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国家能替你解决一切问题,就能随时解决你

国家能替你解决一切问题,就能随时解决你

文章来源: 读书人的精神家园 于 2025-11-23 17:40:4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如今不少人习惯将“国家解决”作为走出困境的终极答案,从求职碰壁时盼着“铁饭碗”兜底,到创业遇阻时等着政策“搭便车”,甚至连邻里纠纷都想让政府“一锤定音”。这种对权威的依赖,看似是寻求安全感的本能,实则暗藏着一种危险的信号:当国家被赋予解决一切问题的权力,它便拥有了随时“解决”个体的能力,就像一把能开所有锁的钥匙,必然也能轻易撬开每扇家门的防线。

一个能够替你解决一切问题的国家,也必然拥有随时解决你的能力。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权力运行的基本逻辑。

权力的扩张本性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阿克顿爵士的这句名言早已成为政治学的金科玉律,但其背后的深层逻辑却远未普及。

权力本质上具有扩张性和腐蚀性。它如同流水,总会自然而然地寻找每一个空隙和裂缝,填满所有可能的空间。政治权力具有相对独立性,也因此伴随着权力蜕变的危险,这是权力需要制约的理论原因。

在现实社会主义实践中,由于经济文化的落后提出的发展任务,对政治权力的运作提出了很高要求:一方面需要权力的集中,另一方面需要集中的权力对社会、经济和文化领域进行强力干预。然而,权力的集中带来独裁的巨大风险,权力的干预制造了腐败的条件。

这正是权力需要制约的现实原因。

历史反复证明,未经约束的权力无论初衷多么美好,最终都难免滑向滥用的深渊。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精辟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

全能型国家的陷阱

国家如何从必要的恶变成了全能的保姆?这背后是人性对安全与确定的深切渴望。

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人们本能地向往一个能够提供全方位保护的强大国家。德国社会学家埃利亚斯在《文明的进程》中描述了这一心理机制:对不确定性的恐惧使人们愿意交出部分自由,以换取安全和稳定。

这种心理需求催生了所谓的“保姆国家”,它像过度保护的母亲,无微不至地照料孩子的所有需求,却也同时剥夺了孩子成长所需的自主权和责任感。在这样的国家中,公民逐渐从积极的政治参与者退化为被动的政策消费者。

更危险的是,这种全方位的照顾必然需要全方位的控制。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所有环节,教育、工作、医疗、养老都由国家大包大揽,也就意味着国家有权介入个人生活的所有细节。当我们欢呼国家解决问题的效率时,常常忽略了它同时获得的解决我们的能力。

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早已警示:“国家之责,在保护人民之权利,而非代替人民之生活。”一旦这种界限被打破,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就会发生根本性扭曲。

洛克在《政府论》中早已警示:“政府的合法性源于公民权利的让渡,而非无限度的支配。”权力本质上是一种公共信托,若它突破了“保障自由”的边界,转身成为包办一切的“全能保姆”,其温厚的手掌便会化作禁锢的枷锁。

强权下被“解决”的人们

历史的悲剧,多源于权力无边界的扩张与个体独立性的丧失。

在斯大林时期的大清洗中,无数忠诚的党员、知识分子和普通公民被国家机器碾碎。这些悲剧的根源之一,正是国家权力的无限膨胀和对社会每个毛孔的渗透。当国家认为自己有权并且有能力重新安排每个人的生活时,那些不符合规划的人就自然成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类似的悲剧在人类历史上不断重演。德国学者汉娜·阿伦特在《极权主义的起源》中精辟分析道,极权主义的可怕之处不在于它有多么残暴,而在于它将人变成了可替代的零件,将个体生命价值置于宏大叙事之下。

权力制约的缺失必然导致权力滥用。功能性分权体系的基本要义在于政治集权与组织分权的结合,政治集权是功能性分权体系的基本前提,组织分权是功能性分权的主要表现形式。

没有分权制约的制度化安排,权力必然如脱缰野马,最终连掌权者自身也无法控制。正如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所警告的:“伟大人物几乎总是坏人,甚至当他们施加恩惠时也是如此。”

权力分工的中国智慧

与西方流行的观念不同,中国传统的国家治理并非没有权力制约机制,而是呈现出独特的形态。

根据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的研究,中国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就建立了具有现代特征的国家治理机制,到了唐代,这个机制达到巅峰。其中一个主要表现,是相权和皇权的分离,尽管皇权具有崇高的权力,但他的行政和司法权受到宰相的钳制。

美国当代著名政治学家福山在《政治秩序起源》中也认为,中国是最早建立现代国家治理的国家。

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指出,西方的三权分立并非出自一种理想规划,而是事实慢慢演化而成。没有分离对峙之社会形势,则分权制度不会凭空发生,没有以此形势为背景之政党互竞,则分权制度不能得其运用。

与西方的阶级对立不同,中国社会更多的是士农工商四民的职业分途,各人做各人的工,各人吃各人的饭,土地和资本皆分散而不甚集中。政治上的机会亦是开放的,科举考试能够从民间吸收新分子参加政治,“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统治者被统治者之间得以流通。

这种社会结构很难产生系统性的阶级对抗,也塑造了中国独特的权力制约模式:不是通过外部对抗,而是通过内部循环和分工。

一个健康的社会,必然是国家、社会与个人各安其分、各司其职的社会。国家提供基本的秩序和公共服务,社会培育中间组织和社区网络,个人则保持自主性和创造力。这三者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

共建强大而有限的国家

有人或许会问:国家强大而无所不管,难道不是百姓的福气吗?答案是辩证的。

国家的强大应当体现在其提供公共服务和保障权利的能力上,而非对个人生活的细致干预上。正如一个健康的家庭,父母会为孩子提供成长所需的环境和引导,但不会替代孩子经历每一个成长阶段。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把“人民小事”当作“治国大事”,是一种为民情怀,是一种治理哲学。但与此同时,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而守住民心,就必须从办好每一件“小事”开始。

真正的智慧在于认清国家与个人的合理边界。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强大而有限的国家,强大到足以保护我们的权利,却又有限到不至于吞噬我们的自由。

毕竟,没有人愿意生活在镀金的鸟笼中,即使笼子再华美,也无法改变它剥夺飞翔本质的事实。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非常多人渴望对日开战,为什么?
香港人照样去日本!北京吁勿赴日,日媒:几乎没人取消行程
东亚第一内卷国,全民贷款炒币
比起痛失"人口红利", 扼住中国的真正"拐点"浮出水面?
在新加坡陪读3年,我发现真相和网上很不一样




24小时讨论排行

又吵起来!北京亮出“敌国条款” 日本:早失效了 你当年也…
高市早苗不甩中国报复 最新民调支持率高达72%
力挺高市!日在野党魁表态"无须撤回发言",怒批中国施压
黄海演习3连发 中国发布14天禁航令 实弹封锁由南打到北
“若撤回 政权就终结”!高市坚持“台湾有事”说
《共同社》:中国拒绝明年1月举行日中韩首脑会谈
高市早苗"台海发言",后首次民调曝光,仍夺65%高支持率
28条太炸裂 川普出了一道终极难题 把世界带回19世纪
英媒评选:全球“最令人向往国家”出炉 地表最酷
李强力避高市眼神 日想抢拍合照失败 学者曝原因
“美国正考虑允许英伟达向中国出售H200高端芯片”
哪个国家“去一次就不想再去”?网点名这国:无聊死了
敏感时刻 日本南端岛链大幅扩军 小泉亲自督战
不管你愿不愿意,中国在引领全球绿色转型
美提出俄乌和平方案!乌克兰面临抉择,川普:非最终方案
中国游客大规模取消赴日行程,韩国跃升最热门旅游目的地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国家能替你解决一切问题,就能随时解决你

读书人的精神家园 2025-11-23 17:40:40

如今不少人习惯将“国家解决”作为走出困境的终极答案,从求职碰壁时盼着“铁饭碗”兜底,到创业遇阻时等着政策“搭便车”,甚至连邻里纠纷都想让政府“一锤定音”。这种对权威的依赖,看似是寻求安全感的本能,实则暗藏着一种危险的信号:当国家被赋予解决一切问题的权力,它便拥有了随时“解决”个体的能力,就像一把能开所有锁的钥匙,必然也能轻易撬开每扇家门的防线。

一个能够替你解决一切问题的国家,也必然拥有随时解决你的能力。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权力运行的基本逻辑。

权力的扩张本性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阿克顿爵士的这句名言早已成为政治学的金科玉律,但其背后的深层逻辑却远未普及。

权力本质上具有扩张性和腐蚀性。它如同流水,总会自然而然地寻找每一个空隙和裂缝,填满所有可能的空间。政治权力具有相对独立性,也因此伴随着权力蜕变的危险,这是权力需要制约的理论原因。

在现实社会主义实践中,由于经济文化的落后提出的发展任务,对政治权力的运作提出了很高要求:一方面需要权力的集中,另一方面需要集中的权力对社会、经济和文化领域进行强力干预。然而,权力的集中带来独裁的巨大风险,权力的干预制造了腐败的条件。

这正是权力需要制约的现实原因。

历史反复证明,未经约束的权力无论初衷多么美好,最终都难免滑向滥用的深渊。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精辟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

全能型国家的陷阱

国家如何从必要的恶变成了全能的保姆?这背后是人性对安全与确定的深切渴望。

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人们本能地向往一个能够提供全方位保护的强大国家。德国社会学家埃利亚斯在《文明的进程》中描述了这一心理机制:对不确定性的恐惧使人们愿意交出部分自由,以换取安全和稳定。

这种心理需求催生了所谓的“保姆国家”,它像过度保护的母亲,无微不至地照料孩子的所有需求,却也同时剥夺了孩子成长所需的自主权和责任感。在这样的国家中,公民逐渐从积极的政治参与者退化为被动的政策消费者。

更危险的是,这种全方位的照顾必然需要全方位的控制。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所有环节,教育、工作、医疗、养老都由国家大包大揽,也就意味着国家有权介入个人生活的所有细节。当我们欢呼国家解决问题的效率时,常常忽略了它同时获得的解决我们的能力。

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早已警示:“国家之责,在保护人民之权利,而非代替人民之生活。”一旦这种界限被打破,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就会发生根本性扭曲。

洛克在《政府论》中早已警示:“政府的合法性源于公民权利的让渡,而非无限度的支配。”权力本质上是一种公共信托,若它突破了“保障自由”的边界,转身成为包办一切的“全能保姆”,其温厚的手掌便会化作禁锢的枷锁。

强权下被“解决”的人们

历史的悲剧,多源于权力无边界的扩张与个体独立性的丧失。

在斯大林时期的大清洗中,无数忠诚的党员、知识分子和普通公民被国家机器碾碎。这些悲剧的根源之一,正是国家权力的无限膨胀和对社会每个毛孔的渗透。当国家认为自己有权并且有能力重新安排每个人的生活时,那些不符合规划的人就自然成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类似的悲剧在人类历史上不断重演。德国学者汉娜·阿伦特在《极权主义的起源》中精辟分析道,极权主义的可怕之处不在于它有多么残暴,而在于它将人变成了可替代的零件,将个体生命价值置于宏大叙事之下。

权力制约的缺失必然导致权力滥用。功能性分权体系的基本要义在于政治集权与组织分权的结合,政治集权是功能性分权体系的基本前提,组织分权是功能性分权的主要表现形式。

没有分权制约的制度化安排,权力必然如脱缰野马,最终连掌权者自身也无法控制。正如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所警告的:“伟大人物几乎总是坏人,甚至当他们施加恩惠时也是如此。”

权力分工的中国智慧

与西方流行的观念不同,中国传统的国家治理并非没有权力制约机制,而是呈现出独特的形态。

根据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的研究,中国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就建立了具有现代特征的国家治理机制,到了唐代,这个机制达到巅峰。其中一个主要表现,是相权和皇权的分离,尽管皇权具有崇高的权力,但他的行政和司法权受到宰相的钳制。

美国当代著名政治学家福山在《政治秩序起源》中也认为,中国是最早建立现代国家治理的国家。

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指出,西方的三权分立并非出自一种理想规划,而是事实慢慢演化而成。没有分离对峙之社会形势,则分权制度不会凭空发生,没有以此形势为背景之政党互竞,则分权制度不能得其运用。

与西方的阶级对立不同,中国社会更多的是士农工商四民的职业分途,各人做各人的工,各人吃各人的饭,土地和资本皆分散而不甚集中。政治上的机会亦是开放的,科举考试能够从民间吸收新分子参加政治,“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统治者被统治者之间得以流通。

这种社会结构很难产生系统性的阶级对抗,也塑造了中国独特的权力制约模式:不是通过外部对抗,而是通过内部循环和分工。

一个健康的社会,必然是国家、社会与个人各安其分、各司其职的社会。国家提供基本的秩序和公共服务,社会培育中间组织和社区网络,个人则保持自主性和创造力。这三者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

共建强大而有限的国家

有人或许会问:国家强大而无所不管,难道不是百姓的福气吗?答案是辩证的。

国家的强大应当体现在其提供公共服务和保障权利的能力上,而非对个人生活的细致干预上。正如一个健康的家庭,父母会为孩子提供成长所需的环境和引导,但不会替代孩子经历每一个成长阶段。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把“人民小事”当作“治国大事”,是一种为民情怀,是一种治理哲学。但与此同时,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而守住民心,就必须从办好每一件“小事”开始。

真正的智慧在于认清国家与个人的合理边界。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强大而有限的国家,强大到足以保护我们的权利,却又有限到不至于吞噬我们的自由。

毕竟,没有人愿意生活在镀金的鸟笼中,即使笼子再华美,也无法改变它剥夺飞翔本质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