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鱼叔又来说韩影敢拍了。
上周有部新片上线。
薛景求主演,政治讽刺的喜剧。
众所周知,这类题材算是韩国手拿把掐的领域,已经出现不少优秀的作品。
像是去年恨不得火爆一整年的电影《首尔之春》。
如此严肃、晦涩的题材,其中也存在不少讽刺感极强的黑色幽默桥段。
还有郑雨盛、赵寅成的《王者》;
高庚杓的《6/45》;
以及罗美兰《正直的候选人》等等。
小到国内体制黑幕,大到南北议题都有涉及,且都能用戏谑讽刺的方式精彩演绎。
不过这次的新片玩得更大。
不仅涉及日、韩、朝、美四个国家。
薛景求饰演的角色还直接将「韩国变成了朝鲜」,狠狠玩了一把大的。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话不多说,咱们现在就来看上一看——
《凶降喜讯》
???
参与这场大事件的人,更是了不得。
薛景求自不必多说,忠武路三驾马车之一,演技、地位都有保障。
与他搭档的,是韩国年轻演员洪京。
因为自身独特的气质,在出演电影《清白》《听说》《D.P:逃兵追缉令》《恶鬼》等作品后,成为新一代人气小生。
除了这两位主角之外,参演的还有全度妍;
朴海秀。
日方代表,山田孝之;
永山瑛太……
如此重磅的卡司阵容,究竟是怎样一个故事呢?
电影改编自一件真实的历史事件——淀号劫机事件。
1970年3月31日,9名日本赤军激进青年劫持了日本班机,试图飞往朝鲜平壤建立伟大的「革命根据地」。
这是日本战后的首起劫机案,更是日本左翼运动走向极端暴力的转折点。
然而,事件听起来严肃,过程却充满了荒诞。
劫机者与飞行员并不清楚朝鲜的边界,当他们以为已经进入朝鲜领空时,实际还在韩国境内。
为了解救人质,韩国采取了「蒙骗战术」,称劫机者已经抵达平壤国际机场。
劫机者要求他们拿出大幅金日成画像,结果没有,因而暴露。
历经波折,劫机者好不容易抵达朝鲜。
在被要求解除武装时,人们才发现,他们使用的所有武器都是道具和仿制品。
一场轰动国际的劫机事件,如此让人哭笑不得。
面对本就荒诞的历史事件,导演决定为其多增添一层戏谑的色彩。
片中,韩国中央情报部为阻止飞机飞往朝鲜,策划了一场「地面劫持」计划,又称「二次劫机」。
即以「拼手速」的方式,等劫机者在紧急频道中给出信号时,抢在真朝鲜前扮假朝鲜与其联络,并误导其降落韩国。
然后在「劫机」成功后,以最快的速度将金浦国际机场变成平壤国际机场,最终解救人质。
而整个计划几乎完全由两个「小人物」完成。
他们一个是行动核心操盘手。
代号「路人甲」的神秘人物(薛景求饰)。
他身份成谜,却与中情局高官称兄道弟。
手段也十分了得,既能调动多方资源,又深谙大众心理。
而且他本人更是在特殊年代对朝鲜格外了解。
另一个则是主要执行者。
一名充满理想,渴望成功的空军雷达中尉徐高明(洪京饰)。
他专业技能高超,脑袋灵活。
「成为朝鲜」就是他最先提出来的方案。
在这两个人的操作下,一场荒诞又危险的「劫机表演」开始了。
片中有这样一句台词:
有时,即使真实也会成为谎言,谎言也会道出事实。
不难看出,本片是想要借历史事件的壳子,来解构真实的严肃性。
而且还要进一步对所谓的真实与历史进行讽刺。
不过,本片的导演拒绝搞那种「点到为止」的黑色幽默,而是直接将「枪口」对准目标,毫不犹豫按下讽刺的扳机。
第一枪指向日韩政府的官僚主义。
在降落韩国之前,被劫飞机其实先降落了一次日本的机场。
这一段落中,日本相关部门丑态百出。
例如自卫队与政府开应对会,实事儿一个没说,却对着一张四不像的地图争论半天。
后来自卫队想出一个办法,让一架战斗机与被劫飞机对头停,然后飞行员迅速跑走。
在对峙过程中,劫机者看到有乘客犯心脏病,最终决定用释放老弱病残乘客换取加油和地图。
日本政府既然没有办法阻止他们离开,也不想显得自己太无能,于是便给了劫机者一张从课本上撕下来的地图。
等到飞机离开后,他们还冠冕堂皇说自己尽了最大努力,好不容易解救了一批乘客。
面对这样的操作,就连日本运输政务次长(山田孝之饰)也忍不住吐槽。
等到了在韩国,劫机者虽然一直在用乘客的生命威胁当地负责人。
但韩国政府的官员根本不放在心上。
面对对方给出第二天12点不让走就炸飞机的威胁,他们吃着山珍海味,说:
到明天还有时间。
至于韩国总统,虽然新闻中一直在说他不能容忍有人用无辜生命作恶。
却以「有更重要的事情」为理由,从头到尾不出面。
最后只让自己的夫人露脸,说一些冠冕堂皇的口号,做个秀了事。
第二枪指向片中各种嘴上主义,实则利益的虚假嘴脸。
美国。
嘴上说着「至高无上的自由民主」,却将所有存在风险的违规行为推给他人来做。
韩国。
说着自己曾经被殖民的屈辱历史,表达一定要救助无辜平民的意愿。
实则也是将无辜性命当作筹码,对内成为竞选的背书,对外成为斡旋在大国之间的武器。
日本。
运输政务次长看似一直关心乘客的安全,但最终也是不希望这次营救成功的机会落入他人之手,曝光自己行事不力。
朝鲜。
一名官员听到此事后,走在巨大领袖雕像的阴影下,将百名无辜姓名当作换取武器、地位的筹码,得意嘴脸显露无遗。
至于劫机的赤军,导演更是没有放过。
前有对他们虚假共产主义的讽刺。
后有展现他们自己的虚伪。
这群人嘴上说着是为了世界共产、公平的伟大梦想而奋斗。
实则只是将100多名乘客的性命,等同于一个日本官员的性命,以此换取一张「入朝券」。
而那些假武器,就像他们将一个热血漫画人物作为信仰一样,无非就是中二少年的意淫罢了。
第三枪则指向了新闻媒体。
片中路人甲利用自己背后的权力,威胁新闻媒体报道虚假新闻。
同时,他还请来另一起劫机事件的幸存者当众演讲,用半真半假的内容进行舆论炒作,煽动群众情绪。
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无论什么国家、什么身份、什么阵营都通通对准开枪扫射。
主打一个人都别想逃。
特殊事件、政治角逐、意识形态碰撞……
这些尖锐的元素在宛如一锅乱炖的荒诞劫机国产中搅在一起,混乱、复杂、荒谬却又深刻现实。
不过,比起这些大得不得了的议题中,有一个不起眼的点却格外戳中当下人的痛点。
那就是小人物的苦命。
片中有这样两个桥段:
其一,是徐高明完成了一次艰巨的飞行任务,但是最终获得表彰的只有飞行员。
作为辅助指挥,他只能坐在观众席中给别人鼓掌。
其二,是有关徐高明父亲的回忆。
他的父亲在战争中出生入死,最终还被自家队长扔错的手雷炸掉了双腿。
但因为这次爆炸也炸死了不少日本人,那个队长便获得了勋章。
而父亲只得到了总统给的一块手表。
这两件事儿,让徐高明非常向往成功。
因此在被路人甲带去进行「劫机」时,他满腔热血,希望自己这次能够成为大英雄。
结果没想到,这一切不过是一场打工人生存实录。
徐高明会被越级选中担任这次的总指挥,其实是因为美军不想担责任。
作为空军部队中唯一的韩国人,他也是那个唯一可以用来挡枪的人。
而他提出假扮朝鲜的点子,其实也是在上司的引导下做出的选择。
一旦出了岔子,原本将他捧上天的上司,立马脸色大变,将所有的锅都推到了他身上。
这还没完。
刚被狠狠教训了一通的徐高明,在日方对他的计划表达高度肯定时,他还要把所有功劳都表在刚踹了自己的上司身上。
生活在特殊年代的徐高明,何尝不是当下打工人的一种现实写照。
只不过很多时候,他要面对的不是丢工作,而是丢性命。
而这样的人,不只是他一个。
路人甲也是其中一员,甚至更惨。
这个男人看起来无所不能,可等到电影后半部分他的身份揭露时,很难不让人唏嘘。
路人甲曾经是半岛南北战争中的一名傀儡军。
当初被俘虏后,因为过人的才智,被将领相中。
将领以给他一个合法韩国身份为条件,抹去他所有的档案记录,让他成为政府的「白手套」。
但实际上,新身份也只是一个大饼。
因为真的给了,就担心路人甲可能就不会再如此卖命工作或替上面背黑锅。
电影最后,一切问题都妥善解决。
在徐高明幻想着自己终于能够成为扬名立万的大英雄时,路人甲却给他带来一个「好消息」。
因为美苏双方突然宣布要进行对话,所以关于这次劫机所有国家都要统一口径:
韩国从未参与过劫机事件。
这就意味着,即便徐高明真的拯救了100多条性命,这一切也都成了不存在的「事实」。
他本应该有的晋升、勋章、采访等一切荣誉,全部化为虚影。
徐高明问路人甲:
你一直都是这样的心情吗?
早就看透一切的路人甲说道:
不需要有名字才能存在,也不需要被别人所知才能保有意义,你做的事本身就很有意义了。
说完,路人甲扔给徐高明一个盒子,里面是一块手表。
手表反射的光照出徐高明复杂的表情。
也许这时,他又想起了自己父亲的手表。
不过看着这样的表情,鱼叔倒想起电影中另一个场景:
在假扮平壤机场的过程中,路人甲穿过吵闹的人群,走过由大巴构成的分界线。
他看着空无一人的机场说
他妈的,有差吗?
有些事情,无论在哪里,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