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报道首次详细披露了这一基于预测性情报项目的运作细节。该项目通过一个遍布全国的摄像头网络,大规模扫描和记录车辆牌照。随后,一套算法会根据车辆的来源地、目的地、行驶路线和旅行频率等因素,自动标记出“可疑车辆”。根据边境巡逻队的标准,在偏僻道路上行驶、乘坐出租车或短途前往边境地区等,都可能被算法识别。一旦车辆被标记,联邦探员便可能通知当地执法部门,以超速、转向灯故障甚至“悬挂空气清新剂挡视线”等轻微交通违规为由,对司机进行拦截。
报道指出,司机们在被拦截后,往往会受到严厉的盘问和搜查,但他们通常并不知道,自己成为目标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其驾驶路线触发了某个秘密算法的警报。
边境巡逻队的上级机构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在回应中表示,他们使用车牌识别技术是为了“识别威胁并摧毁犯罪网络”,并称其行动受到法律和宪法的严格约束。该机构还强调,虽然其主要行动范围在边境100英里内,但在法律上被允许“在美国任何地方开展行动”。
美联社的调查发现,这个最初旨在打击边境相关犯罪的监控系统,在过去五年中扩张,其触角早已深入美国内陆,监视着普通美国人的日常通勤和社交联系,以寻找“异常情况”,而不仅仅是追踪已知的嫌疑人。
知情人士透露,为了避免法律审查,边境巡逻队多年来一直试图在法庭文件和警方报告中隐瞒该项目的存在,其车牌读取器也常常被伪装成高速公路上的交通安全设备。
不仅如此,报道指出,通过与缉毒局(DEA)及地方执法部门的数据共享,边境巡逻队的监控能力正变得空前强大。文件甚至显示,得州执法机构已请求边境巡逻队使用面部识别技术来识别司机。
美联社认为,这种超越边境的执法行动,反映出CBP正悄然向一个更接近“国内情报机构”的实体转型。在川普政府加强移民执法的背景下,该机构预计将获得超过27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构建一个融合人工智能、车牌识别和面部识别等技术的庞大边境监控体系。
法律学者和隐私倡导者警告称,这种大规模、无差别的数字监控网络,已引发了严重的宪法第四修正案问题,即禁止无理搜查和扣押。
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教授弗格森(Andrew Ferguson)表示,法院已开始意识到,“随时随地捕捉每个人的大规模监控技术”可能违宪。
加州大学的宪法专家奥泽(Nicole Ozer)则对调查结果表示震惊,她指出:“这些监控系统并没有让社区更安全,它们只是在收集海量关于我们是谁、去哪里、做什么以及认识谁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