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波兰法院决定:立即释放“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嫌疑人

波兰法院决定:立即释放“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嫌疑人

文章来源: 国际在线 于 2025-10-18 07:52:0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当地时间10月17日,波兰华沙地区法院驳回德国对一名涉嫌参与“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案的乌克兰公民的引渡请求,并当庭释放该男子。法院裁定,德方提交的证据不足,无法支持引渡。波兰总理图斯克对法院的裁决表示认同。

据波兰通讯社(PAP)报道,华沙地区法院法官在庭审中指出,德国提供的材料缺乏足够证据,现阶段无法满足引渡要求。法官强调,目前波兰法院并无可用证据支撑相关裁定,并补充该决定仍可由德方提起上诉。

根据德国检方指控,现年46岁的乌克兰籍嫌疑人弗拉基米尔·Z是一名受过专业训练的潜水员,涉嫌于2022年伙同他人租用“安德罗梅达号”游艇,前往丹麦博恩霍尔姆岛附近海域,通过安放爆炸装置对“北溪-1”和“北溪-2”管道实施破坏。检方指出,他参与了整个行动的策划与实施,涉嫌违反《德国刑法》中的反宪法破坏罪,若罪名成立,最高可判处15年监禁。

该嫌疑人因德国发出的拘捕令于9月30日在华沙附近被捕,但他否认所有指控,并称案发时本人身在乌克兰。

法官在宣读裁定时表示,应将“北溪”袭击视为发生在战争背景下的军事行动,因此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不构成可引渡的普通刑事犯罪。这也是波兰法院驳回德方请求的重要理由之一。

波兰总理图斯克随后在X平台上表示,这一裁决“合理”,并对法院的决定表示支持。他称,“波兰法院已拒绝将涉嫌破坏‘北溪-2’管道的乌克兰籍嫌疑人引渡至德国,并已将其释放。这样做是正确的,此事已了结。”

“北溪-1”和“北溪-2”是连接俄罗斯与德国等欧洲国家的波罗的海海底输气管道,原计划为欧洲提供稳定天然气供应。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该管道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焦点,乌克兰及部分欧洲国家担忧管道运营会削弱其在能源领域的战略地位。

2022年9月26日,丹麦、瑞典附近海域的“北溪-1”和“北溪-2”管道发生剧烈爆炸,4条管道中的3条受损,大量天然气泄漏。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3)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因病逝世,享年103岁
中科院院士回忆杨振宁最后时刻:上午10点半还挺好
翁帆的出路:当“杨振宁夫人”人生开启新章
150亿美元比特币骗局震动全球,幕后“大佬”竟是...
美国人求职囧途:一场被算法主导的“屈辱仪式”




24小时讨论排行

“福建号”列装! “因为这个原因仍难与美核航母比肩
美媒问是谁选了在布达佩斯美俄会晤 白宫:你妈妈
中学男生刺死同班女生案开庭,提及死刑时下跪道歉
美国闭门,中国开门:全球人才争夺战打响
杨振宁退休26年石溪大学为他保留办公室 中国留学献花
加拿大外长赴北京会王毅 讨论电动车等贸易争端
黄仁勋:英伟达高端AI芯片在中国市场份额直接清零
友人追忆杨振宁:他没能二度获诺奖是一个遗憾
电诈中国人的1000亿,被美国政府远洋捕捞了
探访合肥三河镇杨振宁旧居 市民驱车赶来献花
重大事故:美国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服务中断
科学巨擘的世纪回望,一文解读杨振宁的百年人生密码
iPhone Air撬开了中国的eSIM,真讽刺
安世半导体中国区员工被停薪、系统权限全面中断
特朗普和泽连斯基会谈:目前不打算提供“战斧”
美国各地再爆反特朗普示威,抗议其强硬政策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波兰法院决定:立即释放“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嫌疑人

国际在线 2025-10-18 07:52:04

当地时间10月17日,波兰华沙地区法院驳回德国对一名涉嫌参与“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案的乌克兰公民的引渡请求,并当庭释放该男子。法院裁定,德方提交的证据不足,无法支持引渡。波兰总理图斯克对法院的裁决表示认同。

据波兰通讯社(PAP)报道,华沙地区法院法官在庭审中指出,德国提供的材料缺乏足够证据,现阶段无法满足引渡要求。法官强调,目前波兰法院并无可用证据支撑相关裁定,并补充该决定仍可由德方提起上诉。

根据德国检方指控,现年46岁的乌克兰籍嫌疑人弗拉基米尔·Z是一名受过专业训练的潜水员,涉嫌于2022年伙同他人租用“安德罗梅达号”游艇,前往丹麦博恩霍尔姆岛附近海域,通过安放爆炸装置对“北溪-1”和“北溪-2”管道实施破坏。检方指出,他参与了整个行动的策划与实施,涉嫌违反《德国刑法》中的反宪法破坏罪,若罪名成立,最高可判处15年监禁。

该嫌疑人因德国发出的拘捕令于9月30日在华沙附近被捕,但他否认所有指控,并称案发时本人身在乌克兰。

法官在宣读裁定时表示,应将“北溪”袭击视为发生在战争背景下的军事行动,因此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不构成可引渡的普通刑事犯罪。这也是波兰法院驳回德方请求的重要理由之一。

波兰总理图斯克随后在X平台上表示,这一裁决“合理”,并对法院的决定表示支持。他称,“波兰法院已拒绝将涉嫌破坏‘北溪-2’管道的乌克兰籍嫌疑人引渡至德国,并已将其释放。这样做是正确的,此事已了结。”

“北溪-1”和“北溪-2”是连接俄罗斯与德国等欧洲国家的波罗的海海底输气管道,原计划为欧洲提供稳定天然气供应。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该管道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焦点,乌克兰及部分欧洲国家担忧管道运营会削弱其在能源领域的战略地位。

2022年9月26日,丹麦、瑞典附近海域的“北溪-1”和“北溪-2”管道发生剧烈爆炸,4条管道中的3条受损,大量天然气泄漏。