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账号被封:昏招迭出,她亲手埋葬了最后的生机

账号被封:昏招迭出,她亲手埋葬了最后的生机

文章来源: 鹤竹子 于 2025-11-23 22:44:3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我以为,关于一土的讨论,已经写完了。

没想到,现实永远比剧本更狗血。

李一诺的视频号和「奴隶社会」视频号,双双被封。

账号被封:昏招迭出,她亲手埋葬了最后的生机

写这篇文章,不是落井下石。

我只是觉得,有必要为这场持续了半个月的闹剧,写下一个真正的句号。

为所有围观的理想主义者,做一次终局复盘。

因为李一诺的这一系列操作,堪称一部完美的「理想主义作死指南」。

她用教科书般的昏招,亲手掐灭了自己最后的生机。

而这一切,从她写下那篇「小作文」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在雷区上疯狂蹦迪

我之前说,李一诺在商业策略上犯了致命错误,是「活该」。

很多人不服,觉得她是好人,是被资本坑害。

好,我们今天不谈商业,不谈对错。

我们就谈一件事:一个处在舆论风暴中心的人,最基本的生存常识是什么?

是避险,是风控,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而李一诺老师,这位前麦肯锡全球合伙人,在过去这十几天里,精准地踩中了她能踩的每一个雷区。

然后,在雷区上疯狂蹦迪。



这不是天真,这是昏头了。

昏招一:挑战政治红线,在最敏感的伤口上撒盐。

最近中日关系有多紧张,但凡看新闻的都知道。

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的反华言论,已经让整个舆论场充满了火药味。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你,一个在中国做教育的、备受争议的公众人物,身在日本,开着直播,卖着货。

我的一些做日本留学移民的朋友,最近都低调得不敢发声。

而你,却像没事人一样,把自己的直播间,设在了东京都。

这是什么行为?

我只能用四个字形容:政治幼稚。



你可能觉得,她只是在日本陪读,她只是想利用当地资源。

但在官方和公众眼里,这就是「瓜田李下」,就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立场问题。

在国家舆论机器开动的时候,你一个自带巨大争议流量的IP,非要往枪口上撞。

说句难听的:不封你封谁?



昏招二:挑动社会公平议题,炫耀特权式的自救。

我上一篇文章就说了,创新教育的本质,是昂贵的「有机私房菜」,它与普罗大众无关。

这个话题,本身就触及了「教育公平」这根最敏感的神经。

结果呢?

李一诺老师在直播中,哽咽着,动情地宣布:一场直播卖了200万,老师们的工资,终于发出来了!



这话是你能说的吗?

你一个年学费几十万的精英学校创始人,因为自己经营不善发不出工资,然后靠着精英的人脉和粉丝的拥护,一场直播就能收割200万。

你让那些为了几千块工资奔波的普通人怎么想?

你让那些在乡村学校里苦苦坚守的老师怎么想?



你这不是自救,你这是在炫耀一种普通人无法企及的「特权」。

你把一场本该是商业范畴的危机,硬生生搞成了一场关于「贫富差距」和「社会公平」的公开辩论。

你这是在给自己找打。



昏招三:滥用平台规则,把舆论当成提款机。

李一诺老师为什么选择在视频号直播?

因为她的核心粉丝,她的「诺友」,全沉淀在这里。

这里的用户画像更精准,付费能力更强,离钱更近。



但她似乎忘了一件事:微信(视频号、公众号)是一个半官方平台。

它和抖音、快手那种纯粹的娱乐平台,底层逻辑完全不同。

它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和舆论维稳功能。

你可以在抖音上卖惨,可以哭天抢地。

但在视频号,当你利用「受害者叙事」去煽动情绪、攻击商业伙伴、并迅速完成巨额变现时,你就触碰了平台最核心的底线。

平台怕的不是你赚钱,平台怕的是你煽动群体情绪,制造社会对立,然后把这种破坏性的能量,变成你自己的私域流量和财富。

这种行为,任何一个有政治觉悟的平台,都绝不可能容忍。

所以,被封,是必然。



路径依赖

为什么一个如此聪明的人,会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

因为,她对自己的「舆论武器」,产生了致命的路径依赖。

李一诺老师是自媒体行业的标杆人物,是「教母」级别的玩家。

她太懂得如何拿捏情绪,如何设置议题,如何用一个精心包装的故事,引爆流量。



过去,这套打法让她无往不利。

所以当危机来临时,她的第一反应,不是回到商业本身,去解决股权纠纷、去梳理财务漏洞、去进行艰难的内部重组。

她的第一反应是:写小作文,开直播,打舆论战。

她想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毕其功于一役。

她错了。

舆论,从来只能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

当你的根基(学校的实际经营)已经出问题的时候,再华丽的舆论造势,也只是加速腐烂的催化剂。

你自己的两亩三分地都经营不明白,现在指望靠煽动群众情绪来翻盘?

这已经不是理想主义了,这是投机主义。



终局:路人缘败光,增量归零

这次封号,对李一诺来说,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她作为「舆论玩家」的牌,已经打光了。

她的「增量」彻底归零了。

一个公众人物,最重要的资产,是「路人缘」。

但经过这一系列的卖惨、煽情、以及挑战公众常识的昏招,她的路人缘已经基本败光。

剩下的,只有那些被深度绑定的「存量」用户——那些忠实的「诺友」。

但这一波直播带货,本质上就是对「存量」的一次性收割。

钱你拿到了,但信任和耐心,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这叫竭泽而渔。



现在,舆论的阵地没了,路人盘崩了,核心粉丝也被薅过一轮了。

牌桌上,已经没有牌可以打了。

接下来,她只能回到现实,去面对那个她一直试图用舆论来回避的、真正的商业战场。

而那个战场,远比写几篇小作文要残酷得多。

放弃幻想,准备斗争

写到这里,我不知道说什么好。

被自己最擅长的武器反噬,被自己最忠实的拥趸捧杀。

那些高喊着「一诺你没错,我们永远支持你」的人,正在把她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如果,我是说如果,现在还有自救的可能。

那唯一的生路,就是教员的那句话:

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放弃用舆论翻盘的幻想,放弃扮演「悲情英雄」的幻想。

去斗争。

不是跟资本斗,不是跟平台斗,而是跟自己那个被架在天上的、虚妄的「人设」斗。



壮士断腕,向死而生。

敢不敢彻底关掉直播,停掉所有对外发声,像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一样,一头扎进公司的烂摊子里,用商业的逻辑去解决商业的问题?

敢不敢承认自己的失败,忍痛收缩,把摊子做小,撤出那些你根本Hold不住的城市,回到你的「井冈山」,哪怕那里只有几间教室,几十个学生?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这个道理,她不会不懂。

但精英的傲慢,往往就在于,他们永远不可能承认自己错了。

所以,我担心,她不会。

她会继续在那个被精心构建的「理想主义悲歌」里,一路走到黑。

我不想看到那一幕。

但似乎,我们正在见证这一幕。

情绪上头的理想主义,是要命的。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3)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又吵起来!北京亮出“敌国条款” 日本:早失效了 你当年也…
绿帽连爆 这国验出98%小孩非亲生 官员吁别再验了
哪个国家“去一次就不想再去”?网点名这国:无聊死了
李强力避高市眼神 日想抢拍合照失败 学者曝原因
曝2中国女入狱为中国籍VIP囚犯提供性服务 监控遭删




24小时讨论排行

高市早苗不甩中国报复 最新民调支持率高达72%
中日争端无缓和迹象,高市早苗面临考验
非常多人渴望对日开战,为什么?
黄海演习3连发 中国发布14天禁航令 实弹封锁由南打到北
28条太炸裂 川普出了一道终极难题 把世界带回19世纪
力挺高市!日在野党魁表态"无须撤回发言",怒批中国施压
“若撤回 政权就终结”!高市坚持“台湾有事”说
英媒评选:全球“最令人向往国家”出炉 地表最酷
《共同社》:中国拒绝明年1月举行日中韩首脑会谈
高市早苗"台海发言",后首次民调曝光,仍夺65%高支持率
敏感时刻 日本南端岛链大幅扩军 小泉亲自督战
“美国正考虑允许英伟达向中国出售H200高端芯片”
不管你愿不愿意,中国在引领全球绿色转型
美30岁女教师“付钱买春”多名初中男生 被判10年…
跟进中国反制措施!香港政府"暂停"与日本总领事馆交流
白宫会后 曼达尼说仍认为川普是“法西斯”和“独裁者”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账号被封:昏招迭出,她亲手埋葬了最后的生机

鹤竹子 2025-11-23 22:44:32

我以为,关于一土的讨论,已经写完了。

没想到,现实永远比剧本更狗血。

李一诺的视频号和「奴隶社会」视频号,双双被封。

账号被封:昏招迭出,她亲手埋葬了最后的生机

写这篇文章,不是落井下石。

我只是觉得,有必要为这场持续了半个月的闹剧,写下一个真正的句号。

为所有围观的理想主义者,做一次终局复盘。

因为李一诺的这一系列操作,堪称一部完美的「理想主义作死指南」。

她用教科书般的昏招,亲手掐灭了自己最后的生机。

而这一切,从她写下那篇「小作文」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在雷区上疯狂蹦迪

我之前说,李一诺在商业策略上犯了致命错误,是「活该」。

很多人不服,觉得她是好人,是被资本坑害。

好,我们今天不谈商业,不谈对错。

我们就谈一件事:一个处在舆论风暴中心的人,最基本的生存常识是什么?

是避险,是风控,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而李一诺老师,这位前麦肯锡全球合伙人,在过去这十几天里,精准地踩中了她能踩的每一个雷区。

然后,在雷区上疯狂蹦迪。



这不是天真,这是昏头了。

昏招一:挑战政治红线,在最敏感的伤口上撒盐。

最近中日关系有多紧张,但凡看新闻的都知道。

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的反华言论,已经让整个舆论场充满了火药味。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你,一个在中国做教育的、备受争议的公众人物,身在日本,开着直播,卖着货。

我的一些做日本留学移民的朋友,最近都低调得不敢发声。

而你,却像没事人一样,把自己的直播间,设在了东京都。

这是什么行为?

我只能用四个字形容:政治幼稚。



你可能觉得,她只是在日本陪读,她只是想利用当地资源。

但在官方和公众眼里,这就是「瓜田李下」,就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立场问题。

在国家舆论机器开动的时候,你一个自带巨大争议流量的IP,非要往枪口上撞。

说句难听的:不封你封谁?



昏招二:挑动社会公平议题,炫耀特权式的自救。

我上一篇文章就说了,创新教育的本质,是昂贵的「有机私房菜」,它与普罗大众无关。

这个话题,本身就触及了「教育公平」这根最敏感的神经。

结果呢?

李一诺老师在直播中,哽咽着,动情地宣布:一场直播卖了200万,老师们的工资,终于发出来了!



这话是你能说的吗?

你一个年学费几十万的精英学校创始人,因为自己经营不善发不出工资,然后靠着精英的人脉和粉丝的拥护,一场直播就能收割200万。

你让那些为了几千块工资奔波的普通人怎么想?

你让那些在乡村学校里苦苦坚守的老师怎么想?



你这不是自救,你这是在炫耀一种普通人无法企及的「特权」。

你把一场本该是商业范畴的危机,硬生生搞成了一场关于「贫富差距」和「社会公平」的公开辩论。

你这是在给自己找打。



昏招三:滥用平台规则,把舆论当成提款机。

李一诺老师为什么选择在视频号直播?

因为她的核心粉丝,她的「诺友」,全沉淀在这里。

这里的用户画像更精准,付费能力更强,离钱更近。



但她似乎忘了一件事:微信(视频号、公众号)是一个半官方平台。

它和抖音、快手那种纯粹的娱乐平台,底层逻辑完全不同。

它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和舆论维稳功能。

你可以在抖音上卖惨,可以哭天抢地。

但在视频号,当你利用「受害者叙事」去煽动情绪、攻击商业伙伴、并迅速完成巨额变现时,你就触碰了平台最核心的底线。

平台怕的不是你赚钱,平台怕的是你煽动群体情绪,制造社会对立,然后把这种破坏性的能量,变成你自己的私域流量和财富。

这种行为,任何一个有政治觉悟的平台,都绝不可能容忍。

所以,被封,是必然。



路径依赖

为什么一个如此聪明的人,会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

因为,她对自己的「舆论武器」,产生了致命的路径依赖。

李一诺老师是自媒体行业的标杆人物,是「教母」级别的玩家。

她太懂得如何拿捏情绪,如何设置议题,如何用一个精心包装的故事,引爆流量。



过去,这套打法让她无往不利。

所以当危机来临时,她的第一反应,不是回到商业本身,去解决股权纠纷、去梳理财务漏洞、去进行艰难的内部重组。

她的第一反应是:写小作文,开直播,打舆论战。

她想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毕其功于一役。

她错了。

舆论,从来只能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

当你的根基(学校的实际经营)已经出问题的时候,再华丽的舆论造势,也只是加速腐烂的催化剂。

你自己的两亩三分地都经营不明白,现在指望靠煽动群众情绪来翻盘?

这已经不是理想主义了,这是投机主义。



终局:路人缘败光,增量归零

这次封号,对李一诺来说,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她作为「舆论玩家」的牌,已经打光了。

她的「增量」彻底归零了。

一个公众人物,最重要的资产,是「路人缘」。

但经过这一系列的卖惨、煽情、以及挑战公众常识的昏招,她的路人缘已经基本败光。

剩下的,只有那些被深度绑定的「存量」用户——那些忠实的「诺友」。

但这一波直播带货,本质上就是对「存量」的一次性收割。

钱你拿到了,但信任和耐心,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这叫竭泽而渔。



现在,舆论的阵地没了,路人盘崩了,核心粉丝也被薅过一轮了。

牌桌上,已经没有牌可以打了。

接下来,她只能回到现实,去面对那个她一直试图用舆论来回避的、真正的商业战场。

而那个战场,远比写几篇小作文要残酷得多。

放弃幻想,准备斗争

写到这里,我不知道说什么好。

被自己最擅长的武器反噬,被自己最忠实的拥趸捧杀。

那些高喊着「一诺你没错,我们永远支持你」的人,正在把她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如果,我是说如果,现在还有自救的可能。

那唯一的生路,就是教员的那句话:

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放弃用舆论翻盘的幻想,放弃扮演「悲情英雄」的幻想。

去斗争。

不是跟资本斗,不是跟平台斗,而是跟自己那个被架在天上的、虚妄的「人设」斗。



壮士断腕,向死而生。

敢不敢彻底关掉直播,停掉所有对外发声,像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一样,一头扎进公司的烂摊子里,用商业的逻辑去解决商业的问题?

敢不敢承认自己的失败,忍痛收缩,把摊子做小,撤出那些你根本Hold不住的城市,回到你的「井冈山」,哪怕那里只有几间教室,几十个学生?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这个道理,她不会不懂。

但精英的傲慢,往往就在于,他们永远不可能承认自己错了。

所以,我担心,她不会。

她会继续在那个被精心构建的「理想主义悲歌」里,一路走到黑。

我不想看到那一幕。

但似乎,我们正在见证这一幕。

情绪上头的理想主义,是要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