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娱乐新闻 » 他曾是北影厂第一美男,如今老得不敢认

他曾是北影厂第一美男,如今老得不敢认

文章来源: 赢梯 于 2025-11-21 09:23:4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上世纪八十年代,卢君曾是电影圈里最亮眼的一张脸。

俊朗、清秀、气质独特,连厂里都给他单独开了信件窗口,就是因为太多观众给他写信。

他红得快,红得猛,可也跌得早,婚姻在他最红的时候走向尽头。

他曾是北影厂第一美男,如今老得不敢认

等到晚年再出现在公众面前,网友几乎认不出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谁能想到,他曾是北影厂最美的男演员?

从校园“反串”到厂里“瓷娃娃”:他美得太早了

卢君出生在山西太原,家里条件不算优渥,但父母从小就喜欢文艺,家里常年有戏曲、广播、老电影的陪伴。

他耳濡目染,唱歌跳舞样样不差。

还在上学那会儿,学校排练《白毛女》,因为女主角临时请假,老师一眼看中卢君的五官,让他男扮女装演“喜儿”。

他一站上台,柔和的气质加上细腻的表演,台下全场安静了好几秒。



这次意外的“反串”,让他在学校里一下出了名。

老师夸他有表演天赋,连校外的文艺演出也频频找他帮忙。

18岁那年,他顺利进了北京电影制片厂,正式开始演员生涯。

刚进厂时,他的长相就引起了轰动,老一辈演员感叹“这孩子天生就是拍电影的料”,化妆师也抢着给他化妆,说他的脸简直就是镜头宠儿。



那时候的卢君,有点像被命运推着往前走,别人还在琢磨怎么出头,他已经在剧组里积累经验,虽然多是跑龙套,但不管镜头给他几秒,他都认真投入。

观众记住了他的脸,厂里给他贴了个标签:“瓷娃娃”,干净、好看、耐看。

不过,标签这东西,贴上容易,揭下来难。

他的起点虽然高,但也因为外形太过突出,观众对他的期待很单一,他被美貌“绑定”得太死,演技倒在其次,反倒成了他发展的绊脚石。



婚姻没能跑赢事业

真正让卢君火遍全国的,是1982年那部军旅题材电影。

他在片中演一名驻守边疆的哨兵,眼神坚定、气质清澈,一下子抓住了观众的心。

电影上映后,他的粉丝信像雪片一样飞来,北影厂不得不专门设立窗口来处理。



那几年,他几乎走到哪儿都有人求合影、要签名,他的脸成了电影海报的招牌,剧组排队找他演男主角。

可在这些光环背后,他的感情生活却慢慢起了变化。

卢君与陈肖依认识得早,那时候他才19岁,在一次拍戏时认识了她。

陈肖依气质温婉,谈吐得体,两人迅速坠入爱河,刚开始的生活很朴素,租房、买菜、骑车、看电影,都是普通小情侣的节奏。

他们结婚时没办婚礼,也没请多少人,日子虽然简单,但两人感情很稳定。



可等到卢君红了之后,一切就不一样了,他成天在外拍戏,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

陈肖依希望两人能早点要个孩子,稳定下来,但卢君总说“等事业稳定了再说”,这“等一等”就拖了七年,最后孩子没等来,两人感情也变了味。

沟通变少,争吵变多,哪怕回到家也像住在宾馆。

1991年,两人正式离婚,陈肖依选择出国进修,彻底离开了这个让她心累的城市。



卢君则一个人留在北京,过起了没有柴米油盐的生活。

那年,他才刚过三十出头,事业却开始走下坡路。

审美变了,他的脸不流行了

1985年以后,国内观众的审美开始转变,荧幕上不再流行温柔清秀的男演员,大家开始喜欢有棱角、有故事感的“硬汉脸”。

高仓健的冷峻形象风靡一时,中国影视圈也在跟进,姜文、葛优这些“长得不帅但有戏”的演员开始占据主流。

卢君的“奶油脸”一下子变得不合时宜。



他试图转型,接了几部风格硬朗的片子,像《火烧圆明园》《八卦莲花掌》这样的作品里,他换了造型、压了嗓子、努力演狠角色。

但观众并不买账,甚至觉得“太跳戏”,说“这娃娃脸演硬汉不可信”。

慢慢地,片约变少了。

他也开始焦虑,晚上靠喝酒解闷,状态一天不如一天。

那段时间,他一个人住在单位宿舍里,日子过得很沉闷,没有了舞台,没有了家庭,他一度陷入低谷。



但卢君没有一直消沉。

他意识到,台前的机会越来越少,想要在圈里继续混,就要换个路子。

90年代初,他开始尝试做幕后工作,成立了自己的文化公司,拍广告、做投资、搞宣传,什么赚钱就干什么。

他不再是镜头前的“瓷娃娃”,而是开始学着当“操盘手”。

靠头脑翻身,他不帅了但活得明白了

之后,卢君的转型逐渐见效。

他参与的几部影视作品开始获奖,其中有些文艺片在业内口碑不错,他以制片人的身份重新杀回主流圈子,虽然不再抛头露面,却在幕后掌握资源,成了许多导演争取合作的对象。



这时候的他,脸上已没了当年的光泽,但整个人沉稳了不少。

他不再依赖外表,而是靠判断力和经验说话。

采访中他说过一句话:“我年轻时太把脸当回事,后来才知道,靠脸吃饭吃不长久。”

2025年,他出现在电影节红毯上,已经68岁,白发、皱纹、走路缓慢,和当年银幕上的他几乎完全对不上号。

照片被网友传上网后,不少人说“这还是卢君吗?”

“这老头真认不出来了”。



可他自己倒很坦然。

他说年纪到了,身体自然会变,没什么可遮掩的。

他还提到前妻,语气平和:“她有她的选择,我尊重。我们之间的事,早就翻篇了。”

现在的卢君,偶尔还做点项目,但更多时间用来钓鱼、旅游、看老电影,他的人生节奏,终于从过去的浮躁里慢慢沉了下来。

卢君的一生,是一张渐渐褪色的明星脸,也是一个人在时代洪流中不断调整自我定位的缩影。



他用颜值起家,也被颜值困住,后来靠能力翻盘,重新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在镜头前,他曾是万人追捧的“第一美男”;在镜头后,他成了一个懂得权衡、懂得进退的行业老兵。

岁月拿走了他的光环,却还给了他一份沉稳与清醒,真正能撑起一个人走下去的,不是脸,而是心里那份不服输的劲儿。

参考来源:卢君.百度百科

参考来源:卢君.百度百科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16000亿!马斯克又要干出一家超级独角兽
还在上升,一周暴发955起,重症可致死
强奸大嫂出狱后刺死见义勇为者,他潜逃近20年被抓
父母报学习班之后,年轻人开始扎堆帮父母“存款搬家”
112.5万元捡漏上海一套房?中介:普通人别碰!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驻日使馆重申联合国敌国条款:有权对日动武
“如此不懂礼貌的外交官员,可知中国的水准”
特朗普缺席切尼葬礼,折射出美国两党争斗加剧
马斯克: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会消灭贫困,让每个人富有
川普再“失言”:称民主党议员“叛乱” 并要“绞死”他们
德媒批美俄“28点和平计划”:让人想起慕尼黑协定
正眼看你一眼我就输了——大清的“怒视外交”
何同学:「拒给网约车司机好评」让公司亏了两百万
纽约皇后区最暴力少年帮派被端 将街区变致命游乐场
割土求和——这是美国方案还是俄罗斯方案?
美驻华领馆严查父母移民:入籍子女要自曝“偷渡史”
切尼国葬现场 拜登布什同席 川普未被邀 奥巴马克林顿…
再次跑赢印度!亚洲GDP增速第一的国家还是它
湖南省举行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
菲律宾女市长被指中国国籍 伪造身份并运作诈骗园
儿子和女儿被丈夫刘杰毒杀背后:以“爱”为名的毒杀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他曾是北影厂第一美男,如今老得不敢认

赢梯 2025-11-21 09:23:41

上世纪八十年代,卢君曾是电影圈里最亮眼的一张脸。

俊朗、清秀、气质独特,连厂里都给他单独开了信件窗口,就是因为太多观众给他写信。

他红得快,红得猛,可也跌得早,婚姻在他最红的时候走向尽头。

他曾是北影厂第一美男,如今老得不敢认

等到晚年再出现在公众面前,网友几乎认不出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谁能想到,他曾是北影厂最美的男演员?

从校园“反串”到厂里“瓷娃娃”:他美得太早了

卢君出生在山西太原,家里条件不算优渥,但父母从小就喜欢文艺,家里常年有戏曲、广播、老电影的陪伴。

他耳濡目染,唱歌跳舞样样不差。

还在上学那会儿,学校排练《白毛女》,因为女主角临时请假,老师一眼看中卢君的五官,让他男扮女装演“喜儿”。

他一站上台,柔和的气质加上细腻的表演,台下全场安静了好几秒。



这次意外的“反串”,让他在学校里一下出了名。

老师夸他有表演天赋,连校外的文艺演出也频频找他帮忙。

18岁那年,他顺利进了北京电影制片厂,正式开始演员生涯。

刚进厂时,他的长相就引起了轰动,老一辈演员感叹“这孩子天生就是拍电影的料”,化妆师也抢着给他化妆,说他的脸简直就是镜头宠儿。



那时候的卢君,有点像被命运推着往前走,别人还在琢磨怎么出头,他已经在剧组里积累经验,虽然多是跑龙套,但不管镜头给他几秒,他都认真投入。

观众记住了他的脸,厂里给他贴了个标签:“瓷娃娃”,干净、好看、耐看。

不过,标签这东西,贴上容易,揭下来难。

他的起点虽然高,但也因为外形太过突出,观众对他的期待很单一,他被美貌“绑定”得太死,演技倒在其次,反倒成了他发展的绊脚石。



婚姻没能跑赢事业

真正让卢君火遍全国的,是1982年那部军旅题材电影。

他在片中演一名驻守边疆的哨兵,眼神坚定、气质清澈,一下子抓住了观众的心。

电影上映后,他的粉丝信像雪片一样飞来,北影厂不得不专门设立窗口来处理。



那几年,他几乎走到哪儿都有人求合影、要签名,他的脸成了电影海报的招牌,剧组排队找他演男主角。

可在这些光环背后,他的感情生活却慢慢起了变化。

卢君与陈肖依认识得早,那时候他才19岁,在一次拍戏时认识了她。

陈肖依气质温婉,谈吐得体,两人迅速坠入爱河,刚开始的生活很朴素,租房、买菜、骑车、看电影,都是普通小情侣的节奏。

他们结婚时没办婚礼,也没请多少人,日子虽然简单,但两人感情很稳定。



可等到卢君红了之后,一切就不一样了,他成天在外拍戏,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

陈肖依希望两人能早点要个孩子,稳定下来,但卢君总说“等事业稳定了再说”,这“等一等”就拖了七年,最后孩子没等来,两人感情也变了味。

沟通变少,争吵变多,哪怕回到家也像住在宾馆。

1991年,两人正式离婚,陈肖依选择出国进修,彻底离开了这个让她心累的城市。



卢君则一个人留在北京,过起了没有柴米油盐的生活。

那年,他才刚过三十出头,事业却开始走下坡路。

审美变了,他的脸不流行了

1985年以后,国内观众的审美开始转变,荧幕上不再流行温柔清秀的男演员,大家开始喜欢有棱角、有故事感的“硬汉脸”。

高仓健的冷峻形象风靡一时,中国影视圈也在跟进,姜文、葛优这些“长得不帅但有戏”的演员开始占据主流。

卢君的“奶油脸”一下子变得不合时宜。



他试图转型,接了几部风格硬朗的片子,像《火烧圆明园》《八卦莲花掌》这样的作品里,他换了造型、压了嗓子、努力演狠角色。

但观众并不买账,甚至觉得“太跳戏”,说“这娃娃脸演硬汉不可信”。

慢慢地,片约变少了。

他也开始焦虑,晚上靠喝酒解闷,状态一天不如一天。

那段时间,他一个人住在单位宿舍里,日子过得很沉闷,没有了舞台,没有了家庭,他一度陷入低谷。



但卢君没有一直消沉。

他意识到,台前的机会越来越少,想要在圈里继续混,就要换个路子。

90年代初,他开始尝试做幕后工作,成立了自己的文化公司,拍广告、做投资、搞宣传,什么赚钱就干什么。

他不再是镜头前的“瓷娃娃”,而是开始学着当“操盘手”。

靠头脑翻身,他不帅了但活得明白了

之后,卢君的转型逐渐见效。

他参与的几部影视作品开始获奖,其中有些文艺片在业内口碑不错,他以制片人的身份重新杀回主流圈子,虽然不再抛头露面,却在幕后掌握资源,成了许多导演争取合作的对象。



这时候的他,脸上已没了当年的光泽,但整个人沉稳了不少。

他不再依赖外表,而是靠判断力和经验说话。

采访中他说过一句话:“我年轻时太把脸当回事,后来才知道,靠脸吃饭吃不长久。”

2025年,他出现在电影节红毯上,已经68岁,白发、皱纹、走路缓慢,和当年银幕上的他几乎完全对不上号。

照片被网友传上网后,不少人说“这还是卢君吗?”

“这老头真认不出来了”。



可他自己倒很坦然。

他说年纪到了,身体自然会变,没什么可遮掩的。

他还提到前妻,语气平和:“她有她的选择,我尊重。我们之间的事,早就翻篇了。”

现在的卢君,偶尔还做点项目,但更多时间用来钓鱼、旅游、看老电影,他的人生节奏,终于从过去的浮躁里慢慢沉了下来。

卢君的一生,是一张渐渐褪色的明星脸,也是一个人在时代洪流中不断调整自我定位的缩影。



他用颜值起家,也被颜值困住,后来靠能力翻盘,重新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在镜头前,他曾是万人追捧的“第一美男”;在镜头后,他成了一个懂得权衡、懂得进退的行业老兵。

岁月拿走了他的光环,却还给了他一份沉稳与清醒,真正能撑起一个人走下去的,不是脸,而是心里那份不服输的劲儿。

参考来源:卢君.百度百科

参考来源:卢君.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