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娱乐新闻 » 钟楚曦卷入杨幂刘亦菲双C之争,内娱番位谁在操盘?

钟楚曦卷入杨幂刘亦菲双C之争,内娱番位谁在操盘?

文章来源: 搜狐娱乐 于 2025-10-30 10:35:5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庄自修/文)

争番,在内娱早已不是新鲜事。

随着年底时尚盛典、平台晚会等大型活动密集开启,明星们台前比美斗帅的热闹背后,一场场隐形的 “争番” 从未停歇 —— 宣传物料上的名字排序、红毯环节的出场先后、大合照里的站位高低,甚至晚宴现场的座次排布,都可能成为引爆舆论的导火索。

最近钟楚曦在时尚活动上的站位争议更是迅速冲上热搜,让大众不禁好奇:内娱明星的 “座次”,到底由谁来定?

“端水艺术”

对于番位排序,业内虽早已形成一套不成文的隐形规则,但每逢大型活动,主办方依旧要为 “排兵布阵” 头疼不已。为了规避潜在的番位争议,“能避则避” 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首要原则。

“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按艺人姓氏首字母排序,姓名是爹妈给的,这种方式最中立,谁也没话说。” 从事艺人统筹多年的阿灵透露,这是业内最常用的 “端水” 策略。

而另一位从业者冬冬则补充,他们在邀约艺人时,会刻意淡化流程细节,只告知活动主题、艺人参与环节,发布官宣海报时,也只和艺人团队确认物料内容与发布时间,对名字排序这类敏感问题绝口不提。

可即便如此,仍挡不住部分强势的经纪公司。“他们会要求我们把不属于艺人参与的活动部分也详细说明,连整个红毯的出场顺序都要逐一核对,这样一来,很容易就生出事端。” 冬冬无奈地说。

也正因如此,内娱催生出了五花八门的排序方式:按年龄大小排、按生日月份排、按角色名拼音首字母排,甚至还有 “转圈圈式排名”—— 海报上的名字按环形排列,看不出谁先谁后;或是标注 “全员主演”,模糊番位差异;更有活动为平衡关系,让艺人轮流当 “第一”。

钟楚曦卷入杨幂刘亦菲双C之争,内娱番位谁在操盘?

前几天的时尚盛典中,主办方最终设置的 “双 C 位”,让刘亦菲与杨幂分列主编两侧,背后是对两人行业贡献的精准权衡。这种双 C 平衡,既照顾了两人的商业价值与咖位,也避免了单一 C 位可能引发的争议,堪称内娱 “端水大师” 的经典操作。

不同类型的活动,排序逻辑也各有侧重。

平台晚会更看重 “贡献值”。阿灵解释:“视频平台主要看艺人当年播出作品对平台招商、会员纳新的创收能力,贡献值越大,座位自然越靠前。” 此外,业内前辈、来年有预备剧的潜力演员、当年有爆款剧的当红艺人会被优先安排,而拿下主流奖项的中生代演员,偶尔也能 “压番” 流量明星。

为了进一步弱化番位对比,如今不少活动还玩起了 “形式创新”:红毯环节以剧组为单位集体出场,用 “团体感” 取代单人竞争;晚会现场摒弃传统的前后排座位布局,改用圆桌或沙发布局 —— 既消解了 “前排即咖位” 的固有认知。减少了 “直观 PK” 的尴尬,又为粉丝创造了 “磕 CP” 的情感共鸣点,也为艺人们的 CP 营业提供了自然的场景。



相比之下,时尚活动的排序逻辑则更为直接,堪称 “品牌价值的试金石”。

“时尚活动的核心驱动力是品牌赞助,品牌力挺的艺人,往往就是当之无愧的 C 位。” 阿灵直言,在时尚领域,即便艺人手握爆款作品、形象出众,但如果缺乏时尚资源加持,无法为主办方带来广告合作或品牌背书,就算站上红毯,也大概率只能处于 “镶边” 站位。

这背后,是时尚产业 “资源与价值绑定” 的底层逻辑 —— 艺人与品牌的相互成就,才是决定其在时尚活动中位置的关键。

“王不见王”

相比前几年,阿灵和冬冬都明显感觉,如今影视项目中公开的 “争番” 情况有所减少,核心原因在于 “提前约定”—— 越来越多的合作会在拟定合同时,就把番位细节敲定清楚。

“具体的番位排名,所有物料里艺人的站位、名字排序、字体大小、出场时间,甚至镜头时长,基本上能想到的细节都会写进合同。” 艺人工作人员小九透露,这种 “提前设防” 的方式,确实减少了不少后期纠纷。

但计划总有赶不上变化的时候,意外爆火或作品扑街,都可能成为番位变动的导火索。

小九举例,曾有一位流量艺人参演短剧,因不愿宣传而未做相关热搜,同剧男二却主动营销,剧方官博随后发布了男二的热搜战报,结果引发男一粉丝不满,最终官博只能迫于压力删除微博。

更常见的情况是,某演员突然爆火后,经纪公司或粉丝会向未播出项目的合作方施压,要求提升番位,即便不能拿到一番,也要争取 “平番”,而合作方为了利益最大化,往往会委屈另一方艺人。反之,若艺人接连几部作品扑街,面对他人的 “压番” 要求,也只能忍气吞声。



(转圈圈式番位)

部分合同存在隐性的漏洞,也会带来更隐蔽的争议点。

小九透露,此前有位当红艺人与剧组签订的是 “平番” 合同,为了保险起见,团队还专门研究了圈内别的项目的番位规则,细化了物料展示细节,可最后却发现,剧组跟对方男艺人签的是 “大一番” 合同,导致两方各执一词,粉丝也因此掀起骂战。

还有更多 “争番” 发生在公众看不见的大型活动幕后。

阿灵曾经历过一次 “紧急救火”:活动第二天就要官宣嘉宾,某艺人突然要求主办方将自己的名字排在最前面,否则就拒绝出席。“从接到消息开始我就胃疼,直到联系好备选艺人才稍微缓解。” 她无奈表示,娱乐圈的现实在于,“如果艺人是超顶流,活动全靠他撑场面、拉赞助,那只能按他的要求改;但如果不是,换人就是分分钟的事。”

以前艺人争压轴,会明目张胆地坐在车里不下车,或是故意迟到,如今则变得更隐蔽。“比如轮到她走红毯,不会直接说‘我不去’,而是找借口说‘对活动太重视,妆造需要更久时间’,其实就是想拖延到红毯的黄金时段出场,获取更多曝光。” 冬冬说。

“王不见王” 更是内娱活动的常见策略。

上述时尚盛典上,杨幂刘亦菲全程零互动,便被解读为番位博弈的延伸 —— 两人早年因作品竞争、粉丝抗衡逐渐疏远,如今同框却刻意保持距离,本质是 “王不见王” 策略的体现:避免直接比较,减少番位争议的可能性。

若同一场活动邀请了两位咖位相当的艺人,双方都想压轴,往往会出现 “一个走了,另一个就干脆不走” 或“要么第一个走,要么最后一个走”的情况,避免被拿来比较。

“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活动里,旗鼓相当的艺人很少同台,大家都想压对方一头,没人愿意当绿叶。”?冬冬解释。

为了避免直接对比,越来越多的影视剧项目中还会采用 “分类主演” 的方式 —— 一部剧里大家都是 “主演”,但分属 “领衔主演”“特别主演”“联合主演” 等不同类别,用头衔差异模糊番位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争番情况减少,还有一个现实原因:影视行业项目开机率下降,“有戏演已经很不错了,除了个别顶流,没有谁是不可替代的,所以大家都变得好说话了。”?冬冬直言。



同时,大众对 “谦让” 的推崇逐渐超越对 C 位的执念,时尚盛典上娜扎主动拉杨幂至前排、杨幂手心朝上示意谦让的举动获赞,正折射出内娱对 “人格厚度” 的价值重估。

利益、粉丝与隐藏风险

对于外界质疑的 “番位执念”,不少业内人反而表示理解。

“番位背后,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就像打工人争职级一样。” 冬冬直言,“一番和二番的差距,可能不止百万收入。” 这不仅关系到商业代言的量级,还影响着后续接作品的规格、参加时尚活动的站位,比如品牌方判断艺人咖位时,首先就会看他过往作品的番位。在流量导向的娱乐圈,争番似乎成了艺人 “往上走” 的必经之路。

被粉丝 “架着争番”,是更普遍的情况。

上述时尚盛典后,杨幂刘亦菲的粉丝便展开激烈争论:一方强调艺人的国际影响力与时尚资源,另一方则质疑自家艺人的奖项权重被低估,双方的争论本质是对艺人 “咖位认证” 的争夺,而这种粉丝压力,往往会倒逼艺人团队加入番位博弈。



(时尚盛典上杨幂刘亦菲全程零互动)

“有时候平台已经平衡好双方番位了,但粉丝不满意自家偶像被‘压番’,就会去问责工作室和剧方,进而引发舆情。” 小九说,很多人以为工作室能 “拿捏” 粉丝,实则是粉丝在主导 —— 流量艺人依赖粉丝做数据、买商务,根本无法忽视粉丝的诉求,只能被动加入 “争番战”。

小九还分享了自己的面试经历:曾去一家大型偶像公司面试,面试官直白地问 “我们是要听粉丝的,这一点你 OK 吗?”,足见粉丝在番位问题上的影响力。

更值得注意的是,有时 “争番” 本身就是一种营销手段。“有些剧方在项目开机难、缺乏热度时,会故意炒作争番事件,因为这是最容易挑起舆论争议的话题,能让大众快速关注到‘有这么一部剧在拍’。”?冬冬透露,对艺人来说,通过争番事件 “虐粉”,还能增加粉丝粘性,“这种双赢的事,很多人愿意做。”

但在小九看来,争番并非没有风险。“没有真正站稳脚跟的人,才会格外在乎番位。而且争番要靠资本、靠作品,光有执念却没实力,只会败坏观众缘。” 最直接的风险是 “责任绑定”—— 一番演员在享受作品红利的同时,也要为作品扑街 “买单”。“今年好几部大剧播出不达预期,不少流量艺人因此被嘲‘糊了’,这直接影响了观众对他们后续作品的期待度。”

事实上,真正能稳固咖位的,终究是作品硬实力。

“说到底,番位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真正能立足的还是作品。” 小九感慨,“这两年‘配角上桌’成为趋势,就是最好的证明 —— 只要角色够亮眼,就算不是一番,也能被观众看见。”

(文中人名皆为化名)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川普谈笑风生拍他背 习近平拘谨僵硬 不敢说话…
47岁女子携带500亿元比特币出逃,天津警方通报
川习几乎没身高差?习近平气势不能输 鞋裡做文章?
亚裔卡车司机被警察测试英语 对话全程错位 警察被整懵
不丹王后穿丧服到泰国吊唁诗丽吉 和苏提达展闺蜜情




24小时讨论排行

杨振宁:三四十年之后,大家一定会认为这是罗曼史
佛州叫停大学H-1B签证,全美移民圈哗然!
不只采购大豆,供应稀土!川普:中国同意购买美国能源
美国巨头败退新能源:电动血裁1750人 氢燃料也放弃了
中美"停火"1年:撤芬太尼关税 对等关税续停 达3点共识
川普紧握习近平讲悄悄话!全网疯猜讲什么
纽约市长选举:曼达尼领先10个百分点 差距缩小中…
又有运毒船被美军炸了 这次死了4人 赫格塞斯晒视频
纽时看川习会:川普赢了面子、输了裡子
特朗普送习近平上专车 握手耳语后拍背道别(视频)
特朗普称将下令美航母改回蒸汽弹射,专家解析
纽约时报:特朗普不只是输掉了与中国的贸易战
特朗普谈特习会:乌克兰问题谈得久且充分,未探讨台湾问题
川习会圆满落幕!中方保镳"追车画面"曝光,肉身保护习
批评特朗普像非洲独裁者 诺奖得主被通知吊销美签
BBC:话别说太早 中美什么协定都还没签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钟楚曦卷入杨幂刘亦菲双C之争,内娱番位谁在操盘?

搜狐娱乐 2025-10-30 10:35:51

(庄自修/文)

争番,在内娱早已不是新鲜事。

随着年底时尚盛典、平台晚会等大型活动密集开启,明星们台前比美斗帅的热闹背后,一场场隐形的 “争番” 从未停歇 —— 宣传物料上的名字排序、红毯环节的出场先后、大合照里的站位高低,甚至晚宴现场的座次排布,都可能成为引爆舆论的导火索。

最近钟楚曦在时尚活动上的站位争议更是迅速冲上热搜,让大众不禁好奇:内娱明星的 “座次”,到底由谁来定?

“端水艺术”

对于番位排序,业内虽早已形成一套不成文的隐形规则,但每逢大型活动,主办方依旧要为 “排兵布阵” 头疼不已。为了规避潜在的番位争议,“能避则避” 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首要原则。

“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按艺人姓氏首字母排序,姓名是爹妈给的,这种方式最中立,谁也没话说。” 从事艺人统筹多年的阿灵透露,这是业内最常用的 “端水” 策略。

而另一位从业者冬冬则补充,他们在邀约艺人时,会刻意淡化流程细节,只告知活动主题、艺人参与环节,发布官宣海报时,也只和艺人团队确认物料内容与发布时间,对名字排序这类敏感问题绝口不提。

可即便如此,仍挡不住部分强势的经纪公司。“他们会要求我们把不属于艺人参与的活动部分也详细说明,连整个红毯的出场顺序都要逐一核对,这样一来,很容易就生出事端。” 冬冬无奈地说。

也正因如此,内娱催生出了五花八门的排序方式:按年龄大小排、按生日月份排、按角色名拼音首字母排,甚至还有 “转圈圈式排名”—— 海报上的名字按环形排列,看不出谁先谁后;或是标注 “全员主演”,模糊番位差异;更有活动为平衡关系,让艺人轮流当 “第一”。

钟楚曦卷入杨幂刘亦菲双C之争,内娱番位谁在操盘?

前几天的时尚盛典中,主办方最终设置的 “双 C 位”,让刘亦菲与杨幂分列主编两侧,背后是对两人行业贡献的精准权衡。这种双 C 平衡,既照顾了两人的商业价值与咖位,也避免了单一 C 位可能引发的争议,堪称内娱 “端水大师” 的经典操作。

不同类型的活动,排序逻辑也各有侧重。

平台晚会更看重 “贡献值”。阿灵解释:“视频平台主要看艺人当年播出作品对平台招商、会员纳新的创收能力,贡献值越大,座位自然越靠前。” 此外,业内前辈、来年有预备剧的潜力演员、当年有爆款剧的当红艺人会被优先安排,而拿下主流奖项的中生代演员,偶尔也能 “压番” 流量明星。

为了进一步弱化番位对比,如今不少活动还玩起了 “形式创新”:红毯环节以剧组为单位集体出场,用 “团体感” 取代单人竞争;晚会现场摒弃传统的前后排座位布局,改用圆桌或沙发布局 —— 既消解了 “前排即咖位” 的固有认知。减少了 “直观 PK” 的尴尬,又为粉丝创造了 “磕 CP” 的情感共鸣点,也为艺人们的 CP 营业提供了自然的场景。



相比之下,时尚活动的排序逻辑则更为直接,堪称 “品牌价值的试金石”。

“时尚活动的核心驱动力是品牌赞助,品牌力挺的艺人,往往就是当之无愧的 C 位。” 阿灵直言,在时尚领域,即便艺人手握爆款作品、形象出众,但如果缺乏时尚资源加持,无法为主办方带来广告合作或品牌背书,就算站上红毯,也大概率只能处于 “镶边” 站位。

这背后,是时尚产业 “资源与价值绑定” 的底层逻辑 —— 艺人与品牌的相互成就,才是决定其在时尚活动中位置的关键。

“王不见王”

相比前几年,阿灵和冬冬都明显感觉,如今影视项目中公开的 “争番” 情况有所减少,核心原因在于 “提前约定”—— 越来越多的合作会在拟定合同时,就把番位细节敲定清楚。

“具体的番位排名,所有物料里艺人的站位、名字排序、字体大小、出场时间,甚至镜头时长,基本上能想到的细节都会写进合同。” 艺人工作人员小九透露,这种 “提前设防” 的方式,确实减少了不少后期纠纷。

但计划总有赶不上变化的时候,意外爆火或作品扑街,都可能成为番位变动的导火索。

小九举例,曾有一位流量艺人参演短剧,因不愿宣传而未做相关热搜,同剧男二却主动营销,剧方官博随后发布了男二的热搜战报,结果引发男一粉丝不满,最终官博只能迫于压力删除微博。

更常见的情况是,某演员突然爆火后,经纪公司或粉丝会向未播出项目的合作方施压,要求提升番位,即便不能拿到一番,也要争取 “平番”,而合作方为了利益最大化,往往会委屈另一方艺人。反之,若艺人接连几部作品扑街,面对他人的 “压番” 要求,也只能忍气吞声。



(转圈圈式番位)

部分合同存在隐性的漏洞,也会带来更隐蔽的争议点。

小九透露,此前有位当红艺人与剧组签订的是 “平番” 合同,为了保险起见,团队还专门研究了圈内别的项目的番位规则,细化了物料展示细节,可最后却发现,剧组跟对方男艺人签的是 “大一番” 合同,导致两方各执一词,粉丝也因此掀起骂战。

还有更多 “争番” 发生在公众看不见的大型活动幕后。

阿灵曾经历过一次 “紧急救火”:活动第二天就要官宣嘉宾,某艺人突然要求主办方将自己的名字排在最前面,否则就拒绝出席。“从接到消息开始我就胃疼,直到联系好备选艺人才稍微缓解。” 她无奈表示,娱乐圈的现实在于,“如果艺人是超顶流,活动全靠他撑场面、拉赞助,那只能按他的要求改;但如果不是,换人就是分分钟的事。”

以前艺人争压轴,会明目张胆地坐在车里不下车,或是故意迟到,如今则变得更隐蔽。“比如轮到她走红毯,不会直接说‘我不去’,而是找借口说‘对活动太重视,妆造需要更久时间’,其实就是想拖延到红毯的黄金时段出场,获取更多曝光。” 冬冬说。

“王不见王” 更是内娱活动的常见策略。

上述时尚盛典上,杨幂刘亦菲全程零互动,便被解读为番位博弈的延伸 —— 两人早年因作品竞争、粉丝抗衡逐渐疏远,如今同框却刻意保持距离,本质是 “王不见王” 策略的体现:避免直接比较,减少番位争议的可能性。

若同一场活动邀请了两位咖位相当的艺人,双方都想压轴,往往会出现 “一个走了,另一个就干脆不走” 或“要么第一个走,要么最后一个走”的情况,避免被拿来比较。

“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活动里,旗鼓相当的艺人很少同台,大家都想压对方一头,没人愿意当绿叶。”?冬冬解释。

为了避免直接对比,越来越多的影视剧项目中还会采用 “分类主演” 的方式 —— 一部剧里大家都是 “主演”,但分属 “领衔主演”“特别主演”“联合主演” 等不同类别,用头衔差异模糊番位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争番情况减少,还有一个现实原因:影视行业项目开机率下降,“有戏演已经很不错了,除了个别顶流,没有谁是不可替代的,所以大家都变得好说话了。”?冬冬直言。



同时,大众对 “谦让” 的推崇逐渐超越对 C 位的执念,时尚盛典上娜扎主动拉杨幂至前排、杨幂手心朝上示意谦让的举动获赞,正折射出内娱对 “人格厚度” 的价值重估。

利益、粉丝与隐藏风险

对于外界质疑的 “番位执念”,不少业内人反而表示理解。

“番位背后,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就像打工人争职级一样。” 冬冬直言,“一番和二番的差距,可能不止百万收入。” 这不仅关系到商业代言的量级,还影响着后续接作品的规格、参加时尚活动的站位,比如品牌方判断艺人咖位时,首先就会看他过往作品的番位。在流量导向的娱乐圈,争番似乎成了艺人 “往上走” 的必经之路。

被粉丝 “架着争番”,是更普遍的情况。

上述时尚盛典后,杨幂刘亦菲的粉丝便展开激烈争论:一方强调艺人的国际影响力与时尚资源,另一方则质疑自家艺人的奖项权重被低估,双方的争论本质是对艺人 “咖位认证” 的争夺,而这种粉丝压力,往往会倒逼艺人团队加入番位博弈。



(时尚盛典上杨幂刘亦菲全程零互动)

“有时候平台已经平衡好双方番位了,但粉丝不满意自家偶像被‘压番’,就会去问责工作室和剧方,进而引发舆情。” 小九说,很多人以为工作室能 “拿捏” 粉丝,实则是粉丝在主导 —— 流量艺人依赖粉丝做数据、买商务,根本无法忽视粉丝的诉求,只能被动加入 “争番战”。

小九还分享了自己的面试经历:曾去一家大型偶像公司面试,面试官直白地问 “我们是要听粉丝的,这一点你 OK 吗?”,足见粉丝在番位问题上的影响力。

更值得注意的是,有时 “争番” 本身就是一种营销手段。“有些剧方在项目开机难、缺乏热度时,会故意炒作争番事件,因为这是最容易挑起舆论争议的话题,能让大众快速关注到‘有这么一部剧在拍’。”?冬冬透露,对艺人来说,通过争番事件 “虐粉”,还能增加粉丝粘性,“这种双赢的事,很多人愿意做。”

但在小九看来,争番并非没有风险。“没有真正站稳脚跟的人,才会格外在乎番位。而且争番要靠资本、靠作品,光有执念却没实力,只会败坏观众缘。” 最直接的风险是 “责任绑定”—— 一番演员在享受作品红利的同时,也要为作品扑街 “买单”。“今年好几部大剧播出不达预期,不少流量艺人因此被嘲‘糊了’,这直接影响了观众对他们后续作品的期待度。”

事实上,真正能稳固咖位的,终究是作品硬实力。

“说到底,番位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真正能立足的还是作品。” 小九感慨,“这两年‘配角上桌’成为趋势,就是最好的证明 —— 只要角色够亮眼,就算不是一番,也能被观众看见。”

(文中人名皆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