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特朗普的 “创世纪计划”:赤裸裸的“国进民退”

特朗普的 “创世纪计划”:赤裸裸的“国进民退”

文章来源: HK01 于 2025-11-27 13:12:3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译川普)最近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正式启动一项被称为“创世纪任务”(The Genesis Mission)的国家级人工智能(AI)发展努力。“创世纪”(Genesis)是《圣经》中的第一卷,特朗普为这项国家级AI任务冠以此名,充分表达了这位美国总统对其寄予的厚望。

根据行政令描述,该任务的紧迫性和雄心壮志可与当年在二战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曼哈顿计划”相媲美,旨在汇集美国国家实验室超级计算机的强大算力和顶尖科学家的智慧,彻底变革科学研究的开展方式。

根据行政令中的描述,这项“任务”将构建一个综合性AI平台,利用来自美国顶尖科学机构数十年积累的大规模数据所构建的联邦科学数据集,来训练科学基础模型。同时,它将创建AI智能体(AI agents)以验证新假设、自动化研究流程并加速科学突破。

从一定意义上说,这项最新的文件可以算是美国白宫今年7月发布的《美国AI行动计划》的细化与延伸。《行动计划》旨在消除创新障碍,减少对外国对手的依赖,并释放美国科学事业的全部力量。在那份文件中,除了扫除行政束缚(不必要监管)、加速创新和大力投入AI基础设施建设之外,还曾提到“投资AI赋能的科学研究”。最新签署的《创世纪任务》正是将这一设想付诸实践。

很明显,正如有评论所指出的:“创世纪任务”的出台是美国科技政策从“自由放任”向“任务导向型”国家资本主义转变的标志性事件。“创世纪计划”的核心突破,在于打破了过去十年“硅谷主导AI发展”的惯性,将科技竞争的主导权重新收归国家层面,这是AI竞争逻辑的根本转向——从“市场驱动”到“国家主导”。

其战略逻辑呈现三大转向。首先,从“消费级应用”到“硬科技攻坚”。此前美国AI优势集中于ChatGPT等生成式应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消费端领域,而“创世纪计划”明确将AI重心转向解决“物理世界难题”—锁定先进制造、生物技术、关键材料、核能、量子科学、半导体六大领域。

这些领域均是美中两国科技博弈的核心战场,也是决定未来产业竞争力与国家安全的“命门”。例如在核聚变领域,AI可通过模拟等离子体运动缩短实验周期;在半导体领域,AI能优化芯片设计流程,突破3纳米以下工艺瓶颈,这种“AI+硬科技”的组合,直指中国“卡脖子”技术痛点。

第二,从“企业单打独斗”到“举国资源整合”。计划以能源部为核心,整合17个国家实验室(如橡树岭、阿贡实验室)、顶尖高校(麻省理工、斯坦福大学)与私营企业(英伟达、OpenAI、谷歌),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科研机构攻坚”的协同体系。

不同于市场驱动下企业追求短期商业回报,国家主导模式更注重长期战略价值—哪怕投入千亿级资金、耗时十年,只要能在核聚变、量子计算等领域实现突破,就能形成“赢者通吃”的战略优势,这是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无法实现的。

第三,从“科学家个体创新”到“科研工业化”。计划的终极目标是将“科学发现”从依赖科学家经验的“手工模式”,升级为AI驱动的“工业化流水线”:通过“美国科学与安全平台”(ASSP)整合超算资源与物理世界数据,让AI智能体自动生成科研假设、指挥机器人实验室开展高通量实验、实时反馈数据优化模型,形成“假设-实验-验证”的闭环。这种模式将科研边际成本降至最低,例如新药研发周期可能从10年缩短至3-5年,材料研发效率提升10倍以上,本质是对“科学创新生产关系”的重构。

更少有的是,这是给了清晰的时间轴:270天内完成“从0到1”的国家级AI系统。60天确定20个“国家级科技挑战”清单;90天锁定联邦算力、存储、网络资源;120天整合初始数据集与模型资产;240天评估国家实验室机器人实验能力;270天展示平台在至少一个挑战上的初始运行能力 。这是美国历史上最激进的AI工程时间表,远超任何企业或高校的科研节奏。

毫无疑问,这是一次全面的国家科研资源的总动员。类似中国的“举国体制”,利用国家力量来发展AI战略。当然,这份“创世纪”有很多潜在风险,雄心背后有太多藏不住的不确定性。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28)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一文读懂谷歌TPU:英伟达暴跌跟它有关
一代中国鞋王,是怎么走到破产注销这一步的
谁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中国吗?
高层起火向上跑还是向下跑?记住这些危急时刻能救命!
一针抵一套豪宅,1800万/针天价救命药获批




24小时讨论排行

特朗普“电话教导”高市早苗内容被披露 日本尬极了
华盛顿枪击案嫌疑人曾在阿富汗与美军合作 在等绿卡
川普要高市"别刺激北京"?日本当局火速驳斥:不实报导
美国白宫枪击凶嫌是阿富汗移民!川普怒:绝不容忍
美俄代表密谈录音泄露,谁干的?
欧盟外长:应限制俄军规模和军费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创新高 专家:2026年或回6字头
纽约时报:中日外交争端让高市早苗获得政治优势
普京:若乌撤离其目前控制地区 俄将停止武装行动
美媒曝德秘密对俄作战计划 长达1200页 涉80万士兵
钱志敏带走的400亿比特币,能归还中国吗?
竹棚架:香港标志性符号及其背后的安全隐忧
特朗普:不邀请南非参加明年G20峰会
解放军明年换发《预备役人员证》 建构军事“秒级动员”
大埔火警已致55死:63年来最严重,警拘三工程人员
衡水中学的神话崩塌,揭露了一个简单的道理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特朗普的 “创世纪计划”:赤裸裸的“国进民退”

HK01 2025-11-27 13:12:31



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译川普)最近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正式启动一项被称为“创世纪任务”(The Genesis Mission)的国家级人工智能(AI)发展努力。“创世纪”(Genesis)是《圣经》中的第一卷,特朗普为这项国家级AI任务冠以此名,充分表达了这位美国总统对其寄予的厚望。

根据行政令描述,该任务的紧迫性和雄心壮志可与当年在二战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曼哈顿计划”相媲美,旨在汇集美国国家实验室超级计算机的强大算力和顶尖科学家的智慧,彻底变革科学研究的开展方式。

根据行政令中的描述,这项“任务”将构建一个综合性AI平台,利用来自美国顶尖科学机构数十年积累的大规模数据所构建的联邦科学数据集,来训练科学基础模型。同时,它将创建AI智能体(AI agents)以验证新假设、自动化研究流程并加速科学突破。

从一定意义上说,这项最新的文件可以算是美国白宫今年7月发布的《美国AI行动计划》的细化与延伸。《行动计划》旨在消除创新障碍,减少对外国对手的依赖,并释放美国科学事业的全部力量。在那份文件中,除了扫除行政束缚(不必要监管)、加速创新和大力投入AI基础设施建设之外,还曾提到“投资AI赋能的科学研究”。最新签署的《创世纪任务》正是将这一设想付诸实践。

很明显,正如有评论所指出的:“创世纪任务”的出台是美国科技政策从“自由放任”向“任务导向型”国家资本主义转变的标志性事件。“创世纪计划”的核心突破,在于打破了过去十年“硅谷主导AI发展”的惯性,将科技竞争的主导权重新收归国家层面,这是AI竞争逻辑的根本转向——从“市场驱动”到“国家主导”。

其战略逻辑呈现三大转向。首先,从“消费级应用”到“硬科技攻坚”。此前美国AI优势集中于ChatGPT等生成式应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消费端领域,而“创世纪计划”明确将AI重心转向解决“物理世界难题”—锁定先进制造、生物技术、关键材料、核能、量子科学、半导体六大领域。

这些领域均是美中两国科技博弈的核心战场,也是决定未来产业竞争力与国家安全的“命门”。例如在核聚变领域,AI可通过模拟等离子体运动缩短实验周期;在半导体领域,AI能优化芯片设计流程,突破3纳米以下工艺瓶颈,这种“AI+硬科技”的组合,直指中国“卡脖子”技术痛点。

第二,从“企业单打独斗”到“举国资源整合”。计划以能源部为核心,整合17个国家实验室(如橡树岭、阿贡实验室)、顶尖高校(麻省理工、斯坦福大学)与私营企业(英伟达、OpenAI、谷歌),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科研机构攻坚”的协同体系。

不同于市场驱动下企业追求短期商业回报,国家主导模式更注重长期战略价值—哪怕投入千亿级资金、耗时十年,只要能在核聚变、量子计算等领域实现突破,就能形成“赢者通吃”的战略优势,这是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无法实现的。

第三,从“科学家个体创新”到“科研工业化”。计划的终极目标是将“科学发现”从依赖科学家经验的“手工模式”,升级为AI驱动的“工业化流水线”:通过“美国科学与安全平台”(ASSP)整合超算资源与物理世界数据,让AI智能体自动生成科研假设、指挥机器人实验室开展高通量实验、实时反馈数据优化模型,形成“假设-实验-验证”的闭环。这种模式将科研边际成本降至最低,例如新药研发周期可能从10年缩短至3-5年,材料研发效率提升10倍以上,本质是对“科学创新生产关系”的重构。

更少有的是,这是给了清晰的时间轴:270天内完成“从0到1”的国家级AI系统。60天确定20个“国家级科技挑战”清单;90天锁定联邦算力、存储、网络资源;120天整合初始数据集与模型资产;240天评估国家实验室机器人实验能力;270天展示平台在至少一个挑战上的初始运行能力 。这是美国历史上最激进的AI工程时间表,远超任何企业或高校的科研节奏。

毫无疑问,这是一次全面的国家科研资源的总动员。类似中国的“举国体制”,利用国家力量来发展AI战略。当然,这份“创世纪”有很多潜在风险,雄心背后有太多藏不住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