最初想走读书科举的路子,屡考不中,(相当于咱们现在的高考落榜)为生计打算,没辙才继承父业经商,在前门外大栅栏开办了同仁堂药店。 2:都一处的出名是因为买卖不好年三十晚上舍不得歇业,坚持捡那些别的馆子遗漏的客人,恰好让出宫遛弯儿没处歇脚的乾隆皇帝撞上了,从而赐名题了仨字,以此为转机才成为大买卖。 3: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6-10-07 22:51:04)

“瞪眼儿食”并不是哪种噎人难咽的小吃,而是一种形象的概括。它不是指吃东西的人瞪眼儿,而是指卖吃食的人瞪眼儿凝神,属于“秋后的蚊子——紧盯”那类。“瞪眼儿食”的吃法在清末民初的旧京贫民中最为盛行。凡是在穷苦群集的地界儿,像门脸儿、东西四牌楼底下、天桥、火车站等都有卖“瞪眼儿食”的挑子。出售“瞪眼儿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09-29 22:52:02)
旧日的北京,随时随处都能听见沿街叫卖“碰头食”、做小买卖儿的吆喝声。北京人足不出户,隔着院墙听见小贩的吆喝声,想做生意开开门就行了。“卖什么吆喝什么”,小贩卖的东西不同,吆喝的声调自然也不同,有的圆润饱满,有的尖厉凄怆,有的低回悠长,有的如咏如歌,此起彼伏的象是一支市井生活奏鸣曲。从春到冬的节令流转,从早到晚的时辰变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09-28 23:22:00)

老北京的“涮锅子”,与北京烤鸭、烤肉齐名,是外地游客必定要品尝的北京风味。  火锅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火锅的最早雏形可追溯到西周时期,在北京延庆县龙庆峡山戎文化遗址中就出土过春秋时代的青铜火锅。  过去北京人吃涮羊肉讲究用铜火锅。用炭火将一锅清水烧沸后,讲究夹着羊肉片在锅中一涮后再蘸些佐料,边饮着美酒边品尝,有滋有味,极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6-09-27 23:48:07)

巴西烤肉有些不熟!而且,没有什么调料,除了盐就是胡椒粉。不吃也罢! 韩国烤肉味道淡薄!而且,没有什么气氛,调料单调冰凉乏味。一次就够! 中国才是“吃”的故乡。吃就要吃出文化!吃出艺术!吃出气氛!吃出气派!最重要的就是要吃出味道!说俗话就是要“解馋”! 北京以外的人到了北京一定去吃“烤鸭”,但总不能每次都去吃烤[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