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泡泡玛特直播“翻车”背后,高价盲盒模式再遭质疑

泡泡玛特直播“翻车”背后,高价盲盒模式再遭质疑

文章来源: 新黄河 于 2025-11-06 22:33:0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11月6日,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玛特(09992.HK)在官方直播中遭遇一次意外“翻车”。一段切片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画面中,工作人员在展示一款售价79元的DIMOO挂链盲盒时,女主播感叹:“哎嘛,这东西卖79确实有点……”还没说完,旁边的男同事接了一句:“没事,会有人买单的。”

这两句随口的对话,迅速点燃舆论。网友们纷纷转发评论,让原本普通的商品推广直播,变成了一场品牌危机。7日开盘,泡泡玛特股价下跌逾4%,创近半年来新低。

舆论发酵:内部“吐槽”刺痛品牌形象

此次直播风波中涉及的正是泡泡玛特旗下的“DIMOO新生日记系列—挂链盲盒”。官方图片显示,这款新品挂链定价为79元。

泡泡玛特直播“翻车”背后,高价盲盒模式再遭质疑

事件曝光后,不少网友称这段对话像极了“皇帝的新衣终于被内部人揭穿”。在他们看来,“79元确实有点贵”道出了员工对产品定价的真实想法,而“会有人买单”则像是在讽刺消费者盲目追捧。

社交平台上,“泡泡玛特”“DIMOO挂链”“79元”成为热门话题词条。有网友直言:“公司自己都嫌贵,这比外部批评更致命。”还有人留言:“官方自己下场骂顾客是韭菜,这比价格争议更让人寒心。”



不过,也有一部分声音认为外界反应过度。有人表示:“逛过迪士尼和乐高的衍生品店,泡泡玛特这个价位不算离谱。”另一位消费者评论说:“员工只是不了解品牌附加值,这反而说明公司培训不到位。”

在网友看来,这起事件之所以引起广泛讨论,不仅因为话语内容本身,更因为它触及了泡泡玛特长期以来的争议点——高溢价模式与消费者信任之间的平衡。“品牌溢价本质上是一种信任契约,”一名泡泡玛特投资者分析,“一旦这种契约被内部人无意间戳破,哪怕只是玩笑,也会造成信任塌陷的错觉。”

投资者分歧:是利空爆发,还是情绪消化?

舆论的火势很快蔓延至资本市场。泡泡玛特投资者社区出现了明显分歧,空方与多方观点针锋相对。

看空者认为,事件不仅是一次直播事故,而是品牌根基被动摇的信号。“主播都忍不住质疑定价,这等于承认产品高价缺乏合理性,”一名投资者在社区写道,“这样的失言,短期或许只是舆情问题,但长期会侵蚀品牌价值。”

另一部分投资者则相对冷静。他们认为事件影响有限,是典型的“周五前砸盘题材”。

“消息面利空往往只影响短期走势,”一名分析人士指出,“核心逻辑还是业绩和增长。泡泡玛特在四季度的销售势头依然强劲。”

这名投资者进一步分析,泡泡玛特近期的多项数据支撑了看多逻辑:包括热门IP补货销量持续增长、海外市场拓展加速,以及预售与现货销售结构调整。“公司今年的净利润率指引是35%,但从目前趋势看,年报大概率能超过37%。”

还有投资者提出不同视角:“79元的挂链定价其实正体现了泡泡玛特的核心竞争力。情绪消费品的价值在于‘认同’,不是成本。爱马仕的挂饰定价几千元,不也是情绪价值在支撑吗?”

从销售数据看,事件之前泡泡玛特的核心销售盘面并未明显波动。

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泡泡玛特抖音官方直播间在7月、8月、9月的日均GMV分别为412万元、603万元和849万元。10月受预售策略调整等因素影响,下降至496万元,但进入11月后又出现回升,截至6日,日均GMV达到643万元。

11月6日当天,“心底密码”系列的补货活动在全网开抢,部分款式数分钟内售罄,显示核心IP的吸引力依旧强劲。

在业内看来,“79元挂链风波”触碰的其实是泡泡玛特商业模式的核心逻辑——高定价与品牌溢价并存。高价既是品牌的护城河,也是其风险点。“只要有人愿意买单,这套逻辑就能成立,”一位市场观察人士说,“问题是,当内部员工也开始怀疑时,这个逻辑还能维系多久?”

截至发稿,泡泡玛特官方尚未对此事件作出公开回应。11月7日,泡泡玛特客服回应称,公司正对直播间失言事件进行内部核查,后续会有相关处理结果。对于79元挂链的定价问题,客服表示暂未收到调整通知。

从“POPMAET”到股价回调:泡泡玛特管理体系的隐忧

就在直播“失言”事件之前,泡泡玛特已因产品瑕疵陷入新的舆论争议。

11月5日,多名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反映,公司新推出的“Skullpanda(SP)餐桌系列”盲盒存在印刷错误。部分产品底座或头部的品牌Logo被误印为“POPMAET”,错误在玩家圈迅速传播,“POPMEAT(肉)”的调侃话题随之登上热搜。

“一端四个,全是错的。”一位玩家晒图抱怨。另一位消费者表示:“单价都几百块了,还能印错字,这让人难以接受。”

也有少数玩家调侃,这或许会成为“错版稀有款”,但更多声音认为,问题反映出公司在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环节的漏洞。

事件曝光后,泡泡玛特迅速下架该系列产品。客服人员向消费者确认问题属于“批次性错误”,并可提供换货服务。然而,多名消费者反馈更换周期较长,预计需至11月下旬甚至12月才能完成。一位客服人员还称,公司“暂无统一售后方案”,进一步加剧了用户不满。

值得注意的是,这起产品事故发生的时间节点正值泡泡玛特(09992.HK)股价调整阶段。

截至2025年11月7日盘中,泡泡玛特(09992.HK)股价报208.20港元,早盘下跌逾4%,创自5月21日以来新低,较年内高点339.80港元累计回落约39%。受11月6日晚直播间员工吐槽79元挂链视频传播影响,市场交投活跃,当日成交额超过13亿港元。

回顾2025年,泡泡玛特股价经历明显波动:年初开盘约91.15港元,一路上涨至8月26日高点339.80港元,累计涨幅达273.6%。第三季度业绩仍亮眼,收益同比增长约245%-250%,但投资者对高基数下未来增速及头部IP二级市场溢价回落产生担忧,引发部分资金获利了结和估值重估。

在此背景下,连续出现的“POPMAET”印错事件和直播间风波,为市场信心再添阴影,也让外界对泡泡玛特的内部管理和品牌管控能力提出新的疑问。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医院副院长出轨眼科主任 不雅视频全网疯传
刘强东发朋友圈大翻车 被嘲商界吴京 章泽天飞伦敦“独美”
女孩搭云霄飞车安全带突松开 前座夫妇全程压住防飞出
川普的大麻烦来了 现在他开始思念马斯克…
环球小姐现场大失控!高层怒斥佳丽“笨蛋” 选手相挺…




24小时讨论排行

90后穆斯林胜选纽约市长 自作自受算不算一种自由?
美国民主党人曼达尼当选纽约市长:他将在任期内做什么
以军轮奸巴囚犯视频外洩 前军检总长惊传失踪后被捕
你是“血统美国人”吗?下一步是赶走"未同化"非白人?
小鹏机器人是真人假扮?全网吵翻 CEO扒开衣服自证
"去建设银行山东东营支行取现,我竟被银行报警了"
中国高官不敢回答川普 被疑是他:习近平黑色幽默
FBI局长搭公务飞机看女友演出 反呛:她为国家贡献好多
重磅!佩洛西宣布不再连任议员 闯荡美政坛近40年…
全网吵疯 小鹏女性机器人亮相 被质疑是真人扮演…
特斯拉批准“1万亿美元天价薪酬”留住马斯克
罕见的文坛天才,30年了,她无可替代
“美国的大学体系已经崩坏” 这公司招募高中精英
民主党何以赢下两州?特朗普经济议程优势渐失
苏丹武装分子血洗葬礼40死 目击:集体轮奸妇女
白宫药价记者会:制药高层突然倒地 现场一片慌乱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泡泡玛特直播“翻车”背后,高价盲盒模式再遭质疑

新黄河 2025-11-06 22:33:01

11月6日,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玛特(09992.HK)在官方直播中遭遇一次意外“翻车”。一段切片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画面中,工作人员在展示一款售价79元的DIMOO挂链盲盒时,女主播感叹:“哎嘛,这东西卖79确实有点……”还没说完,旁边的男同事接了一句:“没事,会有人买单的。”

这两句随口的对话,迅速点燃舆论。网友们纷纷转发评论,让原本普通的商品推广直播,变成了一场品牌危机。7日开盘,泡泡玛特股价下跌逾4%,创近半年来新低。

舆论发酵:内部“吐槽”刺痛品牌形象

此次直播风波中涉及的正是泡泡玛特旗下的“DIMOO新生日记系列—挂链盲盒”。官方图片显示,这款新品挂链定价为79元。

泡泡玛特直播“翻车”背后,高价盲盒模式再遭质疑

事件曝光后,不少网友称这段对话像极了“皇帝的新衣终于被内部人揭穿”。在他们看来,“79元确实有点贵”道出了员工对产品定价的真实想法,而“会有人买单”则像是在讽刺消费者盲目追捧。

社交平台上,“泡泡玛特”“DIMOO挂链”“79元”成为热门话题词条。有网友直言:“公司自己都嫌贵,这比外部批评更致命。”还有人留言:“官方自己下场骂顾客是韭菜,这比价格争议更让人寒心。”



不过,也有一部分声音认为外界反应过度。有人表示:“逛过迪士尼和乐高的衍生品店,泡泡玛特这个价位不算离谱。”另一位消费者评论说:“员工只是不了解品牌附加值,这反而说明公司培训不到位。”

在网友看来,这起事件之所以引起广泛讨论,不仅因为话语内容本身,更因为它触及了泡泡玛特长期以来的争议点——高溢价模式与消费者信任之间的平衡。“品牌溢价本质上是一种信任契约,”一名泡泡玛特投资者分析,“一旦这种契约被内部人无意间戳破,哪怕只是玩笑,也会造成信任塌陷的错觉。”

投资者分歧:是利空爆发,还是情绪消化?

舆论的火势很快蔓延至资本市场。泡泡玛特投资者社区出现了明显分歧,空方与多方观点针锋相对。

看空者认为,事件不仅是一次直播事故,而是品牌根基被动摇的信号。“主播都忍不住质疑定价,这等于承认产品高价缺乏合理性,”一名投资者在社区写道,“这样的失言,短期或许只是舆情问题,但长期会侵蚀品牌价值。”

另一部分投资者则相对冷静。他们认为事件影响有限,是典型的“周五前砸盘题材”。

“消息面利空往往只影响短期走势,”一名分析人士指出,“核心逻辑还是业绩和增长。泡泡玛特在四季度的销售势头依然强劲。”

这名投资者进一步分析,泡泡玛特近期的多项数据支撑了看多逻辑:包括热门IP补货销量持续增长、海外市场拓展加速,以及预售与现货销售结构调整。“公司今年的净利润率指引是35%,但从目前趋势看,年报大概率能超过37%。”

还有投资者提出不同视角:“79元的挂链定价其实正体现了泡泡玛特的核心竞争力。情绪消费品的价值在于‘认同’,不是成本。爱马仕的挂饰定价几千元,不也是情绪价值在支撑吗?”

从销售数据看,事件之前泡泡玛特的核心销售盘面并未明显波动。

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泡泡玛特抖音官方直播间在7月、8月、9月的日均GMV分别为412万元、603万元和849万元。10月受预售策略调整等因素影响,下降至496万元,但进入11月后又出现回升,截至6日,日均GMV达到643万元。

11月6日当天,“心底密码”系列的补货活动在全网开抢,部分款式数分钟内售罄,显示核心IP的吸引力依旧强劲。

在业内看来,“79元挂链风波”触碰的其实是泡泡玛特商业模式的核心逻辑——高定价与品牌溢价并存。高价既是品牌的护城河,也是其风险点。“只要有人愿意买单,这套逻辑就能成立,”一位市场观察人士说,“问题是,当内部员工也开始怀疑时,这个逻辑还能维系多久?”

截至发稿,泡泡玛特官方尚未对此事件作出公开回应。11月7日,泡泡玛特客服回应称,公司正对直播间失言事件进行内部核查,后续会有相关处理结果。对于79元挂链的定价问题,客服表示暂未收到调整通知。

从“POPMAET”到股价回调:泡泡玛特管理体系的隐忧

就在直播“失言”事件之前,泡泡玛特已因产品瑕疵陷入新的舆论争议。

11月5日,多名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反映,公司新推出的“Skullpanda(SP)餐桌系列”盲盒存在印刷错误。部分产品底座或头部的品牌Logo被误印为“POPMAET”,错误在玩家圈迅速传播,“POPMEAT(肉)”的调侃话题随之登上热搜。

“一端四个,全是错的。”一位玩家晒图抱怨。另一位消费者表示:“单价都几百块了,还能印错字,这让人难以接受。”

也有少数玩家调侃,这或许会成为“错版稀有款”,但更多声音认为,问题反映出公司在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环节的漏洞。

事件曝光后,泡泡玛特迅速下架该系列产品。客服人员向消费者确认问题属于“批次性错误”,并可提供换货服务。然而,多名消费者反馈更换周期较长,预计需至11月下旬甚至12月才能完成。一位客服人员还称,公司“暂无统一售后方案”,进一步加剧了用户不满。

值得注意的是,这起产品事故发生的时间节点正值泡泡玛特(09992.HK)股价调整阶段。

截至2025年11月7日盘中,泡泡玛特(09992.HK)股价报208.20港元,早盘下跌逾4%,创自5月21日以来新低,较年内高点339.80港元累计回落约39%。受11月6日晚直播间员工吐槽79元挂链视频传播影响,市场交投活跃,当日成交额超过13亿港元。

回顾2025年,泡泡玛特股价经历明显波动:年初开盘约91.15港元,一路上涨至8月26日高点339.80港元,累计涨幅达273.6%。第三季度业绩仍亮眼,收益同比增长约245%-250%,但投资者对高基数下未来增速及头部IP二级市场溢价回落产生担忧,引发部分资金获利了结和估值重估。

在此背景下,连续出现的“POPMAET”印错事件和直播间风波,为市场信心再添阴影,也让外界对泡泡玛特的内部管理和品牌管控能力提出新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