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妞

土生土长北京老妞,深爱北京,熟悉北京。
博文
(2016-09-26 23:15:18)

早年,乡村里的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家家日子过得艰难,平时吃饭杂粮带菜,哪有什么荤腥鱼肉!即使到了过年过节也舍不得杀猪宰羊,但是,过年节总得有个年节的样子,为了装点门面,香香自己的嘴巴,混混自己的肚皮,河北省靠近北京东边地区的农民便琢磨出了一种素食----“饹炸盒”。究竟是谁家首先想出了这个好主意已经无从考证,但是,这种素食一传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如果现在有谁的家里冒了烟那可不得了!浓浓的烟雾夹杂着呛鼻的气味肯定人人咳嗽打涕,紧随着就有人给119打电话,叫来了物业管理员或居民委员会的干部,马上察看这烟雾的来龙去脉!即危险又污染环境,那还了得!逮住了批评!罚款!看你下次还敢不敢放烟!过去,北京人口少,大部分都住在四合院里,关上院门自成一统,院子里冒烟外边看不见,当然也不会有人过问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6-09-24 19:39:47)

老北京的有一道著名小吃,那就是----炒疙瘩! 相传,民国初年,北京和平门外琉璃厂街有一家名叫“广福馆”的家常小饭馆,店主是位姓穆的老太太,家中没有男人,只有母女二人相依为命,饭馆里每天只卖一些家常烙饼,面条,炒菜之类。生意虽然不是很好,惨淡经营,也能支撑寡母孤女日常用度。 夏天的一天,姑娘和好的白面没有卖完,眼看没有客人进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09-22 20:30:41)

北京城自金元建都以来,女真族,蒙古族,满族以及回族人大量居住北京。这些少数民族保留游牧民族传统和习俗,都爱吃牛羊肉。再有,北京临近内蒙古大草原,运输方便,因此牛羊肉自然就多,“爆肚”也便理所当然的成了老北京一道著名的美食,至今已有二百年历史。老北京吃“爆肚”有三种做法:一曰“油爆”,就是把嫩肚热油快煎再加上淀粉勾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16-09-21 22:57:07)

各式的鸡类食品。大名鼎鼎的“肯德基”,还有美国的“炸鸡”,还有什么“麦香鸡”````。现在,又有太多的烤,炸,串,各种的鸡翅店````!以年轻人居多全都去啃!去咬!去嚼!说的,笑的,出汗的,咧嘴的````!可是,那些只能算是崭时的解馋,吃着玩耍!不能算是大餐。吃大餐要正装其是,规规矩矩,座位分长幼尊卑,菜肴要相配。比如:宴席分有&ldqu[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16-09-20 23:40:48)


“肉丁馒头”就是制作精致的,有肉馅的,且馅小味厚的,外形美观的“馒头”!哈哈!还是有些绕口!
它的馅小并不是因为舍不得多放,而是把它当作点心的食品,尤其招待客人更显得优雅小巧!
老北京人长期受满族人的影响,生活上各种规矩非常多。来的客人斟茶不得太满,否则有赶人走的嫌疑!请客人吃东西不得太多太粗,不然就是看不起人,笑话[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北京烤鸭是一道具有世界声誉的北京著名菜式,用料为肉食鸭北京鸭,炭火烤制,色泽红润,肉质肥而不腻,外脆里嫩,被誉为“天下美味”。可是,以上这些都是传统的制作工艺。骨感的现实是,每天有成千上万只嘴品尝北京烤鸭,这么细嫩的肉质,这么肥美的鸭肉,北京的鸭铆足了劲儿长也赶不上吃客的食量。那么问题来了,每天这么多鸭子,是怎么来的呢?填鸭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说到“炖油渣儿”,这可是地道的旧京吃食,虽名不见经传,又难登大雅,但至今却仍为不少“老北京”所回味,在闲谈中还不时提到它的热气腾腾及咸辣鲜香的滋味。  所谓油渣儿,就是把板油、网油、肥肉炼制成荤油的下脚料,放到桶状的榨油机里,扳转纵向的螺栓,压榨出余油后,形成的直径近两尺、厚约半尺的油渣儿饼。这大块的油渣儿饼,由经营炖油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6-09-16 19:28:53)
 “已凉天气未寒时”,这句话用在江南于今都嫌过早,只有北平的中秋天气,乃是恰合。我于北平中秋的赏识,有些出人意外,乃是根据“老妈妈大会”,“奶奶经”而来,喜欢夜逛“果子市”。逛果子市的兴趣,第一就是“已凉天气未寒时”。第二是找诗意。第三是“起关”。第四是“踏月”。直到第五,才是买水果。你愿意让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6-09-15 21:26:24)

“爷们儿,喜欢过八月节吗?”“喜欢呀!”“干嘛喜欢呢?”“能吃月饼,买兔儿爷呀!”老北京一到八月节就能听到的大人逗小孩子时的对话。对于小孩子来说,每年只有到八月节,饽饽铺(即糕点店)才卖月饼,人们也才能吃到月饼;才能买到兔儿爷,摆在桌子上看着玩。热闹的八月节,是小孩子最期盼的节日之一,也是老北京最鲜明的记忆。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