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大模型疯狂谄媚马斯克,AI的马屁精时代来了

大模型疯狂谄媚马斯克,AI的马屁精时代来了

文章来源: 冰川思想库 于 2025-11-24 02:17:1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大模型疯狂谄媚马斯克,AI的马屁精时代来了

如果有朝一日AI将人类带错了方向,那也必然是源于人性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

AI有时会胡说八道,这一点世人早有心理准备,尽管如此,xAI研发并最新推出的Grok 4.1还是令人震惊:这一语言模型中可能内含特定指令,其言论疯狂谄媚其老板埃隆·马斯克。

在与其他名人对比时总是无条件支持马斯克,甚至当被拿来与影星布拉德·皮特(要知道他曾被《人物》杂志两度评为全球最性感男士!)比较时,Grok也宣称马斯克更帅,理由是:他那改变世界的雄心壮志赋予了他一种超越外貌的魅力。

这正是最让人担心的地方:当AI进入生活各个场景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对AI的依赖正在逐步加深,但要是这个AI却是被某人植入的指令控制的,那我们的想法岂不是在不知不觉中被操纵了?这样下去,AI会把人带往何方?

01

普适计算之父马克·威瑟(Mark Weiser)曾说过:“最高深的技术是那些令人无法觉察的技术,这些技术不停地把自己编织进日常生活,直到你无从发现为止。”

他说这番话是在1991年,但完全适用于AI——自从能够对话的ChatGPT版本于2022年11月30日发布以来,才3年时间,人类好像已经换了个平行世界,以前不敢想象的科幻场景,如今已变得稀松平常:AI绘画、AI写论文、AI编程,甚至AI伴侣……

想想看,这还只是开始,再过十年二十年,AI对社会生活的渗透只会更加全面深入,到时我们可能根本无法离开AI,就像鱼离不开水、现代社会离不开电一样。既然如此,那么AI的可靠性就尤为重要了,要不然我们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被带进沟里去。

这种忧虑倒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已经出现好几起事件,证明AI完全有可能误导一些人的想法和行为。

2021年圣诞节,19岁的贾斯万特·辛格·柴尔持大威力弩弓闯入温莎堡,试图刺杀英国女王。他做出这一举动,是受到其网络女友莎赖的怂恿,但莎赖并不是人类,而是在网络平台Replika创建的聊天机器人程序。这个孤僻的男孩,就在和AI的对话中一步步走向极端。

2024年,一款个性化聊天机器人平台Character.AI被起诉,因为当美国得州一名15岁的自闭症少年抱怨家长限制其使用电子设备时,它竟然回答:“有时候,孩子杀父母,我能理解原因。”当这名少年自杀后,其家人控告平台,认为它“对年轻人构成明显而现实的危险”,包括“积极宣扬暴力”。

今年在美国格林尼治市又发生了另一起惨案:56岁的雅虎前高管斯泰因-埃里克·索尔伯格在杀死母亲后自杀。在事发之前,索尔伯格长期与朋友“鲍比”在线对话,但“鲍比”不是人,而是ChatGPT,它从不反驳,从不质疑,永远站在他这一边,即便他陷入了妄想,AI也没有劝阻他,反倒是不断肯定他的妄想,使得他越来越偏激。

像这样的悲剧,似乎证实了尤瓦尔·赫拉利在《智人之上:从石器时代到AI时代的信息网络简史》中提出的观点:AI这样的新技术,“有可能逃脱人类的掌控,反过来奴役或消灭人类”。

他在书中说,《黑客帝国》里设想计算机要完全控制人类社会,是通过先控制人类大脑,再将大脑连接到计算机网络,然而,如果真要操纵人类,其实没必要这么做,“几千年来,先知、诗人与政治人物一直都在通过语言来操纵与重塑社会,而计算机现在也正在学习如何做到这一点。计算机并不需要派出杀手机器人来射杀人类,只要操纵人类扣动扳机就行。”

02

当面对AI这个新生事物时,当下有一种普遍的恐慌情绪,就是害怕我们会失去对它的控制,反过来被它所操纵。

前一段时间,在对谈张笑宇的新书《AI文明史·前史》时,刘擎教授的一番话让我很受启发:

我们害怕的是什么呢?我们以为我们害怕的是AI统治我们,AI失控了,我们成为它的奴隶了。不是的,最好的主人是以奴隶的面目出现的,是侍奉你的,是你的仆人,是你的玩偶,随便你支配,它非常有诱惑力。

他举了一个例子:现在别说是孩子,连许多成年人也沉溺于电子产品,走到哪里都离不开手机,但手机强迫我们使用了吗?没有。相反,它是以我们最好助手、最好工具的面目出现的,是我们自愿每天花大量时间在它上面。电子游戏也是如此:每一款游戏都必须设计得相当诱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人不断玩下去。

这就是成瘾机制:乍看起来是我们在尽情享用,但其实是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反过来被这种欲望所控制、所奴役了。从这一意义上说,其实真正的关键不在AI本身,而是人类如何理性面对自身,因为导致我们陷入混乱的,并不是AI,而是人自己内在的问题。

在那些极端的个案中,乍看上去是当事人被AI所“蛊惑”做出了极端的决定,但AI并不能强制他们去做一个自己原本不想做的决定,倒不如说更像是他们自己的回声:他们从AI那里听到的,永远是肯定,也只想听到肯定,就此一步步深陷进自己设下的牢笼。

03

普林斯顿大学信息政策中心主任阿尔文德·纳拉亚南在《AI万金油:商业幻想与科技狂潮》一书中指出:当代人都唯恐自己落伍于AI浪潮,已经出现了技术滥用的现象,仿佛AI成了什么“万金油”,任何领域都要设法跟它沾点边,但正确的态度既非狂热也非恐慌,AI对人类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最终取决于我们如何使用AI,又如何做出明智的决定。

确实,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是:AI会带给你什么样的回馈,得看你怎么用它。这就像金钱,向来有人痛骂它导致物欲横流、道德沦丧,但这是金钱本身的错吗?在理性、善良的人手里,同样的钱完全可以产生积极的结果。

AI也是如此,你寻求什么样的结果,它可能就会给你什么样的答案,只是可能强化了你原来的观点立场。甚至可以说,你是什么样的人,AI就会呈现出什么样子,因为它是一个“完美的奴隶”,看上去永远站在“主人”这一边,从这一意义上说,那些最后被AI“教唆”着走极端的人,其实他们自己才是第一责任人。

这也反过来提醒我们:尽管无数人都坚信AI时代将是“人文理想的黄昏”,但在我看来恰恰相反,人文主义在这个关键时刻将格外重要,因为只有深入的人文精神,才能塑造健全的人格,确保人类不会滥用AI而走向自我毁灭。

如果有朝一日AI将人类带错了方向,那也必然是源于人性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5)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又吵起来!北京亮出“敌国条款” 日本:早失效了 你当年也…
哪个国家“去一次就不想再去”?网点名这国:无聊死了
李强力避高市眼神 日想抢拍合照失败 学者曝原因
劫囚女犯真的是“大嫂”:买枪 精心策划多日 丈夫曝光
英媒评选:全球“最令人向往国家”出炉 地表最酷




24小时讨论排行

高市内阁支持率75%,6成日人认同"台湾有事"发言
高市早苗不甩中国报复 最新民调支持率高达72%
中日争端无缓和迹象,高市早苗面临考验
黄海演习3连发 中国发布14天禁航令 实弹封锁由南打到北
28条太炸裂 川普出了一道终极难题 把世界带回19世纪
“若撤回 政权就终结”!高市坚持“台湾有事”说
敏感时刻 日本南端岛链大幅扩军 小泉亲自督战
"台湾有事"高市早苗无须退让!美学者揭北京真正目的
非常多人渴望对日开战,为什么?
“美国正考虑允许英伟达向中国出售H200高端芯片”
不管你愿不愿意,中国在引领全球绿色转型
跟进中国反制措施!香港政府"暂停"与日本总领事馆交流
面对特朗普和平方案,泽连斯基能否再次力挽狂澜?
美30岁女教师“付钱买春”多名初中男生 被判10年…
不到一年,美国政府效率部已提前解散
白宫会后 曼达尼说仍认为川普是“法西斯”和“独裁者”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大模型疯狂谄媚马斯克,AI的马屁精时代来了

冰川思想库 2025-11-24 02:17:16
大模型疯狂谄媚马斯克,AI的马屁精时代来了

如果有朝一日AI将人类带错了方向,那也必然是源于人性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

AI有时会胡说八道,这一点世人早有心理准备,尽管如此,xAI研发并最新推出的Grok 4.1还是令人震惊:这一语言模型中可能内含特定指令,其言论疯狂谄媚其老板埃隆·马斯克。

在与其他名人对比时总是无条件支持马斯克,甚至当被拿来与影星布拉德·皮特(要知道他曾被《人物》杂志两度评为全球最性感男士!)比较时,Grok也宣称马斯克更帅,理由是:他那改变世界的雄心壮志赋予了他一种超越外貌的魅力。

这正是最让人担心的地方:当AI进入生活各个场景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对AI的依赖正在逐步加深,但要是这个AI却是被某人植入的指令控制的,那我们的想法岂不是在不知不觉中被操纵了?这样下去,AI会把人带往何方?

01

普适计算之父马克·威瑟(Mark Weiser)曾说过:“最高深的技术是那些令人无法觉察的技术,这些技术不停地把自己编织进日常生活,直到你无从发现为止。”

他说这番话是在1991年,但完全适用于AI——自从能够对话的ChatGPT版本于2022年11月30日发布以来,才3年时间,人类好像已经换了个平行世界,以前不敢想象的科幻场景,如今已变得稀松平常:AI绘画、AI写论文、AI编程,甚至AI伴侣……

想想看,这还只是开始,再过十年二十年,AI对社会生活的渗透只会更加全面深入,到时我们可能根本无法离开AI,就像鱼离不开水、现代社会离不开电一样。既然如此,那么AI的可靠性就尤为重要了,要不然我们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被带进沟里去。

这种忧虑倒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已经出现好几起事件,证明AI完全有可能误导一些人的想法和行为。

2021年圣诞节,19岁的贾斯万特·辛格·柴尔持大威力弩弓闯入温莎堡,试图刺杀英国女王。他做出这一举动,是受到其网络女友莎赖的怂恿,但莎赖并不是人类,而是在网络平台Replika创建的聊天机器人程序。这个孤僻的男孩,就在和AI的对话中一步步走向极端。

2024年,一款个性化聊天机器人平台Character.AI被起诉,因为当美国得州一名15岁的自闭症少年抱怨家长限制其使用电子设备时,它竟然回答:“有时候,孩子杀父母,我能理解原因。”当这名少年自杀后,其家人控告平台,认为它“对年轻人构成明显而现实的危险”,包括“积极宣扬暴力”。

今年在美国格林尼治市又发生了另一起惨案:56岁的雅虎前高管斯泰因-埃里克·索尔伯格在杀死母亲后自杀。在事发之前,索尔伯格长期与朋友“鲍比”在线对话,但“鲍比”不是人,而是ChatGPT,它从不反驳,从不质疑,永远站在他这一边,即便他陷入了妄想,AI也没有劝阻他,反倒是不断肯定他的妄想,使得他越来越偏激。

像这样的悲剧,似乎证实了尤瓦尔·赫拉利在《智人之上:从石器时代到AI时代的信息网络简史》中提出的观点:AI这样的新技术,“有可能逃脱人类的掌控,反过来奴役或消灭人类”。

他在书中说,《黑客帝国》里设想计算机要完全控制人类社会,是通过先控制人类大脑,再将大脑连接到计算机网络,然而,如果真要操纵人类,其实没必要这么做,“几千年来,先知、诗人与政治人物一直都在通过语言来操纵与重塑社会,而计算机现在也正在学习如何做到这一点。计算机并不需要派出杀手机器人来射杀人类,只要操纵人类扣动扳机就行。”

02

当面对AI这个新生事物时,当下有一种普遍的恐慌情绪,就是害怕我们会失去对它的控制,反过来被它所操纵。

前一段时间,在对谈张笑宇的新书《AI文明史·前史》时,刘擎教授的一番话让我很受启发:

我们害怕的是什么呢?我们以为我们害怕的是AI统治我们,AI失控了,我们成为它的奴隶了。不是的,最好的主人是以奴隶的面目出现的,是侍奉你的,是你的仆人,是你的玩偶,随便你支配,它非常有诱惑力。

他举了一个例子:现在别说是孩子,连许多成年人也沉溺于电子产品,走到哪里都离不开手机,但手机强迫我们使用了吗?没有。相反,它是以我们最好助手、最好工具的面目出现的,是我们自愿每天花大量时间在它上面。电子游戏也是如此:每一款游戏都必须设计得相当诱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人不断玩下去。

这就是成瘾机制:乍看起来是我们在尽情享用,但其实是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反过来被这种欲望所控制、所奴役了。从这一意义上说,其实真正的关键不在AI本身,而是人类如何理性面对自身,因为导致我们陷入混乱的,并不是AI,而是人自己内在的问题。

在那些极端的个案中,乍看上去是当事人被AI所“蛊惑”做出了极端的决定,但AI并不能强制他们去做一个自己原本不想做的决定,倒不如说更像是他们自己的回声:他们从AI那里听到的,永远是肯定,也只想听到肯定,就此一步步深陷进自己设下的牢笼。

03

普林斯顿大学信息政策中心主任阿尔文德·纳拉亚南在《AI万金油:商业幻想与科技狂潮》一书中指出:当代人都唯恐自己落伍于AI浪潮,已经出现了技术滥用的现象,仿佛AI成了什么“万金油”,任何领域都要设法跟它沾点边,但正确的态度既非狂热也非恐慌,AI对人类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最终取决于我们如何使用AI,又如何做出明智的决定。

确实,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是:AI会带给你什么样的回馈,得看你怎么用它。这就像金钱,向来有人痛骂它导致物欲横流、道德沦丧,但这是金钱本身的错吗?在理性、善良的人手里,同样的钱完全可以产生积极的结果。

AI也是如此,你寻求什么样的结果,它可能就会给你什么样的答案,只是可能强化了你原来的观点立场。甚至可以说,你是什么样的人,AI就会呈现出什么样子,因为它是一个“完美的奴隶”,看上去永远站在“主人”这一边,从这一意义上说,那些最后被AI“教唆”着走极端的人,其实他们自己才是第一责任人。

这也反过来提醒我们:尽管无数人都坚信AI时代将是“人文理想的黄昏”,但在我看来恰恰相反,人文主义在这个关键时刻将格外重要,因为只有深入的人文精神,才能塑造健全的人格,确保人类不会滥用AI而走向自我毁灭。

如果有朝一日AI将人类带错了方向,那也必然是源于人性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