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这些天,小米和雷军都在被流量反噬

这些天,小米和雷军都在被流量反噬

文章来源: 燕梳楼 于 2025-10-18 19:52:5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这些天,小米和雷军都在被流量反噬

​​​​​​​

这些天,小米和雷军都在被流量反噬。

肉眼可见的是,雷军脱粉4万,小米股价跌去13%。

在成都小米爆燃后,我以《这次车祸不能怪小米》为题,从技术角度试图引导公众客观看待电车技术问题。

我的核心观点有三个:第一,车祸主因是酒驾和超速;第二,在遭遇猛烈撞击后车门打不开是共性问题;第三,电池瞬间爆燃才是最大技术障碍。

这篇文章遭到读者猛烈批评,甚至不少读者认为我被小米充值了。我也很愤慨,就差赌咒发誓以证清白了。辨别是否公关稿的方式很简单,就是看评论区是否控评。

如果真被充值了,金主不可能允许大量不利评论出现在留言区。但在小米那篇文章后面,我选择的是自动精选留言,我认为允许开放、充分的公开讨论,比观点本身更重要。

当然我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受此连累,有一些比较冲动的读者愤而取关,这是此前从来没有过的情况。所以我后来就反思,为什么会这样,究竟是我的问题,还是读者的问题?

好在很快我的反思就有了答案:问题出在我没有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上看问题。作为一名标榜“只为苍生说人话”的时评作家,不是站在消费者角度,而是去共情资本,被骂充值也是活该。

毕竟人命关天,毕竟生命权应该放在第一位。视频中几位路人手都砸出血来也没能拉开车门,眼睁睁看着年轻生命死去,所以公众下意识地质疑车门为什么打不开,这是一种很自然的代入情绪。

我找到了我的问题,但遗憾的是,雷军并没有。在时隔72小时后,他出现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不仅没有就成都车祸道歉,反而振臂高呼:“共同抵制网络水军黑公关等网络乱象。”



这句话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但成都小米车祸遇难司机尸骸未寒,不是以诚恳的态度安抚公众情况,反而把责任暗戳戳推到网络水军和黑公关上,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和过度解读,连我这个无感的人都觉得不合时宜。

我理解国产车竞争激烈,各方车企都有一批IP长期混战。但从我感知来说,小米在这方面并不比同行要差,就连刘强东都甘拜下风。所以雷军在这个敏感时点鸣冤喊屈,多少有点何不食肉糜的感觉,让人相当不舒服。



不排除针对小米确实会有一些水军在带节奏,但我认为作为企业要有基于事实的甄别能力。哪些是善意的,哪些是客观的,你不能听不进去任何批评的声音,甚至把所有批评声音都归结为友商忘我之心不死,这样才是危险的征兆。

据说第一财经昨天发表了一篇《小米,别让年轻人的第一台车变成最后一台》的评论,随后删除了标题中的“小米”,并把头图中的小米SU7替换成一张AI图片。第一财经官媒,但官媒也怕法务啊。

我希望雷军和我,都应该经得起批评。当然我不配与雷军相提并论,但在虚心接受批评这件事上,可以是一样的。我有几百万读者,并不代表我所有的观点就绝对正确,就不能接受读者的不同意见甚至批评。

同样,小米这些年的成功与雷军分不开,但并不代表雷军就是神,就绝对权威一直正确。公众要的是一个态度,而不是营销话术。小米即使再遥遥领先,也不至于真到了完美无缺,听不进任何建议了吧。

有网友翻出不少雷军的雷人雷语,比如说“速度不仅仅是一样参数,而是一种信仰”;“我们在产品定义的第一条就是,颜值是王道,车好看是第一位的”。不能不说,小米是懂市场、懂用户的。

但汽车毕竟不是手机,尊重用户偏好是一回事,敬畏安全又是另一回事。安全才是造车的底层逻辑。把小米手机的成功复制到小米汽车上,并保持了此前赖以成功的营销惯性,才是小米病灶。

从这个角度来说,小米和雷军是被自己的流量反噬了。公众并不是反对跨界造车,反对的是过度营销,反对的贾国龙化。从1个月脱粉29万来看,说明米粉们正在祛魅,神话正在被消融。

事实证明,造车真的不是有钱就行,保证安全才是核心。手机出问题最多换一个,但汽车出了问题,那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听说京东也准备造车了,希望能给雷军打个样板。

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党的执政理念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我想这也应该是所有企业的根本遵循。

希望雷军能认识到这一点,你企业做的再大,你也是中国企业,是人民企业。

也希望在下一场发布会上,别讲参数了,讲讲怎么在180秒内打开车门。

讲讲如何先把人从火场里救出来,再骂网络水军,好吗?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4)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翁帆的出路:当“杨振宁夫人”人生开启新章
中科院院士回忆杨振宁最后时刻:上午10点半还挺好
杨振宁退休26年石溪大学为他保留办公室 中国留学献花
美媒问是谁选了在布达佩斯美俄会晤 白宫:你妈妈
重大事故:美国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服务中断




24小时讨论排行

“福建号”列装! “因为这个原因仍难与美核航母比肩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因病逝世,享年103岁
李成钢访美怒轰"地狱之火"!美财长痛骂他不请自来:精神已失常
电诈中国人的1000亿,被美国政府远洋捕捞了
加拿大外长赴北京会王毅 讨论电动车等贸易争端
友人追忆杨振宁:他没能二度获诺奖是一个遗憾
美国向贩毒“舞剑”,意在委内瑞拉石油?
返家途中"越过黄线",加萨一家11口遭以军全数击杀
iPhone Air撬开了中国的eSIM,真讽刺
中学男生刺死同班女生案开庭,提及死刑时下跪道歉
美国闭门,中国开门:全球人才争夺战打响
探访合肥三河镇杨振宁旧居 市民驱车赶来献花
美国各地再爆反特朗普示威,抗议其强硬政策
反特朗普集会席卷美国,"不要国王"示威吸引大批民群
特朗普和泽连斯基会谈:目前不打算提供“战斧”
习近平电贺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这些天,小米和雷军都在被流量反噬

燕梳楼 2025-10-18 19:52:53
这些天,小米和雷军都在被流量反噬

​​​​​​​

这些天,小米和雷军都在被流量反噬。

肉眼可见的是,雷军脱粉4万,小米股价跌去13%。

在成都小米爆燃后,我以《这次车祸不能怪小米》为题,从技术角度试图引导公众客观看待电车技术问题。

我的核心观点有三个:第一,车祸主因是酒驾和超速;第二,在遭遇猛烈撞击后车门打不开是共性问题;第三,电池瞬间爆燃才是最大技术障碍。

这篇文章遭到读者猛烈批评,甚至不少读者认为我被小米充值了。我也很愤慨,就差赌咒发誓以证清白了。辨别是否公关稿的方式很简单,就是看评论区是否控评。

如果真被充值了,金主不可能允许大量不利评论出现在留言区。但在小米那篇文章后面,我选择的是自动精选留言,我认为允许开放、充分的公开讨论,比观点本身更重要。

当然我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受此连累,有一些比较冲动的读者愤而取关,这是此前从来没有过的情况。所以我后来就反思,为什么会这样,究竟是我的问题,还是读者的问题?

好在很快我的反思就有了答案:问题出在我没有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上看问题。作为一名标榜“只为苍生说人话”的时评作家,不是站在消费者角度,而是去共情资本,被骂充值也是活该。

毕竟人命关天,毕竟生命权应该放在第一位。视频中几位路人手都砸出血来也没能拉开车门,眼睁睁看着年轻生命死去,所以公众下意识地质疑车门为什么打不开,这是一种很自然的代入情绪。

我找到了我的问题,但遗憾的是,雷军并没有。在时隔72小时后,他出现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不仅没有就成都车祸道歉,反而振臂高呼:“共同抵制网络水军黑公关等网络乱象。”



这句话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但成都小米车祸遇难司机尸骸未寒,不是以诚恳的态度安抚公众情况,反而把责任暗戳戳推到网络水军和黑公关上,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和过度解读,连我这个无感的人都觉得不合时宜。

我理解国产车竞争激烈,各方车企都有一批IP长期混战。但从我感知来说,小米在这方面并不比同行要差,就连刘强东都甘拜下风。所以雷军在这个敏感时点鸣冤喊屈,多少有点何不食肉糜的感觉,让人相当不舒服。



不排除针对小米确实会有一些水军在带节奏,但我认为作为企业要有基于事实的甄别能力。哪些是善意的,哪些是客观的,你不能听不进去任何批评的声音,甚至把所有批评声音都归结为友商忘我之心不死,这样才是危险的征兆。

据说第一财经昨天发表了一篇《小米,别让年轻人的第一台车变成最后一台》的评论,随后删除了标题中的“小米”,并把头图中的小米SU7替换成一张AI图片。第一财经官媒,但官媒也怕法务啊。

我希望雷军和我,都应该经得起批评。当然我不配与雷军相提并论,但在虚心接受批评这件事上,可以是一样的。我有几百万读者,并不代表我所有的观点就绝对正确,就不能接受读者的不同意见甚至批评。

同样,小米这些年的成功与雷军分不开,但并不代表雷军就是神,就绝对权威一直正确。公众要的是一个态度,而不是营销话术。小米即使再遥遥领先,也不至于真到了完美无缺,听不进任何建议了吧。

有网友翻出不少雷军的雷人雷语,比如说“速度不仅仅是一样参数,而是一种信仰”;“我们在产品定义的第一条就是,颜值是王道,车好看是第一位的”。不能不说,小米是懂市场、懂用户的。

但汽车毕竟不是手机,尊重用户偏好是一回事,敬畏安全又是另一回事。安全才是造车的底层逻辑。把小米手机的成功复制到小米汽车上,并保持了此前赖以成功的营销惯性,才是小米病灶。

从这个角度来说,小米和雷军是被自己的流量反噬了。公众并不是反对跨界造车,反对的是过度营销,反对的贾国龙化。从1个月脱粉29万来看,说明米粉们正在祛魅,神话正在被消融。

事实证明,造车真的不是有钱就行,保证安全才是核心。手机出问题最多换一个,但汽车出了问题,那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听说京东也准备造车了,希望能给雷军打个样板。

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党的执政理念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我想这也应该是所有企业的根本遵循。

希望雷军能认识到这一点,你企业做的再大,你也是中国企业,是人民企业。

也希望在下一场发布会上,别讲参数了,讲讲怎么在180秒内打开车门。

讲讲如何先把人从火场里救出来,再骂网络水军,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