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在中国“歧视低学历”:在这国家 管理垃圾需要博士学位

在中国“歧视低学历”:在这国家 管理垃圾需要博士学位

文章来源: 法广 于 2025-11-20 08:57:3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在中国,管理垃圾需要具备博士学位!这条消息在中国引发了争议,但也反映了中国社会对学位的狂热追求:南方某环卫部门正在招聘一名垃圾管理经理,公告还点名了最好是博士。

在中国“歧视低学历”:在这国家 管理垃圾需要博士学位

在中国“歧视低学历者”:在这国家,管理垃圾需要博士学位 AFP - MIGUEL MEDINA

这项公告于2025年11月10日左右由中国南方广东省石兴县卫生局发布。该公告是位于中国南方广东省石兴县的环卫局于2025年11月10日左右发布。公告称,该局急需“高层次”人才来“监管垃圾运输、储存设施和运输站”。

据中国《南华早报》报道,更妙的是,该职位原本是为拥有博士学位的代理人准备的。该办公室表示,正在紧急寻找“高级”人才来“监督废物运输、储存设施和运输站”。

读国际关系硕士学位也能抄燃气表? 北京一家专门研究21世纪教育的研究所所长熊炳奇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拥有学士学位或专业文凭的人显然完全胜任石兴县环卫局提出的这项任务。

他评论道:“要求大学教职人员拥有博士学位是合理的。但在这种情况下,这是对资历较浅者的歧视,也反映了学位价格普遍虚高的现状。”

事实上,这并非个例——该报还援引四川省一家燃气公司的案例,该公司抄表员和维修人员中,有些人拥有国际关系硕士学位,有些人拥有经济学和国际贸易学位。

去年十月,《经济时报》报道称,中国刚刚通过了一项新法律,要求有影响力的人士证明他们具备谈论金融、法律、医疗或教育相关话题的相应资格。

拥有学位,仅仅是先决条件…… 因此,这位学历过高的垃圾管理人员的案例,主要只是冰山一角,反映了社会对学历日益增长的重视,而这种重视背后有着多种原因,并会带来深远的影响。《华盛顿邮报》去年7月曾探讨过这个问题,并引用了中国最大的在线招聘平台之一——智联招聘2023年发布的一份报告:

该组织指出:“许多人误以为学位是找到工作的关键。但实际上,拥有学历只是求职者的最低要求,而不是优势。”

根据“地缘经济研究所”指出,总部在日本的一个独立专家团体称,中国的这种现象意味着传统模式的逆转:在中国社会,合格学生和不合格学生的比例发生了逆转。

“但即使在中国这样幅员辽阔的国家,与这种技能水平相对应的工作机会也不够多,导致高技能人才出现‘过剩’现象。”

该研究所描述了一个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就像一个恶性循环,渴望出人头地的愿望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延长学业,与此同时,雇主通过要求更高的学历来助长这种趋势。

这一切都得到了国家的鼓励,“旨在通过激烈的国内竞争和尖端技术创新来支持生产力增长”。

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

中国的大学和高等预科学校正竞相争夺高学历。

《南华早报》去年夏天的另一项调查记录了这些学校如何向那些考入最负盛名大学的学生发放巨额经济奖励。

在《华盛顿邮报》上,拥有北京大学社会学硕士学位的董家辰表达了一定程度的失望之情: “如果用人单位对资历要求很高,那我就必须达到那个水平。而且在开始找工作之前,我必须完成某几个实习工作,来自我训练那些征才招聘人员会给我出的各种测试,等等……”

这场学位争夺战的另一个必然结果是,中国年轻人的失业率居高不下。《南华早报》报道称,2025年9月,16至24岁人群的失业率徘徊在18%左右,此前8月份曾接近19%。地缘经济研究所更进一步,观察到了这一现象的另一个后果:

“大量中国学生出国深造,从而输出极具竞争力的中国教育体系,给国际社会带来新的挑战。”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3)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华裔"名媛"吃霸王餐数次被抓 人设崩塌 双面人生曝光
德州警方34年悬案 一群大学生接手 直接破了
“闭嘴,闭嘴,蠢猪!” 特朗普辱骂女记者舆论大哗
罗瑞卿女儿罗点点病逝:晚年倡尊严死 六四时曾遭打压
大反转,中国网红海外不是失联,而是被捕入狱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外交部官员解释“插兜送客”:天冷 不便握手
中日交锋,是否需要顾及外交礼仪
那个开日系车被“爱国青年”砸穿脑袋的中国人
特朗普让北京知道,中国已可以与美国平起平坐
中方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印度商家跃跃欲试
AI泡沫化?黄仁勋提出3大重点反驳:AI已不可逆
路透:美国要乌克兰认了 用割地与裁军换停战
今年以来,中国已经垮塌了3座特大桥
解放军发MV 放话:敌人都别太狂 最好乖乖举手投降…
以前从银行取一万块有多快,那就知道现在取一万块钱有多慢
中国大使馆前 日本人用音响放"馆长咆哮习近平"
高中学历“逆袭”成大学博导 如何骗过层层审核的?
“党已帮你取消机票” 中国严查赴日旅游
英伟达第三财季营收狂飙62%!黄仁勋:这不是泡沫
华裔男生离奇坠轨 无监控无证人无记录 家属无法接受
台积电老臣被曝携20多箱机密资料跳槽英特尔?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在中国“歧视低学历”:在这国家 管理垃圾需要博士学位

法广 2025-11-20 08:57:36

在中国,管理垃圾需要具备博士学位!这条消息在中国引发了争议,但也反映了中国社会对学位的狂热追求:南方某环卫部门正在招聘一名垃圾管理经理,公告还点名了最好是博士。

在中国“歧视低学历”:在这国家 管理垃圾需要博士学位

在中国“歧视低学历者”:在这国家,管理垃圾需要博士学位 AFP - MIGUEL MEDINA

这项公告于2025年11月10日左右由中国南方广东省石兴县卫生局发布。该公告是位于中国南方广东省石兴县的环卫局于2025年11月10日左右发布。公告称,该局急需“高层次”人才来“监管垃圾运输、储存设施和运输站”。

据中国《南华早报》报道,更妙的是,该职位原本是为拥有博士学位的代理人准备的。该办公室表示,正在紧急寻找“高级”人才来“监督废物运输、储存设施和运输站”。

读国际关系硕士学位也能抄燃气表? 北京一家专门研究21世纪教育的研究所所长熊炳奇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拥有学士学位或专业文凭的人显然完全胜任石兴县环卫局提出的这项任务。

他评论道:“要求大学教职人员拥有博士学位是合理的。但在这种情况下,这是对资历较浅者的歧视,也反映了学位价格普遍虚高的现状。”

事实上,这并非个例——该报还援引四川省一家燃气公司的案例,该公司抄表员和维修人员中,有些人拥有国际关系硕士学位,有些人拥有经济学和国际贸易学位。

去年十月,《经济时报》报道称,中国刚刚通过了一项新法律,要求有影响力的人士证明他们具备谈论金融、法律、医疗或教育相关话题的相应资格。

拥有学位,仅仅是先决条件…… 因此,这位学历过高的垃圾管理人员的案例,主要只是冰山一角,反映了社会对学历日益增长的重视,而这种重视背后有着多种原因,并会带来深远的影响。《华盛顿邮报》去年7月曾探讨过这个问题,并引用了中国最大的在线招聘平台之一——智联招聘2023年发布的一份报告:

该组织指出:“许多人误以为学位是找到工作的关键。但实际上,拥有学历只是求职者的最低要求,而不是优势。”

根据“地缘经济研究所”指出,总部在日本的一个独立专家团体称,中国的这种现象意味着传统模式的逆转:在中国社会,合格学生和不合格学生的比例发生了逆转。

“但即使在中国这样幅员辽阔的国家,与这种技能水平相对应的工作机会也不够多,导致高技能人才出现‘过剩’现象。”

该研究所描述了一个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就像一个恶性循环,渴望出人头地的愿望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延长学业,与此同时,雇主通过要求更高的学历来助长这种趋势。

这一切都得到了国家的鼓励,“旨在通过激烈的国内竞争和尖端技术创新来支持生产力增长”。

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

中国的大学和高等预科学校正竞相争夺高学历。

《南华早报》去年夏天的另一项调查记录了这些学校如何向那些考入最负盛名大学的学生发放巨额经济奖励。

在《华盛顿邮报》上,拥有北京大学社会学硕士学位的董家辰表达了一定程度的失望之情: “如果用人单位对资历要求很高,那我就必须达到那个水平。而且在开始找工作之前,我必须完成某几个实习工作,来自我训练那些征才招聘人员会给我出的各种测试,等等……”

这场学位争夺战的另一个必然结果是,中国年轻人的失业率居高不下。《南华早报》报道称,2025年9月,16至24岁人群的失业率徘徊在18%左右,此前8月份曾接近19%。地缘经济研究所更进一步,观察到了这一现象的另一个后果:

“大量中国学生出国深造,从而输出极具竞争力的中国教育体系,给国际社会带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