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一枚核弹飞向美国!网飞新片惹毛五角大楼

一枚核弹飞向美国!网飞新片惹毛五角大楼

文章来源: 加美财经 于 2025-10-26 14:03:1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据彭博报道,凯瑟琳·毕格罗执导的新片《炸裂白宫(A House of Dynamite)》是一部惊悚片,全剧主要围绕着一枚搭载核弹头但来源不明的洲际弹道导弹飞向芝加哥,而美国导弹防御系统拦截失败的故事展开。

负责管理价值超过500亿美元的地基拦截系统的美国导弹防御局对此很不高兴。这个系统在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尼亚设有拦截设施,正是为了防止类似情况发生。

这部由伊德里斯·艾尔巴和丽贝卡·弗格森主演的电影已在部分影院上映,并已在Netflix上线。

导弹防御局在一份内部备忘录中表示,电影中的世界末日情节并不准确。这份日期为10月16日的备忘录目的是确保局内高层“知情,不会在相关对话或会议中被‘突然提起这个话题’而措手不及”。

导弹防御局不满的关键,在于电影将美国导弹防御说成无效,剧中说拦截成功机率很低。特朗普正计划斥资数百亿美元强化导弹防御系统,包括他所提出的“金色穹顶”防御伞计划。

这份备忘录标注为“仅限导弹防御局和国防部内部使用,禁止对外发布”,日期正好是在几乎所有五角大楼记者,包括彭博社记者,因不满新闻采访受限而离开五角大楼的次日。

备忘录称,文件旨在“回应错误设定,提供准确数据,并帮助更好理解美国当前部署的系统”。虽然电影“强调威慑可能失效,这反过来说明了需要一个积极的本土导弹防御系统”,但严重低估了美国的实际能力。

“电影中的虚构拦截器未能击中目标,我们理解这只是剧情设置,为的是吸引观众,”五角大楼在备忘录中写道,但现实中的测试结果“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情况”。

对于有关系统成本的问题,备忘录并未提供具体金额,而是写道,“成本虽高,但远不及一枚核导弹击中本土的代价”。

美国政府问责局2020年的一份报告指出,五角大楼已在地基拦截系统上花费约530亿美元,并计划在今年前继续投入约100亿美元用于开发、生产和维持运行。这个系统由波音公司承包,由美军北方司令部下属人员操作。

备忘录重点回应了电影中一个片段,即由贾里德·哈里斯饰演的国防部长,感叹当前导弹防御系统在投入500亿美元之后仍只有50%的成功率。

导弹防御局称,这种说法是基于早期原型系统的表现,而现在的拦截器“在过去十多年中测试中展现了100%的命中率”。

但专家对此表示质疑。

来自忧思科学家联盟、长期批评导弹防御系统的劳拉·格雷戈看过这部电影,她指出电影描绘的是“威胁最小的情境”——一枚按已知轨迹飞来的导弹。

军方的测试也是在类似条件下进行的。格雷戈说:“一个强大的防御系统应当准备好面对多枚来袭的洲际导弹、可信的诱饵目标,以及导弹防御设施遭受攻击等复杂局面,但这些在电影中都没有体现。这个虚构的威胁可以说是最简单的类型。”

五角大楼在向彭博社的声明中表示,电影拍摄过程中并未与其沟通,影片内容“不代表本届政府的立场或优先事项”。

声明还说,这一系统“仍是我们国家防御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确保美国民众及盟友的安全”。

导演毕格罗的代表则指出她在CBS节目《周日早晨》中的发言。她在节目中表示,并未寻求五角大楼合作。

“我觉得我们需要保持更大的独立性,”她对CBS表示。“但话说回来,我们有多个技术顾问,他们曾在五角大楼工作,拍摄期间他们每天都在现场。”

特朗普政府尚未公布“金色穹顶”这一陆海空联合防御系统的具体细节。领导这一项目的太空军四星上将迈克尔·古特莱因上个月刚刚完成一份计划蓝图。五角大楼拒绝透露项目的规模或成本。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3)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美航班即将剧变!但还有一个更大的隐患
川普骂“史上最烂照片” 《时代》封面换了张帅照
26岁女歌手遭卖到缅甸诈骗园 器官被摘遗体被烧
中国女行李箱猛撞日本男 她竟冷漠离开 后续演变成…
Meta大裁员 华人AI科学家惨遭解雇 X上公开炮轰!




24小时讨论排行

加州州长纽森承认:正考虑2028年竞选美国总统
美不课中国100%关税,北京延后管制稀土、买黄豆
稀土真的是中国卡美国西方脖子的“核选项”吗?
共军最新航母被看扁?美退将:战力不及"美军50年老航母"
28秒穿越死亡线 解放军首曝机器狼抢滩杀敌画面
北京三里屯“勇士”再现 挂布条痛斥共产党“邪教”
经济学人:一旦美国撒手不管 台湾能有什么B计划?
“党啊党,你为什么成了腐败的温床?”
班农指川普将“做多一届总统”:内部圈子已有计划
拆白宫东翼化为瓦砾! 川普“豪宴厅”募资名单曝光
贝森特预计:中国稀土管制会延后1年实施
安华调侃川普"爱破坏规矩" 川普秒回1句全场爆笑
剑指中国!川普组建“黄金舰队” 考虑重拾“战舰概念”
仅隔半小时!美军2机"在南海连环坠毁",5机组员全获救
“使命尚未完成” 哈里斯不排除2028年再战白宫
普丁大赞无敌!俄成功试射"海燕"新型核动力巡弋飞弹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一枚核弹飞向美国!网飞新片惹毛五角大楼

加美财经 2025-10-26 14:03:15



据彭博报道,凯瑟琳·毕格罗执导的新片《炸裂白宫(A House of Dynamite)》是一部惊悚片,全剧主要围绕着一枚搭载核弹头但来源不明的洲际弹道导弹飞向芝加哥,而美国导弹防御系统拦截失败的故事展开。

负责管理价值超过500亿美元的地基拦截系统的美国导弹防御局对此很不高兴。这个系统在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尼亚设有拦截设施,正是为了防止类似情况发生。

这部由伊德里斯·艾尔巴和丽贝卡·弗格森主演的电影已在部分影院上映,并已在Netflix上线。

导弹防御局在一份内部备忘录中表示,电影中的世界末日情节并不准确。这份日期为10月16日的备忘录目的是确保局内高层“知情,不会在相关对话或会议中被‘突然提起这个话题’而措手不及”。

导弹防御局不满的关键,在于电影将美国导弹防御说成无效,剧中说拦截成功机率很低。特朗普正计划斥资数百亿美元强化导弹防御系统,包括他所提出的“金色穹顶”防御伞计划。

这份备忘录标注为“仅限导弹防御局和国防部内部使用,禁止对外发布”,日期正好是在几乎所有五角大楼记者,包括彭博社记者,因不满新闻采访受限而离开五角大楼的次日。

备忘录称,文件旨在“回应错误设定,提供准确数据,并帮助更好理解美国当前部署的系统”。虽然电影“强调威慑可能失效,这反过来说明了需要一个积极的本土导弹防御系统”,但严重低估了美国的实际能力。

“电影中的虚构拦截器未能击中目标,我们理解这只是剧情设置,为的是吸引观众,”五角大楼在备忘录中写道,但现实中的测试结果“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情况”。

对于有关系统成本的问题,备忘录并未提供具体金额,而是写道,“成本虽高,但远不及一枚核导弹击中本土的代价”。

美国政府问责局2020年的一份报告指出,五角大楼已在地基拦截系统上花费约530亿美元,并计划在今年前继续投入约100亿美元用于开发、生产和维持运行。这个系统由波音公司承包,由美军北方司令部下属人员操作。

备忘录重点回应了电影中一个片段,即由贾里德·哈里斯饰演的国防部长,感叹当前导弹防御系统在投入500亿美元之后仍只有50%的成功率。

导弹防御局称,这种说法是基于早期原型系统的表现,而现在的拦截器“在过去十多年中测试中展现了100%的命中率”。

但专家对此表示质疑。

来自忧思科学家联盟、长期批评导弹防御系统的劳拉·格雷戈看过这部电影,她指出电影描绘的是“威胁最小的情境”——一枚按已知轨迹飞来的导弹。

军方的测试也是在类似条件下进行的。格雷戈说:“一个强大的防御系统应当准备好面对多枚来袭的洲际导弹、可信的诱饵目标,以及导弹防御设施遭受攻击等复杂局面,但这些在电影中都没有体现。这个虚构的威胁可以说是最简单的类型。”

五角大楼在向彭博社的声明中表示,电影拍摄过程中并未与其沟通,影片内容“不代表本届政府的立场或优先事项”。

声明还说,这一系统“仍是我们国家防御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确保美国民众及盟友的安全”。

导演毕格罗的代表则指出她在CBS节目《周日早晨》中的发言。她在节目中表示,并未寻求五角大楼合作。

“我觉得我们需要保持更大的独立性,”她对CBS表示。“但话说回来,我们有多个技术顾问,他们曾在五角大楼工作,拍摄期间他们每天都在现场。”

特朗普政府尚未公布“金色穹顶”这一陆海空联合防御系统的具体细节。领导这一项目的太空军四星上将迈克尔·古特莱因上个月刚刚完成一份计划蓝图。五角大楼拒绝透露项目的规模或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